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人往往憎商人,憎儒家,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

作者&投稿:星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鲁迅为何说人往往憎和尚不憎道士?~

鲁迅先生在《而已集》中有这样一段话:“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以我们平常的认知,佛教与道教之间,佛教的影响力也要远远大过道教,身边人似乎也是信佛的居多。
但鲁迅先生在一九一八年八月二十日《致许寿裳》信中说:.中国根抵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中国根抵”,何以“全在道教”呢?道教,本来就是个大杂拌。它所宗奉的是老、庄思想。老子思想,是一种主张回复到“结绳而用之”、“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倒退、保守的思想,反映了中国的小农业生产者“安其居、乐其俗”,幻想这种有田园风味的小农生产方式万年不变的愿望。
它所代表的是没落的封建领主的思想,主张“不是要发展矛盾、解决矛盾,向前推进,而是要阻止发展,保持原状以至向后倒退”。以无为之为化社会,而世即于太平。
佛、耶、回等教,均否定现世而向往来世,否定人生而拯救灵魂,讲苦行、讲牺牲、讲给予。
道教则完全不同,它的目标是“长生久视”,即现世的荣华富贵、子女玉帛的无限延长;它一点也不否定人生。而是力图延长这个人生。

因此,道教在中国的影响又是至深且巨的。道教在封建士大夫知识分子中间的势力不可轻视。宋明理学家,在“形而上”的方面,是儒学的“和尚化”;在“形而下”的方面,则是学的“道士化”。
在封建官僚之间,多爱讲究所谓“养生之道”。如果说,儒家的孔孟程朱之道压抑了人的天性,摧残了人的个性,使其不成其为人的话,那么,道教就发展了人的惰性。
因而,它在旧中国的“国民性痛疾,的形成中起了特别有害的作用,成为“中国根抵”。这样,我们就懂得了鲁迅所说的中国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僧回教徒、僧耶教徒,而不僧道士的原因就在于:和尚、尼姑、回教徒、耶教徒为了他们的信仰,甘愿“入地狱”,为真主、为上帝而战死,而背“十字架”,弃俗出家,或终身作修女、修士,剃发易服、戒荤腥、绝婚配,放弃生活享受,作艰苦卓绝的修行。他们有坚信,有特操,肯牺牲,能吃苦。

而道教的道士,想“白日飞升”,却又“火居”一无须吃苦,照样肉食、婚配,享家室之乐。这是“虚无”式的“聪明人”,那既想长生,又要肉食;既图羽化,又恋婚配的要求;那种一旦“飞升”,还可把妻、子及鸡犬都带上天去的想法,正符合这些“聪明人”的心意。
于是,“道士”的形象在他们心目中,较之“和尚”、“尼姑”、“耶教徒”那类的“异教徒”,也就没那么可憎了。
不禁感叹鲁迅先生的“毒舌”啊,因此,今天再次读到"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这句话时,我们更能体会到鲁迅先生的伟大。

鲁迅在《小杂感》中说:“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解释是:首先,道教是真正的中国特产,影响于下层人民远比佛教大。老百姓往往是佛道不分,以道解佛,而民间的神仙、禁忌也多与道教相关。

其次,佛教、耶教都有相当完整且严谨的理论体系,道教的理论则显得零散而不完整,且含更多迷信色彩。再次,佛教徒讲斋戒、讲苦行、不近女色,而道教徒虽也讲虚静,但更讲采阴补阳、长生不老。如此不讲苦行的理论,自然容易获得中国一般老百姓的欢迎。

最后,佛教讲求舍身求法,普渡众生,而道教讲白日飞升,追求自己长生,未免显得更重实利。

  这是鲁迅1927年说的:“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而已集·小杂感》

  与舶来的“二西之教”(佛、耶两教)相比,道教可谓“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地地道道的“国货”。诚然,“儒教”也是土产。“旁观”者如史密斯先生乃至断言:“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儒教徒,就如同所有的英国人都是撒克逊人一样”。可是,从中国内部分析,我们就觉得鲁迅讲得有理:儒家更多影响社会的“上层”和知识阶层,“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孔子在故国的“不遇”由来已久;——“诚然,每一县固然都有圣庙即文庙,可┅┅一般的庶民,是决不去参拜的,要去,则是佛寺,或者是神庙”。就是“权势者”和读书人,也无非把孔夫子当“敲门砖”使,“目的一达,这器具就无用,如果不达呢,那可更加无用了。”这一论述鞭辟入里。

  道教则不然。许地山先生1927年指出:“我们简直可以说支配中国一般人的理想与生活的乃是道教的思想;儒不过是占伦理的一小部分而已。道家思想是与汉民族文化同时产生的。”“中国一般的思想就是道教的晶体,一切都可以从其中找出来”。(《道家思想与道教》)1936年,著名的道教思想家陈撄宁在所撰《中华道教会宣言》中写道:“试以历史眼光,观察上下五千年本位文化,则知儒家得其局部,道家竟其全功,儒家善于守成,道教长于应变,事实具在,毋庸自谦。”他提出道教是“国教”。这不尽是自吹的话。日本学者橘朴提出:“要理解中国人,无论如何要首先理解道教。”(转引自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一书)

  “追溯道教的思想渊源,最古的是殷商时代的鬼神崇拜,继之是战国时期的神仙信仰以及东汉的黄老道。可以说道教是我国古代社会鬼神崇拜的延续和发展,道士是古巫祝、方士之遗绪。”(《文史知识》1987年5期)正因如此,道教与中华民族民俗关系密切,其“群众基础”非同寻常地广泛。作为典型多神教,道教的信奉者不分阶层、行业、年龄:就年龄言,幼童醉心神仙传奇,中年迷恋房事养生,老人痴望长寿不死;就行业言,铁匠崇老君,染匠崇梅葛,刺绣崇妃绿,墨匠崇吕祖,乞丐、剃头匠崇罗祖,文具商崇文昌帝君;就阶层言,下焉者普通民众,中焉者举子士人,上焉者皇帝老子……总之,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要长生的,迷上了炼丹术;要财宝的,迷上了点金术;想当官的,夜半去打醮祭神;要治病的,请道士来设斋上章;想使亡灵安宁,则让道士来作法事;想使活人无恙,则叫道士来画符念咒,道士可以给你驱邪捉鬼,也可以给你玩两套戏法;可以给你消灾,也可以代你祈福。”总之,道教完完全全表达了一颗“中国心”。

道教的思想套消极了

没必要,不需要,不把我道强加你身,天地,你我,花草,鱼虫,水米,屎尿!道也


鲁迅为何说人往往憎和尚不憎道士?
这样,我们就懂得了鲁迅所说的中国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僧回教徒、僧耶教徒,而不僧道士的原因就在于:和尚、尼姑、回教徒、耶教徒为了他们的信仰,甘愿“入地狱”,为真主、为上帝而战死,而背“十字架”,弃俗出家,或终身作修女、修士,剃发易服、戒荤腥、绝婚配,放弃生活享受,作艰苦卓绝的修行。他们...

有人说,中国人往往憎商人,憎儒家,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_百度知...
这是鲁迅1927年说的:“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而已集·小杂感》与舶来的“二西之教”(佛、耶两教)相比,道教可谓“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地地道道的“国货”。诚然,“儒教”也是土产。“旁观”者如史密斯先生乃至断言:“所有...

鲁迅说过一句话,就是中国人骂什么也不骂道士,这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的《而已集·小杂感》,原文是:“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这句话解释是:首先,道教是真正的中国特产,影响于下层人民远比佛教大。老百姓往往是佛道不分,以道解佛,而民间的神仙、禁忌也多与道教相关。其次,佛教、...

鲁迅为什么说人们憎恶和尚,而不憎恶道士?
由此可见看来,世人之所以不喜欢和尚也不是没有的道理的,毕竟道士愿意为了世人的未来而努力,而和尚却只想到自己的发展。因此,鲁迅之所以说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也可能是为了告诫世人,需要在乱世之中学习道士的精神,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在1927年,雨丝周刊上曾经刊登过鲁迅的一篇小杂感。文章之中...

”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鲁迅这句话有何深意?
鲁迅先生说过:“人往往憎恨和尚,而不憎道士”,我觉得鲁迅先生说的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中国人其实更加喜欢的是道士,而并不是和尚。道士是道教的代表人物,和尚则是佛教的主要代表人物。我们要知道道教才是我们国家土生土长的教会,道教之祖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太上老君”。而...

为什么鲁迅先生会说:“人们往往会讨厌和尚,却从不讨厌道士”?_百度...
在鲁迅的《小杂感》中,他说“人往往 憎 和尚,而不 憎 道士”,但他并没有过多的解释。鲁迅为什么这样说在文学界是有争议的。对此,人们认为最可能的解释是鲁迅用这句话讽刺自私的中国人。众所周知,佛教是外来文化,却在中国落叶归根,最终成为中国三大宗教之一。在佛教中, 人们信仰普度众生的理念...

鲁迅曾说: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他究竟想表达什么观念?
第二句名言如下: 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鲁迅为什么要这么说?他又想表达什么?我尝试着从历史角度来分析。佛教由东汉末年经过西域胡人之手传到国内,俗话说: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佛教因为有一套“高大全”,并且能够自圆其说的教义,对听腻了儒、道思想的...

为何“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
三、利己主义可以说想要完成佛教的条件是苛刻的,每一个人都是有利己主义的,而且这种思想并不是不好,可以说人类最开始能够生存下来的本能就是它,因此道教在劝人向善的同时带有一定的利己主义就显得更加真实了,而佛教那样完美的思想就会显得假大空,又因为佛教非黑即白的思想,他们一旦做出和规矩相反...

陶金:上清宫遗址是近世中国宗教变革的缩影
陶金:上清宫遗址是近世中国宗教变革的缩影 文:熊丰 在2018年4月评选出的“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赫然在列。鲁迅在《小杂感》中说:“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

作文课上蒋一轮老师让桑桑朗读作文,题目是什么
人感到寂寞时,会创作;一感到干净时,即无创作,他已经一无所爱。 创作总根于爱。 杨朱无书。 创作虽说抒写自己的心,但总愿意有人看。 创作是有社会性的。 但有时只要有一个人看便满足:好友,爱人。 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 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要自杀的人,也会怕...

金山区17634646597: 为什么说“有人说,中国人在得意的时候是儒家,失意的时候是道家,绝望的时候是法家.”? -
局逃瑞科: 儒家是在国家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的时候帮助统治阶级维持统治,宣扬其统治思想的时候用的着. 道家是在国家百业俱兴的时候政府采取宽松的统治政策,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 法家最重要的是在乱世使用,打击宵小之徒,维护国家的稳定. 这就是所谓的得意时候用儒家,失意时候用道家,绝望的时候用法家的由来.

金山区17634646597: 儒商是什么意思怎么解释? -
局逃瑞科: 学术界对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1. 儒商是以儒家理念为指导的、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商人; 2. 儒商是把“儒”和“商”相结合的“商”,即把“商”的职业和“儒”的伦理品种结合起来的市场经济的...

金山区17634646597: 为什么重义轻利的的思想影响古代商业的发展 -
局逃瑞科: 一、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 1.政治方面: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2.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国家政策:统治者相对宽松的政策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4.交通: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5.金融:货币、金融机构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金山区17634646597: 中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和王阳明,半个是谁 -
局逃瑞科: 有人说“中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和王阳明是其中两个,曾国藩则是那半个.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人生智慧值得我们特别重视和珍视.

金山区17634646597: 为什么在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如此之低呢?
局逃瑞科: 《管子》里面有说过,重商轻农就是本末倒置的说法,而且中国至古就是一个相当尚农的国家,所以,商人的地位是比较低,和什么儒家重礼或者商人是唯利是图的说法无关,而且百家当只有农家之说,而且不见有商家之论,再者至古从商者,多数都不涉政的,因为从商已经使他们有租田、地土、物业、钱财等等,不需要从政来得到,不过,由商转为政的人,很多都在历史上都非常有名,例如吕不韦、鲁肃等等,而且社会的稳定都和商人有密切的关系,政府既是爱之,又是恨之,所以力抑商人的地位,但同时又努力巴结他们……

金山区17634646597: 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
局逃瑞科: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传统伦理道德曾深刻地影响了...

金山区17634646597: 中国古代商人是如何发展(中国古代如何评价商人)
局逃瑞科: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由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使得商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一个被打压的状态,广大商人的社会地位也因此变得较低,成了一个长时间被人鄙视的职业.但是...

金山区17634646597: 孔子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是哪五者 -
局逃瑞科: 孔子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里面的五者是: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 出自:《论语》原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

金山区17634646597: 明清商人与儒学的关系 -
局逃瑞科: 对于明清时期的许多商人来说,从观念上认定“义”与“利”两者之间彼此相通,并行不悖,其实绝非仅仅是为了骄饰,或者是出于攫得好名声的某种策略考虑,而是确实将这些观念层次的东西作为各自行业的行为规范,晓之于从业者,贯穿于实际经营活动中,目的是使商业活动能够在“义”与“利”彼此相互协调的情况下持续进行.

金山区17634646597: 晋商之魂,感受五千年文化之精髓 作文 -
局逃瑞科:[答案] 晋商之魂,感受五千年文化之精髓 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题记泱泱晋商五千年文明史,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徜徉于历史长河间,感受那些曾经扣人心弦的画面.晋商风云涌起,如今有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