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刘秉忠

作者&投稿:夷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 >的译文

刘秉忠——大元帝国的设计师 刘秉忠(1216-1274),祖籍辽国瑞州(今江西高安),今绥中县前卫镇。

元朝初年人,原名侃,字仲晦。曾为僧,法名子聪。

元代政治家、作家,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师。元世祖忽必烈对他言无不听,宠任益隆,曾经位至三公,官居太保。

他向忽必烈倡导创建大元国号和皇帝年号,营建元大都(北京城的前身)作为国都,创建元朝的官制,制定朝廷礼仪、章服和俸禄制度,参与选拔官吏和推荐人才,使不少汉族知识分子参加到元朝政权机构之中,对元朝政体设计作出很大的贡献,对元朝政权的建设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刘秉忠不仅是元朝初年的大政治家,他学问功底深厚,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学者、使人和散曲家,自号藏春散人,每以吟咏自适。

一生在天文、卜筮、算术、文学上著述甚丰,计有《藏春集》六卷、《藏春词》一卷、《诗集》二十二卷、《文集》十卷、《平沙玉尺》四卷、《玉尺新镜》二卷等。 刘秉忠曾祖于金朝时在邢州任职,因此移居邢州(今河北邢台)。

蒙古王朝灭金后,刘秉忠出任邢台节度府令史,不久就归隐武安山,后从浮屠禅师云海游,更名子聪。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前,注意物色人才,他与云海禅师一起入见,忽必烈把他留在身边,商议军国大事。

即位后,国家典章制度,他都参与设计草定。拜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改名秉忠。

刘秉忠曾经建议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更名为“大元”,忽必烈采纳了,这就是元王朝命名所由来。刘秉忠的作品有诗、词和散曲。

他的诗流露出三种思想感情:一是归隐,如《寓桓州》、《痴坐》、《谩成》。二是有用世之心,如《对镜》、《秋感》。

三是在政治斗争尖锐时,感到进退两难,如《蜀先主孔明》、《留燕》。《元史》称他的诗作,萧散闲淡,和他的人品、风度一样。

刘秉忠的词表现的思想感情,和他的诗作基本是一致的。不过更加清冷,在《好事近》中说:“一曲竹枝歌罢,满襟怀冰雪。”

刘秉忠敬仰元好问,他有《读遗山诗》10首,其中有两句说:“自古文章贵辞达,苏黄竟不在新奇。”其实这也是他的创作追求,明白晓畅而不追求新奇,正是他的诗歌的特点。

但同时也带来平淡而缺乏诗味的缺点,他的有些诗作还给人以诗句粗厉之感。元中叶时虞集和苏天爵等人批评中统、至元年间诗歌有粗疏笨厉之病,当是针对包括刘秉忠在内的一些作家而言的。

刘秉忠的词宗豪放派,但偏于直露,这也是元代早期词作存在的普遍性弱点之一。刘秉忠著有诗集《藏春集》6卷,另有散曲12首,其中较好的有〔南吕〕《乾荷叶》和〔双调〕《蟾宫曲》。

《蟾宫曲》是吊古伤今之作。《乾荷叶》保留着初期散曲的民歌风味:“乾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

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专门著录元代曲家的钟嗣成《录鬼簿》把刘秉忠列为“前辈名公乐章传于世者”,可见他也是元代早期的著名散曲作家。 邢州在1220年即归蒙古政权统治,刘侃十七岁时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

1238年,辞去吏职,先入全真道,后出家为僧,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1242年,他受到北方禅宗临济宗领袖海云的赏识,被推荐入藩王忽必烈(即元世祖忽必烈)的幕府。

子聪博学多能,善於出谋划策,深受忽必烈重视,时年二十七岁。1250年,他向忽必烈上万言策,提出:“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

主张改革当时的弊政,建立制度。如定百官爵禄,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校等。

他的主张对於忽必烈采用“汉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1253年,从忽必烈出征云南。

1259年,又从征鄂州(今湖北武昌)。1260年,忽必烈称帝,命子聪制定各项制度,如立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建元中统等。

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命子聪还俗,复刘氏姓,赐名秉忠,授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同知枢密院事。至元六年,订立朝仪。

至元八年,忽必烈以大元为国号,也出於刘秉忠的建议。刘秉忠还主持了元朝首都大都和陪都上都的营建。

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以忽必烈管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忽必烈将营帐移到金莲川,并在1256年命他在当地建立一座新城。

1258年,新城建成,定名开平,忽必烈称帝后改为上都。至元三年,刘秉忠又受命在原燕京城东北设计建造一座新的都城。

新城规模宏伟,工程浩大,在刘秉忠和张柔、段桢等主持下,进展很快。至元九年,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的建议,命名新都为大都。

至元十一年正月,大都宫阙建成。同年八月,刘秉忠去世。

刘秉忠长於诗词,沉郁豪迈,在元代文学中别具一格。其作品有《藏春集》六卷传世。

十三世纪初,崛起于漠北草原的成吉思汗挥师南下,赶跑了黄河北岸的女真人,在邢州设立大元帅府。这时候,勾画大元帝国的刘秉忠降生了。

时逢乱世,刘秉忠感慨“大丈夫怀才不遇,应当隐居起来寻找机会”,于是放弃官职上了武安山。过了几年,天宁寺高僧虚照禅师听说刘秉忠是个人才,派弟子请他下山:“不要在那里作道士了。”

于是刘秉忠在天宁寺当了和尚,做了虚照的徒弟,法号子聪。其实道士也罢,和尚也罢,对于刘秉忠来说,出。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1.C 2.D 3.B4.(1)(世祖)诏令尚文和各位儒生,让他们选择唐《开元礼》及近代那些在现在可以通用的礼仪,反复考虑,或增或减。

(诏、诸、采、损益,句意各1分)(2)答即古阿散等人知道了这件事,请求收集宫内外各衙门的案卷,大规模地检查天下被遗漏的钱粮,可实际上是想检举这件事。(收、案、索、发,句意各1分) 1. 分 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

判断实词的用法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办法:代入语境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联想法、字形分析法、成分分析法。本题可以根据句子成分并结合语境来判断词语的用法和意思。

C项“庶靖纷扰”中的“庶”联系前面的句子“宜选重臣为之长”和后面的结果“帝怒稍解,可其奏”,可以推测出“庶”应解释为“或许”。也可以联系课内“庶刘侥幸”(陈情表)。

故选C项。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分 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题干给出明示“尚文‘守正不阿’”,表现的方式可以有正面(直接)也可以有侧面(间接),可以采取排除的办法。①“文推迹究情,得狱吏、狱卒罗织状”是表现尚文的断案能力;②“言上春秋高,宜禅位皇太子”是行台御史在奏章中的话;⑥“平章、御史各杖遣之”是皇帝对平章、御史的处罚;③④⑤都是尚文的言行,都能表现其“守正不阿”这一品性。

故选D项。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分 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首先要找到选项所在的句子,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B“在任侍御史时,就参劾浙江平章十七件违法害民之事”错误,参劾浙江平章十七件违法害民之事的人是行台御史及浙西宪司,尚文只是负责调查。

故选B。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分 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关键字(1) “诏”,诏令;“诸”,各位;“采”选择;“损益”,增减。(2)“收”,收集;“案”,案卷;“索”,检查;“发”,检举。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尚文,字周卿,从小就很聪明,有远大的志向。张文谦任河东宣抚使时,参政王琦推荐他有才,于是他被任命为掌书记。

至元六年,开始设立朝延礼仪,太保刘乘忠向(世祖)进言,世祖诏令尚文和各位儒生,让他们选择唐《开元礼》及近代那些在现在可以通用的礼仪,反复考虑,或增或减,凡是文武仪仗,官员衣服颜色差别,都由尚文掌管。七年春二月,朝廷廷礼仪修成,百官讲演练习,皇帝前往观看,非常高兴,于是就把它作为一种固定的仪式。

十七年,(尚文)出京任辉州大守。怀孟的百姓马氏、宋氏,被诬告招供杀人,多年来案件都不能判定,提刑使者命令尚文审定并上报。

尚文推究事情的原委,获得狱吏、狱卒岁织罪名的情况,两件案子都解决了。二十二年,(尚文)被任命为御史台都事。

行台御史上奏章,说皇上年纪大,应该让位给皇太子。太子听说这件事,非常害怕,中台隐藏下这封奏章,没有送上。

答即古阿散等人知道了这件事,请求收集宫内外各衙门的案卷,大规模地检查天下被遗漏的钱粮,可实际是想检举这件事,于是就把御史台的案卷全部封存。尚文留下那封奏章不给,签即古报告给皇帝,皇帝命令宗正韩彻干来取那封奏章。

尚文说:“事情很紧急了!”就告诉御史大夫说:“这是想危害大子,陷害大臣,毒害天下百姓,他的计谋奸恶到极点。况且答即古是阿合马的余党,贪赃枉法,行为不检,应该先揭露他来粉碎他的阴谋。”

御史大夫与丞相互相商议后,就进宫把情况报告皇帝,皇帝震怒,说:“你们就没有罪吗?”丞相上前说:“我们罪无可逃,但答即古等人罪行更重,这种做法动摇人心,应选派重臣处理这件事,或许可以平定纷乱。”皇帝怒意逐渐消解,同意了他的奏议。

不久答即古接受别人的贿金,最终与他的党羽因贪赃阴谋罪被判处死刑,这件事的关键实际是从尚文揭发开始。元贞初年,被任命为中台侍御史。

当时行台御史及浙西宪司弹劾江浙行省平章十七件不合法的事,按规章派遣尚文前往调查这件事,调查清楚明白了,他们仍然极力争辩,不服判决,尚文把情况报告皇上。平章就说御史违规取缔会防镇军的数量。

成宗皇帝命令省台大臣讨论,都说:“平章是有功大臣的后代,所犯罪行较轻,应宽恕;御史取缔会军数量,按法当死。”尚文反对说:“平章罪行明明白白,不受责罚,不合人臣之礼,他的罪行也不轻。

御史是督查各类事情的官员,因为兵卒争论诉讼,就责令他们的统领按照户籍均摊服役,情理上没有损害法律,即使有罪也很轻。”在朝廷辩论多次,又与省台一起入奏,皇帝才明白其中意义,平章、御史各被杖刑,调离了他们。

尚文像这样守正不阿的事很多。

3. 古文《荷》

干荷叶 刘秉忠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喊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蝶恋花 晏几道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甘草子 柳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荷叶杯 韦庄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荷叶杯 韦庄绝代佳人难得,倾国,花下见无期.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闲掩翠屏金凤,残梦,罗暮画堂空.碧天无路信难通,惆怅旧房栊.采桑子 欧阳修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临江仙 欧阳修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4. < >的译文

刘秉忠——大元帝国的设计师 刘秉忠(1216-1274),祖籍辽国瑞州(今江西高安),今绥中县前卫镇。

元朝初年人,原名侃,字仲晦。曾为僧,法名子聪。

元代政治家、作家,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师。元世祖忽必烈对他言无不听,宠任益隆,曾经位至三公,官居太保。

他向忽必烈倡导创建大元国号和皇帝年号,营建元大都(北京城的前身)作为国都,创建元朝的官制,制定朝廷礼仪、章服和俸禄制度,参与选拔官吏和推荐人才,使不少汉族知识分子参加到元朝政权机构之中,对元朝政体设计作出很大的贡献,对元朝政权的建设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刘秉忠不仅是元朝初年的大政治家,他学问功底深厚,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学者、使人和散曲家,自号藏春散人,每以吟咏自适。

一生在天文、卜筮、算术、文学上著述甚丰,计有《藏春集》六卷、《藏春词》一卷、《诗集》二十二卷、《文集》十卷、《平沙玉尺》四卷、《玉尺新镜》二卷等。 刘秉忠曾祖于金朝时在邢州任职,因此移居邢州(今河北邢台)。

蒙古王朝灭金后,刘秉忠出任邢台节度府令史,不久就归隐武安山,后从浮屠禅师云海游,更名子聪。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前,注意物色人才,他与云海禅师一起入见,忽必烈把他留在身边,商议军国大事。

即位后,国家典章制度,他都参与设计草定。拜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改名秉忠。

刘秉忠曾经建议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更名为“大元”,忽必烈采纳了,这就是元王朝命名所由来。刘秉忠的作品有诗、词和散曲。

他的诗流露出三种思想感情:一是归隐,如《寓桓州》、《痴坐》、《谩成》。二是有用世之心,如《对镜》、《秋感》。

三是在政治斗争尖锐时,感到进退两难,如《蜀先主孔明》、《留燕》。《元史》称他的诗作,萧散闲淡,和他的人品、风度一样。

刘秉忠的词表现的思想感情,和他的诗作基本是一致的。不过更加清冷,在《好事近》中说:“一曲竹枝歌罢,满襟怀冰雪。”

刘秉忠敬仰元好问,他有《读遗山诗》10首,其中有两句说:“自古文章贵辞达,苏黄竟不在新奇。”其实这也是他的创作追求,明白晓畅而不追求新奇,正是他的诗歌的特点。

但同时也带来平淡而缺乏诗味的缺点,他的有些诗作还给人以诗句粗厉之感。元中叶时虞集和苏天爵等人批评中统、至元年间诗歌有粗疏笨厉之病,当是针对包括刘秉忠在内的一些作家而言的。

刘秉忠的词宗豪放派,但偏于直露,这也是元代早期词作存在的普遍性弱点之一。刘秉忠著有诗集《藏春集》6卷,另有散曲12首,其中较好的有〔南吕〕《乾荷叶》和〔双调〕《蟾宫曲》。

《蟾宫曲》是吊古伤今之作。《乾荷叶》保留着初期散曲的民歌风味:“乾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

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专门著录元代曲家的钟嗣成《录鬼簿》把刘秉忠列为“前辈名公乐章传于世者”,可见他也是元代早期的著名散曲作家。 邢州在1220年即归蒙古政权统治,刘侃十七岁时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

1238年,辞去吏职,先入全真道,后出家为僧,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1242年,他受到北方禅宗临济宗领袖海云的赏识,被推荐入藩王忽必烈(即元世祖忽必烈)的幕府。

子聪博学多能,善於出谋划策,深受忽必烈重视,时年二十七岁。1250年,他向忽必烈上万言策,提出:“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

主张改革当时的弊政,建立制度。如定百官爵禄,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校等。

他的主张对於忽必烈采用“汉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1253年,从忽必烈出征云南。

1259年,又从征鄂州(今湖北武昌)。1260年,忽必烈称帝,命子聪制定各项制度,如立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建元中统等。

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命子聪还俗,复刘氏姓,赐名秉忠,授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同知枢密院事。至元六年,订立朝仪。

至元八年,忽必烈以大元为国号,也出於刘秉忠的建议。刘秉忠还主持了元朝首都大都和陪都上都的营建。

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以忽必烈管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忽必烈将营帐移到金莲川,并在1256年命他在当地建立一座新城。

1258年,新城建成,定名开平,忽必烈称帝后改为上都。至元三年,刘秉忠又受命在原燕京城东北设计建造一座新的都城。

新城规模宏伟,工程浩大,在刘秉忠和张柔、段桢等主持下,进展很快。至元九年,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的建议,命名新都为大都。

至元十一年正月,大都宫阙建成。同年八月,刘秉忠去世。

刘秉忠长於诗词,沉郁豪迈,在元代文学中别具一格。其作品有《藏春集》六卷传世。

十三世纪初,崛起于漠北草原的成吉思汗挥师南下,赶跑了黄河北岸的女真人,在邢州设立大元帅府。这时候,勾画大元帝国的刘秉忠降生了。

时逢乱世,刘秉忠感慨“大丈夫怀才不遇,应当隐居起来寻找机会”,于是放弃官职上了武安山。过了几年,天宁寺高僧虚照禅师听说刘秉忠是个人才,派弟子请他下山:“不要在那里作道士了。”

于是刘秉忠在天宁寺当了和尚,做了虚照的徒弟,法号子聪。其实道士也罢,和尚也罢,对于刘秉忠来说,出。

5. 张文谦传文言文翻译

张文谦,字仲谦,邢州沙河人。

幼聪敏,善记诵,与太保刘秉忠同学。世祖居潜邸,受邢州分地,秉忠荐文谦可用。

岁丁未,召见,应对称旨,命掌王府书记,日见信任。邢州当要冲,初分二千户为勋臣食邑,岁遣人监领,皆不知抚治,征求百出,民弗堪命。

或诉于王府。文谦与秉忠言于世祖曰:“今民生困弊,莫邢为甚。

盍择人往治之,责其成效,使四方取法,则天下均受赐矣。”于是乃选近侍脱兀脱、尚书刘肃、侍郎李简往。

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由是世祖益重儒士,任之以政,皆自文谦发之。

岁辛亥,宪宗即位。文谦与秉忠数以时务所当先者言于世祖,悉施行之。

世祖征大理,国主高祥拒命,杀信使遁去。世祖怒,将屠其城。

文谦与秉忠、姚枢谏曰:“杀使拒命者高祥尔,非民之罪,请宥之。”由是大理之民赖以全活。

己未,世祖帅师伐宋,文谦与秉忠言:“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一视同仁,不可嗜杀。”世祖曰:“期与卿等守此言。”

既入宋境,分命诸将毋妄杀,毋焚人室庐,所获生口悉纵之。中统元年,世祖即位,立中书省,首命王文统为平章政事,文谦为左丞。

建立纲纪,讲明利病,以安国便民为务。诏令一出,天下有太平之望。

而文统素忌克,谟谋之际屡相可否,积不能平,文谦遽求出,诏以本官行大名等路宣抚司事。临发,语文统曰:“民困日久,况当大旱,不量减税赋,何以慰来苏之望?”文统曰:“上新即位,国家经费止仰税赋,苟复减损,何以供给?”文谦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俟时和岁丰,取之未晚也。”

于是蠲(juān免除)常赋什之四,商酒税什之二。文谦蚤从刘秉忠,洞究术数;晚交许衡,尤粹于义理之学。

为人刚明简重,凡所陈于上前,莫非尧、舜仁义之道。数忤权幸,而是非得丧,一不以经意。

家惟藏书数万卷。尤以引荐人材为己任,时论益以是多之。




元史・刘秉忠传原文及翻译,元史・刘秉忠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刘秉忠,字仲晦。其先瑞州人也,世仕辽,为官族。曾大父仕金,为邢州节度副使,因家焉,故自大父泽而下,遂为邢人。秉忠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十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亲。后弃而隐武安山中。久之,天宁虚照禅师遣徒招致为僧,以其能文词,使掌书记。后游云中,留居...

刘秉忠简介:刘秉忠的传说故事 集儒、佛、道于一身的学术领袖
金灭辽以后,刘秉忠的祖先效命于金王朝,由于其曾祖父被任命为邢州节度副使,刘氏便定居于邢州,从此刘氏一家便成了邢州人。> > 刘秉忠虽然生于战乱的年代,可是他生而风骨异秀,志气英爽不霸。八岁那年始入学,由于其天资颖悟、卓尔不凡,小小年纪便能日诵数百言。十三岁之时,由于其父刘润为蒙古...

元朝诗人刘秉忠和姚广孝有什么关系
刘秉忠、姚广孝这样双重性格、双重身份的成功人物,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元、明两朝各一,其他未闻。刘秉忠早年曾在紫金山讲学,王恂、郭守敬、张文谦、张易等为弟子,这些人后来均成为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在教授学生中,刘秉忠因材施教,针对各人特点和兴趣加以引导。譬如:王恂善于计数,则教之九章算术等,使之成为数学...

刘秉忠的改革内容?
有元一代,汉人位封三公的,仅有刘秉忠一人而已。作为一个汉人,他是如何得到实行人分四个等级的元王朝的器重和尊重的呢?刘秉忠,字仲晦,初名刘侃,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秉忠,号藏春散人。曾祖父任金朝邢州节度使,家居邢州。刘秉忠自幼聪颖,八岁入学就能日诵文数百言,十三岁在帅府做人质...

大元帝国的设计师刘秉忠在历史上有何贡献?
大元帝国的设计师刘秉忠在历史上贡献包括:劝诫元朝皇帝爱民如子,使得百姓得以保全;选才举能,订立朝仪、官制,使国家正常运转;修建元大都,奠定了首都核心地位;擅长词曲,教化人民。想到元朝,给我们的印象是,当时社会混乱、动荡,贬抑汉人,还有就是国家存在时间短,其影响力远远不如汉代、唐代、明代。

他是汉人,却被誉为“蒙元帝国总设计师”,设计并修建了北京城
忽必烈悲痛欲绝,对群臣哭嚎道:“秉忠为朕尽忠三十余年,小心谨慎,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学问之深,惟朕知之。”刘秉忠死后,忽必烈追赠其为太傅、赵国公,谥号“文贞”,后世又追赠其为太师、常山王,谥号“文正”。这个“文正”乃是古代文臣的最高谥号,历史上只有范仲淹、曾国藩等极少数功勋卓著...

<<刘秉忠传>>的译文
刘秉忠(1216-1274),祖籍辽国瑞州(今江西高安),今绥中县前卫镇。元朝初年人,原名侃,字仲晦。曾为僧,法名子聪。元代政治家、作家,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师。元世祖忽必烈对他言无不听,宠任益隆,曾经位至三公,官居太保。他向忽必烈倡导创建大元国号和皇帝年号,营建元大都(北京城的前身)作为国都,创建元朝的官制,制定...

忽必烈身边出身布衣的智囊刘秉忠究竟有什么目的?
在刘秉忠跟随忽必烈出征大理和南宋的时候,就向忽必烈进言“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刘秉忠劝谏忽必烈,征服天下容易,收服天下人心却难,忽必烈听从刘秉忠之言,严令全军“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在忽必烈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刘秉忠以布衣身份参与谋划军政要务,被誉为“聪书记”。刘秉忠的出现,弥补...

忽必烈和刘秉忠因何分手
忽必烈和刘秉忠没有分手,刘秉忠进入忽必烈幕府后一路升迁,一直到1274年去世。刘秉忠进入大蒙古国忽必烈幕府后,以布衣身份参预军政要务,被称为“聪书记”。至元元年,升任光禄大夫、太保,领中书省政事。至元八年,建议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更名为“大元”。至元十一年,刘秉忠逝世...

元朝刘秉忠的诗句
刘秉忠不仅是元朝初年的大政治家,他学问功底深厚,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散曲家,自号藏春散人,每以吟咏自适。一生在天文、卜筮、算术、文学上著述甚丰,计有《藏春集》六卷、《藏春词》一卷、《诗集》二十二卷、《文集》十卷[17] 、《平沙玉尺》四卷、《玉尺新镜》二卷等。部分...

龙井市1341331447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9分)刘秉忠字仲晦,初名侃,又名子聪,拜官后始更今名.十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亲.居常郁郁不乐,一日投笔叹曰:... -
福苇德宝:[答案]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虽位极人臣/而斋居蔬食/终日澹然/不异平昔/每以吟咏自适/其诗萧散闲淡/类其为人. 小题5:(1)刘秉忠跟着皇帝讨伐宋,又用在云南说过的话尽力劝说皇上,所到之处保全的生命数也数不清(或使人民生命得以保全,...

龙井市13413314473: 求解答过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刘秉忠,字仲晦.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八岁入学,日诵数百言.十七,为邢台节... -
福苇德宝:[答案] 1.C 2.B 3.B 4. (1)(刘秉忠)谈论天下大事就像在手掌中指点着它们一样. (2 )(刘秉忠)采取祖宗旧有的典章制度,把适宜当时的古代制度加入其中,分条列出来使元世祖知道.

龙井市1341331447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尚文,字周卿,幼颖悟,负奇志.张文谦宣抚河东,参政王椅荐其才,遂辟掌书记.至元六年,始立朝仪,太保刘秉忠... -
福苇德宝:[答案] 1.C 2.D 3.B4.(1)(世祖)诏令尚文和各位儒生,让他们选择唐《开元礼》及近代那些在现在可以通用的礼仪,反复考虑,或增... (收、案、索、发,句意各1分) 1. 分 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实词的用法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办法:代入...

龙井市13413314473: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张文谦,字仲谦,邢州沙河人.幼聪敏,善记诵,与太保刘秉忠同学.世祖居潜邸,受邢州分地,... -
福苇德宝:[答案] 1.B 2.C 3.D 4.(1)为什么不选派人去治理这地方,要求他治出成效,使得各地都能够效法邢州,那么天下都受到您的恩赐了. (2)进入南宋境内以后,忽必烈分别命令各将领不要胡乱杀人,不要烧人房屋,所获得的俘虏全都放掉. (3)屡次触犯权臣...

龙井市13413314473: 有王鹗的文言文考试 -
福苇德宝: 翰林学士王鹗奏言:“秉忠久侍籓邸④,参领中书省事.诏以翰林侍读学士窦默之女妻之,位太保:藩王的府邸,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虽位极人臣/:居然 B.问以治天下之大经经,秉忠采祖宗旧典,巧妙刻画了刘秉忠胸怀大志、不甘平庸的性...

龙井市13413314473: 史记刘秉忠传翻译 -
福苇德宝: 史记中没有刘秉忠传,刘秉忠是元朝人.而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自黄帝以来至西汉武帝期间的人物和大事.

龙井市13413314473: 古文《荷》 -
福苇德宝:[答案] 干荷叶 刘秉忠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喊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蝶恋花 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

龙井市13413314473: ”刘秉忠,字仲晦.生而风骨秀异“出自哪? -
福苇德宝: 你当刘秉忠是哪个? 元大都的设计者,著名天文小家郭守敬的老师. 这句话出自《元史·刘秉忠传》.

龙井市13413314473: 帮翻译一下刘秉忠的<干荷叶>!! -
福苇德宝: 干枯的荷叶,你的颜色已经发黑了,孤单的残柄还在风中摇荡.你已不再有往日的清香,却增添了一丝苍黄.这都是因为昨夜的一场寒霜啊,让你独自寂寞寂寞地漂浮在秋风瑟瑟的江面上. 干枯的荷叶,在水上漂浮着,渐渐的向远处漂去了.跟着你就跟着你去吧,可我问你的家里有没有媳妇,你却沉默不语. 南高峰啊,北高峰,还有烟雾缭绕的烟霞洞.宋高宗,你惨淡经营,到头来却也只是一场空.吴山下小酒馆的酒旗依旧迎风飘扬,象在诉说着曾经两度的江南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