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系列」《孟子》(万章下)第七节

作者&投稿:高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前言:对于第七节相比第六节而言,可以说在内容中有将近90%的篇幅涉及到了古代历史的范畴(需完全意义上从历史的角度来做赏析。但是,其中的内容多半关乎礼制的问题,与《万章下·第一节》的人物与文化的特性不符(前者,较为生硬,制度下所规定的礼节等枯燥无味,且在如今几乎不存在先前体制的影子,也无从切身体会;后者,较为鲜活,性格与特征跃然纸上,还能亲身体验文化与人物带来的感受与影响),所以,在此不会像先前的史实赏析与大意赏析合并那样,给大家分析此节内容的现实意义。

说明:文中所涉及的篇幅较长的两段对话,分别在《梁惠王上·第一节》与《滕文公下·第一节》中有所涉及,可以自行查阅。

说明2:万章首先询问士人与诸侯的关系,在孟子摆明了(老百姓)对于诸侯的立场后,万章又由属臣(诸侯)与服役(诸侯)的事情牵扯到了君主与士人(百姓)的关系【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这句话前半段指的是诸侯召唤老百姓服役,而后半段却指的是君主谒见老百姓,可以说一句话当中完全不知道他要表达的是诸侯与士人的关系还是君主与士人的关系】。甚至还让孟子有所困惑,以“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的疑问形式,问及万章,君主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要接见百姓,在万章给予普通百姓以“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的属性后,这才使得孟子承接了下文。可以说,纵观整节内容的架构,我们是无法真正意义上理解万章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或是他到底想要问得的东西是什么,所以,只需要看孟子是如何回答的就可以了。

提1(在国曰市井之臣~礼也):

“庶人不传质为臣”中,庶人应向诸侯送见面礼而并非向君主送见面礼。此句本与君主无关,而在其后万章的询问中却然出现了“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可以说是凭空无故出现的“君”,完全只是突然出现的一个无关于孟子对万章的回答的名词。

提2(为其多闻也~取非其招不往也):

①、此句话中的“而况诸侯乎”也可以说是孟子发现了万章提问当中的漏洞而强行把身份地位拉回到诸侯身上( 君 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且 君 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 君 )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而况 诸侯 乎),万章所谓的“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已经是百姓与君主的关系了,而并非诸侯与百姓的关系)

②、孟子在此段用了鲁缪公与子思和齐景公与小吏的例子分别说明了君主(诸侯)与贤人志士的关系(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与遵守礼节的下位者对上位者的坚定不移的信念(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引申1(鲁缪公与子思):

古时,上位者与下位者的关系以及上德者与下德者的关系均不建立在朋友关系的基础上:前者,建立在君臣的基础上;后者,建立在师生的基础上。而,今时,虽然有明显的社会地位之分,但,不管是上司与下属的关系还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上位/下位;上德/下德)都是可以建立在朋友的基础上的,可以使得真正的授受建立在一种较为和谐(朋友)的基础上,使得传授者能够不顾地位的高低倾囊相授,使得收受者亦能够不顾德行的优劣而全盘接受,使得授受的效益在最大程度上成全双方(特别是立于下德之位的人,更能够完全意义上接受来自上德者的教育)。

引申2(齐景公与小吏):

古时的礼节(制度)在今时即是自身底线的存在,有些底线甚至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无关乎尊严或是志趣(以死明志))【换言之,正因为有这些底线,我们才能以人类的方式活命】,这些底线不会要了自己的命,只是让自己在拥有这些底线的同时选择正确的道路前行而已(而,只是说只有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才能算是有命之人)。简言之,在古时,因遵守礼节而不遵从君主(诸侯)的命令会惹来杀身之祸;今时,不存在所谓的杀身之祸,却存在若突破底线则会与不良之人站在同一战线上的情况,使得自己误入歧途而一失足成千古恨。

提3(以皮冠~小人所视):

理解(制度):

此段很好理解,原句是用赤色曲柄的旗召唤庶人,用杆头系铃的旗召唤士人;用牛尾与鸟羽做杆饰的旗召唤大夫,也就是说召唤不同阶级的人需要用不同情状的旗子,不管是用第三面旗子召唤第一类的人还是其他什么,不管这几类人敢不敢前往,只有一个意思:就像现在每个人有其自身的名字一样,可以看作第一面旗是庶人的名字;第二面旗是士人的名字;第三面旗是大夫的名字,用不相称的名字呼喊人,其人定然不会回声或应招。

赏析(原文):

不同的礼节召唤而得不同阶级的人物(包括圣贤),若是不完全按照圣贤之礼来对待圣贤的话,圣贤是绝对不会应招的。且,圣贤奔赴君主的道路上也需要君主对其特有的对待:①、义(君主能够按照正义或道德规范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对待圣贤))——君主之心与圣贤之心架起“义”的桥梁,从而使得圣贤往君主靠拢;②、礼(君主需要对圣贤完全意义上的尊重与厚待)——当圣贤已经与君主靠拢时,君主需要真正打开心门,礼贤下士。

引申:今时,在撇去了很多名义上的繁琐礼节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例子之一),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也当需与其相似:同道中人以心灵架起通往彼此的桥梁,然后在真正互相接近的时候,打开自己的心门,让对方真正意义上的走进自己的生活、日常,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亲人、朋友、爱人。

另:最后有提到《诗经》中所谓的“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其内涵即是仁义礼智信等是君子所贯彻的,是百姓所向往的,而只有这样的贯彻与向往,人间的世道才能太平(盛世)——太平盛世的出现与仁义礼智信(泛指诸子百家对人类的正面意义的贡献内涵(实质))的贯彻息息相关,而,若要使得百姓也能贯彻大道,则需要圣贤的指引(因为,百姓有其自身的劣根性,若长久处于向往状态,也容易被自己的心魔或是恶道吞噬)。

换言之,真正的人类(百姓+君子)都是以仁义礼智信等作为其贯彻、模仿、学习的对象的,并充斥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即,现下包括所有人在内应以学习这些东西为己身第一要务,当所有的人都开始或是继续贯彻这些东西的时候,太平盛世就此出现(圣贤的出现带领百姓共同贯彻之时)。


「浅析系列」《孟子》(公孙丑下)第一节
此节出现了如今都耳熟能详的三大俗语: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寡助之至,……;多助之至……。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赏析:因此句是以古之战场作为背景的,所以不管是天时还是地利,亦或是人和,都是对于战争而言的,而如今,已然没有了“战争”的说法...

「浅析系列」《孟子》(离娄下)第八节
前言:对于第八节内容来说,最好能够结合第六节与第七节的内容一并来看,这样会更直观、更易懂一些,而最佳的效果就是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这三阶能够直接告诉人们一个(或几个)深刻的生活真谛。赏析:列:第六节: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第七节:孟子曰:“中也养不...

「浅析系列」《孟子》(公孙丑下)第三节
前句:此节可以与第二节一起看,第二节是齐王称病召孟子进殿,而孟子亦称病推辞;第三节是齐王想用重金收买孟子,而被孟子拒绝了。孟子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君子的样子,第二节与第三节共同告诉我们一个为人的道理,真正的君子有其所在的身份与地位,不是清高而是自重;真正的君子有其不能收受的东西(...

「浅析系列」《孟子》(公孙丑下)第十节
此节,齐王面临孟子辞职归乡的问题,而在第十一节中孟子所传达的信息从侧面感觉上来说,是觉得齐王对于孟子不再像先前那样恭敬或是尊重从而采取的一种自我措施而已。说明:文中“不敢请耳,固所愿也”其实是希望齐王对孟子表达出强烈的挽留意愿,而并非所谓的谦词或是真实的推辞(因为,在那个时期,若...

「浅析系列」《孟子》(万章下)第七节
在此不会像先前的史实赏析与大意赏析合并那样,给大家分析此节内容的现实意义。说明:文中所涉及的篇幅较长的两段对话,分别在《梁惠王上·第一节》与《滕文公下·第一节》中有所涉及,可以自行查阅。说明2:万章首先询问士人与诸侯的关系,在孟子摆明了(老百姓)对于诸侯的立场后,万章又由属臣...

「浅析系列」《孟子》(告子下)第十五节
对于这两句俗语来说,无论是大任的内容也好,还是忧患、安乐的实质也罢,其背后仅仅只是“治国”二字的实用而已。在世袭制的基础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国祚能够延绵至今,即使拥有完善的忧患意识以及对安乐意识的完全摒弃,一个国家的国运也会因为世道的变迁而终结。所以,孟子所举出的六人例子,也其实只是...

「浅析系列」《孟子》(公孙丑下)第八节
说明(史实):此节已然提及“子哙”、“子之”等人,但是根据此节后半段中所谓的“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可以看出,此时齐人伐燕并未成功。原因是,史实中,孟子是主动劝说齐宣王讨伐燕国,并大获全胜的,并非私下与谁交谈或是询问(沈同)。所以,根据史实而言,孟子与沈同的谈话当中已经有...

「浅析系列」《孟子》(告子上)第十三节
先:在开篇之前先要说声抱歉,因为十一节、十二节包括此节完全可以放在一块来写。但是,出于谨慎,在写每一节内容的时候几乎不会看下一节,也是为了保证当节内容的纯粹性,除非当节内容的知识点较小或是残缺才会看附近几节内容是否有相似之处,从而合并在一起写。前言(回顾):第十一节:人有鸡犬...

「浅析系列」《孟子》(告子下)第六节(2)
接上文(淳于髡与孟子的第二问与第二答):问: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译:贤人对国家是这样的没有好处呀?答: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译:不任用贤人就会导致灭亡,想要勉强的支撑都是做不到的。原文:淳于髡只看得表面,在公仪子执政,子柳、子思当大臣的时候,鲁国的国土削减得更...

【浅析系列】《孟子》(梁惠王下)第七节
此节是以孟子所观察到的现象“今日不知其亡也”而对齐宣王所展开的关于如何正确选拔人才来治国的劝导。“前言”:第一段,其实是孟子在呈现当时齐宣王身边大臣的任免情况(亡)。然而,这个“亡”代表的是那些没有才能的人,或被罢官,或自己请辞,并非有才能之人(原因有二:其一、若是有才能之人...

沧浪区18831557523: 《孟子》第七章的诗意 -
步咏运泰: 出自《孟子》 万章下·第七章 「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 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君之所履,小人所视.』」 说的是想要求见贤人,却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贤哲认可的方法)

沧浪区18831557523: 翻译下《孟子.万章下》 -
步咏运泰: 万章问孟子说:“有人说:'到了大禹的时代,天下不讲道德,衰落起来,不把王位传给贤臣,却传于儿子.'有这样的事情吗?” 孟子曰:“不是,也不是这样子的.是天意,让传与贤人,那么就传与贤人;天意让传给儿子,那么就传给儿子...

沧浪区18831557523: 《孟子.万章下》:颂其文,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谈对“知人论世”的 -
步咏运泰: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

沧浪区18831557523: 《孟子.万章下》:欲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谈谈你对知人论事学说的理解 .求完整答案, -
步咏运泰:[答案] 答:万章问孟子说:“有人说:'到了大禹的时代,天下不讲道德,衰落起来,不把王位传给贤臣,却传于儿子.'有这样的事情吗?” 孟子曰:“不是,也不是这样子的.是天意,让传与贤人,那么就传与贤人;天意让传给儿子,那么就...

沧浪区18831557523: 《孟子.万章下》:颂其文,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谈对“知人论世”的 -
步咏运泰:[答案]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

沧浪区18831557523: 孟子 - 万章下 -
步咏运泰: 原文: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 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

沧浪区18831557523: 知人论世是我们进行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人,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告诉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 -
步咏运泰:[选项] A. 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B. 意识是沟通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桥梁 C.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 意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沧浪区18831557523: 阐述孟子意逆志说和知人论世说 -
步咏运泰: 知乎网友的回答 “知人论世”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即在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时要深入地了解诗人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339666162的生平、思想品德、经...

沧浪区18831557523: 孟子简介 -
步咏运泰: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