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牧竖文言文

作者&投稿:羿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牧竖》(选自《聊斋志异》)的原文和翻译

《牧竖》(聊斋故事)出自于清代蒲松龄

原文如下: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呜,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今有豪强子,怒目按剑,若将搏噬;为所怒者,乃阖扇去。豪力尽声嘶,更无敌者,岂不畅然自雄?不知此禽兽之威,人故弄之以为戏耳

白话译文:

有两个牧童,在山里发现了一个狼穴,里面有两只小狼。牧童们商量好了,每人捉了一只各自爬到一棵树上,两棵树之间大约相隔几十步远。

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洞一看,两只小狼不见了,非常惊慌。一个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爪子和耳朵,故意让小狼嗥叫。大狼听见后,仰起头寻找,愤怒地奔到树下,一边嚎叫着一边抓爬着树干。另一棵树上的牧童也扭着小狼让它哀鸣。

大狼听到后,停止嚎叫,四面环顾,发现了另一棵树上的小狼,于是便丢下这个,急奔到另一棵树下连抓带嚎。这时,前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嚎叫起来,大狼又急忙转身奔到第一棵树下。就这样,大狼不停地嚎叫,不停地奔跑,来回跑了几十趟,渐渐地脚步慢了,嚎叫的声音也弱了,最后奄奄一息地僵卧在地上,很久不再动弹。

此时两个牧童从树上爬下来细看,大狼已经断气。现在有些豪强家的子弟动不动就气势汹汹,横眉竖眼地舞枪弄剑,好像要把人吃掉似的。而那些逗他们发怒的人,却关上门走了。

这些子弟们声嘶力竭地叫喊,更认为再也没有敌过他的,于是便以为自己是威风凛凛的英雄了。可他们不知道这种如同禽兽的威风,不过是人们故意戏弄他们取乐罢了。

扩展资料:

启示:

这篇小说堪称精炼与生动的典范.不到二百字的篇幅,牧童的智慧与勇气、狼的急迫焦躁与疲于奔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狼虽是凶残的动物,但狼所表现出的母爱令人感动.两牧童利用狼的母爱天性而杀害狼未免过于残酷。

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母爱永远是伟大的. 本文记叙了两个牧童捉小狼除大狼的故事,表现了两牧竖的机智和勇敢。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牧竖 (聊斋故事)

2. 《聊斋志异.牧竖》的译文

译文:有两个牧童进山发现狼窝,窝里有两只小狼。于是牧童把小狼捉住,分别爬上一棵相距数十步的树。不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窝发现小狼不见了,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耳,让它痛嚎。

大狼听到后,抬头看见这样,十分愤怒,跑到树下,狂叫不已,还用爪子抓树皮。这时候另一个牧童在另一棵树上如法炮制,令小狼痛嚎。大狼听见声音,到处张望,发现小狼;于是不顾这边的狼崽,转而奔至另一棵树下,像刚才那样狂叫撕抓。

第一棵树上的牧童又让小狼哀号,大狼又转身扑过去。从头到尾,大狼嘴里没有停止过嚎叫,脚下没有停止过奔跑,这样来回数十次,跑得也慢了,声音也小了。

再过一会,大狼奄奄一息,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动弹。牧童于是从树上爬下来,凑近一看,原来它已经气绝身亡。

原文: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呜,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今有豪强子,怒目按剑,若将搏噬;为所怒者,乃阖扇去。豪力尽声嘶,更无敌者,岂不畅然自雄?不知此禽兽之威,人故弄之以为戏耳。

出处:《牧竖》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扩展资料

从牧竖的身上看: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而且不要轻易被别人欺骗。牧童采取“调动对方,疲于奔命”的策略,轻松获得了小狼。

狼并没有对牧童做什么,牧童却要伤害它们,这告诉我们在当时社会中孩子的暴力倾向;也表明了两牧童在大人的教育下已经不懂的什么是爱,什么是尊重生命,发人深省。要用智慧来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但从母狼的身上看:却看出了它对小狼的爱,也看出了母爱的伟大。

本文记叙了两个牧童捉小狼除大狼的故事,表现了两牧童的愚蠢与世俗。

本文哪两点表现了牧童的机智?

1、捉住小狼,分工爬到树上。

2、使小狼叫,让大狼来回奔跑,并使大狼累死。

牧童的做法太残忍,狼也爱他的小狼啊,之所以母狼会累死,是因为这无私的母爱啊,这是一种无聊的残忍。

3. 聊斋志异*牧竖

《牧竖》①点读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②。各登一树,相去③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④,意甚仓皇⑤。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⑦。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⑧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⑨,始望见之;乃舍此趋⑩彼,跑⑾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⑿,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⒀僵⒁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⒂矣。

【注释】:

(1)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牧竖,牧童;竖,童仆。

(2)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

(3)去:距离。

(4)入穴失子:进到窝里,发现两只小狼丢了。

(5)意甚仓皇:神情非常惊慌。

(6)嗥(háo):狼的叫声。

(7)号(háo))且爬抓: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

(8)致:使。

(9)四顾:四面张望。

(10).始:才。

(11)趋:向,到。

(12)舍此趋彼: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

(13)跑(páo):同“刨”,兽用前爪刨地。

(14)前树又鸣:前树上的小狼又叫。

(15)口无停声,足无停趾:嘴里不停地嗥叫,脚不停地奔跑。

(16)既而:过了一会儿

(17)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8)僵:僵硬。

(19)绝:断。

【译文】:

两个牧童进山发现狼窝,窝里有两只小狼。于是牧童把小狼捉住,分别爬上一棵相距数十步的树。不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窝发现小狼不见了,神情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耳,让它痛嚎。大狼听到后,抬头看见这样,十分愤怒,跑到树下,狂叫不已,还用爪子抓树皮。这时候另一个牧童在另一棵树上如法炮制,令小狼痛嚎。大狼听见声音,到处张望,发现小狼;于是不顾这边的狼崽,转而奔至另一棵树下,像刚才那样狂叫撕抓。第一棵树上的牧童又让小狼哀号,大狼又转身扑过去。从头到尾,大狼嘴里没有停止过嚎叫,脚下没有停止过奔跑,这样来回数十次,跑得也慢了,声音也小了;再过一会,大狼奄奄一息,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动弹。牧童于是从树上爬下来,凑近一看,原来它已经气绝身亡。

4. 请问《聊斋志异 牧竖》的翻译

《聊斋志异 牧竖》翻译:

两个牧童在山上发现了一个狼洞。里面有两只狼。牧童商量了一下,每个人都抓了一个,爬上了一棵树,两棵树之间相隔大约十二步。

过了一会儿,狼回来了。当他进入洞穴时,他看到两只狼已经消失了,他非常惊慌。一个牧羊童在树上扭动狼的爪子和耳朵,故意让狼嚎叫。当狼听到这个,他抬起头,愤怒地跑在树下,一边抓着树干一边爬,一边嚎叫。另一棵树上的牧童扭着狼叫。当狼听到这个,他停止嚎叫,环顾四周。

他在另一棵树上发现了狼。他丢下这个,冲到另一棵树上去抓,嚎叫。这时,狼在前一棵树上又嚎叫起来,狼冲回了第一棵树。这样,狼就不停地嚎叫、奔跑、来回跑了几十次,渐渐慢下来,嚎叫的声音很微弱,最后僵硬地躺在地上,好久不动了。这时,两个牧羊人从树上爬下来,仔细地看了看。狼喘不过气来。

如今,一些有权势的家庭的孩子是如此的凶猛,横眉竖眼地舞枪弄剑,好像要把人吃掉。那些让他们生气的人关上门走了。这些孩子们又嘶哑又绝望地喊叫着,他们相信再也没有敌人反对他了,所以他们认为自己是伟大的英雄。但他们不知道这种动物般的威严,但人们故意取笑他们取乐。

《聊斋志异 牧竖》原文: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呜,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今有豪强子,怒目按剑,若将搏噬;为所怒者,乃阖扇去。豪力尽声嘶,更无敌者,岂不畅然自雄?不知此禽兽之威,人故弄之以为戏耳。

扩展资料:

《聊斋志异 牧竖》创作背景:

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

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据清人笔记《三借庐笔谈》记载:蒲松龄每晨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并摆设烟茶,坐待过往行人,以搜集奇闻异事。每听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饰润色。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牧竖 (聊斋故事)

5. 聊斋志异·郭生文言文翻译

郭生是淄博东山人,他从小特别喜欢读书,但山村没有地方可以请教.二十多岁时,他的字画还有很多错误.以前,他家中狐狸作难,衣服、食品、器物,总是丢失,他深深地为狐狸的祸害而苦恼.一天晚上,他阅读自己的诗文,读完后,随手把诗卷放在案头.第二天一看,他惊呆了:自己精心写出的诗文竟被狐狸涂得乌黑,以至于连字行都分辨不清.于是,他只好选择稍稍干净的编辑起来读,只有六七十首.他心里十分愤恨,但又无可奈何.后来,他又收集了新写的二十多篇,准备向名人请教.早上起来,见诗卷被狐狸翻开摊在案几上,墨汁几乎把它全部涂满了,他更加愤恨.刚好王生因事到东山,他向来与郭生交好,登门拜访郭生时,见到被墨汁污染的诗卷,问是怎么回事.郭生详细诉说了他的苦恼,并拿出残剩的诗给王生看.王生仔细地看了看,发现狐狸的涂抹,好像有章法,被它污染的地方好像可以删去.他惊讶地说:“狐狸好像懂诗,它不仅不是你的祸害,而且你应该马上拜它为师.”郭生开始不以为然,过了几个月,郭生回头看自己的旧作,忽然感到狐狸涂得很对.于是修改了两篇放在案上,以观察有什么怪异.到天亮时,又被狐狸涂了.过了一年多,狐狸不再涂,只是用浓墨洒洒点点,弄得满卷都是.郭生感到奇怪,拿去告诉王生.王生看了看说:“狐狸真是你的老师啊!这好文章可以入试了.”这一年,郭生果然考上了秀才.他从此感激狐狸,常常买些鸡肉黍米,备给狐狸吃.他买了别人名稿,自己不选择,而是让狐狸选择.因此,他在县、府两级考试中都名列前茅.当时,叶、缪等人的作品,风格典雅,文词华美,家传户诵.郭生有一个抄本,爱惜备至,不料被狐狸倒了约一碗墨汁在上面,污染得几乎没有剩余的字;第二天,郭生又仿照叶、缪的题目创作,自己感到很得意,没想到,狐狸又把它涂得漆黑.于是郭生渐渐不相信狐狸.但过了不久,叶公因为文章内容不当被囚禁,郭生又不得不佩服狐狸有先见之明.但自己每次惨淡经营地写一篇文章,总是被狐狸涂坏.他还是怀疑狐狸妄为,就拿了从前被狐狸圈点很多的文章来试狐狸,狐狸又全部涂污.郭生笑着说:“这真是胡闹了!为什么以前肯定而现在否定呢?”于是,他就不再为狐狸安排饮食,并把读过的书锁在箱子里.第二天清晨看箱子分明锁着,打开一看,卷面却涂了手指粗的四道印,第一章涂了五道印,第二章也涂了五道印,后面就没有涂了.此后狐狸没有再来打扰.以后郭生在科举考试中得了一次四等,两次五等,才知道那征兆已寄寓在狐狸的涂划中.异史氏(作者)说:自满会带来不好的结果,谦虚可以受到好处,这是世间的规律.小有名声,然后自以为是,玩戏,而不再进取学习,怎么劝说都不肯改变,不失败到极限是不会悔改的.自满的害处就像这样。

6. 聊斋志异*牧竖

《牧竖》①点读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②。各登一树,相去③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④,意甚仓皇⑤。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⑦。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⑧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⑨,始望见之;乃舍此趋⑩彼,跑⑾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⑿,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⒀僵⒁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⒂矣。

【注释】:

(1)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牧竖,牧童;竖,童仆。

(2)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

(3)去:距离。

(4)入穴失子:进到窝里,发现两只小狼丢了。

(5)意甚仓皇:神情非常惊慌。

(6)嗥(háo):狼的叫声。

(7)号(háo))且爬抓: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

(8)致:使。

(9)四顾:四面张望。

(10).始:才。

(11)趋:向,到。

(12)舍此趋彼: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

(13)跑(páo):同“刨”,兽用前爪刨地。

(14)前树又鸣:前树上的小狼又叫。

(15)口无停声,足无停趾:嘴里不停地嗥叫,脚不停地奔跑。

(16)既而:过了一会儿

(17)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8)僵:僵硬。

(19)绝:断。

【译文】:

两个牧童进山发现狼窝,窝里有两只小狼。于是牧童把小狼捉住,分别爬上一棵相距数十步的树。不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窝发现小狼不见了,神情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耳,让它痛嚎。大狼听到后,抬头看见这样,十分愤怒,跑到树下,狂叫不已,还用爪子抓树皮。这时候另一个牧童在另一棵树上如法炮制,令小狼痛嚎。大狼听见声音,到处张望,发现小狼;于是不顾这边的狼崽,转而奔至另一棵树下,像刚才那样狂叫撕抓。第一棵树上的牧童又让小狼哀号,大狼又转身扑过去。从头到尾,大狼嘴里没有停止过嚎叫,脚下没有停止过奔跑,这样来回数十次,跑得也慢了,声音也小了;再过一会,大狼奄奄一息,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动弹。牧童于是从树上爬下来,凑近一看,原来它已经气绝身亡。

7. 《牧竖》文言文阅读

(1)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牧竖,牧童;竖,童仆。 (2)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 (3)去:距离。 (4)入穴失子:进到窝里,发现两只小狼丢了。 (5)仓皇:匆促慌张的样子。 (6)嗥(háo):狼的叫声。 (7)号(háo))且爬抓: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 (8)致:使。 (9)四顾:四面张望。 (10).始:才。 (11)趋:快走,这里是“跑向”的意思 (12)舍此趋彼: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 (13)跑(páo):同“刨”,兽用前爪刨地。 (14)前树又鸣:前树上的小狼又叫。 (15)口无停声,足无停趾:嘴里不停地嗥叫,脚不停地奔跑。 (16)既而:不久。 (17)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8)僵:僵硬。 (19)绝:断。

编辑本段译文

有两个牧童进山发现狼窝,窝里有两只小狼。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分别爬上一棵相距数十步的树。不一会儿,大狼回来了,神情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耳,故意让它痛嚎。大狼听到后,抬头望,愤怒地跑到树下,狂叫不已,还用爪子抓树皮。这时候另一个牧童在另一棵树上如法炮制,令小狼痛嚎。大狼停止了叫声,到处张望,发现小狼;于是不顾这边的狼崽,转而奔至另一棵树下,像刚才那样狂叫撕抓。第一棵树上的牧童又让小狼哀号,大狼又转身扑过去。大狼嘴里没有停止过嚎叫,脚下没有停止过奔跑,这样来回数十次,跑得也慢了,声音也小了;过了一会,大狼奄奄一息,很久都不动弹。牧童从树上爬下来,凑近一看,大狼已经气绝身亡。 启示:对于像狼一样的坏人,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爱护动物的角度看,俩牧童的行为属恶作剧。过于残忍,不值得提倡。

编辑本段阅读提示

这篇小小说堪称精炼与生动的典范。不到二百字的篇幅,牧童的智慧与勇气、狼的急迫焦躁与疲于奔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狼虽是凶残的动物,但狼所表现出的母爱令人感动。两牧童利用狼的母爱天性而杀害狼未免过于残酷。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母爱永远是伟大的。 本文记叙了两个牧童捉小狼除大狼的故事,表现了两牧竖的机智和勇敢。 本文那两点表现了牧童的机智? 1、捉住小狼,分头爬到树上。 2、使小狼叫,让大狼来回奔跑。

1/2和3/4意思相同

8. 《聊斋志异·牧竖》

《牧竖》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

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译文 两个牧童进山来到狼穴,洞穴中有两只小狼,(他们)谋划好并分别捉住了其中的一只小狼,然后他们各自爬上一颗树,相距几十步。不一会儿,大狼进入洞穴,发现幼狼丢失了,神情很是惊慌。

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子和耳朵,故意使它嚎叫,大狼听见声音仰头看,愤怒地跑到树下,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其中一个童仆又在另一颗树上使小狼急促地嚎叫。

(大)狼听见声音四处张望,才望见它,就丢下这棵树跑向那边,奔跑号叫和前面一样。开始那树上的狼又嚎叫起来了,大狼又转而奔向它,嘴里不停地嗥叫,脚不停地奔跑。

经过几十次往复,跑得渐渐慢了,声音渐渐弱了,后来奄奄一息僵卧(地上)。过了很久,便不动了。

牧童下来看它,发现它的气已经断了。

9.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牧竖》的注释

《牧竖》①点读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②。

各登一树,相去③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④,意甚仓皇⑤。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⑦。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⑧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⑨,始望见之;乃舍此趋⑩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补充注释] ①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山东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

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

③去:距离。 ④入穴失子:进到窝里,发现两只小狼丢了。

⑤意甚仓皇:神情非常惊慌。 ⑥嗥(háo):狼的叫声。

⑦号(háo))且爬抓: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 ⑧致:招引。

⑨四顾:四面张望。 ⑩趋:快走。

?跑(páo):同“刨”,兽用前爪刨地。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嘴里不停地嗥叫,脚不停地奔跑。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僵:僵硬。

?绝:断。 [阅读点拨] 这篇小小说堪称精炼与生动的典范。

不到二百字的篇幅,牧童的智慧与勇气、狼的急迫焦躁与疲于奔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牧童充分利用狼的心理与弱势,以最小的代价赢得了成功,充分彰显了智慧的力量。

[参考译文] 两个牧童进山来到狼穴,洞穴中有两只小狼,(他们)谋划好并分别捉住了其中的一只小狼,然后他们各自爬上一颗树,相距几十步。不一会儿,大狼进入洞穴,发现幼狼丢失了,神情很是惊慌。

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子和耳朵,故意使它嚎叫,大狼听见声音仰头看,愤怒地跑到树下,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其中一个童仆又在另一颗树上使小狼急促地嚎叫。

(大)狼听见声音四处张望,才望见它,就丢下这棵树跑向那边,奔跑号叫和前面一样。开始那树上的狼又嚎叫起来了,大狼又转而奔向它,嘴里不停地嗥叫,脚不停地奔跑。

经过几十次往复,跑得渐渐慢了,声音渐渐弱了,后来奄奄一息僵卧(地上)。过了很久,便不动了。

牧童下来看它,发现它的气已经断了。




牧竖的所有介绍。速度!好加分!哦哦哦!
作品名称: 牧竖 外文名称: 牧竖捕狼 创作年代: 清 作品出处: 聊斋志异 文学体裁: 文言文 作者: 蒲松龄 蒲松龄: 1640~1715,清代文学家,小说家 字: 留仙,一字剑臣 号: 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目录 原文 译文 注释 阅读提示 作者简介 崔道融古诗《牧竖》诗句 译文 简析 作者简介 原...

文言文台牧
谋分捉之:(小狼) 始望见之:(小狼) 又转奔之:(过去) 久之不动:(久) 3. 古文《牧竖》怎么翻译 两个牧童走进山林里(恰好)走到一个狼窝前,窝里有两只小狼,(两个牧童)谋划着各抓一只。 (他们又)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相距几十步远。过了一会儿老狼回来了,它钻进狼窝一看,小狼不见了,(焦急万分)看样子相...

聊斋志异文言文小故事
蛇癖予乡王蒲令之仆吕奉宁,性嗜蛇.每得小蛇,则全吞之,如啖葱状.大者,以刀寸寸断之,始掬以食.嚼之铮铮,血水沾颐.且善嗅,尝隔墙闻蛇香,急奔墙外,果得蛇盈尺.时无佩刀,先噬其头,尾尚蜿蜒于口际.这个故事看过多年了,最后“尾尚蜿蜒于口际”一句至今记得很清楚,什么叫生动,于此可见.快刀明末,济属(济...

急求聊斋志异文言文版一篇文章
明季[1],蝗生青兖间[2],渐集于沂[3]。沂令忧之。退卧署幕[4],梦 一秀才来谒,峨冠绿衣[5],状貌修伟。自言御蝗有策。询之,答云:“明日 西南道上,有妇跨硕腹牝驴子[6],蝗神也。哀之,可免。”令异之,治具出 邑南[7]。伺良人,果有妇高髻褐帔,独控老苍卫,缓蹇北度[...

腹稿文言文阅读
本文记叙了两个牧童捉小狼除大狼的故事,表现了两牧竖的机智和勇敢. 本文那两点表现了牧童的机智? 1、捉住小狼,分头爬到树上. 2、使小狼叫,让大狼来回奔跑.1\/2和3\/4意思相同。 6. 《勤训》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勤训《恒斋文集》 【原文】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

文言文狼注音版原文
1. 注音版文言文《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zhui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jiong,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xin其中,苫shan蔽bi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

狼文言文一句一翻译
8. 狼的文言文翻译 是不是《聊斋·牧竖》啊? 原文: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

狼文言文翻译简短30字
3. 狼文言文翻译 是不是《聊斋·牧竖》啊? 原文: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

牧竖文言文拼音
1. 《牧竖》文言文阅读 (1)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牧竖,牧童;竖,童仆。 (2)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 (3)去:距离。 (4)入穴失子:进到窝里,发现两只小狼丢了。 (5)仓皇:匆促慌张的样子。 (6)嗥(háo):狼的叫声。 (7)...

张种字士苗文言文阅读
2. 《牧竖》文言文阅读 (1)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牧竖,牧童;竖,童仆。 (2)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 (3)去:距离。 (4)入穴失子:进到窝里,发现两只小狼丢了。 (5)仓皇:匆促慌张的样子。 (6)嗥(háo):狼的叫声。 (7...

廊坊市17835227164: 《牧竖》(选自《聊斋志异》)的原文和翻译. -
郯安益欣: 原文: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

廊坊市17835227164: 《牧竖》文言文阅读 -
郯安益欣: (1)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牧竖,牧童;竖,童仆. (2)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 (3)去:距离. (4)入穴失子:进到窝里,发现两只小狼丢了. (5)仓皇:...

廊坊市17835227164: 聊斋志异*牧竖麻烦告诉我这篇古文的解释,要带有注释啊,越详细越好, -
郯安益欣:[答案] 《牧竖》①点读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②.各登一树,相去③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④,意甚仓皇⑤.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⑦.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⑧小...

廊坊市17835227164: 聊斋志异 牧竖 译文 1.标停顿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
郯安益欣: 两个牧童走进山林里(恰好)走到一个狼窝前,窝里有两只小狼,(两个牧童)谋划着各抓一只.(他们又)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相距几十步远.过了一会儿老狼回来了,它钻进狼窝一看,小狼不见了,(焦急万分)看样子相当仓皇. 一个...

廊坊市17835227164: 求牧竖全文的翻译 -
郯安益欣: 牧竖 (唐朝 崔道融)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译文: 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碰见人故意装得很神气.放牧实卧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时就在溪边田头玩耍

廊坊市17835227164: 《聊斋志异·卷九·牧竖》想表达什么 -
郯安益欣: 《聊斋志异之牧竖》出自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

廊坊市17835227164: 文言文《牧竖》中"竖"的读音shu -
郯安益欣:[答案] mù shù牧竖,又名《牧竖捕狼》,短文,收录在蒲松龄《聊斋志异》一书.牧竖,即牧童.该文是精炼与生动的典范.不到二百字的篇幅,牧童的智慧与勇气、狼的急迫焦躁与疲于奔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

廊坊市17835227164: 聊斋志异*牧竖 -
郯安益欣: 《牧竖》①点读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②.各登一树,相去③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④,意甚仓皇⑤.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⑦.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⑧小狼鸣急....

廊坊市17835227164: 聊斋志异*牧竖 -
郯安益欣: 《牧竖》①点读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②.各登一树,相去③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④,意甚仓皇⑤.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⑦.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⑧小狼鸣急....

廊坊市17835227164: 求牧竖的翻译啊PS是古文哈 -
郯安益欣: Two herding 竖s go into the mountain to the wolf cave, the cave contain small wolf two, strive for separately catch it.Each ascend one tree, go to several mutually.The after a...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