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婉贞》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本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冯婉贞全文翻译~

译文:
清朝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从海上入侵中国,京城北京骚乱起来。在离圆明园十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子叫谢庄,全村都是猎户。其中有一个叫冯三保的,山东籍人,精通武术。他的女儿婉贞,十九岁,姿态优美容貌漂亮,从小喜爱武术,学习过的没有不精通的。
这一年谢庄创办村民自卫组织“团练”,因为冯三保勇敢而又会多种武艺,大家推选他当头领。村民们在险要的地方筑起石墙、土堡垒等防御工事,树立起旗帜,上面写有“谢庄团练冯”几个大字。
这时敌人已逼近石寨,枪声大作。寨子里的人踡曲着身子趴在那里,一动不动。不久,敌人离得更近了。冯三保见这阵势有机可乘,急忙挥动旗帜,说:“开火!”开火,是军中规定放枪的号令。于是所有的枪支一齐发射,敌人象落叶似的纷纷跌下马来。等敌人的枪再次射击时,寨子里的人又象鸭子一样趴在地上了。这是借寨墙来作掩护的。攻打了一阵,敌人退却了,冯三保非常高兴。
不如用我们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持着刀,拿着盾,象猿猴那样敏捷地进攻,象鸷鸟那样勇猛地搏击,或许能避免这场灾祸吧?”冯三保说:“把我们全村人都算上,精通武术的不过一百来人,让这样少的人投身到强大的敌群中搏斗,这跟把一只羊孤身投到狼群里有什么不同呢?小女孩子不要多嘴。”
冯婉贞微微地叹息说:“我们村庄眼看就要完了!我一定要尽全力来拯救我们的村庄。”于是她把谢庄精通武术的少年召集起来,激励他们说:“与其坐着等死,怎比得上奋起抗敌拯救我们的谢庄呢?各位如果没有这种意思也就算了,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大家都被激动得振奋起来。
于是冯婉贞率领着一伙青年人整装出发,他们都穿着黑衣拿着刀,行动敏捷得像猿猴一样。离村四里的地方有一大片树林,树荫浓密,遮蔽天日,他们就埋伏在那里。没有多久,敌人果然抬着大炮来了,大约有五六百人。婉贞拔刀跃起,率领大家袭击敌人。敌人没有意料到,非常惊慌混乱,忙用枪上的刺刀来迎战,可是轻便敏捷勇猛凶狠到底比不上以冯婉贞为首的中国少年。
冯婉贞挥舞钢刀奋力砍杀,跟她对打的没有一个不倒地的,敌人纷纷败退。冯婉贞大声喊道:“各位!敌人想远远地甩开我们,要用枪炮消灭我们,赶快追赶,不要坐失良机!”于是众少年尽全力拦截逃敌,双方混杂在一起,杂错交战,敌人的枪炮火器始终不能发射。太阳落山时,被打死打伤的敌军不下一百多个。残敌只好扔下大炮,仓皇逃命。谢庄于是得到了保全。
原文:
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女婉贞,年十九,姿容妙曼,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筑石砦土堡于要隘,树帜日“谢庄团练冯”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英将也,驰而前。
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毋妄发,曰:“此劲敌也,度不中而轻发,徒糜弹药,无益吾事,慎之!”时敌军已近寨,枪声隆然,砦中人蜷伏不少动。既而敌行益迩,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曰:“开火!”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于是众枪齐发,敌人纷堕如落叶。及敌枪再击,砦中人又鹜伏矣,盖借砦墙为蔽也。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
婉贞独戚然曰:“小敌去,大敌来矣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三保瞿然曰:“何以为计?”婉贞曰:“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三保曰:“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与之扑斗,何异以孤羊投群狼?
小女子毋多谈。”婉贞微叹曰:“吾村亡无日矣。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众皆感奋。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五六百人也。挟刃奋起,率众袭之。
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敌乃纷退。婉贞大呼曰,“诸君!敌人远吾,欲以火器困吾也,急逐弗失!”于是众人竭力挠之,彼此错杂,纷纭孥斗,敌枪终不能发。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敌弃炮仓皇遁,谢庄遂安。

扩展资料
故事背景
本文选自徐珂所辑《清稗类抄》的“战事类”。原题作《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选录时有删节。本文通过谢庄人民反击英法侵略军的斗争故事,揭露了自太平天国以来,英法帝国主义贪得无厌、骄横凶恶的侵略暴行及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引狼入室的卖国行径,热情地歌颂了以冯婉贞为首的谢庄少年,在反侵略斗争中机智果敢、不畏强暴、英勇善战的斗争精神。
和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表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文运用以时系事的写法,记述了连续发生在一日之内的两次战斗经过。不仅记叙故事完整,叙事清楚,结构严谨、繁简得体,而且善于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刻划人物、描写场面,因此收到扣人心弦的效果。
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以后,四处掳掠,十九岁的冯婉贞与父亲冯三保一起,带领民团打败英法军队,保护了谢庄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而在民间得到广泛的流传。冯婉贞的事迹记载在清末徐珂所辑《清稗类抄》中的《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一文中。据历史学家考证。
作者简介
徐珂(1869年-1928年),原名昌,字仲可,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光绪年间(1889年)举人。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加南社。曾担任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时的幕僚,不久离去。
1901年他到了上海,与束亚东、路同同相交往,因他长于文笔,又熟悉官方文书,喜欢收集邸报,而《外交报》正需要这样的文人,于是,徐珂便加入了该报。担任了《外交报》的编辑。外交报的成员有,董理一人(即张元济)、撰述一人(即蔡元培)、编辑一人(即徐珂)、译西文报一人(温宗饶),均由创始股东分任。另设译东文报一人,司帐一人,校缮一人,杂役二人。
股东情况是:张元济两股,蔡元培杜亚泉合一股,温宗饶、商务印书馆各一股,赵从蕃、徐珂、沈幼珊股数不详(以上,据汪家熔先生提供的资料)。在张元济的收据上的签名人是赵从蕃、蔡元培和温宗饶;温宗饶的股单和收据上的签名人是赵从蕃、蔡元培和张元济,全年预算约为银洋五千五百元(再加开办费五十元。)《外交报》到1910年,共办了十年,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
后来他随《外交报》一起成为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职员。接着又当上了《东方杂志》的编辑。老商务的一位编辑,即大名鼎鼎的章锡琛回忆说:“《东方杂志》创刊于1904年,原是一种选报性质的刊物,剪集每月报章杂志上的记事、论文,分类刊登,供留心时事者查考。《宫门抄》和《奏折》占首要地位,其次才是时论,只偶尔发表几篇撰译的文字。
1909年前的编者名徐珂。因为编这种杂志完全是剪刀糨糊的工作,他一人在几个晚上业余时间就能完成,读者并不很多。”所以,后来徐珂在商务做过杂纂部长,他可说是地道的杂家。章锡琛的话虽然有点夸张,但说的也是事实。
到1911年,杜亚泉接任《东方杂志》主编,对刊物进行了改革,杂志有了很大的改变和发展。于是,徐珂接管了“杂纂部”。
据当时在编译所的同仁介绍,“徐在编译所担任杂纂部部长,我进去时,他正全力在搞《清稗类钞》,同时在他领导下编辑出版的有《上海指南》《日用须知》《醒世文柬指南》《通俗新尺牍》等等。这个部的主要工具是糨糊和剪刀,所有各种资料,均从报纸、杂志、政府公报等剪下或到处找人帮忙抄录在活页片上”(引自谢菊曾著《十里洋场的侧影》)。
目的在于提供有关资料。《清稗类钞》是他留给后人的一部前人笔记集。“全书48册。分时令、地理、外交、风俗、工艺、文学等92类,约一万三千五百余条。
《清稗类钞》是关于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从清人、近人的文集、笔记、札记、报章、说部中,广搜博采,仿清人潘永因《宋稗类钞》体例,编辑而成。记载之事,上起顺治、康熙,下迄光绪、宣统。全书分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五百馀条。
书中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举凡军国大事、典章制度、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名臣硕儒、疾病灾害、盗贼流氓、民情风俗、古迹名胜,几乎无所不有。编者态度比较严肃,许多资料可补正史之不足,特别是关于社会经济、下层社会、民情风俗的资料,对于研究清代社会历史,很有参考价值。全书事以类分,类以年次,分类详细,纲目明晰,颇便查阅。文字简约,清畅可读。
汇辑野史和当时新闻报刊中关于有清一代的朝野遗闻、以及社会经济、学术、文化的事迹,时间上至顺治下至宣统,间有上溯天命、天聪、崇德者。本书分门别类,按事情的性质、年代先后,以事类从,共有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余条,记载较为完备。既有稗于遗闻,也可以资为谈助,对研究清代历史的学者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普通读者而言亦具备相当的阅读价值。
录自数百种清人笔记,并参考报章记载而成。范围广泛,检查便利,但选录颇为芜杂。(参见《辞海》)80年代,此书还重印过,可见还有众多读者。
著述甚多,除《清稗类钞》外,还有《国难稗钞》《晚清祸乱稗史》《小自立斋文》《康居笔记》《可言》《岁时景物日咏大全》《佛说阿弥陀经会要》《历代白话诗选》《古今词选集评》《清词选集评》《天苏阁丛刊》(初集、二集)等十馀种。

与其……孰若(无宁)…… 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冯婉贞》原文:

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女婉贞,年十九,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冯”。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旋见一白首督印度卒约百人,英将也,驰而前。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毋妄发,曰:“此劲敌也,度不中而轻发,徒糜弹药,无益吾事。慎之!”

时敌军已近寨,枪声隆然。寨中人踡伏不少动。既而辞行益迩。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曰:“开火!”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于是众枪齐发,敌人纷堕如落叶。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盖借寨墙为蔽也。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婉贞独戚然曰:“小敌去,大敌来矣。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三保瞿然曰:“何以为计?”婉贞曰:“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三保曰:“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与之扑斗,何异以孤羊投群狼?小女子毋多谈。”婉贞微叹曰:“吾村亡无日矣!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与其坐而侍亡,熟若起而拯之?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众皆感奋。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五六百人也。拔刃奋起,率众袭之。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敌乃纷退。婉贞大呼曰:“诸君!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急逐弗失!”于是众人竭力挠之,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敌弃炮仓皇遁。

译文: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从海路入侵,京城里骚动不安。离圆明园十里,有个村子叫谢庄,全村住的都是猎户。其中有个山东人名叫冯三保的,精通武术。他的女儿婉贞,十九岁,长得非常漂亮,从小爱好武术,学习过的武艺没有不精通的。这一年,谢庄办起了团练,因为冯三保勇敢而又会多种武艺,被推荐为首领。三保带领民团在险要的地方筑起了石寨和土堡,树起了一面旗帜,写着“谢庄团练冯”。

一天中午,侦察人员报告敌人的骑兵到了。一会儿见一个白人头目,率领着大约一百名印度兵,那个英国军官,飞马冲在前面。三保提醒大家装好火药,推上子弹,不要乱射,说:“这是一支强敌,估量打不中而轻易发射,白白地耗费弹药,对我们的事情没好处。要谨慎对付!”

这时敌人已经逼近石寨,枪声隆隆。石寨中的人踡曲身子伏在地上,丝毫不动。不久,敌人越来越近。三保看见敌人阵势有机可乘,连忙挥动旗帜,喊道:“开火!”“开火”这句话,是军中发枪射击的信号。于是大家一起放枪,敌人象落叶一样纷纷落马。等到敌人开枪还击,石寨里的人们又迅速埋伏好,这是借寨墙来作掩护。

攻打了一些时候,敌人退走了。冯三保自己也很高兴。唯独婉贞忧愁地说:“小股敌人退走,大批敌人就要来了。假如他们带着炮来,我们村庄不就变成粉末了吗?”三保吃惊地说:“用什么作为对策?”婉贞说:“西洋人擅长用火药武器而不善于武术。火药武器适合于攻打远处,武术适合于巷战。我们村子周围十里都是平原,却和他们拼枪炮,那怎么能取胜?不如用我们的长处,去攻打敌人的短处。

拿着刀,带着盾,象猿猴那样敏捷地前进,如鸷鸟一般勇猛地进攻,托天的福,也许能免遭灾祸呢!”三保说:“把我们全村的群众都算在一起,精通武术的也不过百来个人,拿很少的百来个人,投身于强敌,与他们搏斗,这跟把一只羊扔到狼群里有什么不同?小女孩家不要多说。”

婉贞低声叹息说:“我们村子很快就要被毁灭了!我一定要尽力来拯救我们的村子。拯救了我们村子,也就保卫了我的父亲。”于是召集谢庄少年中精通武术的,动员他们说:“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拯救我们村庄?各位兄弟姊妹倘若没有这个想法那就算了,各位如果有这个想法,那只要按我的指挥行事就行了。”大家听了都很感动振奋。

冯婉贞于是率领少年们整好装束出发了,他们都穿着黑色的衣服,拿着雪亮的钢刀,轻捷得象猿猴似的。离村子四里远有一片森林,树荫浓密遮住太阳,他们就埋伏在那里。

没有多久,敌人果然抬着大炮来了,大约有五六百人。冯婉贞拔刀奋身跃起,率领大家袭击敌人。敌人出乎意外,非常惊恐慌乱,用枪上的刺刀跟谢庄少年进行搏斗,但轻捷勇猛到底比不上谢庄人。

冯婉贞挥刀奋力砍杀,和她对战的没有不被击败的,敌人于是纷纷败退。冯婉贞大声喊道:“各位兄弟姊妹!敌人避开我们远去,是想用枪炮来使我们陷于困境,赶快追击,不要失去战机!”于是大家竭尽全力拦截敌人,敌我双方交错混合在一起,互相搏斗,敌人的枪炮始终不能发射。到傍晚,被杀死的敌人大约有一百多人。敌人扔下大炮慌慌张张地逃跑了。谢庄于是平安无事。

作品鉴赏:

全文分四个部分。

1、第一部分(第一小节):交代时代背景。这段用极其简洁的一句话,把时间(咸丰庚申)、敌人(英法联军)、地点(京洛,即北京)、动态("骚然"一一清政府惊惶失措,人民颠沛流离)完整地展现出来。回顾一下当时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

1857年英法帝国主义借口广东官吏到英籍船"亚罗号"(实为一艘中国走私船)捉拿罪犯和法国一传教士马赖在广西被杀的"马神甫事件",联合派兵侵犯广东。1858年,又侵犯天津,胁迫清政府签订了属辱的《天津条约》(鸦片贸易合法化,开放十个通商口岸,传教自由,赔款白银六百万两等)。

1860年,英法联军又侵入北京,沿路屠杀无辜的中国人民,并将皇家园林圆明园抢劫一空并烧毁。清政府妥协投降,咸丰帝奕詝逃往热河,派恭亲王奕欣与英法议和,签订了《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并赔款英国白银四百五十万两,赔款法国白银六百二十万两。在帝国主义加紧入侵,清政府步步退让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纷纷起来,保家卫国。

2、第二部分(第二小节):写谢庄办团、介绍三保父女。这段一开始交代特定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先写谢庄:"距圆明园十里",是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必经之地,因而"谢庄是年办团"以抗击侵略者。再写居户:"环村居者皆猎户",猎人以耍刀弄枪为业,因而三保具有"精技击"、"勇而多艺"的才干。

而婉贞"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与她出生在这样的村庄、这样的家庭是密切有关的。这段对婉贞的介绍简洁而又具体,寥寥几句,就把她的性别年龄(女,年十九岁)、爱好特长(好武术)、聪明能干(习无不精)形象逼真地描绘出来。这段在结构上紧扣上段(由于"入侵"才"办团"),在内容上与上段形成对比(清政府投降,群众反抗),在手法上把父女互相对照,三保勇而多艺,婉贞年轻有为,各有千秋,互相媲美。为下文具体介绍,作了铺垫。

3、第三部分(第三、四小节):写初挫英军,以及婉贞再胜强敌的谋略和决心。

先写三保率团众抗击侵略者的战斗情景"驰而前",点明敌人铁骑践踏我国领土,横冲直撞;"枪声隆然",写出敌人杀气腾腾的嚣张气焰。在这大敌压境的严重时刻,三保成竹在胸,机智杀敌。当敌人蜂拥前来时,他警惕地提醒团众"装药实弹,毋妄发"。当敌人近寨鸣枪时,他领导团众"蜷伏不少动"`。当敌人逼近跟前时,他抓住有利战机"急挥帜,曰:"开火",待敌人还击时,他们"又鹜伏状"。他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可算得有勇有谋的指挥员。

再写婉贞的谋略。初战告捷,三保沾沾自喜,而婉贞独戚然。"戚然",暗示她深谋远虑。她从侵略者的本性断定"小敌去,大敌来矣";从敌人长处短处(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妙)和作战地形(吾村十里皆平原)来确定战术一(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方),但这一正确决策没有被三保所接受。

三保片面强调人数少,还以长辈身份训斥她:"小女子毋多谈"、婉贞对此不免忧虑而微叹曰:"吾村亡无日矣"。这里"微叹",用得很贴切,这意味着三保拒绝良策,将会招致严重的后果,但又没有因父亲的固执而感到无可如何,她自有主张必坚特正确意见:"吾必尽力吾力以拯吾村"。

最后写婉贞战前组织动员工作。抚击强大敌人必须动员群众组织青年。因此,她"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集",点出她组织群众,"诏",点出她动员青年。"与其……孰若……。"这一表示取舍关系的句式,说明她善于用利害关系去激发青年情绪。"众皆感奋",就具体地写出了她组织,动员的良好效果。青年们对她的主张,不仅信服,而且情绪高昂。

4、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写第二次抗战情况,介绍婉贞英勇善战。从五个方面写出婉贞指挥战斗的全过程:。先写"结束"、"皆玄衣白刃,"玄衣",便于在深林隐藏,不易被敌人发觉;,"白刃",写出所佩刀剑锋利,更好地杀敌。这说明婉贞战前作了周密考虑和准备工作。再写埋伏:"剿疾如猿猴",行动敏捷,点出"诸少年皆精技击者"。这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条件。

其次写袭击:婉贞他们"拔刀奋起","挥刀奋砍"、"所当无不披靡"而"敌出不意,大惊扰,便捷猛鹰终弗逮,"乃纷退"。

然后写追击:婉贞牢记敌我双方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一看敌人远去,拉长距离,就知道敌人"欲以火器困我",即下令"急逐勿失",夹杂在敌人中间搏斗,使"敌枪终不能发"。

最后写胜利:战斗到傍晚,敌人死伤惨重"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弃炮仓皇逃跑了。冯婉贞终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保卫了家乡。

由上可以看出,冯婉贞这个普通的猎户女儿,既有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又有胆有识,谋略出众,她英勇机智,沉着果断,有指挥战斗和组织、动员群众的才子。

拓展资料:

出自《清稗类抄》中的《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

冯婉贞(清咸丰年间人),北京谢庄人,祖籍山东。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以后,四处掳掠,十九岁的冯婉贞与父亲冯三保一起,带领民团打败英法军队,保护了谢庄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而在民间得到广泛的流传。

冯婉贞的事迹记载在清末徐珂所辑《清稗类抄》中的《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一文中。

因为中学课本曾经有过一篇《冯婉贞》,电视剧《火烧圆明园》中也有冯婉贞的形象,使得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冯婉贞这个抵抗英法联军侵略者的女英雄。

作者徐珂,清末南社诗人之一。字仲可,浙江杭州人。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与编辑过《辞海》等书。他仿照清初潘长吉《宋稗类抄》的体例,编《清稗类抄》一书,[出版于1916年],辑录了清世祖到宣统之间二百余年的朝野佚闻。全书内容庞杂,共四十八册,分时令、地理、外交等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五百余条,约三百余万字,收录广泛,对研究清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 《冯婉贞》原文:

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女婉贞,年十九,姿容妙曼,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筑石砦土堡于要隘,树帜日“谢庄团练冯”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英将也,驰而前。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毋妄发,曰:“此劲敌也,度不中而轻发,徒糜弹药,无益吾事,慎之!”

时敌军已近寨,枪声隆然,砦中人蜷伏不少动。既而敌行益迩,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曰:“开火!”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于是众枪齐发,敌人纷堕如落叶。及敌枪再击,砦中人又鹜伏矣,盖借砦墙为蔽也。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婉贞独戚然曰:“小敌去,大敌来矣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三保瞿然曰:“何以为计?”婉贞曰:“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三保曰:“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与之扑斗,何异以孤羊投群狼?小女子毋多谈。”婉贞微叹曰:“吾村亡无日矣。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众皆感奋。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五六百人也。挟刃奋起,率众袭之。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敌乃纷退。婉贞大呼曰,“诸君!敌人远吾,欲以火器困吾也,急逐弗失!”于是众人竭力挠之,彼此错杂,纷纭孥斗,敌枪终不能发。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敌弃炮仓皇遁,谢庄遂安。

  • 《冯婉贞》译文:

    清朝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从海上入侵中国,京城北京骚乱起来。在离圆明园十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子叫谢庄,全村都是猎户。其中有一个叫冯三保的,山东籍人,精通武术。他的女儿婉贞,十九岁,姿态优美容貌漂亮,从小喜爱武术,学习过的没有不精通的。这一年谢庄创办村民自卫组织“团练”,因为冯三保勇敢而又会多种武艺,大家推选他当头领。村民们在险要的地方筑起石墙、土堡垒等防御工事,树立起旗帜,上面写有“谢庄团练冯”几个大字。

    一天中午,侦察消息的人报告说敌人的骑兵开来了。不久,就看见一个白种人的头子率领着大约一百名印度士兵,那头子是英国的军官,他们正骑着马向前跑来。冯三保提醒团丁装好火药、上好子弹。但不要乱放枪,他说:“这是强敌啊,瞄不准就不要轻易发射,白白浪费子弹,这对我们取胜没有好处。大家一定要当心这一点!”

    这时敌人已逼近石寨,枪声大作。寨子里的人踡曲着身子趴在那里,一动不动。不久,敌人离得更近了。冯三保见这阵势有机可乘,急忙挥动旗帜,说:“开火!”开火,是军中规定放枪的号令。于是所有的枪支一齐发射,敌人象落叶似的纷纷跌下马来。等敌人的枪再次射击时,寨子里的人又象鸭子一样趴在地上了。这是借寨墙来作掩护的。攻打了一阵,敌人退却了,冯三保非常高兴。唯独婉贞忧愁地说:“小股敌人走了,大股敌人要来的。如果他们拿大炮来攻打,我们全村不就化为粉末了吗?”冯三保吃惊地问道:“那怎么办呢?”冯婉贞说:“西洋人的长处是使用枪炮等火器,短处是不会武术。枪炮对远距离攻击有利,而武术对近身作战有利。我们村方圆十里都是平原,跟敌人较量枪炮,那怎么能取胜呢?不如用我们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持着刀,拿着盾,象猿猴那样敏捷地进攻,象鸷鸟那样勇猛地搏击,或许能避免这场灾祸吧?”冯三保说:“把我们全村人都算上,精通武术的不过一百来人,让这样少的人投身到强大的敌群中搏斗,这跟把一只羊孤身投到狼群里有什么不同呢?小女孩子不要多嘴。”冯婉贞微微地叹息说:“我们村庄眼看就要完了!我一定要尽全力来拯救我们的村庄。”于是她把谢庄精通武术的少年召集起来,激励他们说:“与其坐着等死,怎比得上奋起抗敌拯救我们的谢庄呢?各位如果没有这种意思也就算了,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大家都被激动得振奋起来。

    于是冯婉贞率领着一伙青年人整装出发,他们都穿着黑衣拿着刀,行动敏捷得像猿猴一样。离村四里的地方有一大片树林,树荫浓密,遮蔽天日,他们就埋伏在那里。没有多久,敌人果然抬着大炮来了,大约有五六百人。婉贞拔刀跃起,率领大家袭击敌人。敌人没有意料到,非常惊慌混乱,忙用枪上的刺刀来迎战,可是轻便敏捷勇猛凶狠到底比不上以冯婉贞为首的中国少年。冯婉贞挥舞钢刀奋力砍杀,跟她对打的没有一个不倒地的,敌人纷纷败退。冯婉贞大声喊道:“各位!敌人想远远地甩开我们,要用枪炮消灭我们,赶快追赶,不要坐失良机!”于是众少年尽全力拦截逃敌,双方混杂在一起,杂错交战,敌人的枪炮火器始终不能发射。太阳落山时,被打死打伤的敌军不下一百多个。残敌只好扔下大炮,仓皇逃命。谢庄于是得到了保全。

【知识扩展】

  • 冯婉贞简介:

    冯婉贞(清咸丰年间人),北京谢庄人,祖籍山东。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以后,四处掳掠,十九岁的冯婉贞与父亲冯三保一起,带领民团打败英法军队,保护了谢庄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而在民间得到广泛的流传。



《冯婉贞》原文.译文 选自《清稗类钞》

原 文:

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女婉贞,年十九,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冯”。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旋见一白首督印度卒约百人,英将也,驰而前。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毋妄发,曰:“此劲敌也,度不中而轻发,徒糜弹药,无益吾事。慎之!”

时敌军已近寨,枪声隆然。寨中人踡伏不少动。既而辞行益迩。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曰:“开火!”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于是众枪齐发,敌人纷堕如落叶。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盖借寨墙为蔽也。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婉贞独戚然曰:“小敌去,大敌来矣。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三保瞿然曰:“何以为计?”婉贞曰:“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三保曰:“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与之扑斗,何异以孤羊投群狼?小女子毋多谈。”婉贞微叹曰:“吾村亡无日矣!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与其坐而侍亡,熟若起而拯之?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众皆感奋。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五六百人也。拔刃奋起,率众袭之。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敌乃纷退。婉贞大呼曰:“诸君!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急逐弗失!”于是众人竭力挠之,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敌弃炮仓皇遁。


翻译:
颛顼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伯庸——是我先祖的光辉大名。岁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我从天上翩然降临。尊敬的先祖啊,仔细揣度我刚刚下凡的时辰和啼声,通过占卜赐给了我相应的美名。给我取的大名叫正则啊,给我取的别号叫灵均。 上天既赋予我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之以我注意修养自己的品性。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联缀起秋兰作为自己的佩巾。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让岁月来塑造我美好的心灵。清晨,我浴着晨曦去拔取坡上的木兰,傍晚,我背着夕阳在洲畔采摘宿莽来润德润身。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想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我害怕美人啊,您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为什么,为什么你不把握年岁壮盛的时机,丢弃秽恶的行径?为什么不改变这种不善的法度?任用贤才,来驰骋于天下!随我来吧!我当为君在前面带路!

沿着康庄大道走向幸福与光明。 忆往昔,我三代先王的德行是那么完美精纯,一丛丛芳草鲜花簇拥着他们。那时节啊,花椒与桂树层层相间,哪里只是蕙草与白芷散发芳芬?哦!唐尧和虞舜是多么正大光明,他们遵循着正道,向着光明迈进。夏桀和商纣是多么狂乱啊,只想走捷径,抄小路,结果使自己走向困境。那些营私结党的人是这样苟且偷安,他们一步步走向死胡同而不思反省。难道我担心自己会遭受灾祸?不,我担心的是楚国的车驾将要覆倾! 急匆匆,我为王朝的复兴前后奔波,希望跟上前代明王的脚印。君主啊,你不能体察我的一片衷情,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大发雷霆。我明明知道直谏忠会招灾惹祸,但我怎么能看着祖国沉沦!我敢手指苍天让它给我作证,我对你完全是一片忠心!

他本人也官至三闾大夫(相当于副丞相)。他崇尚“明君贤相”的政治格局,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楚王的支持让楚国重现“尧天舜日”的政治局面。但由于秦国的离间和小人的谗言(楚王宠姬郑袖和上官大夫靳尚),楚王愈来愈疏远屈原,甚至几度流放他。这时屈原的悲伤应该是极大的,但同时他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理想,于是在《离骚》之中,用香草和美人等意象分别象征自己的才能、抱负和楚王,希望借此感动楚王,和他一起为国家的中兴努力;并且借此抒发自己的悲愤。



《冯婉贞》原文.译文 选自《清稗类钞》

原 文:

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女婉贞,年十九,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冯”。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旋见一白首督印度卒约百人,英将也,驰而前。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毋妄发,曰:“此劲敌也,度不中而轻发,徒糜弹药,无益吾事。慎之!”

时敌军已近寨,枪声隆然。寨中人踡伏不少动。既而辞行益迩。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曰:“开火!”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于是众枪齐发,敌人纷堕如落叶。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盖借寨墙为蔽也。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婉贞独戚然曰:“小敌去,大敌来矣。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三保瞿然曰:“何以为计?”婉贞曰:“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三保曰:“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与之扑斗,何异以孤羊投群狼?小女子毋多谈。”婉贞微叹曰:“吾村亡无日矣!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与其坐而侍亡,熟若起而拯之?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众皆感奋。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五六百人也。拔刃奋起,率众袭之。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敌乃纷退。婉贞大呼曰:“诸君!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急逐弗失!”于是众人竭力挠之,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敌弃炮仓皇遁。

译 文:

清朝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从海上入侵中国,京城北京骚乱起来。

在离圆明园十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子叫谢庄,全村都是猎户。其中有一个叫冯三保的,山东籍人,精通武术。他的女儿婉贞,十九岁,从小喜爱武术,学习过的没有不精通的。这一年谢庄创办村民自卫组织“团练”,因为冯三保勇敢而又会多种武艺,大家推选他当头领。村民们在险要的地方筑起石墙、土堡垒等防御工事,树立起旗帜,上面写有“谢庄团练冯”几个大字。

一天中午,侦察消息的人报告说敌人的骑兵开来了。不久,就看见一个白种人的头子率领着大约一百名印度士兵,那头子是英国的军官,他们正骑着马向前跑来。冯三保提醒团丁装好火药、上好子弹。但不要乱放枪,他说:“这是强敌啊,瞄不准就不要轻易发射,白白浪费子弹,这对我们取胜没有好处。大家一定要当心这一点!”

这时敌人已逼近石寨,枪声大作。寨子里的人踡曲着身子趴在那里,一动不动。不久,敌人离得更近了。冯三保见这阵势有机可乘,急忙挥动旗帜,说:“开火!”开火,是军中规定放枪的号令。于是所有的枪支一齐发射,敌人象落叶似的纷纷跌下马来。等敌人的枪再次射击时,寨子里的人又象鸭子一样趴在地上了。这是借寨墙来作掩护的。攻打了一阵,敌人退却了,冯三保非常高兴。唯独婉贞忧愁地说:“小股敌人走了,大股敌人要来的。如果他们拿大炮来攻打,我们全村不就化为粉末了吗?”冯三保吃惊地问道:“那怎么办呢?”冯婉贞说:“西洋人的长处是使用枪炮等火器,短处是不会武术。枪炮对远距离攻击有利,而武术对近身作战有利。我们村方圆十里都是平原,跟敌人较量枪炮,那怎么能取胜呢?不如用我们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持着刀,拿着盾,象猿猴那样敏捷地进攻,象鸷鸟那样勇猛地搏击,或许能避免这场灾祸吧?”冯三保说:“把我们全村人都算上,精通武术的不过一百来人,让这样少的人投身到强大的敌群中搏斗,这跟把一只羊孤身投到狼群里有什么不同呢?小女孩子不要多嘴。”冯婉贞微微地叹息说:“我们村庄眼看就要完了!我一定要尽全力来拯救我们的村庄。”于是她把谢庄精通武术的少年召集起来,激励他们说:“与其坐着等死,怎比得上奋起抗敌拯救我们的谢庄呢?各位如果没有这种意思也就算了,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顿时,群情振奋。

于是冯婉贞率领着一伙青年人整装出发,他们都穿着黑衣黑裤,手持雪亮的钢刀,行动敏捷得象猿猴一样。离村四里的地方有一大片树林,树荫浓密,遮蔽天日,他们就埋伏在那里。没有多久,敌人果然抬着大炮来了,大约有五六百人。婉贞拔刀跃起,率领大家袭击敌人。敌人没有意料到,非常惊慌混乱,忙用枪上的刺刀来迎战,可是轻便敏捷勇猛凶狠到底比不上以冯婉贞为首的中国少年。冯婉贞挥舞钢刀奋力砍杀,跟她对打的没有一个不倒地的,敌人纷纷败退。冯婉贞大声喊道:“各位!敌人想远远地甩开我们,要用枪炮消灭我们,赶快追赶,不要坐失良机!”于是众少年尽全力拦截逃敌,双方混杂在一起,杂错交战,敌人的枪炮火器始终不能发射。太阳落山时,被打死打伤的敌军不下一百多个。残敌只好扔下大炮,仓皇逃命。谢庄于是得到了保全。

《冯婉贞》原文.译文 选自《清稗类钞》
原 文:
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女婉贞,年十九,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冯”。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旋见一白首督印度卒约百人,英将也,驰而前。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毋妄发,曰:“此劲敌也,度不中而轻发,徒糜弹药,无益吾事。慎之!”
时敌军已近寨,枪声隆然。寨中人踡伏不少动。既而辞行益迩。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曰:“开火!”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于是众枪齐发,敌人纷堕如落叶。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盖借寨墙为蔽也。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婉贞独戚然曰:“小敌去,大敌来矣。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三保瞿然曰:“何以为计?”婉贞曰:“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三保曰:“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与之扑斗,何异以孤羊投群狼?小女子毋多谈。”婉贞微叹曰:“吾村亡无日矣!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与其坐而侍亡,熟若起而拯之?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众皆感奋。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五六百人也。拔刃奋起,率众袭之。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敌乃纷退。婉贞大呼曰:“诸君!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急逐弗失!”于是众人竭力挠之,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敌弃炮仓皇遁。
译 文:
清朝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从海上入侵中国,京城北京骚乱起来。
在离圆明园十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子叫谢庄,全村都是猎户。其中有一个叫冯三保的,山东籍人,精通武术。他的女儿婉贞,十九岁,从小喜爱武术,学习过的没有不精通的。这一年谢庄创办村民自卫组织“团练”,因为冯三保勇敢而又会多种武艺,大家推选他当头领。村民们在险要的地方筑起石墙、土堡垒等防御工事,树立起旗帜,上面写有“谢庄团练冯”几个大字。
一天中午,侦察消息的人报告说敌人的骑兵开来了。不久,就看见一个白种人的头子率领着大约一百名印度士兵,那头子是英国的军官,他们正骑着马向前跑来。冯三保提醒团丁装好火药、上好子弹。但不要乱放枪,他说:“这是强敌啊,瞄不准就不要轻易发射,白白浪费子弹,这对我们取胜没有好处。大家一定要当心这一点!”
这时敌人已逼近石寨,枪声大作。寨子里的人踡曲着身子趴在那里,一动不动。不久,敌人离得更近了。冯三保见这阵势有机可乘,急忙挥动旗帜,说:“开火!”开火,是军中规定放枪的号令。于是所有的枪支一齐发射,敌人象落叶似的纷纷跌下马来。等敌人的枪再次射击时,寨子里的人又象鸭子一样趴在地上了。这是借寨墙来作掩护的。攻打了一阵,敌人退却了,冯三保非常高兴。唯独婉贞忧愁地说:“小股敌人走了,大股敌人要来的。如果他们拿大炮来攻打,我们全村不就化为粉末了吗?”冯三保吃惊地问道:“那怎么办呢?”冯婉贞说:“西洋人的长处是使用枪炮等火器,短处是不会武术。枪炮对远距离攻击有利,而武术对近身作战有利。我们村方圆十里都是平原,跟敌人较量枪炮,那怎么能取胜呢?不如用我们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持着刀,拿着盾,象猿猴那样敏捷地进攻,象鸷鸟那样勇猛地搏击,或许能避免这场灾祸吧?”冯三保说:“把我们全村人都算上,精通武术的不过一百来人,让这样少的人投身到强大的敌群中搏斗,这跟把一只羊孤身投到狼群里有什么不同呢?小女孩子不要多嘴。”冯婉贞微微地叹息说:“我们村庄眼看就要完了!我一定要尽全力来拯救我们的村庄。”于是她把谢庄精通武术的少年召集起来,激励他们说:“与其坐着等死,怎比得上奋起抗敌拯救我们的谢庄呢?各位如果没有这种意思也就算了,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顿时,群情振奋。
于是冯婉贞率领着一伙青年人整装出发,他们都穿着黑衣黑裤,手持雪亮的钢刀,行动敏捷得象猿猴一样。离村四里的地方有一大片树林,树荫浓密,遮蔽天日,他们就埋伏在那里。没有多久,敌人果然抬着大炮来了,大约有五六百人。婉贞拔刀跃起,率领大家袭击敌人。敌人没有意料到,非常惊慌混乱,忙用枪上的刺刀来迎战,可是轻便敏捷勇猛凶狠到底比不上以冯婉贞为首的中国少年。冯婉贞挥舞钢刀奋力砍杀,跟她对打的没有一个不倒地的,敌人纷纷败退。冯婉贞大声喊道:“各位!敌人想远远地甩开我们,要用枪炮消灭我们,赶快追赶,不要坐失良机!”于是众少年尽全力拦截逃敌,双方混杂在一起,杂错交战,敌人的枪炮火器始终不能发射。太阳落山时,被打死打伤的敌军不下一百多个。残敌只好扔下大炮,仓皇逃命。谢庄于是得到了保全。


“请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原文有一千四百字左右,徐珂1916年编辑《清稗类钞》时,将原文大量删减并改题名为《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编入《清稗类钞·战事类》。《冯婉贞》一文面世后,正值日本帝国主义逼迫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之时,一时间人们争相阅读,激发出爱国热情。更多的中国人希望...

冯婉贞 未几,敌兵果 炮至,盖五六百人也的翻译
没有多久,敌人果然抬着大炮来了,大约有五六百人

《冯婉贞》中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五六百人也怎样翻绎
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五六百人也 没有多久,敌人果然抬着大炮来了,大约有五六百人。

文言文练习《冯婉贞》
①所向无不披靡:所当无不披靡:所碰到的敌人没有不被击败的.②急逐弗失: 急逐弗失:赶快追击不要失掉战机。2.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婉贞既是一个卓越的指挥家,又是一个武艺高强、英勇无畏的善战者?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未几...

抗击英法联军侵略者的女英雄冯婉贞原文及翻译
抗击英法联军侵略者的女英雄冯婉贞原文及翻译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国际油价闪崩,大幅度下跌是何缘故?校易搜全知道 2023-06-16 · 专注互联网信息分享。校易搜全知道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冯婉贞,山东人,北京谢庄人。1860年英法侵略者占领北京后,到处掠夺北京。十九岁的和父亲冯一起,率领民兵...

120个文言实词例句及翻译
例句:爱其二毛。《左传》译文: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安 1、安稳 例句: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2、安稳 例句: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稳清闲的地方。3、安全 例句:谢庄遂安。《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4、安定 例句...

故扁鹊不能肉白骨,微箕不能存亡国的翻译及词类活用?
《说苑•贵德》 (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后具有动词的功能。有的译为状中短语,[形+动],如: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徐珂《冯婉贞》 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韩非子.说林》 有的完全译为动词,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高一文言文的原文翻译和注释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自己。荆之地,方五千里——《墨子·公输》,的。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用在主谓结构 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慎之!——徐珂:《冯婉贞》,仅补充音节。宋何罪之有——《墨子·...

虚词 其的用法
(5)<代>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孙膑减灶》:“读~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利三世矣。”《游黄山记》:“~松犹有曲挺纵横者。” [又]那样。《冯婉贞》:“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何能胜?”(6)<代>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中...

120实词及翻译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②安抚,抚慰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开江县13519695548: 冯婉贞文言文翻译 -
政修他克: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冯婉贞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

开江县13519695548: 冯婉贞 文言文翻译:于是众人竭力挠之:? -
政修他克: Therefore everyone tried best to hamper it.

开江县13519695548: 文言文冯婉贞全文 -
政修他克: 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女婉贞,年十九,姿容妙曼,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筑石砦土堡于要隘,树...

开江县13519695548: 文言文冯婉珍一文的解释 -
政修他克: 冯婉贞(清咸丰年间人),北京谢庄人,祖籍山东.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以后,四处掳掠,十九岁的冯婉贞与父亲冯三保一起,带领民团打败英法军队,保护了谢庄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而在民间得到广泛的流传.【原...

开江县13519695548: 文言文练习《冯婉贞》
政修他克: ①所向无不披靡:所当无不披靡:所碰到的敌人没有不被击败的. ②急逐弗失: 急逐弗失:赶快追击不要失掉战机. 2.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婉贞既是一个卓越的指挥家,又是一个武艺高强、英勇无畏的善战者?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五六百人也.挟刃奋起,率众袭之.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敌乃纷退.婉贞大呼曰:“诸君!敌人远吾,欲以火器困吾也,急逐弗失! 3. 交代环境,说明形势危急 4.英勇善战,勤劳能干,机智果敢,不畏强暴,以及强烈的爱国精神

开江县13519695548: 少年女英雄冯婉贞要全文的,文言的. -
政修他克:[答案] 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女婉贞,年十九,姿容妙曼,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筑石砦土堡于要隘,树帜曰...

开江县13519695548: 《冯婉贞》中的:“由是乡民共愤,鸣锣聚众,杀死逆夷六七人.”的翻译.并解释下“聚、逆”两个字. -
政修他克: 于是乡里民众都非常激愤,敲起锣鼓聚集了民众,杀死外国侵略者六七个人. 聚:使……聚集 逆:这里是指侵略的意思

开江县13519695548: 与其坐而待遇亡,孰若起而拯之.的古文翻译 -
政修他克:[答案] 与其……孰若(无宁)…… 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开江县13519695548: 《冯婉贞》中“莫如以所长,攻敌所短”的翻译是 -
政修他克: 有些类似田忌赛马~~~有人不就是说过嘛,我是法律系英语最好的,我是说英语里法律最棒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