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哪个年代的,有什么历史背景?

作者&投稿:检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是哪个朝代的?那朝代皇帝叫什么??~

东晋,但是不能确定是哪个皇帝。
近代小说研究家蒋瑞藻(1891—1929)最早提出,梁祝传说最初产生在东晋。他所依据的,是辗转引述的宋徽宗大观间明州知事李茂诚所撰的《义忠王(梁山伯)庙记》,其实也属于传说性质,并非严格的史料。
但至20世纪30年代,诸家已对东晋说大致取得了共识。钱南扬说得最准确和肯定:“这个故事托始于晋末,约在西历四百年光景,当然,故事的起源无论如何不会在西历四百年之前的。至梁元帝采入《金楼子》,中间相距约一百五十年。所以这个故事的发生,就在这一百五十年中间了。”

扩展资料:
主要内容
越州上虞县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读书。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越州念书的鄞县书生梁山伯及书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结伴同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
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镜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物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了。
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
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心碎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
后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
当祝英台下轿拜墓,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故事原型 一一 华山畿
华山畿是江苏省的传统民歌。属于南朝著名的爱情民歌集,现有乐府《吴声歌曲》25首,亦见于元《至顺镇江志》卷二十。《华山畿》是南朝时流行在长江下游的传统民歌。
相传当时有个女子,在哀悼为她殉情而死的恋人时,唱了一首歌。歌的开头一句便是这句惊风雨、泣鬼神的“华山畿”,后来用它作为歌调的名称。《乐府诗集》中共二十五首以此为名的歌曲。
故事发生地当时南徐州治(今镇江市)的华山,距镇江主城区30多公里的姚桥镇华山村,此村也是丹徒、丹阳两县交界处。当地不仅有神女冢(当地叫“玉女墩”)遗址、南朝银杏树,而且风俗、口碑资料尚存,历代诗家吟诵不绝。2006年7月,该村又发现六朝古墓群,证明当地确为六朝古村。

全国七处梁祝坟墓三处读书处梁祝起源地确定有点难 当民间文艺界为古琴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庆贺时,正在进行的“梁祝申遗”东家又新增一处——山东济宁,这是继浙江鄞州和江苏宜兴两地“梁祝申遗”之后的又一家申请。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祝”有着广泛的流传性,被欧美称之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目前共有宁波、宜兴、曲阜、清水等十几处地方和梁祝有关。“梁祝”被过滤广告 究竟起源于哪儿?对于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三地有着怎样的想法? 发源地之争——浙苏鲁各圆其说 浙江:梁山伯为浙江鄞州县令 佐证人:麻承照(鄞州区人大常务副主任、浙江宁波鄞州文联主席) 梁祝传说大概起于三国以后、六朝以前,现在可以考证的,最早记载于梁元帝时期《金楼子》一书,此书著作的年代大约在公元552——554年间,可是他的原作在明末已经消失,清乾隆年间编修的《四库全书》提到这本书。较详细的记录应是在晚唐时期张读的《宣室志》上:“英台,上虞祝氏女,女扮男装,与会稽(浙江绍兴——编者注)梁山伯共同求学,他们关系很好,祝英台先回家,两年后,山伯拜访,才知道英台为女孩……”从这段历史记载中已有了一些动人的故事情节。 北宋时,明州郡守李茂诚撰写了一篇《鄞州志》抄录下来:“义忠王庙,一名梁圣君庙,县西十六里接待寺西,祀东晋县令梁山伯等”。经专家考证,梁山伯原为鄞县县令,清正廉洁,辛劳过度,病死任上。目前专家组认为“梁祝”最原始的发源地在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一带。 江苏:梁祝为宜兴人的记载比浙江早70年 佐证人:黄兴南(江苏宜兴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梁祝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者) 在宜兴,相传自祝英台“祭坟化蝶”之后,每年早春三月,祝英台和梁山伯读书的善卷洞碧藓庵附近,就会有一对对彩色大蝴蝶翩翩起舞。宋人薛季宜《游祝陵善权洞诗》就有“蝶舞凝山魄,花开想玉颜”句。当地的民众为纪念他们,把碧藓庵命名为“英台读书处”,建起了“祝陵”,并把农历三月一日�传说是英台的生日�定为“双蝶节”。 2002年4月,来自江苏学术界、史志界、旅游界的60多位专家教授会聚宜兴市善卷洞,与会专家认为:大量证据显示,梁山伯和祝英台系宜兴人氏。现在已经退休的蒋尧民——研究梁祝文化40多年的专家介绍,在县志证据方面也有较大突破。据宋咸淳《毗陵志》记载,在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的《善卷寺记》中就有关于梁祝是宜兴人的说法,比现在公认的公元550年梁元帝《金楼子》中的最早记载还早70年。 山东:梁祝是汉代孔孟故里人 佐证人:樊存常(山东济宁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 今年11月山东济宁“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的出土应该说是“复出”,因为此碑在历史上早就存在,只是没有得到权威人士的认证。而通过墓记碑的内容可以考证出梁祝是汉代孔孟故里人。 一般认为梁祝故事发生在东晋,但是梁祝墓记碑记载梁祝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是注重孝道,可凭此做官的社会风俗。在东晋之前的各个朝代,只有汉代实行“举孝廉”制,与梁祝故事产生的时代背景相符合。而在邹城峄山——儒家教育的重要场所,有梁祝读书洞遗迹。 2002年3月,济宁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对梁祝墓地进行勘探发掘,发现了汉代的画像石、陶器以及一些陪葬品,进一步证实了梁祝为孔孟故里汉代人。 梁祝的故事流传的空间很大,已涉及十几个城市,梁祝的坟墓全国就有七处,读书处有三处,“梁山伯庙”有一处。 申请世遗之争——不应单打独斗 梁祝申遗半路杀出“程咬金” 那么,究竟谁有资格来承办梁祝“申遗”事宜呢? 江苏宜兴的专家认为,梁祝故事的史实原地和民间传说的最早发源地为江苏宜兴的祝陵,因此,宜兴方面将承办梁祝“申遗”事宜视作责无旁贷;而浙江宁波认为“梁祝故事宁波说”有着广泛的社会认同,也把“梁祝”申遗作为文化大事来抓,目前双方都在做梁祝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方案。 早在2002年5月,宁波召开的“梁祝国际文化研讨会”已拉开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序幕,当时,政府官员将精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故事文集馈赠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代表;同年12月,全国各地的梁祝文化研究者齐聚宁波,共同商讨梁祝申遗可行性报告。但12月底,一直处于低调的江苏宜兴也组织了“梁祝申遗”的领导班子,主要的负责人除了研究者之外还有当地的政府官员。 让江浙两地没想到的是,这时又杀出一个对手。山东济宁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济宁文物局副局长樊存常表示,他们协会正为梁祝申遗做积极准备,明年2月,他们将组织对孔孟之乡的梁祝文化进行普查,同时重修梁祝墓,并要建一个梁祝文化公园。 梁祝申遗争的是投资环境 在梁祝申遗之争之前,江浙两地就2002年10月的梁祝邮票的“发源地”也经历过一次争论。因为邮票首发的落地戳,意味着对当地是梁祝故事起源地的认可。 无论是邮票发行地的争夺,还是申遗之争,实际上就是投资环境的竞争。对于这一点,浙江宁波鄞州文联主席麻承照没有完全否认,“我们申遗重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这一文化遗产,另外也想提高宁波的城市文化品牌。宁波也是有着7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但在市场经济大潮下,我们的城市历史文化渐渐被遗忘,梁祝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城市文化品牌之一”。 山东济宁市文物局樊副局长认为:“山东曲阜本是孔孟之乡,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是多元的,梁祝我们也需要。就梁祝申遗的事还是联合起来做更好,因为梁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不是将某一地的‘梁祝’保护起来,也不是为增强某一地的经济文化建设。” 樊存常也承认:梁祝的故事流传的空间很大,已涉及十几个城市,梁祝的坟墓全国就有七处,读书处有三处,“梁山伯庙”有一处。由于年代久远,又缺乏权威的记载,究竟在哪儿并不能完全确定。 记者了解到,明年3月,浙江宁波将举行一个“梁祝保护全国特别行动”,他们将组织民间文化专家到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等地采访,搜集全国各地的梁祝资料,为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奠定基础。另据了解,根据申遗的规定,梁祝申遗至少要等到2005年。 文化传承之困——保护者建议将梁祝传说纳入教育 浙江宁波鄞州文联主席麻承照告诉记者,“现代人对梁祝的印象就是音乐、舞蹈这些民间传说的衍生艺术,已经听不到真正的梁祝传说。拿我们鄞州来说,周边的乡村大部分成为小城镇,人们享受着现代科技所创造的一切,下班后,看电视,上网,谁会闲聊梁祝?因此梁祝的口耳传承正面临消亡。”麻承照为此叹息。 “这一点是我们梁祝保护的最大难题。”麻承照为难地说,“20世纪末,我们投资几千万元建设了梁祝文化公园,并举办了三届梁祝民俗文化节,今后的保护规划有梁山伯古墓保护区、梁祝资料博物馆等。但是最难的就在这个口耳传承上,我们也设想过,是否建一个梁祝村,但这很难。”对此,中国民间文化协会副主席白赓胜认为,我们将梁祝的传说纳入学校的教育,文化的传承就不成问题。 这种文化在现代文化发展竞争中很容易受到伤害,必须保护。

 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又名:祝九妹),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红妆,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之后梁山伯在鄞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过世。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投入坟中,其后坟中冒出一对彩蝶,双双飞去。
  《梁祝》细腻地呈现一段唯美彻骨、惊天动地的爱情。 出身富裕人家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争取到与男孩子一同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继而挑战长久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为自己争取婚姻自由。然而,保守的年代却棒打鸳鸯两分离。但梁、祝的情,终究感天动地!二人化成彩蝶翩翩飞舞,溶入多彩、自由的天空,所经之处,花儿漫天开放.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哪个朝代的?真实的结局是怎样的?
祝员外想念自己的女儿,催着她回来。于是,英台只好收拾行囊返回家中。祝英台与梁山伯分别是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祝英台不断提示自己的女儿身,梁山伯一直不能够领悟。奈何,祝英台只好说家里有个小妹,愿替山伯作媒。可是回到家中,祝员外已经选好了女婿,就是太守之子马文才。等到梁山伯到...

梁山伯与祝英台历史上真的有其人吗?
历史上确实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人。明朝时期,鄞州(今浙江宁波)有一县官叫梁山伯。他为官清正,秉公办案,为民除害。当时鄞县境内一无强盗,二无窃贼,三无命案,百姓们能安居乐业。大家对梁知县赞不绝口。称他为赛包公、梁青天。那时做官3年一任。由于梁山伯官声好,3年任满之时,皇帝要提升...

历史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不是真实的?
历史中的梁山伯和祝英台是真实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时期民间的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和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个影响广泛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从东晋开始,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就已经在民间流传了17000多年,可谓是家喻户晓并且流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简介是什么?
故事简介如下:相传,在我国西晋时期,青年学子梁山伯辞家攻读,途遇女扮男装的学子祝英台,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遂于草桥结拜为兄弟,后同到红罗山书院就读。在书院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日深。三年后,英台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别。山伯经师母指点,带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坠到祝家求婚...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否真有其人?
同时,元氏有吴桥,吴桥旁有古冢,而且据县志记载为梁山伯之墓。元氏“梁祝传说”能够和本地名胜古迹联系在一起,有充分的史料来源和民间资料。元氏县口口相传的“梁祝传说”有很多不同于现有版本的细节。在元氏“梁祝传说”版本中,马文才被称为马世龙(音),祝英台是撞碑而死,之后与梁山伯合葬。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居分别在哪里?
梁山伯的故居在: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祝英台的故居在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丰惠镇)。梁山伯与祝英台介绍:1、梁山伯 梁山伯是《梁祝》传说中的男主角,历史上考证确有其人,梁山伯曾出任过地方官,历代史书可以寻找到相关记载和资料。传说梁知祝为女人后,提娶不成而终,祝感其挚情,过...

梁山伯与祝英台出自哪里?
《文言文启蒙读本》第75篇:《梁山伯与祝英台》祝英台女扮男装,到学校读书,与梁山伯成为同学。在一起读书三年,两人感情很好。学业完成后,英台准备回家,山伯送她。途中英台对山伯说,家里有一个妹妹,今年刚满16,贤淑而且很有才华,要帮妹妹做媒,山伯同意了。第二年,山伯到英台家看望,...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历史原型是什么?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并没有历史原型,但是历史上是存在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的,梁山伯是明代人,而祝英台是南北朝人,两人并未相爱。相信大家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都耳熟能详,他们的故事最早开始于两晋时期,到宋朝时已经广为人知。这个故事讲述了祝员外家有一个女儿叫祝英台她十分聪明,...

《梁山伯和祝英台》30字主要内容是什么?
最后,祝英台嫁给了富家公子,梁山伯心痛不已,不久就病死了,朱英凯在富家公子的路上经过了梁山伯的坟,恳求父亲让她去看看,父亲同意问了,她泪如雨下,顿时分裂开了,祝英台跳了下去,坟又合上了,顿时,两人死了,两只蝴蝶从坟里飞了出来答。《梁山伯与祝英台》相关介绍:《梁山伯与祝...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怎么互相称呼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英台女扮男装,二人以兄弟相称,山伯大英台一岁,故称为兄长。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绍兴城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

城步苗族自治县15012956756: 梁山伯和祝英台是哪个朝代的故事 -
桓世西之: 东晋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至今没有发现确有其人的真凭实据. 故事的内容如下: 东晋永和年间,在风景秀丽的善卷山南,有一个祝家庄.庄里有一户殷实富户,人称祝员外.祝家族规,财产传男不传女....

城步苗族自治县15012956756: 我想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起源于哪个朝代的? -
桓世西之: 现存较早、也较完整的是宋代明州(今宁波)知府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文中说梁山伯生于公元352年农历三月初一,死于373年农历八月十六,终年21岁,未曾婚配;祝英台出嫁在374年暮春;梁山伯庙(又名“义忠王庙”)修建于397年.如记载可靠,“梁祝传说”当产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这20多年内,完全形成则在宋代到清末.此后比较重要的文献记载,还有明代冯梦龙的《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清代邵金彪的《祝英台小传》,后者出现了化蝶的结局.

城步苗族自治县15012956756: 梁山伯是哪个朝代的 -
桓世西之: 梁山伯东晋会稽人(今浙江绍兴人),时任宁波地方官.位于市区西郊5公里处的梁山伯庙、梁祝合穴冢及夫妻桥、寝宫等文化遗址,被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专家确认为梁祝故事的正宗发源地. 祝英台,引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即公元377年.祝家也是由于北方出现“五胡乱华”的局面而南迁的士族,定居在山明水秀的绍兴上虞,即今天浙江东部,在一处荒僻的梅溪源头聚族而居,人们都把这里称之为祝家庄,传到祝英台已是南迁之后的第四代了.

城步苗族自治县15012956756: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的创于那个朝代 -
桓世西之: 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川剧为尼山)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http://wenwen.sogou.com/z/q757428590.htm?si=1

城步苗族自治县15012956756: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哪个朝代? -
桓世西之: 宋代

城步苗族自治县15012956756: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什么朝代的人 -
桓世西之: 小说中记载的是东晋

城步苗族自治县15012956756: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什么朝代的
桓世西之: 1、东晋.《梁山伯与祝英台》,据史载,梁山伯东晋时任宁波地方官.梁祝故事发生在东晋谢安执政时期,梁山伯为会稽山阴人,祝英台为会稽上虞人.据说梁山伯政绩卓著,被奏封为“义忠王”,任县令时,因治水积劳成疾,生前嘱人葬在九龙墟.2、东汉.东晋十六国时,战乱比较多,也有人认为学子们貌似不能安分的读书.这种版本说,梁山伯是东汉薄梁村人,祝英台是九曲村人,二人死后合葬马坡村西南,合葬处距薄梁村7公里,距九曲村三公里,二人读书的地方是邹城峄山书院.现在没有统一的认可,有很多版本和说法.

城步苗族自治县15012956756: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哪个朝代的?
桓世西之: 历史上梁山伯是东晋的人物,而祝英台而生活在南宋,根据其剧情,《梁祝》貌似发生在南宋!

城步苗族自治县15012956756: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
桓世西之:那是1600多年以前的东晋末年.是一个士族与平民对立,爱情自由与传统束缚不能并存的时代.民族,文化,旅游,生活,中国4 I) 上虞士族小姐祝英台,排行第九,是父母唯一的女儿.生得聪明娇美、活泼灵秀、纯真执着.从小喜读诗书,...

城步苗族自治县15012956756: 梁祝是哪个朝代的?传说中
桓世西之: 东晋介绍: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川剧为尼山)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