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之管晏列传—管仲兴齐,晏子稳齐,两代名相,百年强国

作者&投稿:银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齐桓公是公认的春秋五霸之一,他争霸天下得益于管仲,没有管仲就没有齐桓公的霸业就没有强大的齐国。管仲死后齐桓公失去了最大的助力,齐国迅速失去了霸主地位,晋文公重耳走上了春秋争霸的舞台成为第二任霸主。管仲成就了齐桓公,成就了齐国,掀开了春秋争霸的序幕。

管仲的出身并不好,自小家贫,如果没有人发现并认可他的才华,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出头的机会。他的好朋友鲍叔牙很认可管仲的才能,并不因为管仲家贫而瞧不起他。很多时候明知道管仲在占自己的便宜也不以为意,仍然善待管仲。

后来管仲追随了公子纠,而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两个人走上了敌对的两派。这里管仲没有跟对人,公子纠没有斗过小白,不仅自己被杀,管仲也成了阶下之囚。这个时候鲍叔牙又帮助了管仲,他在齐桓公面前极力推荐管仲,不仅让管仲免除了牢狱之灾,还令管仲一跃成为齐国国相。

鲍叔牙不仅是管仲的伯乐,也是管仲最要好的朋友。现在的社会我们的“朋友”很多,但基本上都出现在你春风得意时,当你落魄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又成了孤家寡人,因为其实你没有真正的朋友。

在这里管仲对于真正的朋友和知己做了完美的诠释,当你因贫穷而斤斤计较时,他能理解你不是贪婪,而是因为生活并不容易;当你为他谋划失败时,他理解有些事情不是一定能获得成功的,懂得你的努力和付出;你的建议多次被人拒绝,他知道不是你的能力不行,而是没有遇到知音;我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能拼劲全力,是因为有所顾忌不能全力发挥;我有远大的理想还没有实现,有浑身的能力没有得到平台,知道这些的人就是你的知音和伯乐,要用一辈子来珍惜。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这是管仲的心声,鲍叔牙不仅举荐了管仲,还自愿在管仲手下辅助,这和现在很多人交朋友的哲学背道而驰。

管仲在执政期间,对内深刻理解治国之道是让百姓吃饱穿暖,做到衣食不愁,这样天下就太平了;作为君主只有遵循法令才能天下大治,国家才能发展;作为国家颁布的法令只有顺乎民意才能得到人心,反之国家就会灭亡。顺民意、解民情、同民心则天下大治霸业可成。

在对外方面,管仲善于趋利避害因势利导,他提出的“尊王攘夷”让齐桓公可以行天下之权,得霸主之位,拥强国之实。很多时候齐国的政策或军事行动都能“一箭三雕”这完全得益于管仲的谋略,如攻击蔡国的同时又把楚国给一起收拾了。同时管仲告诫齐桓公不能失信于天下,对于世人皆知的承诺不能背诺毁约,否则就会失去天下诸侯的信任和支持。

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成为天下霸主,从而一举奠定了齐国的大国根基,直到战国后期,齐国是最后被灭的国家,原因还是投降而不是被打败,这都得益于管仲这位能相。

另外一位齐国国相距离管仲有一百多年,但这位国相辅佐了三代君主,可谓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之贤相,他的名字叫做晏平仲,也被人称为晏子,他先后辅佐了灵公、庄公、景公三位君主。

晏子执政期间,吃饭的时候非常简单从不铺张浪费,妻子也不穿丝绸衣服;国君的话涉及到他的,他就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所谓的直言不讳;不涉及到自己的,直接安排去执行;国君如果能行正道,他就严格执行君主的命令;如果国君昏庸,他就对君主的要求按照自己的判断斟酌执行,而不是盲目的顺从。

礼贤下士是晏子的美德也是能力,这里提到的人物是越石父。越石父本来是个奴隶,但是很有能力,只是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也没有机会。晏子发现了他,替他赎身并带回到自己的家里。但是晏子把越石父带回家后并没有以礼相待,而是自己直接进入内室。越石父等晏子出来后就表示要和他绝交,晏子问我解救你于危难,你为什么还要和我绝交呢?越石父说您既然认可我的能力并解救了我,就应该以礼相待,但是您明显对我不够尊重!晏子听后赶忙和越石父道歉,并将越石父待为上宾。

另外一个是关于晏子车夫的故事,一天车夫和晏子外出,车夫的妻子看到自己的丈夫挥舞着鞭子,面上露出得意的神情,当天晚上就提出要和车夫离婚。车夫很奇怪忙问原因是什么?妻子说你也是身形伟岸的男人,且常年在相国身边,怎么毫无大志,做个车夫就趾高气昂,而不去建功立业呢?车夫听了后便不在张扬,做事变得谦虚谨慎起来,这点被晏子发现了,晏子问清了原因后,便向国君推荐车夫,后来车夫成为了齐国大夫。

管仲和晏子,能相和贤相,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治国理政之道,不同的历史时代,一样的人生智慧。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史记·管晏列传》中作者是如何描写鲍叔对管仲的知遇之恩的?
原文: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翻译:管仲,名夷吾,是...

《管晏列传》: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管晏列传》: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文、图 \/ 网风 英雄总是惺惺相惜。比如垓下一战中,刘邦得到了被...

管仲夷吾者中"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齐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出处:西汉司马迁《管晏列传》:“鲍叔牙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译文:于是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看他外出,志向思想都非常深沉,常有那种甘居人下的态度。出处:《管晏列传》选自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卷六十二、列传第二,是春秋中后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和晏婴的合传。原文节选: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史记 管晏列传》1、文章的意义 2管仲的鲍叔牙的关系 (详细些)_百...
1.《管晏列传》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和晏婴的合传。司马迁描写这两位春秋中后期齐国国相,能抓住其特点,并选取典型细节加以生动地表现,如写管仲,着重写其同鲍叔牙的交往,以及任政相齐、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谋略,写晏婴则通过对重用越石父和御者的典型事例的详细叙述来突出其“贤”。文章...

司马迁为什么要写《管晏列传》?
(二) 不被人理解是痛苦的,世上几人能有鲍叔牙这样的知己。能够理解困境中的贤人,并付诸行动为此抗争,不怕得罪权贵的人,又是多么的稀少和难能可贵啊 (三) 识才举贤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国家的命运 (四) 稍有成绩便洋洋得意之人,是傲慢无知、目光短浅、让人讨厌的。秉持谦虚...

<<史记管晏列传>>中的"管晏之交"片段
由于管、晏的事迹已见于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故本传只“论其轶事”。此《史记》一书之互见法又一显例也。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促待奉...

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中赞扬了谁?
姿态、心理已然活现,不仅闪跃着个性的光芒,也表现了她的心计、意念和独特的看人标准。然而写石父、写御妻、写御者,又是为了写晏子。这种借宾形主的手法,使晏子的形象更加丰满了。由于管、晏的事迹已见于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故本传只“论其轶事”。此《史记》一书之互见法又一显例也。

史记管晏列传中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春秋时代齐国晏婴的思想、言行、事迹的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相传为晏婴撰,现在一般认为是后人集其言行轶事而成。书名始见于《史记·管晏列传》。《汉书·艺文志》称《晏子》,列在儒家类。全书共八卷,二百一十五章,分内、外篇。主要记述了晏子的言行思想,...

从诗经小雅到史记管晏列传这种制度影响发生了什么变化?
1. 文化的不同: 诗经小雅是殷周时期的文献和歌谣的集合,反映的是神话、传说和禅训等内容,是一种比较简单、原始的文化形式。而《史记管晏列传》则是记录汉朝早期历史人物的传记,属于后期逐渐形成的更加系统、成熟的文化形式。2. 制度的变化: 秦始皇时期的变法改革在政治、法律、军事、经济等方面都...

浦江县19177212169: “管仲既用,任政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的意思是什么 -
言萍肠胃:[答案] 出自《史记--管晏列传》! 大意是: 管仲被选用提拔以后,在齐国负责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以强大的国力而称霸,多次以天下盟主的地位会合诸侯,统一号令天下,这些都是因为管仲负责管理齐国带来的结果.

浦江县19177212169: 语文写作收获通过学习《史记》选读你有哪些收获 试从人物形象,思想感情,语言特点等方面回答 -
言萍肠胃:[答案] 读史记,发现中国 ——《史记》读后感 一直不敢读《史记》,因为它的厚重,因为它的深邃,因为它的博大.这个夏天,我鼓起勇气翻开它的扉页,展现在我面前的果然是一个浩荡而滂沱的历史长河. 在读史记前,我刚读完《狼图腾》,心中一直郁结...

浦江县19177212169: 《史记 管晏列传》1、文章的意义 2管仲的鲍叔牙的关系 (详细些) -
言萍肠胃:[答案] 1.《管晏列传》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和晏婴的合传.司马迁描写这两位春秋中后期齐国国相,能抓住其特点,并选取典型细节加以生动地表现,如写管仲,着重写其同鲍叔牙的交往,以及任政相齐、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谋略,写晏婴则...

浦江县19177212169: 管晏列传读后感 -
言萍肠胃: 最近看了看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其中一篇《管晏列传》深受启发.“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百姓)同好恶.”把齐国治理得富国强兵,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

浦江县19177212169: 晏子的人物形象 -
言萍肠胃:[答案] 晏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晏子.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司马迁更是对晏婴敬佩仰慕有加,他在《史记·管晏列传》中感慨地说道:“假令晏子而在,余...

浦江县19177212169: 读 管晏列传 后感 150字 -
言萍肠胃: 此篇是管仲、晏婴二人合传,其皆为齐国政治家,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晏婴事 灵、庄、景三公以治. 司马迁撰管仲,首述管鲍之交;再叙管仲处政之方:足衣食,张四维,贵轻重,慎权衡.至於晏婴,首标其力行节俭,及在朝危言,危行,...

浦江县19177212169: 管晏列传人物刻画 -
言萍肠胃: 1.《管晏列传》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和晏婴的合传.司马迁描写这两位春秋中后期齐国国相,能抓住其特点,并选取典型细节加以生动地表现,如写管仲,着重写其同鲍叔牙的交往,以及任政相齐、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谋略,写...

浦江县19177212169: 读了管晏列传之感 -
言萍肠胃: 佩服他们的智慧,还有的感想:一,管仲很小气,鲍叔牙很仗义.二,晏子个子不高.

浦江县19177212169: “.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俗之所欲,因而与之.”——《史记.管晏列传》两句中的“六亲”、“四维”、“因而”都怎么解释? -
言萍肠胃:[答案] 出自《管晏列传》. 原文为: 管仲既任政相齐①,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②.故其称曰③:“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④.四维不张⑤,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⑥,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⑦....

浦江县19177212169: 《管晏列传》为人治世之道 -
言萍肠胃: 《管晏列传》选自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卷六十二、列传第二,是春秋中后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和晏婴的合传. 司马迁略去了二人的主要事迹,而“论其轶事”.文章着重选取了管鲍之交、晏婴推荐越石父和作者的故事,娓娓动人,天然成趣,于细微处见精神,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爱憎.作者惨遭李陵之祸身受腐刑,平生所交不为一言,故写管鲍之交,写晏婴赎越石父,无不是借题发挥.来抒发自己的胸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