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中的道具体指什么 礼记·大学之道《大学》原文

作者&投稿:梁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大学之道中的道具体指什么

大学之道中的道是方法的意思。“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思是:大德之人讲习的学问道理,在于发扬人们天赋的善良美德;在于革除旧习,勉做新人;在于归宿到才德完美无缺的最高境界。

礼记·大学之道《大学》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礼记·大学之道《大学》赏析

《大学》对儒家理想人格的修为之道进行了从内到外的总结,全篇所阐释的是一种修己治人之道,亦即儒家思想一以贯之的内圣外王之道。即该篇明确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儒家道德修养原则,“三纲领”说和“八条目”说,而“修身”正是其“三纲八目”说的核心。该篇开宗明义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修明天赋的光明德性;“亲民”就是管理好臣民百姓,“止于至善”就是要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这三个基本原则被认为是封建统治者一生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所以也称为“三纲领”。

礼记·大学之道《大学》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

通过伏灭革除内心不好的私欲、物欲,而彰显明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帝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礼记·大学之道《大学》注释

1、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同样也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亲民”的目的主要是在于“齐家”,齐家即亲民也。“亲民”二字与上面“明明德”结合,即弘扬光明的品德要学习和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大人的学问即从生活中而来。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至善"的境界)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彰显明德本心,诚明一致。

9、格物:探究事物原理。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礼记·大学之道《大学》作者介绍

《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其列为"四书"之首。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其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其长期从事讲学活动,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礼记·大学之道《大学》创作背景

《大学》是最重要的儒家著作之一,朱熹为其作注,并将其与《孟子》、《论语》、《中庸》合编为“四书”之后,获得极高学术地位,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篇幅很短,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关于其作者,今无定论,只是传为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后来朱熹将其从《礼记》中分离出来,独立成为一篇。朱熹将《大学》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开头的205个字,称之为“经”,主要是有关孔子言论;剩下是第二部分,称为“传”,其认为是曾参对“经”的解释。




此皆进学之道也,中的‘’道‘’是什么意思
可以理解为道理的意思,而实际在这句话的翻译中“道”不需要直译出来!整句译:善于学习的人,(教他的)老师通常比较安闲,而且取得的效果是双倍的.(而这些成果)又归功于老师教导有方.

大学之道中的道具体指什么 礼记·大学之道《大学》原文
大学之道中的道具体指什么大学之道中的道是方法的意思。“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德之人讲习的学问道理,在于发扬人们天赋的善良美德;在于革除旧习,勉做新人;在于归宿到才德完美无缺的最高境界。礼记·大学之道《大学》原文大学...

道家学说的道:具体指的是什么?
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以后,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虽有不同,但基本上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老子论“道”,首先是世界本...

《大学》中“大学之道”的“道”是什么意思?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

什么是学习之道
学之道,首在笃志。凡有所学,必先以诚意心志为基础。坚定的意志和持久的毅力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其次,要善于思考。学习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需要深入思考,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要善于实践。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学习。在实践中,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大学》之道是什么意思?
学之道指出明确的方法和路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里指出明明德的具体进修过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即大学之道...

天天《学记》14--“凡学之道”
       【原文】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注释】1.严:尊敬。2.道尊:师所传之...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
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译文:君子不但懂得教学成功的经验,又懂得教学失败的原因,就可以当好教师了。所以说教师对人施教,就是启发诱导: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压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中国哲学上所说的“道”究竟是指什么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简单的说就是组成万事万物的基本物质实体,这种实体的组合,运动化生万物;还有一种道 是指世上万物所遵循的原理,类似咱们说的客观规律。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是什么意思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意思是:凡是求学的道理,以尊敬教师最难做到。严师:尊重老师。选自《礼记·学记》。《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解释:凡是为学之道,以尊敬老师最难做到。老师受到尊敬,然后老师所传授的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

贾汪区15799838324: 大学之道中的道是什么意思 -
宥残诺尔:[答案]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思是:大德之人讲习的学问道理,在于发扬人们天赋的善良美德;在于革除旧习,勉做新人;在于归宿到才德完美无缺的最高境界.

贾汪区15799838324: 大学之道的大是什么意思 -
宥残诺尔: 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贾汪区15799838324: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 温古知今 止于至善 -
宥残诺尔: 语出《礼记·大 学》 大学之道:大学,朱熹释为“大人之学”,意即指有关政治或人 生哲理等高深而广博的学问. 明明德:儒家认为人生来便具有善良光明的德性,此即为明德, 但却受到后天物质利害的蒙蔽压抑.若加以适当的教育,便能使明德 显露出来. 新民:“新”动词,革新之意.即不断敦品励行,自我革新求进, 然后推己及人,将自己的德学贡献给社会. 止于至善: 止的意思并不是终止,而是“必至于是而不迁”之 意;换言之,“止”兼有达成和维持之意义.未达理想前,必须勉力 以赴;达成之后则务使其维持不坠,这才算是“止”.故只有使事物 皆能达到最美善圆满的境界,才能称得上是“止于至善”.

贾汪区15799838324: 四书中,何为大学之道? -
宥残诺尔: 我国“五经四书”中的《大学》里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所讲的“大学之道”的“道”,即教育;而“明明德”、“亲民”、“至善”讲的都是德育的内容.因此,古人讲“道”,实质上讲的是德育.我国古代教育家,虽还没有用德育的概念,但都主张统治者对民众施以德育,以此作为统治人民的手段.

贾汪区15799838324: 礼记·大学的翻译 -
宥残诺尔: 礼记 大学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4』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

贾汪区15799838324: 礼表德修是什么意思 -
宥残诺尔: “明德修法,博学笃行”典出儒家经典之一《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修法”,其具体释义如下: “明德”,指知晓道理,懂得做事、为人的德性与德行.“修法”,意为完善自身品行、气节与操守,具有健全人格与社会积极认知能力.《周易》:“ 君子进德修业”.《论语·子路》:“不如乡人之有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明德修法” 意为通过教育使学生知礼节,明事理,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努力成为品德高尚,身心向善,人格健康的人.

贾汪区15799838324: 怎样理解大学之道? -
宥残诺尔: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发扬自身的德行,造福社会),在亲民(亲通新,启发民智),在止于至善(可以理解为追求至善的境界,也可以理解为立足于追求美好).大学之道讲述的就是如何做到这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分别为格物(研究...

贾汪区15799838324: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清明,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
宥残诺尔: 做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好的的德行和德政,体察民情顺从民意,直至达到至善至美的目标.1.“大学”这里的大学不是咱们现在的大学的概念,“大”通“太”或“泰”就是大学问,孔子指的大学问就是治国安邦的学问.2.“道”就是方法,途径等.3.“明明德”,第1个“明”作动词,为彰显、提倡、推广、发扬之意;第2个“明”为正大光明,公正开明之意.“德”就是德行和德政,社会风尚.“明德”可以看做是好的社会风尚或利民的德政.4.“亲”就是亲近,体察,尊重.5.“民”就是民众,引申为民意、民情.6.“至善”就是善的最高境界,即至善至美.

贾汪区15799838324: 翻译《礼记》一则,从大学之道,...此谓知之至也 -
宥残诺尔: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