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之人文言文答案

作者&投稿:一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古代清高之人

所谓“清高”,辞海解释为“不慕荣利,洁身自好”,应该是含有褒扬之义的,“清”即清白正直,在中国人的词汇中,凡跟“清”字搭上关系的,往往有称誉的意思,如:卓越才能者名为清才,志行高洁者称为清士,儒雅文章则说清文,廉洁奉公者颂为清官,纯洁之友情则誉为清交,如今清字与“高”沾上了,想来该是顶量级的称誉了吧,然作者说“高”非是“高风亮节、德高望重”之“高”,而总要带上“孤高或孤僻”,甚至是“孤高”。苏轼有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谓高矣,又是多么的孤独啊,看来清高是要有一定的代价的,海子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种与幸福生活的距离,是一种与现实格格格不入,丅高的代价就是“孤独”。因此“清高”的名声首先落到那些遗世寂居的文人隐士头上。

严子陵:北宋名臣范仲淹任睦州知州时,在严陵濑旁建了钓台和子陵祠,并写了一篇《严先生祠堂记》,赞扬他“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严子陵才以“高风亮节”闻于天下。南宋嘉定年间,陈山严子陵墓旁也建起了高风阁,后来还办了个高节书院,今均早已湮没,只剩下一块墓碑,还保存在峙山公园里。

何氏三高「何氏三高」是指南朝时期庐江何氏家族中的三兄弟∶何求、何点与何胤。宰相何尚之是他们的租父。何家世代信佛,及至何求三兄弟已经无意进取官场,遂一味倾心道场。他们先后皆隐居於山林寺庙中,高蹈远行,时人称为「三高」,「大夫多慕从之」。(见《南史》卷三十)

何求,字子有,三兄弟中的兄长,曾出任太子洗马(太子出门时,负责前导之职),清心寡欲,崇信佛法。后辞职隐居吴地波岩寺,常以念诵为业,足不出门,人莫能见其面。

何点,字子皙,何求之弟。少年博通群书,善谈论。朝廷多次徵召出仕,皆不从。读书之馀,喜欢和僧人们相往来,和他们一起终日谈论咏赋、优游自得。宋大明年间,何求邀请僧印法师讲经说法。僧俗听众达七百多人。 竹林七贤魏晋间以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为代表的风流名士,逍遥山林,谈玄醉酒,长歌当哭,不与统治者合作,世称“竹林七贤”。

2. 古代清高之人

介子推介子推,重耳(献公子)微臣。

周晋(今山西介休)人。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

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

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

又据通志,介子推隐“后三十年,见东海边卖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晋成公年间(前607年~前600年)。

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仅有奉公子重耳出亡一事。“骊姬之乱”后,晋公子重耳避难奔狄,随行贤士五人,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

准此,则介子推早年也曾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

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据《韩诗外传》,谓重耳亡时,头须(一作里凫须)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

重耳无粮,被围,介于推割下自己臀部的肉供养重耳。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

重耳返国,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分推”。对此,介子推没有象壶叔(一名陶叔狐)那样,主动请赏。

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介子推无视狐偃等人的夹辅之力是错误的,但其中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

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吕氏春秋》云,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

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此说显然不足信。

介子推曾对其母说:“身欲隐,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如是,岂有自作诗而悬书宫门之事,当是介子推从者所为。

介子推隐居绵山后,文公曾派人多方寻找,并以绵上之田封给介子推,故绵山亦称介山。介子推是否被晋文公烧死,尚待进一步考证。

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忠义之士;多少文人墨客、达官显宦,登临题咏,寓兴抒怀,抒发对介子的怀恋思慕之情。清傅山有诗云:“青松白梧十里迥,狴(木字旁)青抵白词堂幽。

晋国园陵迷草木,绵田香火动春秋。名更卖扇传东海,身隐承颜肖故邱。

还虑寒山太枯寂,婉客分到牡丹头。”对介子的怜惜敬仰,对君主的怨怼忿詈,具蕴之于胸次,发之于笔墨。

在介山,有“思烟台”遗址。传说文公焚林,有百鸦绕烟而噪,或围在介子推周围,用躯体遮挡烈焰。

晋人感其功德,在此筑起一高台,纪念这些义禽。据县志引《山堂肆考》,文公为哀悼介子推,曾下令全国,三月五日为火禁日。

相传火禁不严,就会有风电之变,这便是我国数千年来寒食节的由来。在三晋历代,人们还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庙宇,以妥介子在天之灵。

宋天禧元年(1017年),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宋王当《春秋臣传》为介子推立传;民国《介休县志》、雍正《山西通志》也为介子推立传;胡春霖《山西名贤辑要》,介子推被收入《廉介类》。

君主诏封晋爵,人民祀之诚矣,这种矛盾现象涉及对介子推如何评价的问题。固然,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的言行处处渗透着迂腐愚昧的成分,但是,介子推“舍身赴义”的洁芳善行,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奸伪欺罔、人世谬举的愤懑,他的割股食君的牺牲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淳厚尚俭、信实礼让的传统美德的体现;从更深层次上看,在介子推身上蕴涵着对祖国的深沉赤诚的爱恋之情。晋献公嬖骊姬,杀申生,昏于家,乱于国,而重耳则成为振兴晋国的希望。

介子推的行为是他笃信爱晋国须爱重耳的自然表露。也许,正是这种对祖国的挚爱,才是人民永远怀念介子的根本原因。

严子陵严子陵是慈溪现境最早载入史册的人物。他原姓庄,后人因避明帝讳改姓严。

名遵,字子陵。今横河镇陈山人。

年轻时就很有名望,后来游学长安时,结识了刘秀和侯霸等人。公元8年,王莽称帝,法令苛细,徭役繁重,吏治腐败,民怨沸腾。

王莽为笼络人心,曾广招天下才士。侯霸趁机出来做官了,刘秀却参加了绿林起义军,决心推翻王莽政权。

严子陵当时也多次接到王莽的邀聘,但他均不为所动,最后索性隐名换姓,避居僻乡,彻底摆脱了王莽的羁绊。公元25年,刘秀终于击败王莽,在洛阳建立起东汉王朝,当上了皇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光武帝。

他登基后,思贤若渴,到处寻找严子陵。几年后,得知严子陵披着羊皮隐居在齐国某个地方钓鱼,便立即派人带了聘礼,备了车子去请,一连请了三次,并亲自致书云:“古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

惟此鸿业若涉春冰,辟之疮疮须杖而行。若绮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

箕山颖水之风,非朕所敢望。”严子陵实在推诿不过去了,才终于来到了洛阳。

这时,侯霸已经当上了刘秀的丞相。原来他在王莽失势时,便及时转舵,向起义军靠拢,以后凭着有一定能力,一步步爬了上来。

他深知刘秀十分器重严子陵,所以一听。

3. 文言文自命清高翻译

【成语】 自命清高

【发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解释】 命:认为。自以为清高。

【词语分开解释】

自命 : 1.自许;自己认为。 2.犹自名。

清高 : 清白高洁:操行清高|教育是清高的事业。也指孤芳自赏,不合流俗:自命清高。

【出处】 《战国策.齐策》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自命不凡、洁身自好、孤芳自赏

【反义词】沽名钓誉、好大喜功、同流合污出处 【原文】

齐人见田骈,曰:“闻先生高议,设为不宦,而愿为役。”田骈曰:“子何闻之?”对曰:“臣闻之邻人之女。”田骈曰:“何谓也?”对曰:“臣邻人之女,设为不嫁,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矣!今先生设为不宦,訾养千钟,徒百人。不宦则然矣,而富过毕也!”田子辞。 【译文】 齐国有个人去拜见学士田骈,说:“听说先生尊崇大义,不愿做官,而愿为人服役。”田骈说:“您是从哪儿知道的?”回答说:“我是从邻居之女那儿知道的。田骈说:“这是什么意思?”回答说:“我的邻居之女,不愿出嫁,三十岁了,却有七个儿子。不嫁虽是不嫁。可是比起出嫁的女子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先生不愿做官,而俸禄千钟,门徒百人。不做官虽是不做官,可是福裕比起做官的人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田骈听后,很感激他。

4. 文言文翻译题目《自命清高》

【原文】 齐人见田骈,曰:“闻先生高议,设为不宦,而愿为役。”田骈曰:“子何闻之?”对曰:“臣闻之邻人之女。”田骈曰:“何谓也?”对曰:“臣邻人之女,设为不嫁,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矣!今先生设为不宦,訾养千钟,徒百人。不宦则然矣,而富过毕也!”田子辞。 【译文】 齐国有个人去拜见学士田骈,说:“听说先生尊崇大义,不愿做官,而愿为人服役。”田骈说:“您是从哪儿知道的?”回答说:“我是从邻居之女那儿知道的。田骈说:“这是什么意思?”回答说:“我的邻居之女,不愿出嫁,三十岁了,却有七个儿子。不嫁虽是不嫁。可是比起出嫁的女子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先生不愿做官,而俸禄千钟,门徒百人。不做官虽是不做官,可是福裕比起做官的人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田骈听后,很感激他。

自命清高

【成语】 自命清高

【发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解释】 命:认为。自以为清高。

【词语分开解释】 自命 : 1.自许;自己认为。 2.犹自名。 清高 : 清白高洁:操行清高|教育是清高的事业。也指孤芳自赏,不合流俗:自命清高。

【出处】 《战国策.齐策》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自命不凡、洁身自好、孤芳自赏

【反义词】沽名钓誉、好大喜功、同流合污




张郃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1. 课外文言文阅读答案张巡传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之《张巡传》 令狐潮围张巡于雍丘,相守四十余日,朝廷声问不通.潮闻玄宗已幸蜀,复以书招巡.有大将六人,官皆开府,特进白巡,以兵势不敌,且上存亡不可知,不如降贼.巡阳许诺.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斩之,士心益劝...

琴高者赵人也.复入水去文言文答案
1. 琴高取龙子文言文翻译 琴高取龙子 【原文】 琴高,赵人也。能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间二百余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之。曰:“明日皆洁斋候。于水旁设祠屋。”果乘赤鲤鱼出,来坐祠中。且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乃复入水去。 【译文】 琴高是战国时期赵国人。

明史傅珪传文言文阅读
1. 文言文明史傅珪原文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

以贵骄人文言文答案
5. 文言文孙叔熬纳言的解释 原文 贾谊 著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④,使臣受吏民之垢⑤,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

汉高祖文言文阅读答案
5. 张衮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崔玄伯,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有俊才,拜阳平公侍郎。众务修理,处断无滞。 苻坚闻而奇之,征为太子舍人。辞以母疾不就,左迁著作佐郎。 太原郝轩,世名知人,称玄伯有王佐之才,近代所未有也。 太祖幸邺,历问故事于玄伯,应对若流,太祖善之。 迁吏部尚...

叔母劝学的翻译
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

文言文词语翻译题目
2. 帮我找10个文言文阅读有翻译,有题目.急 一.(2005年上海市)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0分) 郑人逃暑①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

晋候观于军府文言文道理
1. 晋候观于军府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晋侯观于军府【原文】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 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 召而吊之。再拜稽首。 问其族。对曰:“泠人也。” 公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对...

杨氏入山之大学的文言文解释
帮助的人:35.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杨氏入山文言文答案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枲,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

史记世家第二十七文言文答案
4. 《史记·勾践世家阅读答案附译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 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 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愿王释齐先越。” 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 让子胥。 子胥曰:...

扶绥县15999467869: 语文文言文清高之人 -
只成河车:[答案] 齐国有个人去拜见学士田骈,说:“听说先生尊崇大义,主张不做官,而愿为人服役.”田骈说:“您是从哪儿知道的?”回答说:“我是从邻居之女那儿知道的.田骈说:“这是什么意思?”回答说:“我的邻居之女,不愿出...

扶绥县15999467869: 跪求 文言文 清高之人 的翻译和答案 知道的 告诉下 不知道的就别在这里发疯 -
只成河车: 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翻译 作为官员收受贿赂,确实罪当处死,只是陛下让人赠送给他才接受的,这就是构陷别人触犯法令啊,恐怕不是所说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扶绥县15999467869: 语文文言文清高之人 -
只成河车: 齐国有个人去拜见学士田骈,说:“听说先生尊崇大义,主张不做官,而愿为人服役.”田骈说:“您是从哪儿知道的?”回答说:“我是从邻居之女那儿知道的.田骈说:“这是什么意思?”回答说:“我的邻居之女,不愿出嫁,三十岁了,却有七个儿子.不嫁虽是不嫁,而超过出嫁的人所生的孩子多多了.现在先生不愿做官,而俸禄千钟,门徒百人.不做官虽是不做官,可是富裕比起做官的人来还要富有呀.”田骈听后,很惭愧.

扶绥县15999467869: 古文阅读《清高之 人》中的不宦则然矣,而富过毕也.什么意思 -
只成河车: 不做官虽是不做官,可是福裕比起做官的人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扶绥县15999467869: 文言文中关于特别清高的人的故事. -
只成河车: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扶绥县15999467869: 清高之人设为不宦而愿为役的翻译 -
只成河车: 清高之人设为不宦,而愿为役.(不慕名利的人称不愿意做官,而愿意为人仆役.)清高解释:纯洁高尚,不慕名利,不同流合污

扶绥县15999467869: 自命清高 文言文答案 -
只成河车: 原文: 齐人见田骈,曰:“闻先生高议,设为不宦,而愿为役.”田骈曰:“子何闻之?”对曰:“臣闻之邻人之女.”田骈曰:“何谓也?”对曰:“臣邻人之女,设为不嫁,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矣!今先生设为不宦,...

扶绥县15999467869: 清高(汉语词语) - 搜狗百科
只成河车: 《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欲(想要) 杜子谏曰————谏(进谏,劝说) 王乃止—————止(停止) 自见之谓明———明(明智)《击鼓戏民》 击鼓戏民——戏(戏弄) 过击之也——过(过失) 使人止之——止(阻止)《不食嗟来之食》 不食嗟来之食——食(吃)食(食物) 贸贸然来————然(……的样子) 黔敖左奉食———奉(同“捧”)在括号内补出省略的内容,并解释. 1.(饿者)扬其目而视之 2.(饿者)终不食而死 3.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这句是叫你翻译吧.. 我就是不吃不劳而获的食物,才会落到这样的地步!

扶绥县15999467869: 古人判定清高之士的标准是什么? -
只成河车: 以前在语文课本上读过一篇《谈清高》,作者认为清高需要 两个条件,第一,既是要不做官.第二,既是要 有才.(对不起啊,写完了才发现是 评判古代士人清高的标准)不过,也可作参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