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方仲永为何成了“伤仲永”

作者&投稿:温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北宋有位神童天资聪慧,才思敏捷,在孩童时,他的才情超过与他同龄的王安石。

可遗憾的是,最后他成了“泯然众人已”,而当年不如他的那个孩子王安石却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就是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

为什么一个神童最后却变成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呢?

在江西抚州金溪县东部,有一座“神童峰”。山峰中有一种“神童鸟”,常年在林间鸣叫: 父望子成龙,父望子成龙。

相传就是方仲永的故事。

方仲永家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家里没有出过一个读书人。

1.5岁成神童

5岁那年,方仲勇哭闹着要父亲给他买笔墨纸砚,父亲感到很奇怪,从来没读过书的孩子,为何对纸和笔感兴趣?

父亲只好找了村里的唯一的一个穷秀才,借来了文房四宝。

据说当时方仲永拿到笔墨纸砚,立即铺开纸写下了一首诗:

那个秀才看到这首诗,很好奇,一个没读过书的孩子,竟然会写诗,他要方仲永再写一首,方仲永随手写出:

秀才不得不夸方仲永,自己读了一辈子书,也不如方仲永的诗大气磅礴,且字也刚劲有力。

神童方仲永的故事在乡间传开了,他的故事越传越神,有人说他出生时哭音洪亮,耳朵又大,眼睛贼亮,就不同于一般的孩子。

有一天,方仲永的父亲背着方仲永,走在田间小道,被一个老者看见,老者指着他父子俩笑着说:

方仲永脱口而出:

老者看到田地里有人在插秧,并出了上联:

方仲永看到对面有个挑担的走过来,挑了一担竹笋,立即对道:

这位老者也是当地有名的读书先生,他连连向方仲永竖起大拇指,果然是神童。

2.与王安石一比高下

幼年时的王安石,也同样聪明过人,有一次他跟父亲来到舅舅家,听舅舅讲到方仲永,就想与方仲永一比高下。

他和方仲永来到舅舅家门口,刚好看到有个妇人在劈柴,王安石想试探方仲永,并道:

方仲永抬头看到厨房有个夫人正在切藕,也不甘示弱,并对道:

王安石看到舅舅家客厅桌上有一盏清油灯,又出了上联:

方正仲看到墙上挂了一杆秤,对出下联:

王安石在心里暗暗佩服,方仲永果然名不虚传,确实聪慧过人,自叹不如。

王安石,担心方仲永的才华被埋没,向方仲永的父亲建议,一定要给方仲永找个名师,好好指点,多读经典,方仲永以后一定会大有作为。

但是方仲永的父亲却连连摇头摆手:“我儿天生聪慧,无师自通,不需要学习已是人才。”

3.方仲永成了父亲赚钱的工具

方仲勇的父亲不断催促小方仲勇作诗,他只想让更多人知道孩子是神童。

神童的故事很快从乡里传到县里,许多乡坤和名流都十分欣赏方仲永,出钱邀请方仲永到家里当场教孩子们作诗。

因为方仲永会作诗,父亲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

方仲永的父亲尝到了甜头,彻底放下农活,不再是个泥巴腿子,带着方仲永走街串巷教人作诗。

见到的人都向他讨教养育神童的方法,方仲永的父亲,更加得意。

方仲永根本没有时间读书学习。

4.方仲永,成了“伤仲永”

王安石12岁时再到舅舅家,看到方仲永,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机灵过人,写出来的诗也很平常。

王安石再次劝方仲永的父亲,赶紧给方仲永请个老师,不能再耽误了,可是方仲永的父亲仍然听不进去。

王安石22岁时来到舅舅家,听说方仲永已经不会作诗了,子承父业,成了庄稼汉,王安石要见方仲永,方仲永也躲着不见。

一个人的才华就像一缸水,光从缸里往外舀水,不管这一缸水原先有多碧清,水质多甜润,总会舀尽。

要想缸里始终有水,就要一边往外舀,一边往里加。

而方仲永的父亲,只叫孩子不停的作诗,从来不让孩子学习,不往缸里蓄水。

正如朱熹的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输入和输出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不断的输入,积蓄能量,才有用之不竭的输出。

教育最怕的就是短视,方仲永的父亲只看到儿子的天赋,急功近利只想着变现赚钱,根本无心让方仲永读书学习,最后小小年纪就“江郎才尽”。

天赋只是上苍赐于人的一颗小禾苗,而他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不是靠揠苗助长,而更多在于后期的精心呵护和培养,需要施肥灌溉,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即使是神童方仲永也不例外,最后方仲永没有成为旷世奇才,反而成了历史上的“伤仲永”。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导致仲永“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教育。《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

方仲永有神童变成平庸原因是什么 作者怎样看待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中论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既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变成平庸的惋惜之情.说明一个人有天分不足诗,唯有后...

神童方仲永为何成了“伤仲永”
即使是神童方仲永也不例外,最后方仲永没有成为旷世奇才,反而成了历史上的“伤仲永”。

古代七大悲情神童各自都有什么样的经历?
方仲永之所以成名,是因为王安石的一篇《伤仲永》。仲永这个人宗族渊源、父母名讳等均已无从考证,世代务农。据说方仲永5岁时便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声名鹊起,其拿手好戏是“指物作诗”。城里人为了一睹“神童作家”的风采,纷纷邀请方仲永的父亲进城作客,有人甚至愿意为此支付好几吊铜板的价...

方仲永从神童变成平凡人是父亲短视和贪婪导致的吗
方仲永从神童变成平凡人是父亲短视和贪婪导致的。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天赋的,其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而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应该由自己努力加强后天的学识和修养天才无疑可贵。倘若既有才,而又进一步治学,那就更加可庆。

方仲永有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么样看的?
因为“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最后成为普通人,是因为他后天的学习没有达到要求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伤仲永》作者的看法主要体现在这几句话:“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王安石《伤仲永》里的方仲永,为何从少年天才变得碌碌无为?
第二阶段:方仲永二十多岁的诗歌与第三阶段一样不能拒绝的才华和才华:“又过了七年,方忠勇成为了一个平庸的人,作者详细地写了第一阶段为什么?让我们分析以下内容:第一阶段是复习这三个阶段的基础如下。作者详细阐述了产生这一切的背景和原因,为下一次调查铺平了道路。父亲没有文化,自然,他不...

王安石《伤仲永》里的方仲永,为何从少年天才变得碌碌无为?
只要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都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还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后来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觉得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而不让他学习。仲永十二三岁的时候,写的诗已经不能与他小时候的名称相符,再后来,他变得和普通人没什么差别了。

方仲永为什么会变成普通人?
方仲永长大后,人们从他身上再也看不见一点儿当初神童的影子。才华不等于成功。驾驭烈马不可以轻易丢掉手中的鞭子;操持一把良弓,也要反复在正弓之器上加以调整。木料有了绳墨的校正则可变直,人能接受劝谏更加有智慧。君子不可以不学!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因为仲永的父亲只贪图眼前的利益,目光短浅,并没有让仲永在后天接受教育.我们的老师说的,应该不会错

城阳区15218549475: 主人公是方仲永,为什么题目是伤仲永? -
漳饰肠胃: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痛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放方仲永因为作者想表达的是仲永从儿时的天才变成普通人的过程.从小的天赋没有接受到后天的教育最终沦为普通人,原因不在仲永,而在于没有让他接受教育的仲永父亲,抹杀了仲永的天赋和不一样的未来.所以伤仲永而不是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因为作者是感伤方仲永的这种变化

城阳区15218549475: 神童怎么成了现代版(伤仲永) -
漳饰肠胃: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城阳区15218549475: 为何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 -
漳饰肠胃:[答案] 由方仲永所想到的 读完《伤仲永》这篇文章后,的确让我感到有些“伤”.仲永天生聪明、有才智,年纪小小就能作诗,但最后却得到“泯然众人”的结果.像方仲永那样的神童,如果从小就努力勤奋地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举世闻名的才子,成为国...

城阳区15218549475: 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
漳饰肠胃: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城阳区15218549475: 〈〈伤仲永〉〉王安石“伤”仲永什么?为什么伤? -
漳饰肠胃: '伤'是叹惜,哀伤的意思.至于“伤”仲永什么呢?就是一位'神童'变成庸人的故事,其中:(伤)仲永的通达聪慧、先天的得到天赋都比一般人高的多,是因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他父亲和乡邻的影响).为什么伤?'父利其然也'也就是他父亲看到他的这个儿子有着丰富的才能,因为邑人'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所以'父利其然也'.附赠:(书的最后一题)如此有才能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苟且成为平凡的人,而那些没有天赋的人,本来又是平凡的人,有没有接受到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城阳区15218549475: 《伤仲永》一文中,论述仲永最终沦为一个普通人的原因是什么 -
漳饰肠胃: 一个名叫“仲永”的神童,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生才华出众,因后天自己不要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中心思想:人的知识才能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城阳区15218549475: 伤仲永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想?
漳饰肠胃: 伤仲永的意思是为方仲永感到悲伤, “伤”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为仲永这样一个天才最终沦为一个普通人而感到惋惜,第二层意思是为像仲永的父亲这样不重视后天教育,思想落后的人而感到可悲,第三层意思是为那些天资不及仲永,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最终连普通人都不如,重蹈了仲永的覆辙的人哀伤. 方仲永的通达聪慧,其天资比一般才能的人高得多,而最终成了一个平凡得人令人感到痛惜的人,人是否能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要学习,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和对泯灭人才环境的批评.也对应了孔子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仲永父亲每天拉扯仲永到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

城阳区15218549475: 造成方仲永“泯然众人矣”沦为平庸之辈的间接原因与直接原因是什么?---《伤仲永》 -
漳饰肠胃:[答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如果有帮到您

城阳区15218549475: 是谁造成了方仲永的悲剧——《伤仲永》教学案例 -
漳饰肠胃:[答案] 是谁造成了方仲永的悲剧 ——《方仲永》教学案例 四川泸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 张厚琴 《方仲永》一文安排在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文章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

城阳区15218549475: 从文中看,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具体分析. -
漳饰肠胃:[答案] 请结合原文具体分析.读完《伤仲永》这篇文章后,的确让我感到有些“伤”.仲永天生聪明、有才智,年纪小小就能作诗,但最后却得到“泯然众人”的结果.像方仲永那样的神童,如果从小就努力勤奋地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举世闻名的才子,成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