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褚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是什么意思啊 讲通俗点..谢勒.~

耘芜居士《老子的门道》之第二十一章:孔德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大德的表现,完全从属于道。道这个东西,只能说恍说惚。惚惚恍恍啊,其中存有形象;恍恍惚惚啊,其中存有实物;深远暗昧啊,其中存有精气;这精气极为实在,其中存有确信。从现在追溯到远古,它的名不能废去,根据它可以观察万物的本源。我何以知道万物的本源是什么状态呢?根据在此。


本章是借“孔德”之容,继而展述“道”的恍惚,若有若无,最后归结在万物原本正是来自于这若有若无的“根源”。
因此这章经文依然是描写道体本身的“虚无”特征,以及这种“虚无”其实含有无穷的能量,是一切生发的根源。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大德的表现,完全从属于道。
“孔德”是指被尊称的“大德”,是“善为道者”、“得道的圣人”、“老子”等“了道人”的特指。此处的“容”就是“知常容”之“容”。只不过这里是说大德所展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之意。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道这个东西,只能说恍说惚;惚惚恍恍啊,其中存有形象;恍恍惚惚啊,其中存有实物。
这几句又是诠释“道”这个“东西”的特征,是第十四章的扩展。老子把“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道”的“模样”称作“恍惚”,这里把“恍惚”再解剖:“其中有象、其中有物”。这里的“象,物”可以理解为万物的形象,也可理解为粉碎这些万物具体形象后的“空”,亦即“无”。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深远暗昧啊,其中存有精气;这精气极为实在,其中存有确信。
进而又说“其中有精”,这个“精”就是指这个“空”、这个“无”,实际确指是说“无”中隐藏的“能源”。因为这个“能源”可以还原成电子、质子、中子、分子等回到具体形象来(当然这是现代的了解)。
如果还原到具体的“人”这个具体的物象来理解,这个“精”就是指人的“心知”。“具体的形象”被人“具体的认知”,这两者就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因此彼此间就是“实在”、就是“确信”,亦即“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里必须插个例子明晰一下。
为何定义人的“心知”为人的“精”呢?
如果人没有这个“心知”,每个“人”和“物”就只能是“在无名无欲状态下的元始混沌”。正是因为“人”具有这个“心知”,“人”才知道称那个“实相”为“桌子”,此时人的“心知”的对象和“桌子”这个“名相”所指的对象是“同一个对象”,就是两者所指的“实相”是同一个“实相”,因此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理,我们“心知”体认的“身体”这个对象和被名为“人”的“名相”所指的对象也是同一个对象,这个对象便是“实指”的“人”这个“自己的实相”。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从现在追溯到远古,它的名不能废去,根据它可以观察万物的本源。
追溯到远古,也只能是“一切源于道生”这个永恒。既然是永恒,它的“名”就存在,即便是“无名”也是一种“名”。“有名,万物之母”,因此根据它便可以知道万物的本源。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我何以知道万物的本源是什么状态呢?根据在此。
“众甫”就是万物的根本,“甫”本意“父”,这里引为根本。我时何以知道这个根本的呢,就是根据这个。
这里需要说明,“以此”是“以上面所述的为此”还是“以接下来的章节所述为此”呢,这恐怕存在异议。我们还是坚持本书前言中的观点,不去计较纠缠这个经文的断句、断点,只抓住“道”这个根本的“特征”来理解就与“本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意思是即便是指上面说的“实相”,或者是指下文说的“实相”,只要是实相,还不是指称“同一个实相”么。

理解这章的关键点是不要被“恍惚”所恍惚了。
重复一下,既然“道”是一切的根源,是唯一的永恒,是包罗万象,就不能说成“具体”,也不可能说成具体,因为“道”外无物。如果说成具体,“道”就成了具体所指,就“小”了,就不足以被称为永恒,不足以说是可生一切。

老子能知道万物的本源,就因为他“合了道”,合了道的生命表现本身就是“大德”,说“大德的容貌”就是老子在作自我说明。“大德”可以理解为“老子”,但“大德”不是“道”本来。所以也只能说“老子合了道”,不能说“老子就是道”。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白话译文: 最大的德行愿景,就是顺从着自然大道。自然大道究是何物呢?有无虚实,恍惚难辨!恍恍惚惚中,自然大道显现了意象;恍恍惚惚中,那意象逐渐转为具体的形物了;自然大道是何等深远而幽冥,却隐含着精诚的动力,自然大道的精诚是真切的,这里有其确信不移的地方。 从古到今,人们用了许多名言概念去建构这世界,它总离不开「自然大道」。就是经由「自然大道」,才能审阅人间大众各种事物。我何以能够知道人间大众各种事物的情状呢?就凭这「自然大道」。

译:当“德”小到如同一个极小极小的“孔”一样的状态时,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变成“道”。

“道”的状态难以描述,唯有用“恍忽”或“忽恍”来形容。虽然“恍忽”或“忽恍”,然而,这个微之极的“道”已具备了“象”的特征,也已具备了“物”的性质。这个“道”既深远又暗昧,然而其中已有了“精”,也就是造成其后“天地”的趋势。这个“精”是极为真实的,因为其中已有了“信”,也就是造成其后所有一切的性质。从古到今,这个“道”都在领引“众甫”——宇宙的种种发端因素。我怎么会知道“众甫”的情状呢?就是因为这个“道”。

圣人大“德”,从“道”中体悟而来的,所以也必然遵循“道”的规律。老子也正是用这句话给“道德经”破题的。即认为遵循了“道”去为人处事便会有“德”,所以把“道”与“德”合称之为“道德”,并把他的书,命名为《道德经》


之容,惟道是从”是我国古代哪位名家之言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出自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白话译文: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

“唯道是从”是什么意思?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3.释义: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

道德经·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注释
《道德经》中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指的是"孔",这里表示极其、伟大的意思,强调的是"德",即"道"所显现和运作的效应。"德"并非简单的道德观念,而是"道"在世间运作和体现的形态。这里的"恍惚",意指道的微妙难以捉摸,仿佛一片迷雾,不清晰明确。而"象"则代表道的具象表现,它可能深藏于...

道德经·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的作品出处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一章。《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情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译文:大德包容万物,循“道”而行。道总是那样的恍而惚之,总是那样的无形无根。道是那样...

《道德经》惟德是从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译文】大德的表现,是完全跟随道。道这种东西,是恍恍惚惚。恍惚啊, 其中有形象。惚...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译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译文介绍如下: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孔德”是大德之意。孔是大,德代表真正有道者的行为。“容”,则指内涵的包容作用。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他的内涵,只有一个东西——“道”。“惟道是从”,二六时中,随时随地,每分每秒,都在要求自己合于道的原则,起心动念,一言一行,无有稍微违反道业。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那个时候所说的“...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是什么意思
译:当“德”小到如同一个极小极小的“孔”一样的状态时,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变成“道”。“道”的状态难以描述,唯有用“恍忽”或“忽恍”来形容。虽然“恍忽”或“忽恍”,然而,这个微之极的“道”已具备了“象”的特征,也已具备了“物”的性质。这个“道”既深远又暗昧,然而其中已有了“...

道德经·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作品出处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的出处 这篇文章选自中国古代经典著作《道德经》的第二十一章,这部作品在历史上享有盛誉,因其独特的哲学思想而备受推崇。《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等,是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据传是由春秋时期的李耳(即老子)所创作,对道家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钦南区18694559255: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什么意思? -
嵇炉泰勒: 【原文】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怳唯忽.忽兮怳兮,其中有象;怳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俗译】当“德”小到如同一个...

钦南区18694559255: 孔容之德 唯道是从是什么意思啊,具体点啊,最好是每个字都解释出来,还有有什么关于他的故事及典故啊,谢谢了啊 -
嵇炉泰勒: 孔(孔子)容(容纳,接受)之(的)德(品行),唯(仅仅)道(“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这里应该是儒学.)是从(遵从,恪守)

钦南区18694559255: 孔德之容,唯命是从什么意思? -
嵇炉泰勒: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大“德”的样子,只能通过“道”来解释).

钦南区18694559255: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
嵇炉泰勒: 第二十一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文: 按道的规律形成的物体:若有若无,闪烁存...

钦南区18694559255: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
嵇炉泰勒: 道德经中的句子.老子认为道为第一,德次之,然后是仁,义,礼

钦南区18694559255: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谁能帮忙解释一下自己的感悟,不要翻译! -
嵇炉泰勒: 天地万物,唯有道在起作用,生生灭灭,此起彼伏.若要将道说成是一个东西,那么它就是存在于宇宙之间的混沌的东西.就象人类的生命,它在恍惚中成形,又在知天命时而灭.这是道在起作用,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在宇宙中起到了玄妙的作用.谁也不能背离它.

钦南区18694559255: 惟道是从”是我国古代哪位名家之言 -
嵇炉泰勒: “惟道是从”出自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 出处:《道德经》——春秋战国·老子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

钦南区18694559255: 道德经 - 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嵇炉泰勒: 我想,还是简单一些为好: 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2,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3,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4,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5,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文 1,最高的道德形态,惟有彻底顺从道(道——客观事物中固有的内在规律). 2,道作为存在物,完全是恍恍惚惚的.恍惚之中有形象,恍惚之中有实在. 3,在它深远幽暗之中,有一个精神存在著.这个精神至真至切,充满了信实. 4,从古到今,它的名字从不消失,好叫人们看到万物之父. 5,我怎么知晓万物之父呢?就是由它(道)而来.

钦南区18694559255: 道德经·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的作品译文 -
嵇炉泰勒: 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道”认识的.

钦南区18694559255: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是何解 -
嵇炉泰勒: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孔,犹盛也. 谓道本无形,而有道之士,和气集于中,英华发现于外,而为盛德之容. 且此德容,皆从道体所发,即是道之形容也. 故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然此道体本自无形,又无一定之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