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哂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以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沂水春风中“夫子哂之”的夫子怎么解释?~

孔子的弟子尊称孔子为夫子,所以应该代指孔子

我个人认为,“哂”这个字确实是有那么一点点儿嘲笑,讥笑的意思,但是程度很浅。嘲笑,讥笑的意思与语气都太重了,还有那么的一点敌对的意味。“哂”则没有。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人说错了话,你“嘲笑”他,他对你的表现肯定会有一点儿反感,但如果,你只是一“哂”,他就不会对这件事过于在意。可以说,“哂”这个词既有一点儿“嘲讽”的意味,还有一点儿宽容,谅解的意思。
但“哂”又绝对不等同于笑,它于笑相比又多了一点儿嘲讽的意味。可以说“哂”这个词是介于“笑”与“嘲笑”之间的。
所以,我认为对“哂”这个词,于“嘲笑”相比译作“笑”较好,但不能够把原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似乎也不太好。可以说是没有合适的词可以取代“哂”,不如不翻译,或者翻译成“不以为然的笑了一下”。
以上是在下一些粗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了。


  1. 之zhī 意思:代词,代指子路 。

  2. "夫子哂之" 意思是:夫子嘲笑他 。这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里边的一句

  3. 出处《论语》

  4. 全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5. 注解: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子路不加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

    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做个小小的赞礼人,那谁能去做大的赞礼人呢?”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文言文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论语侍坐原文及翻译
论语侍坐原文如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

四子侍坐原文及翻译
四子侍坐原文及翻译如下:一、四子侍坐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

孔子游春的文言文啊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而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

论语里的颜渊子路侍子曰,葛言尔志翻译?
原文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

夫子晒之的读音
应该是:夫子哂之 读音:fū zǐ shěn zhī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翻译!!!
《论语》先进篇第二十六:子路曾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

夫子哂之的哂是什么意思 论语中夫子哂之的哂是什么意思
“夫子哂之”中“哂”意思是:微笑,这里略带讥讽。“夫子哂之”这一句话出自《论语》。《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

孔子哂之的原因是什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孔子让四个弟子谈志向,子路不假思索也不谦虚...

子曰:“吾与点也。”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知?”对曰:“方六七十,...

莱芜市19323632538: 夫子哂之的之什么意思 -
上亭璇美: 代词,代指子路"夫子哂之"这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里边的一句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可以看出,孔子对子路的言论是不以为然的,翻译成讥笑或嘲笑,在逻辑上与上边这一句讲得更通.如果翻译成笑,不能表示出孔子的态度.那这...

莱芜市19323632538: 上晒之中的之指什么文言文
上亭璇美: 上晒之之,是代词,根据语境确定指代对象.如:“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晒之”中的“之”是代“重法以禁盗“的意见.注意,句中”晒“应当是通假字,通”哂“[shěn]:微笑(常含不赞成的意思),类同论语中”夫子哂之.“、”夫子何哂由也?“.

莱芜市19323632538: 文言文中的晒的意思是? -
上亭璇美: 夫子晒(shěn)之. 哂之:对他微微一笑.哂,微笑.之,代子路.○一“哂”字传神地表现出孔子对子路的委婉含蓄的表态,既以微笑表示对他的政治抱负的认可,又含而不露地批评了“其言不让”.

莱芜市19323632538: 文言文中的晒的意思是? -
上亭璇美:[答案] 夫子晒(shěn)之. 哂之:对他微微一笑.哂,微笑.之,代子路.○一“哂”字传神地表现出孔子对子路的委婉含蓄的表态,既以微笑表示对他的政治抱负的认可,又含而不露地批评了“其言不让”.

莱芜市19323632538: 夫子哂之 -
上亭璇美:[答案] 代词,代指子路 出自子路,曾悉,冉有,公西华侍坐

莱芜市19323632538: 翻译“夫子哂之” -
上亭璇美: 夫子嘲笑他 之可能是他说的话 无缘即随缘出品

莱芜市19323632538: "夫子哂之"这个"哂"为什么只能翻译成"笑"而不是"嘲笑"或"讥笑"? -
上亭璇美: 我个人认为,“哂”这个字确实是有那么一点点儿嘲笑,讥笑的意思,但是程度很浅.嘲笑,讥笑的意思与语气都太重了,还有那么的一点敌对的意味.“哂”则没有.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人说错了话,你“嘲笑”他,他对你的表现肯定会有...

莱芜市19323632538: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
上亭璇美: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

莱芜市19323632538: 夫子欲之的之字什么意思 -
上亭璇美: 指示代词,这,此. http://attach.etiantian.com/staticpages/study/question/question_4976686.htm

莱芜市19323632538: 礼记檀弓中 夫子式而听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
上亭璇美: 之:代词,指老妇. 式,解释作“靠”不准确.“式”,后世写作“轼”,是指手扶横木,身子微向前倾,表示敬意的一个动作.显示了孔子对老妇的尊重. 要注意“式”所包含的敬意,否则对文章的理解就不准确了.就如同我们现在说“鞠躬”,它不仅指身体弯曲这个动作,更重要的是做这个动作是表示敬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