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是什么人?

作者&投稿:柘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伤仲永的大意是什么?~

《伤仲永》:言简意深,说理严谨的散文

通过对仲永成长的叙述,说明再聪明的孩子,不坚持学习,也要被埋没的.
原文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人材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译文
王安石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这是王安石所写的一篇文,大意如下: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过方仲永这一实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结尾的议论部分,言简意深,说理严谨。对本文语言精当的特点,可以逐词逐句体察、品味。

本文语言平实而又不乏感情色彩。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并以鲜明的态度表明作者的观点。

方仲永 先天聪明 可缺少后天教育最后成为平庸之人 可参考王安石写的<<伤仲永>>

真抱歉,仲永 不姓伤姓方!!!!!

只能说他是一个神童


仲永是谁?
仲永这个人宗族渊源、父母名讳等均已无从考证,世代务农。公元1025年(北宋天圣三年),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声名鹊起,其拿手好戏是“指物作诗”。城里人为了一睹“神童作家”的风采,纷纷邀请方仲永的父亲进城作客,有人甚至愿意为此支付好几吊铜板的价钱。公元1033年(北宋明道二年)...

仲永由一个神童变成 泯然众人 的原因是什么?
仲永,名为方仲永,在一篇文言文中出现,是一位5岁就能做诗的少年,也因如此被誉为“神童”。由于仲永的父亲,他父亲认为,仲永乃神童,那为什么还要读书,天之聪慧不用读书,导致最后仲永或得不了知识,到20岁之后写的诗已经平平无奇,和平常人没两样!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

神童仲永是北宋什么笔下的人物
神童仲永是北宋王安石笔下的人物。伤仲永 宋代: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

仲永是什么人
方仲永家世世代代都是种田人。到了五岁,仲永还未见过纸墨笔砚(yan第4声)呢!可有一天,奇怪的事发生了。仲永早上一起床,就哭哭啼啼地向妈妈要纸墨笔砚.妈妈以为是小孩子在耍性子,就没有理他。过了一会儿,仲永哭得更厉害了。他的爸爸问明情况,感到惊奇,就从邻居家借来写字的工具,看看儿子...

王安石的伤仲永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仲永五岁能作诗,天资过人,所以有神童之称.但他父亲不肯让他读书,仲永没有机会获取新知识,所以最终就变得与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了.仲永在五岁那年就懂得作诗,这无疑可以称之为“神童”,他的才能是无与伦比的,如果他进书院读书,长大之后,肯定是普天之下难得的人才,为国家效力,他那天生就有的才能,这...

仲永是柳永吗﹖
不是,仲永只是王安石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 文章说明了后天教育对仲永的成长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和柳永(著名词人)没有丝毫关系的

仲永是什么样的人
悲剧式的人。。。他的父亲在得知他有作诗才华后并没有对他加以栽培,令方仲永丧失了学习的最好时机。而方仲永受父亲的影响也不思进取,最终导致了他的一事无成。

方仲永是个什么样的人?
古代有一个叫方仲永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在诗歌方面的才华,被人们赞誉为神童。那些有钱人家经常邀请方仲永到自己家来,一方面是为了感受一下这位神童的才华,另一方面也是显示一下自己爱惜人才。当然,每当方仲永走的时候,那些有钱人家都会给一些钱以表心意。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十分爱钱的...

方仲永故事是什么
古代有个百姓叫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因为诗歌方面的才华,被当时的人称为神童。仲永五岁那一年,还没有见过书写工具的他忽然哭着向父亲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非常的惊奇,于是就向邻居借书写工具来给他。仲永拿起笔墨立刻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

方仲永的故事
方仲永的故事主要是说仲永五岁能作诗,天资过人,所以有神童之称。但他父亲不肯让他读书,仲永没有机会获取新知识,所以最终就变得与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了。方仲永主要是说在一个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人的家庭里,出了一个少年天才——方仲永。他5岁就能作诗。无论什么样的题目都能出口成章,而且内容深刻...

乌兰浩特市15821113004: 伤仲永是个怎样的人 -
施婉奈邦: 伤仲永 作者:〔宋〕王安石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

乌兰浩特市15821113004: 王安石的伤仲永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
施婉奈邦:[答案] 仲永五岁能作诗,天资过人,所以有神童之称.但他父亲不肯让他读书,仲永没有机会获取新知识,所以最终就变得与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了. 仲永在五岁那年就懂得作诗,这无疑可以称之为“神童”,他的才能是无与伦比的,如果他进书院读书,长大...

乌兰浩特市15821113004: 伤仲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施婉奈邦: 首先伤仲永不是一个人,“伤仲永”是为仲永哀伤. 仲永是一个天资非常高,但后天学习不足导致平庸的一个典型范例.仲永吧,伤是哀惜,婉伤的意思,仲永从小天资聪明,但他父亲只知道炫耀,却忘了让他学习,最终,变的平庸了. 天资过人,却缺乏后天教育,因而丛一个天才变为一个平庸人. 仲永虽然天赋过人,可是因为他父亲目光短浅以至后天教育不过关,导致他成了一个平庸之人.不重视后天教育对成长的重要性

乌兰浩特市15821113004: 伤仲永是一个怎样的人 -
施婉奈邦: 《伤仲永》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伤仲永》一文对后世影响很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这篇文章. 仲永小时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只是被父亲耽误了,毁了以后的路.

乌兰浩特市15821113004: 伤仲永(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散文) - 搜狗百科
施婉奈邦: 不是人啊,是一篇文章的名字.伤,即感伤的意思.仲永就是方仲永,江西金陵人,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一》)中的人物.既是说神童仲永因后天父亲不让其学习而被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先天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乌兰浩特市15821113004: 伤仲永的作者是什么时的什么它字什么号什么世称什么是杰出的什么家什?
施婉奈邦: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字介甫,号半山,世称王文公.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主要以写诗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乌兰浩特市15821113004: 伤仲永是谁,谁有他的故事麻烦说一个 -
施婉奈邦:[答案] 有,是这样的〔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

乌兰浩特市15821113004: 仲永是谁??????? -
施婉奈邦: 仲永其实就是方仲永.北宋时江西金溪人,世代耕田为生,幼年天资过人,成人后泯为众人.是王安石写伤仲永里的人.

乌兰浩特市15821113004: 伤仲永是谁
施婉奈邦: 这是一篇文言文,题目为伤仲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