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浅析刘勰的文学创作观(之一)

作者&投稿:圭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刘勰认为人的感情或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是随着事物的发展、世事的推移以及社会的变化而发展的。

        这是他继承了前人的“情真”说,推原于心物的感应,而得出的以“情”为引发艺术思维的内驱力,即所谓“情以物兴”“物以情观”。“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观点。这一点得到了当时文学家们的共识。

        如锺嵘的《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但王充等人的“情真”说主要着眼于社会政治环境对人心的影响,因而情感反映了时世的治乱衰落。然而,刘勰则突出了自然景物对人心的触动,他为此专门写了《物色》篇来阐述人心感物而动形诸文辞的原理“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和陆机《文赋》所云:“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意思有相同之处。刘勰所说的“物色”不是指广义的外物,而是指自然景物。据有些学者认为,刘勰忽视了社会生活,与前人相比在认识上倒退了,也不如锺嵘的并提四时和人生遭遇那样全面。这是对刘勰的误解,事实上刘勰深知时代社会对文学创作的决定作用,所以才有“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判断。但从艺术思维的角度来看,自然景物的引发效应却是不可忽视的,对于抒情性文学的创作尤其重要,这与前人的“情真”说相比,恰恰是深化了。

      固然,情感产生的根源是社会生活,如屈原的《离骚》是由于被怀疑、被诽谤,但自然景物却可以激活和强化处于隐蔽或压抑状态的情感,使情感的宣泄成为不可遏制的迫切需要,由此而生创作冲动,即锺嵘所谓的“非长歌何以聘其情?”而更重要的是自然景物能够给情感提供载体和象征,赋予情感以审美形态,使内在的情感形式化、客观化,成为可以观照的对象,情与景的结合构成了审美意象,这才会引发创作的欲望。

          如梁代伏挺有一段自述写诗的动因的话:“……东山之叹,岂云旋复,西风可怀,熟能无思。加以静居廊处,顾影莫酬,秋风四起,园林易色,凉野寂寞,寒虫吟叫,怀抱不可直置,情虑不能无托,时因吟咏,动辄盈篇。”

        可见,景物的感染增大了情感的浓度,以至于不得不寄托于吟咏,既然“怀抱不可直置”。赤裸裸的情感表达成不了诗,那么情感之托就不仅是托于诗,也托于物。因此,刘勰就悟出了:“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然屈原所以能洞临《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屈原的忠君爱国之情变为“风骚之情”是得力于“江山之助”的。一般的生理情感或伦理情感必须化为审美情感才能激发出诗意,而这之间自然景物便是促成这种转化的重要因素。

        在艺术思维活动的过程中,情在感物之前,又在感物之后,因此情与物(或心与物)是双向互动的,情既接受物的刺激,又外射于物,使物染上情的色彩。对于刘勰的这些认识,齐梁时的文学家也已有所领悟。如萧绎说:“捣衣清而彻,有悲人者,此是秋土悲于心,捣衣感于外,内外相感,愁情结悲,然后哀怨生焉。荀无感,何嗟何怨也?”捣衣声本无所谓哀乐,但内心怀有悲伤之情的人,听到捣衣声,便会倍增愁绪,于是捣衣在古诗中往往作为表现哀怨的听觉意象。

        因此,这不是单方面的感于外物,而是内外相感。萧绎的观点是对《乐记》里“物感”说的重要发展,而刘勰的《文心雕龙》里则对此作了更精炼准确的理论概括,这就是《诠赋》里说的“情以物兴”,“睹物兴情”,“物以情观”;《物色》里说的“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从“情以物兴”,“睹物兴情”来看,情是被动的;从“情以物观”,“情往似赠”来看,情又是主动的。只有认识到了这二者的辨证关系,才是全面地理解刘勰关于艺术思维活动的文学创作中“情”的发生过程。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人的感情跟随景物而变化,文章便是这些感情的抒发。出处: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译文:因此,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景物,这些不同的景物表现出不...

行以物迁辞以情发意思是说写文章就像什么一样要抒发自己的感情?_百度...
行以物迁辞以情发意思是说写文章就像随着景物的不同而变化一样要抒发自己的感情。出处: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原文节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译文:因此,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景物,这些...

辞以情发的上一句是什么?
辞以情发的上一句是情以物迁。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李煜《虞美人》赏析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意思情感是由于事物的变化而产生的, 文章是由于抒发情感的需要而...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意思是人的感情跟随景物而变化,文章便是这些感情的抒发。它出自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注: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请及时点击采纳。)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什么意思?
意思大致是: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景物,这些不同的景物表现出不同的形貌;人的感情跟随景物而变化,文章便是这些感情的抒发。一叶飘落尚能触动情怀,几声虫鸣便可勾引心思。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真情实感是运用了什么的修辞...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是指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共性和相似点,加强表达的形象性、感染力和说服力。在这句话中,“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使用了“情”和“物”、“辞”和“情”的比喻关系,通过物体或方法与情感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说明写文章应该表达真实的情感,...

从美学角度阐析了《文心雕龙·物色》篇的理论内涵
刘勰第一次完整地表达了物——情——辞三者的关系,把情、物关系与文学创作的语言表现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命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美学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以往的论者论及心物关系,都未涉及到语言表现问题,基本上都是论述物对心的感发,心受物感而摇荡,《乐记》、《文赋》,都...

文龙雕心提到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指的是什么有时我们可以把情感融入到什...
《文心雕龙》中曾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意思是说作者的情感是随着景物的不同而变化的,文辞又是随着作者情感的变化 而抒发的。有时,我们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融情于景的小练笔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人的情感会随着周围的景物而变化,文章是这些情感的抒发,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浅析刘勰的文学创作观(之一)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和陆机《文赋》所云:“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意思有相同之处。刘勰所说的“物色”不是指广义的外物,而是指自然景物。据有些学者认为,刘勰忽视了社会生活,与前人相比在认识上倒退了,也不如锺嵘的并提四时...

垫江县17088657700: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什么意思?
爨露盐酸: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里面的句子: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 意思大致是: 因此,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景物,这些不同的景物表现出不同的形貌;人的感情跟随景物而变化,文章便是这些感情的抒发.一叶飘落尚能触动情怀,几声虫鸣便可勾引心思,何况是清风明月的秋夜,丽日芳树的春晨呢? 联系上下文理解呀,你那几句的意思含在里面.

垫江县17088657700: 《文心雕龙·物色》 翻译 -
爨露盐酸: 《物色》是《文心雕龙》的第四十六篇,就自然现象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来论述文学与现实的关系. 全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自然景色对作者的影响作用.刘勰从四时的变化必然影响于万物的一般道理,进而说明物色对人的巨大感召力量;...

垫江县17088657700: 刘勰神思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
爨露盐酸: 《文心雕龙》写成于齐代,出自《文心雕龙 神思》 想象活动刚一开始,千头万绪竞相涌起,既要按一定写作规矩虚构意象,又要对不够具体的形象精细刻画,想到登山,满目都是青山;想到观海,沟中全是大海.作者刘勰.就其本来意义说,这是一本写作指南,而不是文学概论.刘勰认为文学的发展变化,终归要受到时代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强调文学创作上的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对于物与我、情与景关系有精彩的论述,如:“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神思》).

垫江县17088657700: 《文心雕龙》读后感怎么写
爨露盐酸: 文心雕龙是一本理论学著作.读完此书,有何感触呢?一起来看看文心雕龙读后感.... 认为感物写形,是带有主观爱憎的. 因为“情以物迁,词以情发”,所以进一步说:...

垫江县17088657700: 古诗《因雨和杜韵》解析 -
爨露盐酸: 王阳明一生创作的诗歌,数量之多不可胜数,尤以赴谪龙场期间创作的诗歌为佳.正德元年(1506),宦官刘瑾擅权,南京科道戴铣等以谏入狱,阳明上疏抗救,因此得罪刘瑾而受廷杖四十,曾一度气绝,后又贬谪贵州龙场驿丞.无论赴谪途中...

垫江县17088657700: 《文赋》是怎样阐述艺术构思的 -
爨露盐酸: 《文赋》全篇共分二十个自然段: 第一段:论写作《文赋》动机和目的. 第二段:论进行文学创作的基础. 第三段:论文学创作的构思和想象. 第四段:论形式与内容. 第五段:论艺术. 第六段:论风格题材.

垫江县17088657700: 翻译:::杲杲为日出之容,洒洒拟雨雪之状.――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
爨露盐酸: 杲 gǎo(同'搞') 〈形〉 (会意.从日,从木.日在木上,表示天已大亮.本义:明亮的样子)同本义 [bright] 杲,明也.――《说文》 如海之深,如日之杲.――南朝宋·简文帝《南郊颂》 杲乎如登于天.――《管子·内业》.注:“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