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两句在表明什么 谁能理解它的含义 麻烦你用自己的想法

作者&投稿:左丘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句话怎么解释~


原文选自<道德经>: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解读:
简单概括来说,前一句说自然的本来状态,后一句说人类有目的性参预情况下的状态。
对自然社会现象,不要先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要“无觉无欲”地观察对象的客观存在。只有置身事外,方能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但是研究自然社会现象,“无觉无欲”状态只是切入点,而非落脚点。如果没有演化成后来的“有欲”状态,就没有了对人类的现实意义。在“无欲”状态下观察到“妙”的基础上,按照人类的目的,参与其中,施加影响,以便观察事物的进一步演化,目的是寻找到能为人类所用的规律。
牛顿无意中观察到苹果落地,引起兴趣,感觉到苹果与地球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或作用力,这就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但是这只是初步认识,他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有目的性的做了很多实验,最终验证了万有引力的存在,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缴”。
这两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在面临个中纷繁复杂的情况时,需要首先在“无欲”状态下跳出圈外,秉承冷静客观理性的态度,弄清整个情况的来胧去脉,抓住事情的关键,认清事情的本质。继而以“有欲”的心态去决定事情怎么做。对于人来说,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最难得却是自然处事、一切顺“道”,最不难的却是心怀欲望、自陷困顿。“有欲”容易“无欲”难,所以老子才这样尊尊告诫我们。

人们在面临纷繁复杂的情况时,需要首先在“无欲”——置身事外的状态下,用冷静客观理性的态度来“弄其妙”——弄清整个情况的来胧去脉,抓住事情的关键,认清事情的本质。继而以“常有”——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去“观其微”——决定事情具体怎么做。

断句是这样的么?按照骈体文的断句,应该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时的欲是名词,意思应该是欲望,全句的解释应该和楼上两位大致相同。

如果是你的断句,那么欲在此处就应是动词,解释为想要。
全句意思大致是:所以,时常心中无物的人,是想要看到它的奇妙;时常心中有物的人,是想要看到它的边界。说的明白点儿,就是如果你想看到一个事物的精髓(妙),那么就得心中无物,无所束缚,无牵无念;如果你想看清一件事的始末(即边界),你就得把它其中的点点滴滴、前前后后都囊括心中

此句中的“徼”是边界之意,引伸为表面。
所以,这句话是说,如果一个人经常保持清静无欲,就可以观察天地万物的微妙之处;如果经常多欲好争,就只能看到天地万物的表面现象。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两句在表明什么 谁能理解它的...
原文选自<道德经>: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解读:简单概括来说,前一句说自然的本来状态,后一句说人类有目的性参预情况下的状态。对自然社会现象,不要先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要“无觉无欲”地观察对象的客观存在。只有置身事外,方能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是研究自然社会现象,“...

无名天地之始原文
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解释
传世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二、译文:道是可以被言说的,但言说出来的道,并不是那个恒久常存的道。名是可以被定义的,但定义而来的名,并不是那个...

老子文言文翻译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

老子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用文字表述的名,就不是常名。朱谦之说:“盖‘道’者,变化之总名。与时迁移,应物...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什么意思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的意思:所以人们能够在恒久的无欲念、无妄想的情形下去体会“道”的妙处;在长期的积极思索的情况下通过对万物的观察能够触摸到“道”的边沿,发现一些端倪。强调“无欲”,力求得道。以:凭着,用以。其:指道。【出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

《德道经》原文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wù)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句话怎么解释
故:因此。欲:欲望;私欲。妙:美好;神奇。观:察看。徼:求。句子意思:因此常常没有私欲,人们就能察看到他的美好和神奇,常常有私欲,人们就只能察看到他求得了什么。

道德经第一章
一切一切的总根源,叫做无 但是无里面他会产生万物,这个要靠什么?靠有,如果没有有,它就产生不了东西,所以无跟有,这两个名词也是我们学习道德经要好好去了解的,所以呀,他下面就劝我们,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老子的文字啊,实在是很美,你看一个常无,一个常有常无的意思...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句话怎么解释
因此,要常从“无”中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还有一种断法 故常有,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徼。所以,常保持虚无的状态,是意图看清世界的本源,常保持实有的状态,是意图明见事物的表象。其实意思都是一样的。所以人们能够在恒久的无欲念、无妄想...

泸定县13858515155: 《道德经》上“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哪种断句方法正确??? -
成炭海昆: 总结:.“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句(按帛书: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徼). 该句有四种主要解读方法: 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强调“常无”...

泸定县13858515155: 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还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
成炭海昆: 1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泸定县13858515155: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jiǎo徼.”的意思 -
成炭海昆:[答案] 所以我从来都不希望啊通过什么观得大道的奥妙,只是常常希望啊通过什么观得大道的行迹.

泸定县13858515155: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的意思 -
成炭海昆:[答案] 这里的“无”,其实,就是现代的辩证思维方法“综合与分析”中的综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想了解其中的奥妙,就应该从整体中来把握、观察、感受. 故常无:所以一般不做分解,从整体角度出发来进行综合思维. 欲以观其妙:以便觉察到其中的...

泸定县13858515155: “常有,欲以观其徼”是什么意思? -
成炭海昆:[答案] 《老子道德经》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自古及今译道德经者不计其数,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以儒眼看佛,佛不得不儒,若以佛眼看儒,儒不得不佛.站在不...

泸定县13858515155: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以观其妙怎么理解 -
成炭海昆:[答案] 宇宙刚开始,没有名字,不作分别,自成一体. 有了名,才可以分出万物,各立门户. 故,经常有名,观察其内部相互关系;经常无名,观察其整体运行规律.

泸定县13858515155: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是什么意思? -
成炭海昆: 本句自古有两种断句的争论. 第一种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解释为:常无,意欲观察其深渊高妙.常有,意欲观察其所归趋. 第二种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解释为:常没有欲(欲可理解为人的情欲和志欲),才能观察到其至小至微.常有欲,才能观察到其规律及目的. 自从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帛书甲乙本后,大家更趋于第二种断句.

泸定县13858515155: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的意思? -
成炭海昆:[答案] 妙,指无名“天地之始”的整体运动现象与规律.徼,指有名“万物之母”的部分及其联系的运动现象与规律.但,无论有,还是无,都是为了求道和循道.

泸定县13858515155: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
成炭海昆: 所以有时候没有代入感的观看,体察世界事件时间一切的变化.有时候有代入感的观看,体察一切变化的阶段发展等等.这句话其实是道家的修炼核心.把握内心,放了去体察就是观其缴,收了心旁观就是观其妙. 当我们伤心时,世界不伤心.当我们快乐时,世界不快乐.所以内心和世界是无关的.那么如何在生活中处置自己内心和外界的关系呢?这句话回答了.不知道和佛家的明心见性区别是什么,学问用起来总是不够.

泸定县13858515155: 谁能解释下“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
成炭海昆: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意思是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