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公谏弭谤》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劝谏方式和劝谏效果的不同。两位君王对纳谏的态度和结局给了你怎样启

作者&投稿:主父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召公谏厉王弭谤》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比,中心论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所讲的故事内容有什么不同之处~

要勇于接纳别人的意见。 故事:召公谏厉王弭谤,说的是权周厉王正确面对谏言,正确疏导,但周厉王不听,终于被流放;邹忌讽齐王纳谏,齐王听从,结果齐国变得非常强盛。

不同点

召公谏厉王弭谤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区别

速度速度 谢谢


召公谏厉王弭谤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区别

速度速度 谢谢

最佳答案

不同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召公谏厉王弭谤》 出处 《战国策》 《国语》 故事年代 战国时期 西周后期 劝谏者 邹忌 召公 劝谏方式 讽谏 近于直谏 劝谏艺术 《邹》用自己向美、比美、思美的经历,来类比推理,启发对方明白事理 《召》从正反两方面生动阐述防民之口的危害,多用比喻 被劝者 齐威王(开明君主) 周厉王(昏庸暴君) 反应 “王曰:‘善’,乃下令” “王不听” 最终结果 “战胜于朝廷” “流王于彘” 比较以上内容之后,我还指出:尽管邹忌讽谏很有成效,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召公进谏的动机与艺术,因为厉王是一个刚愎自用、暴虐凶残的独夫,无论进谏者的言语如何委婉、动听,他都听不进去。如果年代可以错位,邹忌到周厉王面前,也采用讽谏齐威王的方法,我猜测也拒不纳谏。

不同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召公谏厉王弭谤》
出处 《战国策》 《国语》
故事年代 战国时期 西周后期
劝谏者 邹忌 召公
劝谏方式 讽谏 近于直谏
劝谏艺术 《邹》用自己向美、比美、思美的经历,来类比推理,启发对方明白事理
《召》从正反两方面生动阐述防民之口的危害,多用比喻
被劝者 齐威王(开明君主) 周厉王(昏庸暴君)
反应 “王曰:‘善’,乃下令” “王不听”
最终结果 “战胜于朝廷” “流王于彘”
比较以上内容之后,我还指出:尽管邹忌讽谏很有成效,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召公进谏的动机与艺术,因为厉王是一个刚愎自用、暴虐凶残的独夫,无论进谏者的言语如何委婉、动听,他都听不进去。如果年代可以错位,邹忌到周厉王面前,也采用讽谏齐威王的方法,我猜测也拒不纳谏。


召公谏厉王弭谤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区别
不同点:《邹忌讽齐王纳谏》 《召公谏厉王弭谤》出处 《战国策》 《国语》故事年代 战国时期 西周后期 劝谏者 邹忌 召公 劝谏方式 讽谏 近于直谏 劝谏艺术 《邹》用自己向美、比美、思美的经历,来类比推理,启发对方明白事理 《召》从正反两方面生动阐述防民之口的危害,多用比喻 被劝者 齐威王(...

召公谏厉王弭谤与邹忌对比,中心论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所讲的故事内容有...
中心论点:要勇于接纳别人的意见。故事:召公谏厉王弭谤,说的是权周厉王正确面对谏言,正确疏导,但周厉王不听,终于被流放;邹忌讽齐王纳谏,齐王听从,结果齐国变得非常强盛。

邵公谏厉王弭谤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
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

文言文常见错误翻译
(《召公谏弭谤》) 误译: 周厉王暴虐,国内的人诽谤厉王。 这段译文有两处不准确,没有达到“信”的要求。 一是句中的“国”指国都,“国人”指国都里的人,不能译成“国内的人”。二是“谤”在句中指公开批评,没有贬义。 用今义“诽谤”的来翻译就歪曲了原意。这句应译为“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议论厉王。

国语历史评价
其中,作者在选择历史人物的精彩言论上展现出独到之处,如《周语》中的“召公谏弭谤”一节,通过召公之口揭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深刻见解。在叙事方面,《国语》也展现出不凡之处,如《晋语》中优施挑拨骊姬陷害申生的故事,以及《吴语》和《越语》中详尽的吴越斗争记述,这些内容往往超越了《...

召公谏厉王弭谤拼音原文及翻译
召公谏厉王弭谤拼音原文及翻译如下:召公谏厉王弭谤拼音原文 召zhào公gōng谏jiàn厉lì王wáng弭mǐ谤bàng 厉lì王wáng虐nüè,国guó人rén谤bàng王wáng。召zhào公gōng告gào曰yuē:“民mín不bù堪kān命mìng矣yǐ!”王wáng怒nù,得dé卫wèi巫wū,使shǐ监jiān谤bàng者zhě。以yǐ告...

召公谏厉王弭谤出自哪里
《召公谏厉王弭谤》出自:《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文字简明,结构严谨,全文寥寥数百字,就扼要记述了召穆公劝谏周厉王停止“卫巫监谤”未成,终致国人起义、厉王被逐这一事件的始末,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厉王这个刚愎自用的暴君形象。这篇文章...

召公的谏词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的大意是什么?
第三层,着重强调君王应该具备的修德、明政、重法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如何对待得失荣辱等事情。同时,召公也在这一层次中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未来的期望。《召公谏厉王弭谤》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文字简明,结构严谨,全文寥寥数百字,就扼要记述了召穆公劝谏周...

邵公谏厉王弭谤原文及翻译
召公谏厉王止谤 先秦:佚名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

古义是贬义词 今义是中性词的有哪些
恶意中伤,是个贬义词.上古汉语 “谤”没有贬义,如《召公谏弭谤》:“厉王虐,国人谤王.”“谤王”不是国人诽谤周厉王.因为他暴虐,国人背后议论他的过失,这不是恶意中伤.《左传.襄公十四年》:“士传言.庶人谤.”为纠正天子过失,士传话,庶人批评指责,也不是诽谤.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能...

张湾区15874018619: 召公谏厉王弭谤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区别 -
费屠来佳: 不同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召公谏厉王弭谤》 出处 《战国策》 《国语》 故事年代 战国时期 西周后期 劝谏者 邹忌 召公 劝谏方式 讽谏 近于直谏 劝谏艺术 《邹》用自己向美、比美、思美的经历,来类比推理,启发对方明白事理 《召》从正...

张湾区15874018619: 召公谏厉王弭谤与邹忌对比,中心论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所讲的故事内容有什么不同之处 -
费屠来佳: 中心论点:要勇于接纳别人的意见. 故事:召公谏厉王弭谤,说的是权周厉王正确面对谏言,正确疏导,但周厉王不听,终于被流放;邹忌讽齐王纳谏,齐王听从,结果齐国变得非常强盛.

张湾区15874018619: 《邵公谏厉王谤》的整篇翻译 -
费屠来佳: 《邵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

张湾区15874018619: 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史记》,②《召公谏厉王止谤》选自《战国策》.”这个判断有错,请从以下4种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
费屠来佳:[选项] A. ①选自《战国策》,②选自《资治通鉴》 B. ①选自《战国策》,②选自《史记》 C. ①选自《史记》,②选自《国语》 D. ①选自《战国策》,②选自《国语》

张湾区15874018619: 求纳谏与止谤 原文 -
费屠来佳: 纳谏与止谤 臧克家 ——重读《邹忌讽齐王讷谏》有感 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邹忌讽齐王纳谏》,读初小时就成诵了,觉得它故事性强,有情趣,引人入胜.六十年后,再读一遍,如故人重逢,格外亲切. 古人说:“人...

张湾区15874018619: 《纳谏与止谤》全文分几部分?每部分的意思? -
费屠来佳: 全文可以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以警策的议论开头,引出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话题.两个比喻生动贴切,引人人胜.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把两篇古文介绍的两个古人对待“谏议”的不同态度以及截然相反的结果...

张湾区15874018619: 邵公谏厉王弭谤中的召王与邹忌一样都是讽劝国君纳谏他们的语言各有什么不同 -
费屠来佳: 一个是讽谏,一个是直谏

张湾区15874018619: 邵公谏厉王弭谤的历史真相,求解答 -
费屠来佳: 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责骂他.邵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已不堪忍受暴虐的政令啦!”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者,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于是人们都不敢随便说话,在路上相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