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姚广孝传》的白话文翻译

作者&投稿:滑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急急急 明史姚广孝传翻译~

  姚广孝,长洲人,本是医生的儿子。十四岁时,剃度为僧,取名道衍,在道士度应真手下学习,学到了阴阳术数等方面的学问。他曾经游览嵩山寺,相师袁珙看见他说:“这是哪里的奇异僧人,眼睛像三角,形状如病虎,性情一定喜好杀戮。”道衍很高兴。高皇后死后,太祖选高僧侍奉诸王,为他们诵经求福。宗泐当时为左善世,推荐了道衍。燕王朱棣与他很合得来,请他跟随自己。于是道衍来到北平,主持庆寿寺。
  太祖死后,建文帝即位,依次削夺诸王。周、湘、代、齐、岷诸王相继获罪。道衍秘密劝成祖起兵反叛。成祖说:“民心向他,怎么办呢?”道衍说“我只知道天道,何必要谈民心呢。”成祖反叛意念更加坚决,暗地里选择将校,召集士兵,收集有才能的人士。
  建文元年(1399)六月,成祖决定起兵,号称“靖难之师”。道衍辅佐世子留守北京。这年十月,成祖袭击大宁,李景隆乘机围攻北平。道衍的守备十分坚固,击退了进攻者。夜晚把一些强壮的兵士用绳子吊着送到城墙外,打伤了李景隆的士兵。援兵到达,内外合击,李景隆、平安等先后败逃。成祖围攻济南三个月,没有攻克,道衍送去书信说:“军队疲惫,请班师回府。”成祖于是撤兵而回。又攻打东昌,战败,大将张玉阵亡,再次回师。成祖想休整一下军队,道衍极力催促成祖出发,于是成祖招募了更多的勇士,打败了盛庸,攻破了房昭西水寨。道衍对成祖说:“不要攻占城市了,快向南京挺进。南京薄弱,势必可以一举攻下。”成祖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连续攻克淝河、灵壁,渡过长江进入南京。
  成祖即位,授予僧人道衍录司左善世的官职。道衍虽然没有亲临战场,然而成祖起兵夺取天下,道衍出力最多,论功该为第一。永乐二年(1404)四月,成祖加封他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为他恢复姓氏,赐名广孝。姚广孝常居僧寺之中,朝见皇帝时穿官服,退朝后仍穿僧衣。姚广孝监修,重修了《太祖实录》,又与解缙等修成《永乐大典》。成祖往来于两都,出塞北征,姚广孝都留在南京辅佐太子。
  永乐十六年三月,姚广孝入京觐见成祖,时年已有八十四岁了。姚广孝病重,不能朝拜,仍然居住在庆寿寺。成祖多次亲临探望他。不久,姚广孝去世,成祖非常悲痛,辍朝两日,命有司办理丧事,以僧人的礼节安葬他。追赠他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

夏言,字公谨,贵溪(今江西贵溪市)人。他的父亲夏鼎,曾任临清知州。夏言是正德(明武宗年号)十二年的进士,担任授行人司行人,提拔为兵科给事中。他生性机灵聪敏,善写文章。他做了言官之后,说话正直,非常自负。明世宗即位,他上疏说:“正德年间以来,弊端已经太多了。现在陛下只有维新改革,请您每天上朝后,驾临文华殿批阅奏章,召来内阁大臣一起决断。有的事情事关重大,就召集大臣们一起商议。不应该和身边的宫人商量后,就直接下旨。您的意旨,也一定要经过内阁商议后在施行,来断绝蒙蔽矫诈的源头。”皇帝高兴的接受了。夏言奉诏会同御史郑本公、主事汪文盛核查亲军以及京卫对于的官员,裁减了三千二百人,又上奏了九条事。皇帝身边无用的人被肃清了。
嘉靖(明世宗年号)初期,夏言会同御史樊继祖等出京核查庄田,把被官府夺取的财产都还给了百姓。弹劾宦官赵霦、建昌侯张延龄,共上奏了七次奏折。又请求改后宫的负郭庄田为亲蚕厂、公桑园,禁止一切内亲的求请以及河南、山东献民田给王府的奸民。营救了被逮捕的永平知府郭九皋。庄奉夫人的弟弟邢福海、肃奉夫人的弟弟顾福,朝廷传旨授给他们锦衣世千户,夏言力争说这样不可以。他的各类奏章都非常正直,被人们传诵。多次升任到兵科都给事中。他又勘察了平定青羊山贼寇的官员的功罪,他的意见都非常恰当。副使牛鸾缴获了贼人间交流的名单,夏言请求把它毁了来安抚众人。明孝宗时期,下令吏部、兵部每年准备两京(南京和北京)的大臣及在外的文武地方官员的履历给皇上审阅,正德年间后渐渐就荒废了,夏言上疏请求恢复这个制度。
嘉靖七年,夏言调任到吏部。这时候,皇帝锐意改革文礼方面的事。认为天地一起祭祀不合礼法,打算分别在城郊建祭坛,和日、月祭坛总共是四个。大学士张孚敬不敢决定,皇帝向明太祖占卜结果也是不吉,这个决定就搁下了。恰逢夏言上疏请求皇帝到南郊亲自耕地,皇后到北郊亲自养蚕,为天下人做表率。皇帝因此以南北郊的说法,和分建天地二郊的想法相符,下令让张孚敬宣旨,夏言于是请求分开祭祀天地。朝臣认为不可,张孚敬也不同意,詹事(官职名)霍韬反对的最厉害。皇帝大怒,把霍韬关进监狱。并下旨奖励夏言,赐给他四品的俸禄,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夏言又赞成在二郊配祭物的观点,详情记录在《礼志》。夏言从此很受皇帝恩宠。城郊的祭坛刚一开工,就下令让夏言监工。延绥发生饥荒,夏言推荐佥都御史李如圭为巡抚。吏部推荐替代李如圭的人,皇帝不予启用,又谈到夏言。御史熊爵说夏言推荐李如圭是为自己,以至于把夏言比作张纟采。皇帝训责了熊爵,让夏言不要再争辩了。但是夏言感到不平,攻击熊爵并辞去刚任的官职,皇帝于是才作罢。
张孚敬在百官面前颐指气使,没有敢和他抗衡的。夏言自认为被皇帝赏识,只有他敢和张孚敬平起平坐。张孚敬非常忌恨夏言受宠,夏言也怨恨张孚敬突然起用彭泽为太常卿而不提拔自己,两人于是不合。夏言上疏弹劾张孚敬以及吏部尚书方献夫。张孚敬、方献夫都上疏辞官。皇帝对人宽厚,为两方调节。夏言显贵之后,对张孚敬、方献夫、霍韬作难,更加以正直顽强而自负。皇帝打算把郊礼方面的知识编纂成书,提拔夏言为侍读学士,担任纂修官,每天讲解经典,仍兼任吏科都给事中。夏言又赞成皇帝更改文庙祀典以及大禘的礼法,皇帝更加高兴。嘉靖十年三月于是提拔夏言为少詹事,兼翰林学士,掌管院事,依然直讲经典。夏言长相俊朗,胡子好看,说话弘亮流畅,不带方言。每次开讲,皇帝一定会仔细观察,打算大用他。张孚敬对夏言的妒忌更加厉害,于是和彭泽操纵薛侃一案,把夏言关到司法部门。不久,皇帝发觉张孚敬无理,于是罢免了张孚敬而释放了夏言。八月,四处城郊的祭坛都完工了,升任夏言为礼部左侍郎,仍掌院事。过了一个月,替代李时担任本部(即礼部)尚书。从谏官不到一年就升任到六卿,这时从前没有的事。
当时的士大夫尤其厌恶张孚敬,依靠夏言和他对抗。夏言以聪敏被皇帝赏识,又肯折节下士。御史喻希礼、石金请求宽赦因“大礼”一案得罪的大臣们。皇帝大怒,下令让夏言弹劾喻希礼、石金。夏言认为喻希礼、石金没有别的想法,请皇帝宽恕他们。皇帝责怪夏言的回答,逮捕喻、石二人到监狱,他们却逃走了,夏言于是归罪给自己,这件事才罢了。因此夏言在公卿间有了好的声誉。
皇帝制作礼乐,大多是夏言担任尚书的时候起草的,内阁大臣李时、翟銮也就空有虚职。皇帝每次作诗,都赐给夏言,夏言全部答和并记载下来送给皇帝,皇帝更加高兴。夏言的奏对符合制度,交给的事情立即就办理。皇帝多次召见他,询问政事,他善于揣测皇帝的想法,也就有所附会。皇帝赐给他银章一枚,让他可以用密信上奏,银章上刻文字“学博才优”。先后赐给他绣蟒飞鱼麒麟服、玉带、兼金、上尊、珍馔、时物,每月都有赏赐。张孚敬、方献夫又相继入内阁参政。他们知道皇帝恩宠夏言,也不敢和他较量了。不久都辞官了。议礼的诸人只有霍韬在,仇视夏言,不理睬他。十五年因为顺天府尹刘淑相犯案,霍韬、夏言互相攻击。霍韬最后失败,事情详细记录在《霍韬传》中。夏言因此更加骄横了。郎中张元孝、李遂和夏言有点小过节,夏言上奏贬黜了他们。皇子降生,皇帝赏赐夏言非常丰厚。起初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后又加封为少傅兼太子太傅。闰十二月又兼任武英殿大学士入内阁参知机务。随侍皇帝拜谒皇陵,回到沙河,夏言的营帐着火,蔓延到郭勋、李时的营帐,皇帝交给夏言的奏章有六件被烧毁。夏言应该独自引咎,却与郭勋等人一同去谢罪,被皇帝训责。当时李时为首辅大臣,而政事大多是夏言处理的。顾鼎臣入内阁参政,自恃显贵得早而且年长,对许多事情都有看法。夏言很不高兴,顾鼎臣于是不敢再和他争辩。这年冬,李时去世,夏言担任了首辅大臣。嘉靖十八年,因为编写皇天上帝册表,加封为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明朝的大臣没有被封为上柱国的,这是夏言自封的。
武定侯郭勋得宠,妒忌夏言受宠。而礼部尚书严嵩也妒忌夏言。夏言和严嵩随侍皇帝到承天,皇帝拜祭完显陵后,严嵩又请皇帝继续表贺,夏言请求回京。皇帝批复后,很不高兴。严嵩知道皇帝的意思,坚持请求表贺,皇帝于是说:“礼乐出自天子,也是可以的。”下令表贺,皇帝从此对夏言不悦。皇帝临幸大峪山,夏言进帐随侍迟到了一些,皇帝责让他。夏言害怕,请罪。皇帝大怒说:“夏言从一个小官,因为张孚敬议郊礼一事升官,竟敢怠慢不恭,写密信不用我赐的银章,就让他全部退还我给他的银章和手敕。”夏言更加害怕,上疏谢罪。请求不要退还银章、手敕,作为子孙百代的荣幸,文词非常可怜。皇帝怒气不消,怀疑夏言毁损了它们,命令礼部追回。免去他的少师勋阶,以少保尚书大学士的身份留职。夏言于是把皇帝的手敕四百余份,和银章一同交上。过了几天,皇帝怒气消了,下令了结此事。又让他以少傅、太子太傅的身份入内阁参事,夏言上疏谢罪。皇帝高兴了,训导他自励忠诚,秉公持正,避免引起众怒。夏言心知皇帝所说的众怒,就是郭勋等人,又上疏谢罪。说自己处世不敢落在他人后面,从不和人结交,被众人所忌恨。皇帝又不高兴悦,诘责他。夏言又惶恐谢罪,这才算完。不久,雷击奉天殿。皇帝召夏言和顾鼎臣,他们没有按时到。皇帝又诘责他们,令礼部弹劾他们。夏言等人请罪,皇帝又责怪夏言傲慢,并训责了顾鼎臣。事后,还给了夏言当初追回的银章、御书。陕西捷报传来,夏言恢复了少师、太子太师的职位,加任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江淮的贼寇被平定,皇帝发玺书奖励他,赐给金币,兼领大学士俸禄。
顾鼎臣死后,翟銮又进入内阁,小心谨慎就像夏言的下属,不敢有一点冒犯。而霍韬掌管詹事府多次和夏言结怨。因为郭勋和夏言有过节,霍韬勾结他好帮助自己,三人每天相互陷害。不久霍韬死去,夏言、郭勋依旧交恶。九庙受灾,夏言正因病告假,请求辞官,没被允许。昭圣太后驾崩,皇帝下诏问太子应该如何守孝,夏言的奏折有错字。皇帝切责夏言,夏言谢罪并乞求会家治病。皇帝更加恼怒,令他以少保、尚书、大学士的身份退休。夏言开始听说皇帝恼怒自己,献上防御边境的十四策,希望以此为自己开解。皇帝说:“夏言既然有好计策,何什么如此自爱,辜负了我的眷顾,暂且不问他的罪了。”起初,夏言撰写青词和别的文章,最称皇帝的新。夏言免官后,只有翟銮在内阁,不是皇帝所喜欢的人。即将出京的时候,夏言在西苑斋宫拜见皇帝叩首告别。皇帝听后可怜他,特已赐给他酒菜,让他回私宅治病,等以后的命令。
恰逢郭勋被御史弹劾,也借病告假。京山侯(爵位名)崔元刚被宠幸,在内苑当值,妒忌郭勋。皇帝闲暇时问崔元说:“夏言、郭勋都是我的股肱大臣,为什么互相妒忌?”崔元没有回答。皇帝问夏言什么时候回乡,崔元硕:“等到皇上寿辰过后,他才敢来告老还乡。”皇帝又问郭勋是什么病,崔元说:“郭勋没有病,夏言一回乡他就会出山。”皇帝点头。言官们知道皇帝眷顾夏言厌恶郭恶勋,因此共同弹郭勋。郭勋分辨的言语悖谩,皇帝大怒,免去郭勋的同事王廷相籍。给事中(官职名)高时,和夏言的关系好,于是揭发了郭勋贪污骄纵不守法的十几件事情。于是郭勋被关到监狱,恢复了夏言少傅、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的官衔,病好后入阁参政。夏言虽然告假,内阁的事大多还经过他决定。治郭勋的罪,全都是他指使的。嘉靖二十一年春,他的一品官衔满九年,皇帝派宫人赐给他银币、宝钞、羊酒、内馔。全部恢复了他的官阶,下诏褒奖他,在礼部为他设宴。尚书、侍郎、都御史陪侍在旁。这时候,皇帝虽然礼待夏言,但是恩宠不如从前了。
慈庆、慈宁两宫皇后驾崩,郭勋曾建议改其中的一宫让太子居住。夏言认为不可,和皇帝一致。这时皇帝突然问夏言太子应该住哪里,夏言忘记了从前的话,想到修建宫室又浪费又麻烦,就回答的和当初郭勋说的一样。皇帝不高兴。又怀疑言官们弹劾郭勋是出于夏言的指使。等到修建了大享殿,命太监高忠监工,夏言没有进献敕稿。在西苑当值的大臣,皇帝都让他们骑马,又赐给香叶束发巾,用皮帛做靴子。夏言认为这不是作臣子应该穿戴的,不接受,又独自乘坐腰舆(一种轿子)。皇帝被惹得好几次不高兴,打算罢掉夏言,而严嵩又趁机挑拨。严嵩和夏言是同乡,以为夏言先显达,侍奉夏言非常小心。夏言入内阁是因为代替严嵩,而夏言却以当门客对待他,严嵩非常愤恨。夏言失宠之后,严嵩越来越以柔佞受宠。夏言害怕被排斥,叫严嵩一同商量。严嵩则偷偷地跑到陶仲文的府上,忌恨地说夏言代替了自己的位子。夏言知到后非常恼怒,指使言官多次弹劾严嵩。皇帝正赏识严嵩,因此没有理会那些弹劾,夏言、严嵩两人于是很不睦。六月,严嵩面见皇帝,磕头顿首,泪如雨下,哭诉被夏言欺负的情形。皇帝让他把夏言的罪状全都说出来,严嵩趁机揭发夏言的短处。皇帝大怒,下手诏给礼部,一一列举夏言的罪状,并说:“郭勋已经关到监牢里了,夏言还给他编制罪名。言官是朝廷的耳目,却专听夏言的主使。我不早朝,夏言也不来内阁。军国重事,都取决他一人。我的话是机要秘密,他却当作玩笑。言官们不说一句话,就是欺君罔上,导致神鬼大怒,大雨损害了庄稼。”夏言非常害怕,请罪。
过了十多天,献礼给皇帝的寿辰,被召进宫接见,在西苑等候参事。夏言趁机谢恩告老还乡,话语非常可怜。他的奏章被搁了八天没有批复,恰逢七月初一日食后,皇帝下手诏说:“日食,是因为有人以下慢上的罪行,免去夏言的官职,闲住在京城。”皇帝又找了自己的三项过失,布告天下。御史乔佑、给事中沈良才等人都准备奏章替夏言辩护,并一同请罪。皇帝大怒,贬黜了十三人。高时因为弹劾郭勋的缘故,只有他被贬谪到边境。于是严嵩代替了夏言入阁参政。
夏言掌权了很长时间,家境富厚,服饰、用度都很奢侈,多次收受贿赂。很长时间没有被召见,监司府县吏也对他慢慢轻视了,他悒悒不乐。到了年初一、皇帝的寿辰他就上表庆贺,自称“草土臣”。皇帝也渐渐开始可怜他,恢复了他的尚书、大学士职务。到了嘉靖二十四年,皇帝稍微发觉严嵩贪污骄纵,又追念夏言,派官员下召让他回来,全部恢复了他少师等官衔,也加封严嵩为少师,好像和严嵩同等。夏言到任后,直接凌驾在严嵩之上。他所批答的文书,从不咨询严嵩,严嵩也闭口不敢说一句话。严嵩所用的心腹人,夏言都贬斥了他们,严嵩也不敢救,恨之入骨。天下的士大夫都怨恨严嵩的贪污骄横,都认为夏言能压制严嵩,非常高兴。而夏言因为被遗忘很久了,务求扩张自己的势力。文选郎高简的发配,唐龙、许成名、崔桐、王用宾、黄佐的罢免,王杲、王暐、孙继鲁的入狱,都是夏言主持的。贵州巡抚王学益、山东巡抚何鳌被言官弹劾,夏言就拟旨逮捕并审讯他们。唐龙从前和严嵩关系好,王暐的案子牵涉到严世蕃(严嵩之子),其他官员的处置也都不恰当,于是朝臣寒心。最后御史陈其学因为盐法的事情弹劾崔元以及锦衣都督陆炳,夏言拟旨让他们写交待状,两人都拜见夏言请死,陆炳长跪才得以开解。崔元、陆炳二人和严嵩勾结一起陷害夏言,夏言却没有发觉。
皇帝多次派小太监去夏言的住处,夏言高傲自负,像对待奴才一样对待他们;而严嵩就请他们入坐,亲自把金钱放进他们袖中。所以太监们每天都赞扬严嵩而说夏言的坏话。夏言献的青词往往不符皇帝的心意,严嵩听说后就更加精心地做这些事。
不久,河套地区起义。夏言从前慷慨激昂并以自己能经济天下自居,打算建立不世功勋。陕西总督曾铣请求收复河套,夏言赞成并同意。严嵩和崔元、陆炳在之间挑拨捣乱,最后事情没有成功。江都人苏纲,是夏言后妻的父亲,和曾铣关系很好。曾铣刚要请求收复河套,苏纲就在夏言面前保举。夏言认为曾铣可以胜任,于是写密奏推荐了他,说群臣中没有比曾铣更忠诚的了。皇帝让夏言拟旨,多次褒奖了曾铣。曾铣大喜,更加锐意出师。皇帝突然降旨诘责他,话语非常严厉。严嵩揣摩皇帝的心意,于是极力说河套不可能收复,话语涉及到夏言。夏言开始非常害怕,谢罪,并说“严嵩并没有不同意见,所有的事情都委托给我的”。皇帝责怪夏言“强君胁众”,严嵩有些奏章弹劾夏言,夏言也奋力争辩。而皇帝已被严嵩所蒙蔽
,怒不可解。嘉靖二十七年正月全部剥夺了夏言的官职,以尚书的身份让他退休,仍然没有杀他的意思。恰逢有流言在宫中传播,说夏言离任时法牢骚。严嵩又替仇鸾起草奏章说夏言收了曾铣的钱,两人从中牟利,事情牵联到苏纲,于是把曾铣、苏纲关到监狱。严嵩和崔元、陆炳同谋,曾铣因为交结皇帝近侍按律问斩,苏纲发配戍边,派官兵逮捕夏言。夏言到了通州,听说曾铣的罪名,大惊,从车上掉下来说:“啊!我要死了。”又上疏陈诉冤情,说:“仇鸾刚被逮捕,皇上下诏不到两日,仇鸾怎么能听到皇上的话,又怎么知道严嵩的上疏而附会与他?大概是严嵩和崔元等人伪造来陷害我的。严嵩沉默起来像共工,谦恭下士像王莽,奸巧弄权、父子专政像司马懿。在朝的大臣受他的牵制,只知道有严嵩而不知道有陛下。在外的大臣受他的钳制,也知道有严嵩而不知道有陛下。我的生死被严嵩掌握,只有把命交给皇上,保全与我。”皇帝没有理睬。案子成立,刑部尚书喻茂坚、左都御史屠侨等人认为夏言应当处死,引用了多条证据交给皇上。皇帝没有同意,切责喻茂坚等人,夺去了夏言的俸禄,还说了夏言从前不戴香冠的事情。夏言这年十月最后还是被弃市。妻子苏氏流放广西,侄子主事夏克承、侄孙尚宝
丞夏朝庆,削籍为民。夏言死时六十七岁。
夏言豪迈有才能,纵横辩论,人没有能说服他的。受到恩宠之后,揣摩到皇帝的意思,不愿大臣们结党,于是成天和那些议礼贵人们相反驳。皇帝认为他不结党,更加厚待他,但最后还是被严嵩所排挤。夏言死后,严嵩祸害天下,时间长了才有为夏言惋惜的。而夏言所推荐的徐阶,最后终于除去严嵩成为一代名相。隆庆(明穆宗年号)初年,夏家上书陈诉冤情,朝廷下诏恢复他的官职,给他祭祀,谥号叫做文愍。夏言开始没有儿子。他的妾怀孕,他的妻子因为嫉妒把她改嫁了,妾生下一子。夏言死后,夏言的妻子把他接了回来,长得很像夏言。马上就要当官了,却突然病死了。夏言最终绝后了。

《明史,姚广孝传》翻译:

姚广孝,长洲人,本是医生的儿子。十四岁时,剃度为僧,取名道衍,在道士度应真手下学习,学到了阴阳术数等方面的学问。

他曾经游览嵩山寺,相师袁珙看见他说:“这是哪里的奇异僧人,眼睛像三角,形状如病虎,性情一定喜好杀戮。”道衍很高兴。

高皇后死后,太祖选高僧侍奉诸王,为他们诵经求福。宗泐当时为左善世,推荐了道衍。燕王朱棣与他很合得来,请他跟随自己。于是道衍来到北平,主持庆寿寺。

太祖死后,建文帝即位,依次削夺诸王。周、湘、代、齐、岷诸王相继获罪。道衍秘密劝成祖起兵反叛。成祖说:“民心向他,怎么办呢?”道衍说“我只知道天道,何必要谈民心呢。”成祖反叛意念更加坚决,暗地里选择将校,召集士兵,收集有才能的人士。

《明史,姚广孝传》原文:

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术数之学。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道衍大喜。洪武中,诏通儒书僧试礼部。

不受官,赐僧服还。经北固山,赋诗怀古。其侪宗泐曰:“此岂释子语耶?”道衍笑不答。高皇后崩,太祖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宗泐时为左善世,举道衍。燕王与语甚合,请以从。

至北平,住持庆寿寺。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夺诸王。周、湘、代、齐、岷相继得罪。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乃进袁珙及卜者金忠。

于是成祖意益决。阴选将校,勾军卒,收材勇异能之士。燕邸,故元宫也,深邃。道衍练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密甃翎甋瓶缶,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建文元年六月,燕府护卫百户倪谅上变。

此文出自清朝·张廷玉《明史·姚广孝传》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

清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设立明史馆,纂修明史,因国家初创,诸事丛杂,未能全面开展。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

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张廷玉最后定稿,进呈刊刻。从第一次开馆至最后定稿刊刻,前后经过九十多年,是官修史书历时最长的一部。

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这反映出编者对史料的考订、史料的运用、对史事的贯通、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记述之完善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明史》虽有一些曲笔隐讳之处,但仍得到后世史家广泛的好评。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31中说:“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作者简介:

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完善了军机处制度。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张廷玉授翰林院检讨,开始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的纂修官。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四月,入值南书房。康熙帝召他至畅春园,询问其父张英致仕居家近况。

命他赋诗,张廷玉作七言律诗二首,颇得康熙帝称许。当日奉旨侍值南书房,特旨带数珠,著四品官服色。“辰(早七时)入戌(晚九时)出,岁无虚日。塞外启从,凡十一次,夏则避暑热河,秋则随猎于边塞”。

圣祖车驾远巡遍历蒙古诸部落,“穷边绝漠,余(廷玉)皆洱笔以从”。张廷玉身居内廷,承袭父业,“久持讲握,简任机密”。



《明史,姚广孝传》翻译:

姚广孝,长洲人,本是医生的儿子。十四岁时,剃度为僧,取名道衍,在道士度应真手下学习,学到了阴阳术数等方面的学问。

他曾经游览嵩山寺,相师袁珙看见他说:“这是哪里的奇异僧人,眼睛像三角,形状如病虎,性情一定喜好杀戮。”道衍很高兴。

高皇后死后,太祖选高僧侍奉诸王,为他们诵经求福。宗泐当时为左善世,推荐了道衍。燕王朱棣与他很合得来,请他跟随自己。于是道衍来到北平,主持庆寿寺。

太祖死后,建文帝即位,依次削夺诸王。周、湘、代、齐、岷诸王相继获罪。道衍秘密劝成祖起兵反叛。成祖说:“民心向他,怎么办呢?”道衍说“我只知道天道,何必要谈民心呢。”成祖反叛意念更加坚决,暗地里选择将校,召集士兵,收集有才能的人士。

建文元年(1399)六月,成祖决定起兵,号称“靖难之师”。道衍辅佐世子留守北京。这年十月,成祖袭击大宁,李景隆乘机围攻北平。道衍的守备十分坚固,击退了进攻者。夜晚把一些强壮的兵士用绳子吊着送到城墙外,打伤了李景隆的士兵。

援兵到达,内外合击,李景隆、平安等先后败逃。成祖围攻济南三个月,没有攻克,道衍送去书信说:“军队疲惫,请班师回府。”成祖于是撤兵而回。又攻打东昌,战败,大将张玉阵亡,再次回师。

成祖想休整一下军队,道衍极力催促成祖出发,于是成祖招募了更多的勇士,打败了盛庸,攻破了房昭西水寨。道衍对成祖说:“不要攻占城市了,快向南京挺进。南京薄弱,势必可以一举攻下。”成祖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连续攻克淝河、灵壁,渡过长江进入南京。

《明史,姚广孝传》原文:

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术数之学。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道衍大喜。

洪武中,诏通儒书僧试礼部。不受官,赐僧服还。经北固山,赋诗怀古。其侪宗泐曰:“此岂释子语耶?”道衍笑不答。高皇后崩,太祖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宗泐时为左善世,举道衍。燕王与语甚合,请以从。

至北平,住持庆寿寺。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夺诸王。周、湘、代、齐、岷相继得罪。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乃进袁珙及卜者金忠。

于是成祖意益决。阴选将校,勾军卒,收材勇异能之士。燕邸,故元宫也,深邃。道衍练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密甃翎甋瓶缶,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建文元年六月,燕府护卫百户倪谅上变。

诏逮府中官属。都指挥张信输诚于成祖,成祖遂决策起兵。适大风雨至,檐瓦堕地,成祖色变。道衍曰:“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兵起,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号其众曰“靖难之师。”道衍辅世子居守。

其年十月,成祖袭大宁,李景隆乘间围北平。道衍守御甚固,击却攻者。夜缒壮士击伤南兵。援师至,内外合击,斩首无算。景隆、平安等先后败遁。成祖围济南三月,不克。道衍驰书曰:“师老矣,请班师。”乃还。

复攻东昌,战败,亡大将张玉,复还。成祖意欲稍休,道衍力趣之。益募勇士,败盛庸,破房昭西水寨。道衍语成祖:“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从之。遂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渡江入京师。

此文出自清朝·张廷玉《明史》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清兵入关后,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癸亥(十一日),御史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注: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的记载,见于《清世祖实录》卷15,何冠彪《顺治朝〈明史〉编纂考》一文首揭此事。但清廷何时决议纂修,尚无确切史料证实。

清代官书中亦不见有关纂修《明史》的诏令,《清世祖实录》中仅见几位总裁于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癸未的上奏,其中言,“臣等钦奉圣谕,总裁《明史》”,并提出副总裁及纂修人员名单。这种“钦奉圣谕”,很可能仅是早朝时的口头指示而已。

以往论著称顺治二年五月“诏修《明史》”,表述确实有所不当,准确言之为:顺治二年五月,清廷组成《明史》的纂修人员。)得到了清朝廷的认可。其后,大学士冯铨、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为总裁,操办此事。

是年五月,由总裁提名副总裁和纂修官,并设收掌官七员,满字誊录十员,汉字誊录三十六员, 揭开了清朝官方纂修《明史》的序幕。

作者简介:

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完善了军机处制度。

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致仕归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家中,年八十四,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张廷玉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



姚广孝,长洲人,本是医生的儿子。十四岁时,剃度为僧,取名道衍,在道士度应真手下学习,学到了阴阳术数等方面的学问。他曾经游览嵩山寺,相师袁珙看见他说:“这是哪里的奇异僧人,眼睛像三角,形状如病虎,性情一定喜好杀戮。”道衍很高兴。高皇后死后,太祖选高僧侍奉诸王,为他们诵经求福。宗泐当时为左善世,推荐了道衍。燕王朱棣与他很合得来,请他跟随自己。于是道衍来到北平,主持庆寿寺。
  太祖死后,建文帝即位,依次削夺诸王。周、湘、代、齐、岷诸王相继获罪。道衍秘密劝成祖起兵反叛。成祖说:“民心向他,怎么办呢?”道衍说“我只知道天道,何必要谈民心呢。”成祖反叛意念更加坚决,暗地里选择将校,召集士兵,收集有才能的人士。
  建文元年(1399)六月,成祖决定起兵,号称“靖难之师”。道衍辅佐世子留守北京。这年十月,成祖袭击大宁,李景隆乘机围攻北平。道衍的守备十分坚固,击退了进攻者。夜晚把一些强壮的兵士用绳子吊着送到城墙外,打伤了李景隆的士兵。援兵到达,内外合击,李景隆、平安等先后败逃。成祖围攻济南三个月,没有攻克,道衍送去书信说:“军队疲惫,请班师回府。”成祖于是撤兵而回。又攻打东昌,战败,大将张玉阵亡,再次回师。成祖想休整一下军队,道衍极力催促成祖出发,于是成祖招募了更多的勇士,打败了盛庸,攻破了房昭西水寨。道衍对成祖说:“不要攻占城市了,快向南京挺进。南京薄弱,势必可以一举攻下。”成祖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连续攻克淝河、灵壁,渡过长江进入南京。
  成祖即位,授予僧人道衍录司左善世的官职。道衍虽然没有亲临战场,然而成祖起兵夺取天下,道衍出力最多,论功该为第一。永乐二年(1404)四月,成祖加封他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为他恢复姓氏,赐名广孝。姚广孝常居僧寺之中,朝见皇帝时穿官服,退朝后仍穿僧衣。姚广孝监修,重修了《太祖实录》,又与解缙等修成《永乐大典》。成祖往来于两都,出塞北征,姚广孝都留在南京辅佐太子。
  永乐十六年三月,姚广孝入京觐见成祖,时年已有八十四岁了。姚广孝病重,不能朝拜,仍然居住在庆寿寺。成祖多次亲临探望他。不久,姚广孝去世,成祖非常悲痛,辍朝两日,命有司办理丧事,以僧人的礼节安葬他。追赠他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

不知道


姚广孝在临死前为何要让朱棣放了溥洽?
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重,朱棣前往庆寿寺去看望姚广孝。当问到姚广孝还有什么要求时,姚广孝没有为自己以及家人考虑,而是只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释放溥洽。《明史·姚广孝传》记载: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问所欲言,广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溥洽是谁?姚广孝为何心系此人。原来,...

明代三教皆通的姚广孝,为何会被世人称为黑袍妖僧?
在当时姚广孝“冠带而朝,退仍缁衣”,白天在朝堂上辅佐朱棣处理全国军政事务,晚上回到寺庙穿上僧衣诚心礼佛,故而明朝官方称姚广孝为“黑衣宰相”。不可否认,姚广孝对于朱棣而言,他的功劳却是可被称为“黑衣宰相”,《明史》曾言:“道衍(姚广孝法名)未尝临战...

溥洽是什么人?朱棣登基后为何要关押他十六年之久?
当朱棣登基后,道衍却非常低调,他没有宅邸,没有家室,只住在寺庙中。永乐十六年,道衍病重,朱棣前往庆寿寺去看望,道衍临终之前,就提了一个要求,希望朱棣能够释放溥洽。朱棣不忍拒绝姚广孝,于是点头,立即下旨释放溥洽,溥洽因此恢复自由。《明史·姚广孝传》记载了这件事:病甚,不能朝,仍居...

历史上颇为传奇的僧人姚广孝是怎样的一个人?姚广孝简介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朱棣自然要对这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将士们的进行封赏。9月朱棣论功行赏,以奉天靖难的名义,封两公、十三侯、十一伯,赐予铁券,但朱棣认定的靖难第一功臣,却不再其中,因为他拒绝了朱棣的封赏,他就是历史上颇为传奇的僧人姚广孝。姚广孝出生于1335年,长洲(江苏苏州)人。

衫翠湿空春欲老,砌尘凝席客来稀。一参偈语低徊久,飒飒灵风动素纬。出...
“道衍力趣之”,在他的安排下,为东昌阵亡将士的祭奠,成了3再次出征的誓师。①王世贞:《名卿绩纪》卷三《姚广孝传》。②夏燮:《明通鉴》卷十一,太祖洪武三十一年。③《明史》卷一四六《张信传》。④《明太宗实录》卷三○,永乐二年四月壬申。⑤《明太宗实录》卷一九八,永乐十六年三月戊寅。①谈迁:《国榷》卷...

对于建文帝的下落有“自焚说”、“出家说”和“隐居说”,哪一个是最...
建文帝的下落最有可能的应该是隐居说,那场大火中他没有死。有本关于姚广孝的书叫《明史·姚广孝传》有过一个记载,说的是八十四岁时候的姚广孝,临死前要求朱棣释放一个和尚,这个和尚叫宗泐和尚,据说是他帮建文帝的逃脱的,所以朱棣把他关了十六年。姚广孝是朱棣的开国第一大功臣,他有这样的要求...

姚广孝在朱棣称帝后,为什么不脱掉僧衣?
《明史·姚广孝传》云:道衍练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密甃翎甋瓶缶,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朱棣要想造反,除了兵源战马外,还有两样东西非常重要,那就是兵器。为此,姚广孝在燕王府的后院开始打造兵器,为了避免外人听见声音,他还特地在围墙内养了大量的鸡鸭鹅等家禽,利用这些家禽的叫声来遮挡打造兵器...

姚广孝有多厉害?
姚广孝是一个“怪”人。他的学识构成很“怪”。他本是医家子弟,却没有子承父业。他年少好学,聪敏多思,本应走上科举之路,却在14岁时出家为僧,法号“道衍”。他虽然身披僧衣,却毫无禁忌,还向道士学习阴阳术数、天文兵法。总之,姚广孝一路学来,涉猎广泛,最终竟成为一位精通儒释道的杂学家。

姚广孝推演大明命数是哪三巨变?
复其姓,赐名广孝,赠祖父如其官。帝与语,呼少师而不名。命蓄发,不肯。赐第及两宫人,皆不受。常居僧寺,冠带而朝,退仍缁衣。出振苏、湖。至长洲,以所赐金帛散宗族乡人。---《明史》朱棣就问姚广孝,这里可以埋葬多少龙子龙孙。姚广孝只说了四个字:万子重孙。这是什么意思呢?所谓万子...

明朝被推翻的建文帝流落何方
建文下落之谜虽然朱棣宣称在宫中假装找到建文帝(惠帝)的尸体,并为他举行葬礼,但朱棣对建文未死的传言不敢掉以轻心。溥洽是建文帝主录僧,《明史·姚广孝传》记载“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给事中胡濙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

松桃苗族自治县19574449001: 《明史·姚广孝传》一文中,道衍语成祖:“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翻译过来是什么意思?
茹世妇科: 道衍和尚对明成祖说:“不要再攻打其它城池了,快速赶往京城,京城守备空虚,一定能攻克.”

松桃苗族自治县19574449001: 靖难之役时姚广孝是随军还是帮世子镇守燕京啊?
茹世妇科: 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明史,姚广孝传> 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明史,方孝孺传》 由此可见方孝孺并没有随军出征.

松桃苗族自治县19574449001: 千古未解之谜: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 -
茹世妇科: 建文帝朱允炆,和明成祖朱棣,其恩恩怨怨一直为史学家们所津津乐道.关于他们叔侄的前尘往事,著名学者毛佩琦(《明朝十七帝》)和草根名人“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都曾经...

松桃苗族自治县19574449001: 求明史列传第三十译文 -
茹世妇科: 再急也没办法了,网上肯定没有明史译文.图书馆找专业类书籍吧.确实找不到.我每次搜索都很深入的,有的没有就是没有,回答数才1可见其他人搜索过了没有,也根本懒得继续搜.没有译文的原因我解释一下:看明史的目的一般是研究而...

松桃苗族自治县19574449001: 形容流水的成语 -
茹世妇科: 形容流水的成语有很多,比如滔滔不断、波澜壮阔、潺潺流水、一泻千里、川流不息、源远流长、源源不绝、水落归槽、暗礁险滩等.一、滔滔不断 【解释】:比喻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安...

松桃苗族自治县19574449001: 古代二十四孝短文及译文 -
茹世妇科: 下面即是二十四孝短文及译文. 如满意,请采纳,哈哈!! 一.孝感动天 虞舜,瞽 瞍(ɡǔ sǒu)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

松桃苗族自治县19574449001: 明史方孝孺传译文
茹世妇科: 方孝孺(1357年-1402年),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浙江宁海人.孝孺自幼聪... 朱棣起兵时,其谋士姚广孝曾对他说,城破之日方孝孺是决不会投降的,但万万不能...

松桃苗族自治县19574449001: 《中山窃糟》的译文,很需要啊! -
茹世妇科: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惟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

松桃苗族自治县19574449001: 《宋史 傅察传》的白话文翻译 -
茹世妇科: 参考译文:先生姓梁,名熙,字叫缉,皙次是他的别号.先生出生于一个世家大族,年幼时就不喜欢富贵子弟的习气,爱读古书,名声与利益毫不看重.对诗歌,特别喜欢陶渊明,年少时就写有诗句:“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老人们很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