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竖文章

作者&投稿:允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古文 为什么 竖着写

因为汉字出现得早,而汉字又是方块字的原因.我们看一看”册”字,就知道了,我们古时首先是用竹简来书刻字,由于方便雕刻的原因(竖着刻比横着刻方便,而且更好把持竹简的稳定),且我们的汉字又是方形的,横刻竖刻都能看,自然就采用竖的方式了.但又为何采用从右到左的方式,而不用从左到右更方便书写(符合右手习惯)呢?原因也是因为竹简,竹简是刻的时候一片一片地刻,刻好了再用绳子连在一起的,所以在书写(雕刻)时就不存在从左到右方便还是从右到左方便的问题了.相反,连结的时候注重的是阅读的时候右手拉简比较方便,所以便采用了从右到左的方式.

对后世的影响:

1,书法的形成和文章的短小:直至后世,书籍的载体变成了纸,书写的工具变成了毛笔,由于习惯,也一直保持着原先的竖行书写方式,这就给书写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因为从右向左写,衣袖会很容易碰到刚书写完成的的墨汁.这就使得书写的时候要分外小心,而且还要用左手托住右手的衣袖,这就形成了一种精神十分集中的状态,使得书写不但只是一种书写过程,更是一种情操的淘治和锻炼,我觉得因此而产生了书法并发展成一门艺术.与其说方块字造就了中国的书法,我觉得不如说是竖行书写造就了书法—其实竖行书写比横行书写点缀起来也灵活漂亮很多.不过,竖行虽给书写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却给阅读和流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所有的文章写好了只要一卷,就可以带走,而看的人只要右手一拉,就可以看,这就省切了装订过程.由于装订变成了一门选修课,大家就自然倾向于用一张纸表达自己的意思了,这样文章就倾向于短小的文体.

2,卷,碑文,折子—中文里简单的版式:在我们的心目中,关于卷册最深的莫过于皇帝的圣旨了.关于碑文,我觉得中国特别喜欢立碑文,不知外国的情况如何?有事没事总爱立一个碑来玩玩.我觉得之所以这么热衷,很大的原因,就是中文特别适合写碑文,竖着写,一行到尾,从右到左,根本不用考虑什么版式,你立的碑有多宽也无所谓,一直可以写到结尾.奏折,我觉得是很适合中文版式的一种装订方式,两手向外一拉,所有的内容都一览无遗了,根本不用翻页,不过要求就是文章不能太长.我总是在想,如果能叫古人帮我用奏折的方式来写一本电话本,那么看电话本将会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以上这几种载体,对于中文的版式来说,都是一样的,什么也不用想,只要你的书法好的话,你写出来的东西就好看了,这是多么奇特一种排版方式,简单而标准,仿佛排版这一样东西,在中国的文书里像不存在一样.不过,也不得不认为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排版,什么样的排版好看得过一幅好书法呢?

3,向后翻书和站着看书:我们如果拿起一些旧式一点的书,都不禁觉得奇怪,更甚别扭,里面不但是竖着写的,翻书还要从最后一页翻起.其实,由奏折想像开来,同于承接关系,古时的书由竖行和由右向左看的关系,必然是由右手边作为首页的了.我们还有一个印像,那就是感觉古人很常爱站着看书,他们往往把双手靠在背后,一边看书,一边踱着方步或一边看书,一边看着窗外的风花雪月在思考.不过,我也尝试着站着看书,然总是感觉不舒服,一则可能现在的书本太厚了,左手托着很吃力;二则可能翻书也没有古时人翻书方便了,古时是用右手把左手的书往右翻,而如今是用右手把左手的书往左翻,可能在坐着看书时因为习惯的原因反而觉得向左翻更方便.三则,站着看书会走神,只要眼睛向外瞟一眼,就不知道看到第几行了,而那些薄的古书可以用左手把它卷起来,让正在看的那行(竖行)处于手的中心,想忘记看到哪也不行了.所以,现在我们多是采用躺着看书,或卧着看书,而不再站着看书了.说到这里我又想说说古代的近视问题,有人说古代没有眼镜,就算近视了我们也不知道,不错,这是一方面的原因,然而古书里记载某一个人的时候,为什么不说他有眼疾,又或者说读书人眼神不好呢?也许古代读书人近视者也真的不多.这很有可能是读书的习惯问题了.然而近视是由于读书习惯不好而导致的,怨不得人,很对,但又有谁十几个钟(这就是不好的习惯,但一本好书在手又有谁去记得看了几个钟)坐得像一块木板一动也不动呢?而不是采取弓着腰,又或干脆躺上床上看的方式呢?

2. 古文竖着怎么抄

古文竖着,由右向左写。

自古都是竖写,人们从右至左的一竖行一竖行的观看。

横写从左往右的观看是解放后的改变。

一.原因

1.在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人在竹木简牍上写字的。竹木简牍都是窄长的竹木片,用绳串起来可卷成册。所以竖写。

古时竹简的书写,是一片片单片写好后再装订的。“册”字就是简牍的象形字,打开卷册是右手执端,左手展开方便。所以,书写也就是自上而下,从右往左了。

2.汉字的特点和人的书写习惯

从汉字的特点和人的生理习惯来看,一个字的笔顺是从上至下来、从左到右更方便。

因为从右往左横写,写左半部时,毛笔势必挡住右半字形,不利于安排结构,影响美观。

3.古人以右为尊

古人尊卑思想很严重,汉字书写自上而下,自右而左反应了这一思想。在古代,上为君,为父母:下为臣,为子女。右为大,左为小。

扩展资料:

一.简牍简介

简牍,中国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为未编成册之称。

实际是几种东西的总称,指的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

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二.古文

上古的文字。泛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简牍

3. 古代竖排版文章的格式是咋么样的阿

wjsjcz:你好。

你问:古代竖排版文章的格式是咋么样的阿?题目写哪?正文顶格?名字写哪?能配上图例最好! 你问的这个问题太容易解决了。你只要到书店去一趟,就可以找到竖排版的书籍(如《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等),一看就知道了。

字是从上向下写的;竖行是从右向左排的,即先写右边的第一行,再写右边的第二行……;题目和每段开头空格数与横排版一样;作者的名字写在题目下面的适当位置。 Word 有竖排版的格式。

但是往这儿粘贴不过来,一粘贴过来版面就乱了。用附件发可以,但不知道你的邮箱地址,没法发。

最好的办法还是你到书店去一趟。

4. 歧路亡羊文章练习

古文今译原文

简版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本段译文杨子的邻居丢失了羊,于是率领他的朋友,还请杨子的僮仆一起追赶。杨子说:“呵!丢一只羊,干嘛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岔路很多。”不久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回答:“让羊跑掉了。”问:“怎么会呢?”回答:“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往哪边追,所以就回来了。”

5. 文言文 牧竖巧逮狼

①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山东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

③去:距离。

④入穴失子:进到窝里,发现两只小狼丢了。

⑤意甚仓皇:神情非常惊慌。

⑥嗥(háo):狼的叫声。

⑦号(háo))且爬抓: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

⑧致:招引。

⑨四顾:四面张望。

⑩趋:快走,这里是“跑向”的意思。

11.跑(páo):同“刨”,兽用前爪刨地。

12.口无停声,足无停趾:嘴里不停地嗥叫,脚不停地奔跑。

13.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4.僵:僵硬。

15.绝:断。

相去数十步 达到

狼缀声四顾 停下

奄奄僵卧 气息微弱的样子

召令徒属 命令

故令嚎 让

原文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持小狼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一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嗷。狼闻声回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仆,久之不动。两牧竖下数视之,气已绝

矣,遂得小狼二

译文

两个牧童走进山林里(恰好)走到一个狼窝前,窝里有两只小狼,(两个牧童)谋划着各抓一只。(他们又)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相距几十步远。过了一会儿老狼回来了,它钻进狼窝看见小狼不见了,(焦急万分)看样子相当仓皇。

一个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脚,又是揪它的耳朵,让它哀号;老狼听到小狼的叫声,仰头看见了(牧童和小狼),愤怒着冲到树下,一边嚎叫一边连爬带抓(着树干想爬上去)。(这时)另一个牧童也在另一棵树上欺负得小狼急促地哀号起来;老狼(听到了)停下(它的)嚎叫四周张望,才远远看见另一棵树(上的小狼和牧童),它又放弃这棵树奔跑向另一边,(它)奔跑嚎叫象刚才一样。第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叫,它又回身奔向第一棵。口中叫个不停、脚下奔跑不止,来来回回跑了几十趟,跑得渐渐慢了,叫声渐渐弱了;不一会儿,(就累得)奄奄一息,直挺挺地倒在地上,过了许久,便一动不动了。牧童爬下树一看,老狼已经没气了,就得到了两只小狼

感受:

当今世上豪强的人,怒目狰狞,手按宝剑,彷佛要和别人搏斗甚至恨不得吃掉他人,但人家不理他,合上扇子,安然的离去。这个豪强声嘶力竭后,由于没有人和他争辩,岂不得意,自以为了不起?殊不知这是禽兽的威风,人家不理他,实在戏弄他而已. (今有豪强子,怒目按剑,若将搏噬;为所怒者,乃阖扇去。豪力尽声嘶,更无敌者,岂不畅然自雄?不知此禽兽之威,人故弄之以为戏耳。 。 。)

道理

要用智慧来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

启示】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而且不要轻易被别人欺骗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 出处,过全文,谢谢
出自:蒲松龄[清代小说家]《牧竖》。原文: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文言文《牧竖》主旨句
1. 牧竖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持小狼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一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嗷。狼闻声回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牧竖捕狼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牧竖捕狼文言文翻译及原文如下:原文: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⑾号如前状。

聊斋志异.牧竖文言文
7. 《牧竖》文言文阅读 (1)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牧竖,牧童;竖,童仆。 (2)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 (3)去:距离。 (4)入穴失子:进到窝里,发现两只小狼丢了。 (5)仓皇:匆促慌张的样子。 (6)嗥(háo):狼的叫声。 (7)...

文言文大全自创
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7. 150字左右的的文言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原文: 自余为...所以为这次游览写了篇文章作为记述。 这年,是元和四年。 8. 固守本心的古文,要原创 杨公则,字君

同言文是什么?
见过回言文,没见过同言文 同言文倒可以做一下笔名,^_^ 回言文是顺读和倒读或都竖读都可以读得通的文章 有种文体是回文诗,很劲~ 下面是从百科里找出来的,看看 回文诗 回文,也写作“回文”、“回纹”、“回环”。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唐代上官仪说,...

文言文八行笺书信格式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一个范例吧(民国时期的文言书信):是妻子寄给丈夫的,夫妻之间也属平辈,供参考:注意文言书信是竖着写...

纵横在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

文言文向什么发展
“言”字,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两字,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

初中文言文40字
这样,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就与人们口头实际用的语言距离越来越大了,造成了言文分离的现象。 二、历久不变。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前,文言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言被人们代代相传、沿用下来,其语言成分基本未变。例如先秦时期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虚词的用法等都在历代的文言中得到了保存,就连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

铁山区15744294645: 古文竖列是从左至右还是右至左 -
木戚紫杉: 古文书籍是竖列排版的,一般都是从右至左阅读.只有横排版的才是从左至右阅读. 就像我们贴对联、阅读对联,门右侧的才是上联,门左侧是下联.横批,必须要从左读起.

铁山区15744294645: 《牧竖》文言文阅读 -
木戚紫杉: (1)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牧竖,牧童;竖,童仆. (2)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 (3)去:距离. (4)入穴失子:进到窝里,发现两只小狼丢了. (5)仓皇:...

铁山区15744294645: 文言文牧竖捕狼 -
木戚紫杉: 原文: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②.各登一树,相去③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④,意甚仓皇⑤.竖于树上扭小狼 蹄耳,故⑥令嗥⑦;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⑧.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⑨小狼鸣急;狼辍声⑩...

铁山区15744294645: 文言文80字左右 -
木戚紫杉: 1. 80字左右的6篇文言文期行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铁山区15744294645: 文言文阅读.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 -
木戚紫杉:[答案] 1.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羊 2.杨子;邻人 3.示例: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意对即可)

铁山区15744294645: 文言文《牧竖》阅读答案动感课堂 -
木戚紫杉: 牧竖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①,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②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

铁山区15744294645: 古文 为什么 竖着写 -
木戚紫杉: 因为汉字出现得早,而汉字又是方块字的原因.我们看一看”册”字,就知道了,我们古时首先是用竹简来书刻字,由于方便雕刻的原因(竖着刻比横着刻方便,而且更好把持竹简的稳定),且我们的汉字又是方形的,横刻竖刻都能看,自然就采...

铁山区15744294645: 文言文 牧竖 -
木戚紫杉: 译文:有两个牧童进山发现狼窝,窝里有两只小狼.于是牧童把小狼捉住,分别爬上一棵相距数十步的树.不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窝发现小狼不见了,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耳,让它痛嚎.大狼听到后,抬头看见这样,十分...

铁山区15744294645: 二竖为灾的原文 要文言的 -
木戚紫杉:[答案]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铁山区15744294645: 谁有比较短的文言文要17篇 -
木戚紫杉: (1)翠鸟移巢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知患②,及生子③,爱之,恐坠④,稍下⑤作巢.子长羽毛,复⑥益⑦爱之,又更下巢⑧,而人遂⑨得而取之⑩矣. (2)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道.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