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死前说的:“君子死,而冠不免.”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董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子路死前说的:“君子死,而冠不免。”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君子即使死去,也不会使自己的衣冠变得凌乱。
这句话是子路临死前说的。
公元前481年,卫灵公时,有一美丽妖冶的南子夫人,很是放荡与卫灵公的长子即太子蒯聩有染,后来卫灵公知道此事,蒯聩怕被诛杀便逃亡在外。
灵公死后,大臣欲立公子郢为君。公子郢推让,认为太子的长子姬辄还在,而且已经成人,按照法制应立其为国君。于是姬蒯聩的儿子姬辄便即位,这便是卫出公。
逃在外的蒯聩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老子还在儿子就当王了,于是在外十二年蒯聩悄悄溜回卫国,勾结大夫李悝发动军事政变,赶跑了出公也就是把自己的儿子赶下了台夺回王位。
此时的子路正在孔悝的采邑中当总管,听说了这件事,义愤填膺连忙往城里跑。城门将要关闭,子羔告诉子路:”大局已定,出公已逃跑了,局势已无法挽回了,你快快回去不要进城白白送死。“
子路曰:“靠别人的恩惠活下来的人不应当逃避灾难。”
子羔见劝不动他只好离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访蒯聩,蒯聩与孔悝登于高台议事。子路曰:“您怎么能够任用孔悝这样的人,请允许我杀了他。”
蒯聩不听。于是子路欲火烧高台。蒯聩恐惧,于是命石乞、壶黶两人打杀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即使死去,也不会使自己的衣冠凌乱。”
于是结缨而死。

扩展资料:
这段话记载在《仲尼弟子列传》之中,
孔子有三千弟子却只有七十二贤人,这七十二贤人里真正成为国家栋梁的也是屈指可数,先来看看他的大弟子子路。
子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鲁国卞人(今山东泗水县),字子路也称作季路。 是孔子门中年龄较大的弟子,比孔子小九岁。子路性格耿直勇猛,为人爽直、粗莽。跟随孔子从师以后先后在鲁、卫两国当官,后来跟随孔子游学于列国。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随孔子结束游历回到鲁国,继续参与一些政治活动。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卫国发生内乱,子路不顾安危挺身入险,死于乱中,时年63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仲尼弟子列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仲由

子路死时的典故叫做君子死,冠不免。
子路名字叫做仲由,初仕鲁,后事卫。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相,后任大夫孔俚的宰。
卫庄公元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仲由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
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道:“君子死,冠不免。”意思是君子即使临死,也要衣冠整齐”在系好帽缨的过程中子路被人砍成肉酱。

扩展资料:
仲由为人伉直鲁莽,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勇于改正错误,深得孔子器重。仲由为人果烈刚直,且多才艺,事亲至孝,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
志伉直,又使得子路的好勇与一般的逞勇好斗之徒有所区分,使他的好勇含有了某些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不欺幼弱的意蕴。
为此,他常遭师之痛责,说他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不得其死,等等。孔于曾评价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可以以为这是单纯评论子路的学问,同时这一评价所包括的涵义更加广泛。它说明子路尽管经过孔门的洗礼。
但身上的野气始终未能脱除干净,故孔子说他只是升堂,而始终未能入室,即子路始终未能成为儒雅君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路(君子死,冠不免)

子路的死,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他本可以不死,但他选择了捍卫道义,孤身和敌人对抗,最终死于敌手,被剁成肉酱。

这是一种伟大的向死而生的精神!

公元前480年,子路在卫国权臣孔悝(kuī)的手下做官。卫国还是不安定,卫出公的老爸蒯聩一直想把儿子的国君之位抢回来。蒯聩是孔悝母亲的弟弟,也是孔悝的舅舅。对于父子二人的“互掐”,孔悝和母亲立场相反。母亲支持弟弟蒯聩,孔悝支持表弟卫出公。但孔悝是卫国的执政官,蒯聩要想做国君,必须获得孔悝的协助。

蒯聩潜入卫国,躲在孔悝的菜园里。孔悝的老妈亲自出手,把儿子抓了起来,强迫孔悝同意舅舅做国君,把表弟赶下台。因为要“歃(shà)血为盟”,菜园里找不到牛,只好临时杀了一头猪,以猪血冒充牛血。他们胁迫孔悝登上立盟约的土台,让孔悝宣布蒯聩做国君的命令。

子路不在城里,听到政变的消息,急忙往城里赶。路上遇到了从城里逃出来的同学子羔。子羔告诉他,大势已去,赶紧逃吧。子路说,我吃人家的饭,却在人家遇到危险的时候逃走,不是君子的行为。于是单枪匹马进城,准备救出孔悝。子路和蒯聩的人搏斗起来。子路人单势孤,受了重伤,帽子上的缨也断了。子路说,君子在临死的时候,帽子要端正。他用尽全身力气,整理好衣服和帽子,平静地等待死亡。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一个人临终时应该保持心灵的平和”,而子路比苏格拉底还平静,他以一种君子的优雅姿态,以一种近乎惨烈的方式,庄严而悲壮地死去。

纵然子路被敌人剁成肉酱,但子路“向死而生”的伟大精神永存!



个人理解的不一样。


子路死前说的:“君子死,而冠不免。”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君子即使死去,也不会使自己的衣冠变得凌乱。这句话是子路临死前说的。公元前481年,卫灵公时,有一美丽妖冶的南子夫人,很是放荡与卫灵公的长子即太子蒯聩有染,后来卫灵公知道此事,蒯聩怕被诛杀便逃亡在外。灵公死后,大臣欲立公子郢为君。公子郢推让,认为太子的长子姬辄还在,而且已经成...

子路死前说的:“君子死,而冠不免.”是什么意思
子路的死,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他本可以不死,但他选择了捍卫道义,孤身和敌人对抗,最终死于敌手,被剁成肉酱。这是一种伟大的向死而生的精神!公元前480年,子路在卫国权臣孔悝(kuī)的手下做官。卫国还是不安定,卫出公的老爸蒯聩一直想把儿子的国君之位抢回来。蒯聩是孔悝母亲的弟弟,也是孔悝的...

君子死冠不免
君子死,冠不免的意思是,君子虽死,但帽子不能掉(古代帽子掉了是一种侮辱)典故是这样的:孔子的重要门生子路任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孔悝参与推翻卫国国君的政变,子路以“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态度力图阻止这场政变,在激烈的战斗中,子路冠下的丝缨被击断,他说:“君子死而冠不免”。在从容...

子路死时有典故叫什么?
子路死时的典故叫做君子死,冠不免。子路名字叫做仲由,初仕鲁,后事卫。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相,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卫庄公元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仲由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道:“君子死...

孔子弟子子路死前向对手提了什么奇怪要求,被耻笑上千年?
子路当时提出的要求是,人可以死,但是衣服必须要穿戴整齐,并且这还成了一个历史典故叫做结缨而死。但是当子路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对手并没有理他,而是直接把子路砍成了肉酱,别说衣冠整齐的人都没有了,连全尸都没有保存住,所以也引来了后人的嘲笑,认为子路死到临头了,还不忘臭美。而且在之后...

子路为何结缨?
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卫国太子蒯聩发动政变,逼孔悝“歃血为盟”,当时孔子的门生子路是孔悝的家臣,子路明知危险,还是义无反顾进城去救孔悝,在战斗中因寡不敌众。子路被石乞用戈刺中,并把帽缨砍断。子路倒在血泊之中,发现自己帽缨断了,帽子(冠)歪了,挣扎着说:“君子死,冠不免。

孔子得意门生子路是一个怎样的人?子路最后下场如何?
而石乞等人却不是温雅君子,趁机向子路发动攻击。子路临死前说:君子死,冠不免。意思是,君子即使临死,也要衣冠整齐。在系好帽缨的过程中,子路被人砍成肉酱。大子(蒯聩)指闻之,惧,下石乞、盂□敌子路。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左传·哀公十五年》)孔子听说...

子路之死文言文
子路说:"大王为什么要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杀了。"蒉聩不听从他的劝说。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了,于是叫石乞、壶黡到台下去攻打子路,斩断了子路的帽带。子路说:"君子可以死,帽子不能掉下来。"说完系好帽子就死了。 孔子听到卫国发生暴乱的消息,说:"唉呀,仲由死了!"不久,果真传来了他的死讯。所以...

儒家的子路是怎么死的?
路被蒯聩杀死。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卫乱,父子争位,子路被蒯聩杀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结缨遇难,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君子死,冠不免:享年是六十三岁。仲由初仕鲁,后事卫。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相,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

孔子的弟子仲子路是个将军吗?子路又是怎么死的?颜回又是怎么死的?
子路、有勇力、为诸弟子之最!为将、不听孔子之言以谨慎、以反叛剁为肉酱、孔子大哭!荆柯刺秦不果、被秦卫士一拥而上、顷刻血肉模糊为肉酱!其实、肉酱就是被刀剑砍刺的血肉模糊、惨不忍堵。

大竹县19516067001: 《孔子》里子路临死前说的那句话是什么? -
展琛派蒙:[答案] 君子死,冠不免 采纳哦

大竹县19516067001: 子路死前说的:“君子死,而冠不免.”是什么意思? -
展琛派蒙: 孔子的重要门生子路任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孔悝参与推翻卫国国君的政变,子路以“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态度力图阻止这场政变,在激烈的战斗中,子路冠下的丝缨被击断,他说:“君子死而冠不免”.在从容结缨正冠的瞬间,被人趁机杀死并剁成肉酱.子路为儒家的信仰而死,更有可能是为寄托这种信仰的形式——汉冠威仪而死的第一人. 在汉服的历史上,只有有身份者才能带冠,平民只将发髻包在布巾中,所以士大夫称为“衣冠”,而平民则称为“布衣”.士大夫带的冠一般有两种,一种为乌纱帽(幞头),一种为进贤冠(梁冠).解释就是:“我要死了,也要把头巾整理好. ”

大竹县19516067001: 历史上子路是怎么死的?听说是死于帽子还有内讧?我有点乱了~ -
展琛派蒙:[答案] 卫国内乱,子路为了救主,不顾危险,最后惨死乱军的刀剑之下.死之前,子路系帽的带子被他们的戈给击断了,子路自语:「君子死,冠不免.」将帽带系好,从容赴死.

大竹县19516067001: 左传中关于子路的死 -
展琛派蒙: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也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於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

大竹县19516067001: 论语中子路的结局 -
展琛派蒙: 子路的结局很是凄惨,被剁成肉酱. 公元前480年,子路开始走入仕途,他在卫国权臣孔悝(kuī)的手下做官.现如今看来,子路进入仕途,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没有进入仕途的话,子路根本不会被剁成肉酱.以子路的性格,走入仕途绝不...

大竹县19516067001: 孔子的徒弟,子路是怎么死的? -
展琛派蒙: 子路死于卫国家内乱,当时子路在城外,发生内乱后没有逃离卫国,君子忠人所事,子路为就出孔俚,与蒯聩二武士战斗,打斗中被打落了冠缨,子路自语:「君子死,冠不免.」将帽带系好,武士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将子路砍为肉酱 附:子路武艺高强,死的时候已近60高龄. 附:孔子听说子路的死讯后,大哭道:天祝我,天祝我(祝是诅咒的意思)

大竹县19516067001: 论语第19章的某一篇详解,我要上台演讲 -
展琛派蒙: 19章第一篇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翻译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

大竹县19516067001: 《仲尼弟子列传》古诗原文及翻译 -
展琛派蒙: 仲尼弟子列传原文: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屡空.赐不受命而货...

大竹县19516067001: 孔子出名的众位弟子是怎么死的? -
展琛派蒙:[答案] 颜回:(前521~前481年)因病死而死,春秋末鲁国人 子路 为了救主,不顾危险,最后惨死乱军的刀剑之下.死之前,子路系帽的带子被他们的戈给击断了,子路自语:「君子死,冠不免.」将帽带系好,从容赴死. 颜渊伤寒而死 端木赐,字子贡,是...

大竹县19516067001: 若是谓死而又死的是的意思 -
展琛派蒙: 结缨而死是从容就义的意思.结缨 :系好帽缨.出处:《左传·哀公十五年》:“ 子路 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译文:子路说:“作为君子就是死了也要把帽子戴好”,于是系好帽缨,从容而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