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安石文言文

作者&投稿:帛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关于王安石的古文和诗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子(因为)到京城,所以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

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出席,以为王安石必定会以盛宴相邀。到了中午的时候,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

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不具备。

萧氏子心里暗暗的责备王安石。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几块切成块的肉。

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

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四边取来自己吃,萧氏子感到很惭愧,便回去了。

2. 描写王安石生平的文言文

描写王安石生平的文言文很多,正史中可参考元朝脱脱编著的《宋史》,其中《列传第八十六》便是《王安石传》,篇幅较长,不宜附文。

在王安石过世之后,作为一代名臣、文宗,为其写碑文、墓志、传记的文人乃至名家历代都络绎不绝,可惜多是短简片语,且多有散佚。相对完整的作品,就文言文而言,到清末时还有梁启超写过《王安石传》。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王安石既是一位大政治家,又是一位大文学家。列宁曾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他工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亦工诗词,成就更在散文之上。其词风格独特,洗净五代铅华,开启豪放派的先声。

3. 《王安石》文言文

推命对

[宋]王安石

【原文】

吴里处士有善推命知贵贱祸福者,或俾予问之,予辞焉。他日复以请,予对曰:“夫贵若贱,天所为也。贤不肖,吾所为也。吾所为者,吾能知之;天所为者,吾独懵乎哉?吾贤欤?可以位公卿欤?则万钟之禄固有焉。不幸而贫且贱,则时也。吾不贤欤?不可以位公卿欤?则箪食豆羹无歉焉。若幸而富且贵,则咎也。此吾知之无疑,奚率于彼者哉?且祸与福,君子置诸外焉。君子居必仁,行必义,反仁义而福,君子不有也。由仁义而祸,君子不屑也。是故文王拘羑里,孔子畏于匡,彼圣人之智,岂不能脱祸患哉?盖道 之存焉耳。”

曰:“子以为贵若贱,天所为也,然世贤而贱,不肖而贵者,亦天所为欤?”曰:“非也,人不能合于天耳。夫天之生斯人也,使贤者治不贤,故贤者宜贵,不贤者宜贱,天之道也。择而行之者,人之谓也。天人之道合,则贤者贵,不肖者贱。天人之道悖,则贤者贱,而不肖者贵也。天人之道悖合相半,则贤不肖或贵或贱。尧舜之世,元凯用而四凶殛,是天人之道合也。桀纣之世,飞廉进而三仁退,是天人之道悖也。汉魏而下,贤不肖或贵或贱,是天人之 道悖合相半也。盖天之命一,而人之时不能率合焉。故君子修身以俟命,守道以任时,贵贱祸福之来,不能沮也。子不力于仁义以信其中,而屑屑焉甘意于诞谩虚怪之说,不以溺哉!”

【译文】

吴地有一位处士善于算命了解认人的贵贱祸福,有人让我问他这一类的问题,我拒绝了。后来又那同样的问题请我问,我回答说:“身份的尊贵或卑贱,是上天所做的事情。贤能与不才,才是我所能做的事情。我所能做的事情,我才能知道;上天所做的事情,难道惟独我才无知吗?我贤能吗?我的贤德足以位居公卿吗?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享受万钟的俸禄是本应有的。如果不幸贫穷而且卑贱,这是时运啊。我不够贤能吗?我的贤德不足以位居公卿吗?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享受一箪食一豆羹的待遇也不少啊。如果有幸富足而且尊贵,这就是罪过了啊。这些无疑才是我能知道的,怎么可能与其他的事情一样呢?再说,灾祸与福佑是君子置之度外的东西。君子平时一定行仁,做事一定取义,违反仁义而取得福佑,君子不会占有的。由于行仁义而得到灾祸,君子也不担心。所以周文王曾经被囚禁在羑里,孔子曾经被困在匡地,(但他们最终都脱离了困境),那圣人的智慧,难道不能使他们脱离惑患吗?这大概是因为大道在起作用啊。”

那人反问说:“您以为身份的尊贵或卑贱,是上天所做的事情,然而世上那些有贤德却出身卑贱的人,和不才却出身尊贵的人,也是上天所安排的事情吗?”我回答说:“不是,这只是人做的没能够与天所安排的相一致罢了。上天正下我们这些人来,让贤能的人治理不贤之人,所以贤能的人应当身份尊贵,不贤之人应当身份卑贱,这是天道。做出选择来行事,这是所谓的“人道”(即尽人事)。如果“天道”与“人道”相一致,那么就会出现贤能的人身份尊贵,不贤之人身份卑贱的局面;如果“天道”与“人道”相背离,那么就会出现贤能的人身份卑贱,不贤之人身份尊贵的局面;如果“天道”与“人道”相背离与相一致各占一半,那么就会出现贤能的人和不贤之人或者身份尊贵或者身份卑贱的局面。尧舜的时代,元凯被重用而四凶被诛杀,这是“天道”与“人道”相一致。桀纣的时代,飞廉被进用而三仁被贬退,这是“天道”与“人道”相背离。汉魏以来,贤能的人和不贤之人或者身份尊贵或者身份卑贱,“天道”与“人道”相背离与相一致各占一半。上天所安排的命数是一定的不变的,而人之时运可能不会与之完全相一致。所以君子修养身心来等待天命,坚守“天道”来接受时运,尊贵卑贱祸患福佑的到来,人力不能阻止。您不致力于修养仁义而信守仁义,却追逐忙碌乐意于如此荒诞不经的说法,不也太受拘限了吗!”

4. 有关王安石的文言文的名字

这是南宋朱弁的《风月堂诗话》中的句子。

全文如下.

王介甫在馆阁时,僦居春明坊,与宋次道宅相邻。次道父祖以来藏书最多,介甫借唐人诗集日阅之,过眼有会於心者,必手录之,岁久殆录遍。或取其本镂行於世,谓之《百家诗选》。既非介甫本意,而作序者曰:〔公独不选杜、李与韩退之,其意甚深。〕则又厚诬介甫而欺世人也。不知李、杜、韩退之外,如元、白、梦得、刘长卿、李义山辈尚有二十余家。以予观之,介甫固不可厚诬,而世人岂可尽欺哉?盖自欺耳。

不是王安石的。

5. 王安石变法文言文

原文: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以大任."帝曰:"文学不可任耶?经术不可任耶?"介对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更变."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为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知卿,以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以急也."帝深纳之.译文:皇帝(宋仁宗)想启用王安石,唐介说:“安石很难担当起这个职务.”皇帝说:“(他)文学方面不可信任吗?经术方面不可信任吗?吏事方面不可信任吗?”唐介答:“安石好学但是思想古板,以前讨论的时候,他的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如果他做了官,(他的)政策肯定经常变更.”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对(王安石)说:“别人都不了解你,认为只知道经学数术,不清楚世务,”王安石答道:“经学数术正是用来规划处理世务.”皇帝说:“你认为现在应该先实施什么政策?”王安石说:“要改变现在的风气、礼节、习惯,公布新的法令,(这)正是现在所急需要做的事.”皇帝就采纳了(他的意见).。

6. 古文《王安石待客》翻译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的儿子到京城,于是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的儿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出席,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到了中午,萧氏的儿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各种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已经对此感到很奇怪了.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羹罢了.萧氏的儿子很骄横放纵.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的儿子十分惭愧地离开了.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1)萧氏子(2)至(3)京师(4),因(5)谒(6)公,公约之饭(7).翌日(8),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9).日过午,觉饥甚而(30)不敢去(10).又久之,方(11)命坐,果蔬(12)皆不具(13),其人(14)已心怪之(15).酒三行(16),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17)数四,顷即供饭,旁置(18)菜羹而已(19).萧氏子颇(20)骄纵,不复下箸(21),惟啖(22)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23).公取自食(24)之(25),其人愧甚(26)而退.(1)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2)萧氏子:萧家的一个儿子. (3)至:到,往. (4)京师:京城. (5)因:顺便 (6)谒:拜见. (7)饭:饭食. (8)翌日:第二天. (9)馔(zhuàn):准备食物. (10)去:离开. (11)方:才. (12)果蔬:泛指菜肴. (13)具:准备. (14)其人:指萧氏之子 (15)心怪之:心里对此感到奇怪. (16)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17)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18)置:放置. (19)而已:罢了 (20)颇:很,非常. (21) 复:再. (22)箸:筷子. (23)啖:吃. (24)旁:旁边,身旁. (25)食:吃. (26)之:代词,指胡饼 (27)甚:很,非常,表示程度深. (28)之:代词,代指萧氏之子 (29)而:转接,意思为“但”。

7. 翻译文言文王安石传

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 ,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分下. 御史中丞吕诲论安石过失十事,帝为出诲,安石荐吕公著代之.韩琦谏疏至,帝感悟,欲从之,安石求去.司马光答诏,有"士夫沸腾,黎民骚动"之语,安石怒,抗章自辨,帝为巽辞谢,令吕惠卿谕旨,韩绛又劝帝留之.安石入谢,因为上言中外大臣、从官、台谏、朝士朋比之情,且曰:"陛下欲以先王之正道胜天下流俗;故与天下流俗相为重轻,流俗权重,则天下之人流俗;陛下权重,则天下之人归陛下.权者与物相为重轻,虽千钧之物,所加损不过铢两而移.今奸人欲败先王之正道,以沮陛下之所为,于是陛下与流俗之权适争轻重之时,加铢两之力,则用力至微,而天下之权,已归于流俗矣,此所以纷纷也."上以为然.安石乃视事,琦说不得行.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皇上对他说:“人们都不了解爱卿你的才能,都以为你只懂得经理学术,不懂的政治事务.”王安石回答说:“经术学问正是用来处理政务世事的,但后来很多所谓“大儒”,大部分都是才能庸俗之人,因此世上俗人才都以为经学不能辅佐治世罢了.”皇上又问:“既然这样那么你最先开始的施政措施是什么?”王安石答道:“改变劣习风俗,树立法规,是现在最亟需的了.”皇上认为是这样的.于是开设增置三司条例司机构,任命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一并负责.而后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等变法相继开始实施,号称新法,派遣提携推举各类官员四十余人,分派颁布执行新法.御史中丞吕诲论述王安石十大过失,皇上因此贬吕诲外出任官,王安石推荐吕公著代替他担任原职.韩琦的规谏上疏承到皇上那儿,皇上有所感觉醒悟,想听从他的意见,王安石自己请求离开.司马光代皇上答复他的辞官诏书,上面写有“天下士人大夫群情汹涌,黎民百姓纷纷骚动”的话,王安石大怒,抗拒诏书自我申辩,皇帝谦恭的安慰辞谢他,命令吕惠卿颁布旨意,韩绛又劝皇上留下王安石.王安石入朝答谢,因此借机向皇上进言说朝中内外大臣、从官、台谏、朝士拉帮结党的状况,并且说:“皇上想要靠先王的正道来战胜天下流习恶俗;因此与天下恶俗做个轻重权衡,如果流俗恶习占上风,那天下人就都从流习了;如果陛下您的权力大,那天下人将都会归顺陛下左右的.权力与东西互相为轻重权衡,即使千钧重的东西,增加损失的不过是写钱财罢了.现在奸邪之人想败坏先王治世正道,来阻碍陛下的行动,于是皇上您与流俗恶习争权的时候,增加金钱开支,发挥的作用很小,而天下的权力将转移道流习恶俗一边了.这才是新法纷纷扰扰的原因.”皇上认为有道理.于是王安石急需负责政事,韩琦的进谏没有成功.。




王安石与游客 文言文翻译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

王安石待客文言文怎么翻译
王安石待客文言文翻译: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子(因为)到京城,所以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出席,以为王安石必定会以盛宴相邀。到了中午的时候,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不具备。萧氏子心里暗暗的责备王安石。...

王安石待客文言文翻译
王安石待客文言文翻译如下:原文:1、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zhuàn)。2、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3、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王安石待客这篇文言文的译文
王安石待客文言文翻译:王安石在相位的时候,子妇的亲戚萧氏子到京城,就去拜访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向王安石拜谢说:“昨天误蒙您邀请去吃饭,菜蔬都不具备肉食。但见您的侍从准备了上好的饭菜,只是不敢拿出来罢了。”王安石说:“如果萧氏子能够富贵,我也不愁...

于在文言文所有意思
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例句】1、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2、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3、良曰:“长于臣。” (《鸿门宴》)。 3. “于”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

文言文王安石传的译文
曾(此处应没有“巩”字)带着自己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对这些文章很是称赞。提拔他到考中进士的前列,任命他为淮南判官。按照旧例,在地方任期已满的官员允许献上自己的文章申请在朝廷任职,只有王安石没有这样做。调到鄞县作知县,又到舒州作通判。文彦博担任丞相,因为王安石的恬淡甘于作低等...

求文言文《推命对》王安石 全文翻译!!急需
是故文王拘羑里,孔子畏于匡,彼圣人之智,岂不能脱祸患哉?盖道 之存焉耳。”曰:“子以为贵若贱,天所为也,然世贤而贱,不肖而贵者,亦天所为欤?”曰:“非也,人不能合于天耳。夫天之生斯人也,使贤者治不贤,故贤者宜贵,不贤者宜贱,天之道也。择而行之者,人之谓也。天人...

文言文翻译王安石在相位
其) 气人愧甚而退(其)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2.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结合文中材料,对王安石这一人物作简要评价。5. 王安石在相位古文 王安石当宰相的时候,儿媳家的亲戚萧家的一个儿子来京城,于是这个萧公子就来拜会王安石,王安石就约他吃饭。第二天,萧...

王安石辞妾文言文及翻译
1. 翻译文言文王安石辞妾 王安石为皇帝起草诏书在嘉佑六年(1061),当时他的诸弟皆已成立,家中负担不象过去那么重了,当时他还任工部郎中、纠察在京刑狱,官职与俸禄都有提升,已经步入社会上层了,因此贤惠的吴夫人也想让丈夫享受一下上流社会的待遇,偷偸为他买了一个妾侍奉左右。 大概王安石家中当时既无姬妾,又无丫...

王安石的《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王安石伤仲永文言文翻译如下: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屯昌县17289347370: 王安石的古文推荐5个? -
任史急肝: 《答司马谏议书》,《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等

屯昌县17289347370: 王安石的文言文 -
任史急肝:答司马谏议书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guō ),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盖...

屯昌县17289347370: 关于王安石的古文和诗 -
任史急肝: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初中古文 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

屯昌县1728934737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安石传(有删节)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 -
任史急肝:[答案]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1)(3分)朋友曾巩带着他(王安石)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王安石传播声名. (2)(3分) 大旱是因为王安石(变法)引起的,罢免了王安石,天上就会下雨了. 小题1:属:写 小题1:①所说的是王安石具有远大的志...

屯昌县17289347370: 王安石勤俭.文言文 -
任史急肝: 1、君子以俭德辟2113难. 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5261来避免危难. 2、克勤于邦,4102克俭于家. 大意:在1653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

屯昌县17289347370: 翻译文言文 王安石传 -
任史急肝:[答案] 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 皇上对他说:“人们都不了解爱卿你的才能,都以为你只懂得经理学术,不懂的政治事务.”王安石回答说:“经术学问正是...

屯昌县17289347370: 翻译文言文 王安石传 -
任史急肝: 王安石,临川(今江四抚州)人,喜欢读书,擅长写文章.曾(此处应没有“巩”字)带着自己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对这些文章很是称赞.提拔他到考中进士的前列,任命他为淮南判官.按照旧例,在地方任期已满的官员允许献上自己...

屯昌县1728934737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安石传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 -
任史急肝:[答案] 小题1:A小题1:D小题1:B小题1:⑴我们 已经出洞了 ,便有人 责怪 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 自己 跟从他们以致不能 尽情 享受那游览的乐趣.()⑵皇帝 满脸 忧虑,在朝堂上对大臣 叹息 ,想要废除所有 不妥的...

屯昌县17289347370: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 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 -
任史急肝:[答案] (1)A “久之”为时间状语,单独成句,排除B、C;“终”副词,最终的意思,不能跟在动词“罢”的后面,故“终”前断句,排除D.句子翻译为:王安石当了很长时间的宰相,因为旱灾而引退,等到再担任宰相,只过了一年多就被罢免了,直到神宗...

屯昌县17289347370: 王安石变法文言文 -
任史急肝: 原文: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以大任."帝曰:"文学不可任耶?经术不可任耶?"介对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更变."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为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知卿,以卿但知经术,不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