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说理的诗句

作者&投稿:花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关于说理的诗有哪些

(一)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二)生活情趣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7、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三)读书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8、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0、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四)奉献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10、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

(白求恩) (五)战争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诗经-君子于役》) 1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杜甫《石壕吏》) 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六)雄心壮志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七)爱国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之蓝关示侄孙湘》)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7、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8、以身殉国,何事不为?(陆游) 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 10、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恺) 11、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12、锦绣河山好收拾,万民尽做主。

2.说理的诗句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看清楚。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1]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1]

编辑本段后世影响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1]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苏轼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书画家、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在政治上属旧党。

3.关于说理的诗有哪些

(一)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二)生活情趣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7、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三)读书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8、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0、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四)奉献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10、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

(白求恩) (五)战争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诗经-君子于役》) 1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杜甫《石壕吏》) 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六)雄心壮志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七)爱国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之蓝关示侄孙湘》)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7、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8、以身殉国,何事不为?(陆游) 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 10、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恺) 11、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12、锦绣河山好收拾,万民尽做主。

4.关于说理的诗有哪些

1、对生活对自然的顿悟. 有“诗佛”之称的王维可谓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在《终南别业(别业即别墅)》中写道: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前人对其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颇有赞誉,认为其有化机之妙.“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的意思,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似无路可走了,于是就坐了下来.“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们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王维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宋人苏庠云:“此诗造境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苕溪渔隐丛话》) 古文运动的巨匠柳宗元在这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渔翁》就有奇趣,有画意.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诗作首句就题从夜写起,还很平常;第二句写到拂晓时分就奇了.本来,早起打水生火,亦常事,但“汲清湘”而“燃楚竹”,造语新奇,为读者所未闻.事实不过是汲湘江之水,以枯竹为薪而已.不说汲水燃薪,而用“清湘”“楚竹”借代,诗的意蕴就不一样,这里有超凡脱俗的感觉,象征着诗人的孤高品格.这里造语反常表现了一种特殊的情趣. 三、四两句写烟销日出,绿水青山现原貌之际,忽闻橹桨“唉乃一声”原来人已不见,只在山水之中.这里的造语亦甚奇,“烟销日出”与“山水绿”互为因果,与“不见人”无关,而“山水绿”与“唉乃一声”更不相干.诗句偏作“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大为反常.但熟味二句方能领悟其传达出一种惊异感;而于青山绿水中忽闻橹桨之声尤为悦耳怡情,山水也似乎为之绿得更可爱了.作者通过这样的奇趣,写出了一个清寥得有几分神秘的境界,隐隐传达出他那孤高又不免孤寂的心境,所以又不是为奇趣而奇趣. 2、对事理的体察.这里对哲理的感悟并不是抽象地说出,而多用形象化的手法加以表现. 首先是借助景物来表现.如王之涣气吞寰宇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观,气势雄阔.这里诗人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高度形象而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的十个字中.首句写落日西沉,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方景;次句写黄河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见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而言,诗人身在黄鹤楼,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和意中景融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三、四两句诗,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寻味.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其次是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加以表现.典型的例子是苏轼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在这里抓住了早春中几个典型的细节,不加修饰地写了出来,构成了一幅形象生动、意境浓醇的春江画图.“春江水暖鸭先知”句再现了春江中嬉水的群鸭,点出了“鸭戏图”的主景.然而不仅如此,尤其巧妙的是透过“水暖鸭先知”之语揭示了画面中无法表达的群鸭的“内心世界”,写出了群鸭敏锐地感觉出春水由寒转暖的知觉,更写出了群鸭畅于春水、戏于春水、恋于春水的神态,简直把画中的群鸭写活了,写神了!面画由此而陡然生气勃勃,洋溢着春回大地的醉人气息.。

5.关于说理的古诗

北宋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南宋陈与义《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南宋夏元鼎《绝句》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北宋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6.古代说理诗有哪些

北宋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南宋陈与义《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南宋夏元鼎《绝句》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北宋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道理如山,不移不变;雄心壮志,永攀永爬。” “真理如金,不怕试验;正义如剑,劈开荆棘。” “坚持真理,不畏诋毁;拥抱爱心,抚平创伤。” “清心正思,修身养性;纵千万劫,又岂在乎?” “信念如火,燃烧生命;勇气如铁,压倒困境。” “做人要清醒,事事要执着;不为世俗所迷,不为利益所扰。” “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善行十倍,言说何须?”


关于就说理的诗句
而“山水绿”与“唉乃一声”更不相干.诗句偏作“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大为反常.但熟味二句方能领悟其传达出一种惊异感;而于青山绿水中忽闻橹桨之声尤为悦耳怡情,山水也似乎为之绿得更可爱了.作者通过这样的奇趣

关于说理的诗句大全
蒌蒿满地芦芽短,是把当前景和意中景融合为一的写法.典型的例子是苏轼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写出了群鸭敏锐地感觉出春水由寒转暖的知觉.这样写、一看的描写,晚家南山陲,诗的意蕴就不一样,唉乃一声山水绿”、远近,简直把画中的群鸭写活了.事实不过是汲湘江之水. 三:“此诗造境之妙,亦常事,走到哪里算...

说理诗的诗句大全?
1、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3、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形容说理的名言或诗句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请你写出几句说理诗?
1、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2、春宵 宋代: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

关于借景说理的诗句
《观钱塘江潮》(余亚飞)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简析】这是一首现代哲理诗,以钱塘江潮为意象,表现了看似平常的钱塘江浪波下,蕴藏着惊天的能量,顷刻间涌起排山倒海的浪涛。意喻看似平常的人会蕴藏巨大的潜力;看似平常的现象后面会蕴藏巨大的力量。

既抒情又说理的诗句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秋风清》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说理诗:《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

借物说理的诗句或名言。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哲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全面地看问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哲理:人们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哲理:反映了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

说道理的诗加诗句
【品评】 有人以为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所以只宜于写景抒情而不宜于说理。这有 几分道理,但不能绝对化。因为理可以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出来,从而使得它 与景和情同样富于吸引力。同时,理本身所具有的思辨性往往就是非常引人入 胜的。(枚乘《七发》正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古今诗作中并不缺乏成功的 哲理诗。

登鹳雀楼里哪一句是抒情说理的?
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

永安市13927081720: 朱熹大师这首诗也叫说理诗,我国古代还有许多这倦的诗,试一试,你能填上吗? 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急!朱熹大师这首诗也叫说理诗,我国古代还... -
化静感苏:[答案]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永安市13927081720: 说理诗有哪些
化静感苏: L【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

永安市13927081720: 题西林壁 中即景说理的诗句 -
化静感苏: 就是诗的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从侧面看. ...

永安市13927081720: 含有哲理的诗句 -
化静感苏: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我能想到的就这些,老师前几天才讲的,希望能帮到你~~

永安市13927081720: “寓理”是诗人智慧的高度体现,我们从诗句中懂得了很多道理.“ , ” -
化静感苏: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永安市13927081720: 寓理的诗人智慧的高度体现,我们从诗句中懂得了很多道理 -
化静感苏: 一,直陈式说理 即通过议论直接阐明一个道理.例如: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陶渊明《杂诗》 这首诗直接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光阴易逝,时不我待,要惜时勤奋.诗歌直接说理,语言浅显,却寓意深刻....

永安市13927081720: 说理诗,短一点的,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
化静感苏: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永安市13927081720: 最富有哲理的诗有哪些 -
化静感苏: 我个人比较推崇题西林壁 编辑《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感想,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生活哲理,来告诉读者要相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作品解读 原文: 题①西林②壁③ 【北宋】苏轼 横看④成岭侧⑤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⑥. 不识⑦庐山真面目⑧,只缘⑨身在此山⑩中.

永安市13927081720: 题西林壁古诗借景说理的诗句是哪一个 -
化静感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