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教案、知识点、课文原文

作者&投稿:伯牙吾台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 #六年级# 导语】古诗,即中国古代的诗歌,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其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从广义上说,中国古代诗歌包括古代人所作的诗、词、散曲等;从狭义上说,古诗仅指古代人所作的古体诗、近体诗。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宫、侯”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春色是美好的,人们希望自己的生活也如春光一样,安静美好。杜甫借花、蝶、莺来歌颂春,一起背诵《江畔独步寻花》。我们再走入春天的长安城去看看寒食节的景象吧。

  2.知诗人,解诗题。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韩君平诗集》。

  寒食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清明节的前1~2天,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二、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语。

  1.自学“御、暮”两个汉字。指导学生从意义上区分“暮、幕”,从而理解“日暮”的意思。

  2.指名读诗,要求读准、读通。

  3.再读诗句,画出停顿、重音。

  三、再读古诗,感悟诗意。

  (一)连词成句,读懂诗意。

  1.想想每个词的意思,遇到不会的怎么办?(查字典、看注释)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寒食: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2.把词语连成句子,小组内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3.全班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二)展开想象悟诗情。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指名读第一句。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什么景象?(板书:飞花御柳)

  2.“飞花”是什么情景?“无处不飞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呢?(落花随风飞舞,写出了花的轻盈美丽。)

  ①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意蕴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

  ②指导读出花飞柳摇的美。

  ③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3.交流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寒食节禁火、吃冷食。)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日落天黑时,长安城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指名读第二句。

  5.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板书:蜡烛?轻烟)

  四、补充资料,加深理解。

  1.补充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这首诗的含义。

  2.寒食节民间禁火,而汉宫却传烛赐火,这说明了什么?

  (皇帝特许重臣“五侯”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

  五、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1.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2.课下搜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同学交流你自己的见解。

  板书设计

  寒食

  以汉喻今 流露不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展示牛郎织女故事图,提问:这是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跟这个故事有关的诗《迢迢牵牛星》。

  3.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迢迢,遥远。)

  二、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同桌互读,集体交流。指导学生读好以下词语。

  迢迢(tiáo tiáo) 皎皎(jiǎo jiǎo) 擢(zhuó)素手

  札札(zhá zhá) 机杼(jī zhù) 脉脉(mò mò)

  2.重点指导书写“素、章、盈、脉”四个生字,注意字的占格和笔顺。

  3.熟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三、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小组内交流。

  2.全班汇报。

  ①汇报词语意思。

  迢迢:遥远。

  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东。

  皎皎:明亮的样子。

  河汉:银河。

  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西。织女星与牵牛星隔银河相对。

  擢:伸出,抽出。

  素:白皙的。

  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机杼:织机的梭子。

  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零:落下。

  几许:多少。

  盈盈:形容清澈。

  脉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②连词成句,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看那天边)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弄着织机(织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因此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整幅布帛,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下来。

  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虽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再读古诗,与同学交流诗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织女与牛郎被银河阻隔,不能相见的哀伤与不幸的情感。)

  2.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织女的哀伤与不幸的情感?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五、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1.熟读成诵,小组交流:诗中的织女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美丽、勤劳、孤独、哀怨、痛苦)

  2.推荐阅读《牛郎和织女》。

  板书设计

  迢迢牵牛星

  美丽、勤劳、孤独、哀怨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贴出图片(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一轮玉盘似的月亮高悬夜空),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可诵读关于月亮的古诗)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一首关于月亮的诗《十五夜望月》。

  二、释题意,明作者。

  1.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2.王建,字仲初,许州(治今河南许昌)人,唐进士,曾任昭应丞、渭南尉。一生困顿,晚景尤其凄凉。早年以宫词著称,中年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多方面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统治阶级的暴行。语言通俗明晰,凝练精悍,风格简括爽利,善用七言歌行体。

  三、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同桌互读,集体交流。

  2.重点指导书写“栖、鸦”两个生字,注意“栖”字右面是“西”,不要加横。“鸦”是左右结构,注意书写时笔画的穿插避让。

  3.熟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四、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小组内交流。

  2.全班汇报。

  ①汇报词语意思。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

  栖:歇,休息。

  冷露:清冷的露珠。

  湿:打湿。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思乡怀亲的思绪。

  ②连词成句,感悟诗意。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霜,树枝上栖息着乌鸦。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院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家?

  五、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文中写了哪些传统习俗?(八月十五望月)你还知道哪些传统习俗?

  2.再读古诗,与同学交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八月十五游子的思乡之情。)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熟读成诵,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课下搜集描写中秋节习俗的古诗或思乡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十五夜望月

  望月兴叹

2.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韩翃(719-788)字君平,唐代诗人。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寄柳氏》《同题仙游观》《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等。

  王建(768-825):唐代诗人,字仲初。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主要作品:《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等。

  二、我会写组词

  侯:hóu(侯门、诸侯、王侯将相)

  章:zhāng(乐章、篇章、杂乱无章)

  泣:qì(哭泣、抽泣、泣不成声)

  盈:yíng(丰盈、盈利、热泪盈眶)

  脉:mò(脉脉含情、温情脉脉)

  栖:qī(栖身、栖息、两栖动物)

  鸦:yā(涂鸦、乌鸦、鸦雀无声)

  三、多音字

  传:chuán(传说)zhuàn(传记)

  脉:mài(山脉)(mò(脉脉)

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一、理解古诗

  寒食

  诗意:春天的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新火,袅袅轻烟散入权贵豪门的家里。

  迢迢牵牛星

  诗意: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伸出纤细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织女)一整天也织不了完整的花纹,哭得泪如雨下。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只隔一条清澈的河,相视而不能相互说话。

  十五夜望月

  诗意:月光照在庭院地上,树上栖息着乌鸦,秋天的露水无声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天的情思会落到谁的一边?

  二、问题归纳

  1.《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和河边苦苦等待的女子。

  3.《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三、课文主题

  《寒食》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

  《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十五夜望月》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4.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寒食

  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的“御柳”。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 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 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迢迢牵牛星

  此诗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牵牛也皎皎,织女也迢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但以迢迢属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了。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可见一斑。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句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河汉女”就活脱多了。“河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不知作者写诗时是否有这番苦心,反正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说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匹,因为她心里悲伤不已。“纤纤擢素手”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为了和下句“札札弄机杼”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擢”者,引也,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机杼之声。“杼”是织布机上的梭子。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弄”字。《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这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终日不成章”化用《诗经·大东》语意:“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或解释为形容水之清浅,或者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盈盈,端丽貌。”是确切的。人多以为“盈盈”既置于“一水”之前,必是形容水的。但盈的本意是满溢,如果是形容水,那么也应该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浅。把盈盈解释为清浅是受了上文“河汉清且浅”的影响,并不是盈盈的本意。《文选》中出现“盈盈”除了这首诗外,还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亦见于《古诗十九首》。李善注:“《广雅》曰:‘赢,容也。’盈与赢同,古字通。”这是形容女子仪态之美好,所以五臣注引申为“端丽”。又汉乐府《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也是形容人的仪态。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则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这就是“盈盈一水间”的意思。“脉脉”,李善注:“《尔雅》曰‘脉,相视也’。郭璞曰‘脉脉谓相视貌也’。”“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音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 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十五夜望月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5.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原文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笫三课小练笔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桃花心木仿写小练笔100字150字200字300字时光荏苒,我从一棵只有膝盖高的桃花心木苗长成与屋顶一般高的树形优雅自在、显示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我想对那位不再来看我们的种树人说声谢谢。当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被种在老屋旁边的空地上,我们很开心,我们知道我们很快就会长成参天大树的...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主要讲了什么
种桃花心木的是一个高大的人,他弯腰种 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不同的是 ,这是旱地,不是水田。树苗种下以后,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 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没有规则,有时三 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浇水 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

六年级下册的苏教版语文书第3课生字
六年级下册的苏教版语文书第3课生字 快点!!!... 快点!!! 展开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该不该让孩子很早学习人情世故?甜天萧雪儿 2009-12-14 · TA获得超过28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祈愿:请求,希望。2.鸡...

一年级下册第三课的生字组词和笔顺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生字组词 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擦(擦洗)(擦网)(擦伤)(擦亮)(擦边球)浙(浙江)(浙河)(浙水)(浙江省)桐(梧桐)(桐油)(桐柏)(法桐)簇(一簇)(簇拥)(簇新)浓(浓郁)(浓厚)(浓烈)(浓密)(浓度)臀(臀部)(臀尖)(洗臀)稍(稍大)...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一课高大的白杨树指什么,几棵小树又指什么_百度...
4爸爸的“微笑”表达了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著风沙成长起来.应为他比喻了老一辈合少一辈. 主要讲白杨在戈壁滩恶劣的环境下坚韧顽强生长,阻挡风沙,它们象征了守卫祖国边疆的战士,由物及人,以物喻人,赞美白杨的同时也在赞美保卫边疆的战士。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暗...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第三课小练笔怎么写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的小练笔 1、服从祖国、服从人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是千万个祖国建设者的高尚品质。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到哪儿去。不管自然环境多么恶劣,不管生活条件多么艰难,他们总是坚强的工作,顽强的战斗。不逃避、不妥协,直至奉献出全部的青春和热血。2、人民解放军是那么的伟大。哪儿需要...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17.18.19.20.21.22.课生字
歌咏 碧玉 妆扮 裁剪 剪刀 海滨 紫色 丝绦 涕泗 细叶 光景 万紫千红 第3课 荷花 挨着 莲蓬 饱胀 仿佛 衣裳 翩翩 舞蹈 蜻蜓 清香 碧绿 破裂 挨挨挤挤 翩翩起舞 园地一 动静 得失 吞吐 详略 攻守 进退 始终 呼吸 是非 爱憎 群芳吐艳 姹紫嫣红 落英缤纷 郁郁葱葱 喷薄欲出 旭日东升 夕阳西下 ...

四年级下册第三课仿写作文
8.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鸟的天堂仿写作文 1、我认真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那只却进洞去了,看清楚了那只,另一只又爬上了山。有两只猴子在嬉戏,你打我一下,我挠你一把,可有趣了呢! 起初还是静悄悄的,看不见猴子。忽然一只猴子蹿了出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丢了一根香蕉给它们...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视频教学录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荷花》课文范读朗诵老师朗读视频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荷花》第1课时课堂实录优质课视频教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第2课时教学实录公开课观摩课录像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荷花》课堂实录教学视频教师说课录像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三课 我的第一本书 课后第三大题的作文怎么写
这个小男孩叫乔元贞,家境非常的贫穷,连买本书的钱都拿不出来。他的母亲天天都在家里编草鞋,在外边卖草鞋,可是一天却卖不了几双。他的父亲乔海隔两三年从静乐县回家住一阵子,然后有去静乐县的山沟里,他在那里当塾师,也赚不了多少钱。元贞有一个同村的好朋友,叫史承汉,他家算是较富裕的,...

万柏林区17185769250: 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送元二使西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或课文内容,谢谢!
宥夏新鱼: 本课编排的三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送别》分别是唐代诗人王维、李白、白居易的著名诗作.三首诗都是描写送别朋友时,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浓浓深情. 《送元二使安西》这...

万柏林区17185769250: 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
宥夏新鱼: 本课选编了三首古诗:《长歌行》《七步诗》和《出塞》. 《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全诗的大意是:园子里那绿色蔬菜上的露珠,等到太阳一出就晒干了;温暖的春天给万物带来了恩惠,使它们充满了生机,可常常担忧秋天的到来,因...

万柏林区17185769250: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书第3课,古诗词三首 -
宥夏新鱼: 牧童 <唐>吕岩 字:【洞宾】 草铺横野①六七里,笛弄②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③卧月明. 舟过安仁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① 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白发谁家翁媪⑤? 大儿锄豆⑥溪东,中儿正织⑦鸡笼.最喜小儿亡(wú)赖,溪头卧⑧剥莲蓬.

万柏林区17185769250: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的迢迢牵牛星的翻译是什么? -
宥夏新鱼: 迢迢牵牛星 【作者】佚名 【朝代】汉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 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万柏林区17185769250: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内容 -
宥夏新鱼: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内容 桃花心木 林清玄 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

万柏林区17185769250: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桃花心木. -
宥夏新鱼: 奇怪 —— 越来越奇怪 —— 更奇怪 —— 非常感动 因为桃花心木在种树人的精心调教下,学会了适应环境,能够在“不确定”中生存,他们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生长.所以,种树人不再来,桃花心木也不会再枯萎了.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人也会遇到很多不确定,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万柏林区17185769250: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的主要内容 -
宥夏新鱼: 文章主要介绍了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以及怎样种桃花心木.借种树喻育人,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告诉我们: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文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物喻人,寓意深刻.哲理通俗易懂,具有教育意义.

万柏林区1718576925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桃花心木》 -
宥夏新鱼: 五 (1)在所填的词中,我们可以看出 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大树,显示出勃勃生机. (2)答:因为种树人来的目的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

万柏林区17185769250: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桃花心木种树人的话有哪三层意思 -
宥夏新鱼: 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 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得起风风雨雨的考验的人,才能成为坚强、有作为的人. 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学会独立自主.

万柏林区17185769250: 六年级下册三课古诗三首所选的三首诗是如何寄情于景的? -
宥夏新鱼: 我所有的一情一景的文章当中都是非常好的在六年级小学当中的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方面的知识的运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