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76章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作者&投稿:濮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2021.07.14周三

《道德经》第76章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

人活着时身体是柔软的,死后尸体僵硬。

草木活着时柔软脆弱,死后干枯。

所以坚强属于死,柔弱属于生。

因此兵强而不能胜,枝干高大则易折断。

强大处下为弱势,柔弱处上为强势。

【解读】

本章中,老子以弱主生、强主死的物理,来说明柔弱胜于强硬,柔弱比强硬实际处于优势的道理。所谓以弱胜强,就是这个道理。

太强太硬容易受伤,太直太方容易折断,柔弱无敌,因为可伸缩性强,有弹性,善于应变平衡;川行不止,因为其圆滑善于顺势流动。所以古人追求外圆内方,内圣外王。

事物的外表并不能代表什么,重要的要看其本质看其物理。黔之驴,看似庞然大物,但最终没有摆脱被吃掉的命运。有些人看去强势,但外强中干;有些人看去柔弱,但韧性极强,内心坚定有力,没人能打倒他。

【反思】

老子在此再次强调“柔弱胜刚强”这个观点。

同时,柔软与刚强,我想起舌头和牙齿。两者哪个更游刃有余?哪个更容易损坏?

【觉察】

在人际交往中,你是柔软的?还是刚强的?

运用哪个效果更好些?为什么?


道德经76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76章原文及译文答案如下:【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仞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译文】人活着的时候筋骨是柔软的,死后则变得僵硬。万物草木生长着的时候是柔脆的,死了则变得干枯坚...

《道德经》第76章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道德经》第76章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译文】人活着时身体是柔软的,死后尸体僵硬。草木活着时柔软脆弱,死后干枯。所以坚强属于死,柔弱属于生...

《道德经》读书笔记76章
(第76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译文: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

初识《老子》第76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强者则不胜,木强则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帛书《老子》甲本复原第41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仞贤(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

道德经第76章强弱
道德经第77章  张弓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解读:天道的作用,好像把弦系在弓上一样,弦位...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竭。故坚强者死...
人活着时身体是柔软的,而死亡后身体反而是坚硬的.草木万物活着时也是柔软的,而死亡后却是枯槁僵硬的.由此看来,坚持己见,个性刚强的人往往属于死亡之徒,柔和温润的人才是生存之徒。出自《道德经》76章。作者简介: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期伟大的...

道德经中柔弱胜刚强怎么理解?
原文见《道德经》第76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就像舌头跟牙齿的故事,牙齿硬还是舌头硬呢?当然牙齿硬了。可是,你牙齿掉光的时候舌头还在啊。柔弱代表着生命力,代表着...

用矛盾论思想解读《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近来,再次阅读毛主席的《矛盾论》,被里面的理论深度深深的吸引。或许是年龄阅历增加的缘故,原来许多不太理解的地方,现在与其他理论相互联系,相互理解,特别是与《道德经》相互印证,对双方内容的理解都有加深,比如《道德经》的第76章就是一个实例。这一章它的原文是: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这个自然段很容易让人想起老子的一句话 快!!!
再根据你的意思,从81章里面反复的比对,觉得只有这段才最适合了。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勇于敢则杀 勇于不敢则活的意思
其实,我们不能光从字面意思来理解,错把“勇于不敢”简单地理解为胆小、怕事、懦弱,说什么“一个人胆小怕事就可以活得长久一些”,而是要从“道”的角度来理解老子的意思。勇于敢其实就是刚强的意思,勇于不敢其实就是柔弱的意思。就如老子《道德经》第76章所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为...

滦平县13865411091: 给我祥细讲解“强大处下,柔弱处下”的意思? -
呈骅新山: 是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出自《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读了这段《道德经》翻译你就知道什么意思了,这只是老子的个人观点!只能看他自己的解释了!

滦平县13865411091: 《老子》第六十六章体现了老子怎样的处世哲学 -
呈骅新山: 体现了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一点“谦虚”.大了方面说讲的是“不争”的政治哲学.老子通过大国与小国的关系,讲了“大者宜为下”的道理,也讲了“圣人”也要“为下”.小了方面说就是个人的为人处世修养,以不争来争.还有要说明 谦虚指的是有能力的人才能自称谦虚,什么都不懂那根本就是无能.

滦平县13865411091: 谈谈你对道德经六十六章的见解和看法 -
呈骅新山: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统治者如果自私自利,终会使民众不堪重负;如果少私寡欲往往能团结民众,上下一心

滦平县13865411091: 翻译老子(七十六章) -
呈骅新山: 人初生时身体是脆弱的,死后身体是僵硬的,万物草木初生时是柔脆的,死后是枯槁的.所以追求坚强是条死路,保持柔弱是条生路.因此兵力强大了就会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折断.坚强庞大的东西总是处于下面,柔弱微小的东西总是居于上面.

滦平县13865411091: 2 如何理解七十六章中老子的思想? -
呈骅新山: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大意:人初生时身体是脆弱的,死后身体是僵硬的,万物草木初生时是柔脆的,死后是枯槁的.所以追求坚强是条死路,保持柔弱是条生路.因此兵力强大了就会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折断.坚强庞大的东西总是处于下面,柔弱微小的东西总是居于上面.理解:老子的学说,是从各个侧面来描述“道”的妙处,不用过于纠结于每个片章的理解,从整体去体味“道”,并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相联系,对你有所触动和帮助,才是正“道”.

滦平县13865411091: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的启示是? -
呈骅新山: 原文出自于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原文的内容: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

滦平县13865411091: 《道德经》中这句什么意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 -
呈骅新山:[答案] 有物混成:物,指“道”.“道”是混成一体之物 寂兮寥兮:“道”无声、无形(无象之象,无物之状) 独立而不改:“道... ⑿道法自然:“道”纯任自然,本来如此 这一章,老子描述了“道”的存在和运行,这是《道德经》里很重要的内容.主要包...

滦平县13865411091: 《老子》里有一句“虽有荣辱,燕出超然”是什么意思? -
呈骅新山: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意思是:人的精神可以不依赖外物而获得.才能名气出众之人不为功名利禄等外物所劳累,虽有荣观而身处自然则不违背人性..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道德经》,又称《老子》、...

滦平县13865411091: 《老子》第六十七章何解? -
呈骅新山: 天下人都说我的“道”太大了,大得什么也象,殊不知因为太大,才没有什么东西和它相比.如果它能象什么东西,它就趋于细小而不是“道”了. 我有三种宝贝,是应当永远保持它的;第一是宽容,第二是节省,第三就是不能在天下争先. ...

滦平县13865411091: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的译文 -
呈骅新山: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自然的法则,不是像拉开弓弦一样吗?高了就把它压低,低了就把它抬高;过满了就减小一些,不够满就补足一些.自然的法则,是减去有余的并且补上不足的.人世的作风就不是如此,是减损不足的,用来供给有余的.谁能把有余的拿来供给天下人?只有悟道的人能够如此.因此,圣人有所作为而不仗恃己力,有所成就而不自居有功,他不愿表现自己的过人之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