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文言文翻译(直译)

作者&投稿:劳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文翻译的古文直译~

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1.对译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例如:原文: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论战》)译文: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可以避免漏译——漏译是初学时经常出现的问题。由于古今汉语句子结构的相同之处很多,所以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都要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还不够清楚、句子不通顺的,才能用移位、增补等方法作适当的调整。2.移位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与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例如:(1)原文:无适小国, 将不女容焉 。(《郑杀申侯以说于齐》)对译: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你容纳的。调整: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容纳你的。(2)原文:谁为为之? 孰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宋·蒋捷《一剪梅》对译:谁为做事?谁让听我的?调整:为谁做事?让谁听我的?(3)原文:邴夏御齐侯。(《齐晋鞌之战》)对译:邴夏驾车给齐侯 。调整:邴夏给齐侯驾车 。(4)原文: 晋侯饮赵盾酒。(《晋灵公不君》)对译: 晋侯饮赵盾酒。调整: 晋侯使赵盾饮酒。(5)原文: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对译:先生不羞耻,竟然有意想为我收债到薛地吗?调整:先生不觉得羞耻,竟然有意想为我到薛地收债吗?例(1)的“女”是前置宾语,翻译时要调到动词“容”的后面。例(2)的“谁”、“孰”是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翻译时要移到介词“为”和动词“令”后面。例(3)的“御齐侯”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宾语不是行为的目的物,而是动词为宾语而动,翻译时词序应调整为“给齐侯驾车”。例(4)中“饮”与“赵盾”之间是古汉语特有的动宾关系——使动用法,今译时,词序应调整为“使赵盾饮酒”。例(5)的“羞”是意动用法,“于薛”是补语,翻译时要调为状语。3.增补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例如:原文: 一鼓作气,再而衰 ,对译: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衰落,增补: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已经衰落,原文: 三而竭 。(《曹刿论战》)对译:第三次 便泄尽了。增补:第三次〔击鼓〕〔士气〕便泄尽了。原文在“再”、“三”之前承前省略了谓语动词“鼓”,在“衰”、“竭”前面省略了主语“士气”。翻译时分别补出“击鼓”和“士气”,这样才能使语意清楚。增补词语时应该慎重,要“惜字如金”,只有在不增补词语原意就无法表达清楚的情况下,才能增补。4.删减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例如:原文:狼度简子之去远 。(《中山狼传》)译文: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原文“简子”和“去远”之间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字,现代汉语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可不译。5.保留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象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例如:(1)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 曰武姜,生 庄公及公叔段。译文: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称为武姜,生下庄公和公叔段。(《郑伯克段于鄢》)(2)原文: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 年四十七。(《柳子厚墓志铭》)译文: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3)原文: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译文:“道”可以用言词表达的,就不是“常道”。原文(1)中的人名、国名都保留不译;原文(2)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宪宗年号,也保留不译;原文(3)中的“道”、“常道”都是具特定含义的哲学概念,也保留原貌。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借代的翻译、夸张的翻译、互文的翻译、委婉的翻译、用典的翻译。借代的翻译。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借代的使用上差别很大,在古代汉语中,如果把借代直译过来,会让人很困惑,无法理解,所以借代应该意译,译为它所代指的人或物。夸张的翻译。状态、程度方面的夸张,在翻译时前面加上“像要”或“快要”。互文的翻译。互文又称为“互辞”,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翻译。委婉的翻译。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等等,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而把话说得很含蓄,很委婉。我们在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用典的翻译。古人为了使文章典雅,言简意丰,常常会引用典故。翻译典故常采用点义法,即不照抄典故,只点明典故的内涵。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见,公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求买马肉也,公胡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日:“善!”使内勿服,不旋月而国莫之服也。

译:
齐景公喜欢妇人作男人的打扮,全国人都照这样打扮。景公下令禁止,凡这么穿戴的人就要撕裂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 然而人们照样这么作。晏子说:你叫宫里的人作这种打扮,而禁止外面的人这样作就等于挂着牛头让人买马肉,应该也禁止宫内人人这样打扮。于是没超过一个月,全国就再也没有这种打扮的人了。

悬牛首于门而求买马肉,就是典型的挂牛头卖马肉,口头说的是一套,实际上作的又是一套,这是万万不行的。

子罕弗受玉译文
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石,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石的人说:“(我)把它给雕琢玉器的工匠看过了,玉匠认为是一块宝玉,所以敢把它献给你。”子罕说:“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你把玉石作为珍宝;如果把玉石给我,那么两人都失去了珍贵的东西,不如我们各人都固守自己的珍贵的东西。”

褒扬了子罕。褒扬他洁身自爱、不贪钱财的精神。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指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为了治好水患,救民于水火之中,在治水的过程中,经过家门三次,也没进去探望他的母亲.后来水患终于得到解决,人们用三过家门而不入来表示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幽王击鼓
周宅丰、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周朝定都丰、镐,接近西戎人。周王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修建碉堡,在上边摆放战鼓,(鼓响的时候)远近都能听到,假使戎人来到,击鼓相告,诸侯的兵马都来救天子。戎人曾经来到,幽王击鼓,诸侯的兵马全都来到,衰姒非常高兴,笑了起来。幽王想让褒姒笑,因此几次击鼓,诸侯的兵马几次来到而没有见到戎人。到了后来,戎人真的到了,幽王击鼓,诸侯的兵马没有到来,幽王死在骊山之下,被天下人耻笑。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止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北伐孤竹,春往冬返,由于没有熟悉地理的向导带路,在回家的路上迷失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于是就纵老马于军前,任其所至,随而从之,竟得道而归。在山中行军,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蚂蚁的土壤有一寸深一仞之处就有水。”就发掘蚁穴,找到了水源。凭借管仲和隰朋的圣明,到他们所不了解的事,也不把向老马和蚂蚁求教学习看作是羞耻的事,现在的人现在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不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太过分了吗

《西京要记》 匡衡
凿壁借光
匡衡少家贫,好读书,夜无油。邻舍秉烛,衡凿壁引光读书。

[白话]西汉人匡衡,小时家里很穷,非常喜欢读书,但晚上家里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匡衡就把墙壁凿一个洞,让灯光从洞里透过来照着读书。

狐假虎威》的译文

《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后因以“狐假虎威”喻仰仗别人的威势或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狐狸常用来比喻仰仗别人的威势或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

【原文】

孟子之少也,既①学而归,孟母方绩②,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③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④之废学,若我断斯⑤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⑥居则⑦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⑧夕⑨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⑩矣。——选自《列女传》

【注释】

①既:已经。②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
③以刀:用刀。④子:古代指你。
⑤斯:这。⑥是以:因此。
⑦则:就。⑧旦:早晨。
⑨夕:泛指晚上。⑩道:法则、方法。

【译文】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好不容易做好,给点反应吧!

《悬牛首卖马肉》
1.灵公爱好是让国人女扮男装,从“善”看出他直爽。
2.要言行一致,这样才让人心服口服。
3.B 4.C (这两题可能不对)
5.①而 ②何 ③善 ④君
6.女扮男装
《子罕不受玉》
1.献玉者看重财物,子罕看重人品。
2.洁身自爱、不贪钱财
3.①白璧无暇 ②置之度外
4.①廉 ②来 ③得 ④拿
5.①之:代词,指献玉者;代词,指玉
②若:你;如
6.①我,小人 ②尔,若
《三过家门而不入》
1.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
2.不知道。古人有病
3.D
4.①禹稷 ②相斗的人 ③被淹死的人
5.A
《幽王击鼓》
1.《狼来了》
2.①做人要有诚信,不能欺骗。 ②做官要清廉。 ③执法要公正。
3.①褒姒大说,喜之。 ②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 ③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4.A.前面那些乱七八糟的字就是。 B.女扮男装的人
5.①大:A.大大地 B.大小的程度 ②因:A.凭借,根据 B.于是
《老马识途》
1.他们很会观察
2.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3.第1、2节为一段,是在叙事;第3节为一段,是在议论。
2.①道: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不知道意思)
②过:走过,经过;过错
3.不知道
4.大概是AE
5.虽然管仲和隰朋是圣人,但他们所不了解的事,也不把向老马和蚂蚁求教学习看作是羞耻的事,现在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不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
《西京要记》
1.凿壁偷光,还有两个概括不出来。
2.
3.(做出来告诉我)
4.
5.
《狐假虎威》
1.狐很机智,会利用人;虎很傻,被人利用了也不知道。
2.说服力就会小
3.①假:借;不真实的 ②走:行走;逃跑
4.D
5.求:精益求精; 走:奔走相告
《孟母断织》
1.孟子曰:“自若也。”孟子无所谓的样子让孟母恼火。
2.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
3.①C ②A ③B ④B
4.孟子好学,有志气,与孟母的教育也有关。
5.她的做法好。她不止是口头说说,而且讲了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让孟子深受教育。

好不容易做好,给点反应吧!

凿壁借光《西京杂记》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

hao


高中文言文直译
【翻译】明天犒劳士兵,替我去打垮沛公的部队.为:替.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翻译】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跟留侯张良要好.善:交好.3.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翻译】沛公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安康,又跟他约定结为儿女亲家.婚姻:儿女亲家.4.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

文言文翻译
翻译如下:赵朔的妻子是成公的姐姐,有赵朔留下的身孕,她逃到景公宫里躲藏起来。赵朔的一位门客名叫公孙杵臼,杵臼对赵朔的朋友程婴说:“你为什么不死?”程婴说:“赵朔的妻子有身孕,如果有幸是男孩,我就奉养他;如果是女孩,我再慢慢去死。”过了不久,赵朔的妻子分娩,生下男孩。屠岸贾听到后...

翻译这个文言文
【翻译】1、侯蒙向他们说明:“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回答。”2、到这时,皇帝私下告诉他(这件事)。他回答说:“拿财货要挟皇帝而求取晋升,这不是我敢做的事。”附录:宋史侯蒙传【原文】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

请翻译一下文言文(1).
出自曾国藩《挺经》,译文:圣人教人,说喜欢古,说喜欢学习。现在动辄以讲学为不切实际,并且认为宋人的坏习惯,不知道圣人已经以不研习学问为忧虑,那么学习怎么能为社会病?现在社会的通病,在士大夫不喜欢学习,而其危害就在于人的心,国家的根本区别堪隐忧。记得我掌管南浦讲席,有知识的的人还盛行...

文言文直译和意译的例句
意译就是把字词的意思都理解到位了,加上通俗易懂的词语改变语句顺序,然后翻译出来,使人更加理解,明白。 例子: 文言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直译:我本是平民,亲自耕地在南阳郡,偷偷的保全性命于乱世,不求知道获 得富贵在诸侯! 意译:我本是平民,在南阳郡亲自耕地务农生活...

文言文通用翻译
按要求,翻译文言文多数情况下应该直译,也就是说要以直译为基础,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时,才酌情用意译。例如: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此题的关键命题是为“及”与“尽”两词的直译,“及”是“到……时”,“尽”应译为“竭尽”正确答案为“到(他)死的那天,天下熟悉和不熟悉他的...

求文言文翻译(直译)
译:齐景公喜欢妇人作男人的打扮,全国人都照这样打扮。景公下令禁止,凡这么穿戴的人就要撕裂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 然而人们照样这么作。晏子说:你叫宫里的人作这种打扮,而禁止外面的人这样作就等于挂着牛头让人买马肉,应该也禁止宫内人人这样打扮。于是没超过一个月,全国就再也没有这种打扮的...

高中文言文怎么翻译
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忠实原作,字字敲定,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补充省略的部分;调整语序;适当增减。 四、反复诵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诵读可以培养语感,达到熟练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略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兴趣。 4. ...

文言文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文言文《爱民如子》翻译
译文:何易于,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和通过什么途径做官的。他担任益昌县令。益昌离州有四十里远,刺史崔朴曾经在春天带着宾客乘船路过益昌附近,让百姓挽纤拉船,何易于亲自挽纤拉船。崔朴惊讶地询问情况,何易于说:“刚到春天,老百姓都在耕种养蚕,唯独我没事情做,可以把责任那劳累。”崔朴惭愧,和...

吴桥县17330296290: 文言文 求翻译. -
召弘复方: 文言文:律重朋党,谓阿比乱朝政也.以一饭当之,岂律意? 译文:依律重判朋党罪,是因为勾结扰乱朝政.因人供应饭食就判为朋党罪,哪会是法律之本意?文言文:(舍此不图,)而分兵四路出,所谓救火而嘘之也 . 译文:(舍弃这不去谋取,)仅而分散兵力四处突击,贼更加奔逃,郡县更加遭到破坏,这等于是救火时却鼓风一样.

吴桥县17330296290: 求文言文翻译: ①故百王之法不同,若是,所归者一也.《荀子·王霸》 ②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求文言文翻译:①故百王之法不同,若是,所归... -
召弘复方:[答案] ① 各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就像这样各有各的不同,但归结起来的道理只有这么一个.

吴桥县17330296290: 求文言文翻译大理掌固来旷上言大理官司太宽,帝(隋文帝)以旷为忠直,遣每旦于五品行中参见.旷又告少卿赵绰滥免徒囚,帝使信臣推验,初无阿曲,... -
召弘复方:[答案] 出处: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八卷翻译:大理寺掌固来旷上言说大理寺执法官吏对囚犯量刑定罪太宽,隋文帝因此认为来旷忠诚正直,让他每天早晨站在五品官员的行列中参见.来旷又上告说大理少卿赵绰违法释放囚徒,文帝派遣...

吴桥县17330296290: 求文言文翻译“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还有一句,“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 -
召弘复方:[答案] 1、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疾趋,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说:“您怎么知道呢?”絺疵回答说:“我见他们看到我时脸色严肃而急速离走,这是他们知道我已得知他们的实情的缘故.”2、——(到了...

吴桥县17330296290: 67.68.求文言文翻译句子...急啊......67、 ①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 ②太后颜色稍解.《触》 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④... -
召弘复方:[答案] ①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 和少数人一起快乐,和多数人一起快乐,哪个更快乐呢?言下之意就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②太后颜色稍解.《触》 太后脸色稍微缓和些了. 表示没那么紧张或者没那么怒了....

吴桥县17330296290: 求翻译文言文译文!急急急~~~
召弘复方: 千里马老了,驾着装盐的车爬太行山.它的蹄子僵直了,膝盖折断了,尾巴被浸湿,皮肤也溃烂了,口水洒到了地上,汗水满身流淌.被鞭打着爬到山路的中间,再也上不去了. 伯乐遇到了它,从车上跳下来,抱住它痛哭,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给它披上. 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叹了一口气,又昂起头高声嘶叫,那声音直上云天,响亮得就好像金石发出来的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他知道伯乐是自己的知己啊.

吴桥县17330296290: 求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急啊!!!!!急求:“三间茅屋,十里春风”原
召弘复方: 选自《郑板桥集》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 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

吴桥县17330296290: 求文言文翻译 《杜甫传》 1.李 异其才,先往见之. 2.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求以上两句翻译 最好明天中午之前 -
召弘复方:[答案] 1.李 异其才,先往见之.李 认为他有奇异的才能,首先前往会见他. 2.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杜甫曾经随同李白和高适从卞州路过,饮酒醉了登上歌舞台,情绪激昂地写怀古的诗歌,人们不能猜测他.

吴桥县17330296290: 求这句文言文翻译——“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
召弘复方:[答案] 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吴桥县17330296290: 求文言文翻译.文言小故事注释加译文鲁人身善织屡,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屡为履之也,而截止越人跣... -
召弘复方:[答案] 有一个鲁国人善于做鞋,他的妻子善于做帽子,他们两口子打算搬到越国. 有人说:“你们肯定会受穷的.” 那个鲁国人问:“为什么呢?” 那人说:“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而越国人习惯于光脚走路;帽子是用来戴在头上的,而越国人喜欢披着长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