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国之后封君这一爵位消失了?

作者&投稿:大叔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传统的五等爵位是公、侯、伯、子、男,君这个爵位是战国时期的特殊产物。通常爵位是公、侯、伯、子四等的都是诸侯,所谓诸侯是指独立建国的一国之君。进入战国时代后,各个诸侯国都在推行郡县制,普通官吏的俸禄都是国家直接发放粮食、布匹、金钱等。对于一些有特殊功劳的功臣或者王室子弟,则可以封君,封君是有食邑的一类功臣或王室宗亲。

春秋时代,诸侯国的下一层级是卿大夫阶层,他的收入并非国家发放,而是从封地取得。比如晋国的六卿都是占有大量封地的卿大夫,他们为晋国效力,取得的报酬就是封地,功劳越大则封地越多。卿大夫对封地有绝对控制权,封地内的一切事务皆归领主所有,类似于一个国中国。战国时代封地制度被冲击,郡县制被大量推广,卿大夫们的收入大部分变成由国家发工资。为了过渡封地制和俸禄制,出现了食邑制,也就是领主在封地内仅仅享有一定的经济特权,其他权利则归国家所有。

战国时代的某某君,通常都是有大量食邑的,比如卫鞅被封在商於郡,号称商君,那么卫鞅在商於郡就拥有经济特权。信陵君魏无忌的食邑在信陵县,平原君赵胜的食邑在平原县,孟尝君田文的食邑在薛城,春申君黄歇的食邑在淮北十二县。封君拥有在封地内的经济特权,就会养门客,这些门客只吃不生产,他们吃的、用的都是压榨封地内的百姓。比如田文号称有三千门客,他们只消费,不生产,长期以往就会对封地内的经济造成重大伤害。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所有的封地都被取消,食邑制也被废除。皇室子弟、人臣功勋自有国家赏赐,他们都领国家俸禄,而不能去压榨百姓。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加上秦国的二十等军功爵位,已经满足国家的需要了,因此封君这一爵位被取消。汉承秦制,封君被取消,但是食邑制被保留,用于犒赏皇亲国戚以及人臣功勋。封君的消失反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反应了国家政治制度的改变。



这是因为战国时期周王朝已经没落了,已经没有任何的权势去为别的国家封君了,所以就消失了。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所有的封地都被取消,食邑制也被废除。皇室子弟、人臣功勋自有国家赏赐,他们都领国家俸禄,而不能去压榨百姓。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加上秦国的二十等军功爵位,已经满足国家的需要了,因此封君这一爵位被取消。汉承秦制,封君被取消,但是食邑制被保留,用于犒赏皇亲国戚以及人臣功勋。封君的消失反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反应了国家政治制度的改变。

因为君这个爵位基本上是靠家族地位,贵族承袭得来,而秦国一切都是靠战功说了算,公子也是如此,所以这个爵位就消失了。


战国时“君”是什么爵位
战国时期盛行的封君制是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继续。“君”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仪礼·丧服》篇讲:“君,至尊也。”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唐贾公彦又疏道:“以其有地则有臣故也。”这里指出了称君的两个条件,一是据有土地;二是属有臣子。战国时,天子逐渐失去权威...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称之为君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封建制度的一种尊号,尤指君主国家所封的称号或封号。如:平原君;春申君;武安君

战国时期的君和候,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秦国在秦惠文王赢驷时期之前还只是侯爵级别,秦国如果要分封贵族,有功之臣等人,分封的等级是不能超过本身,只能更低,此时周朝还存在,还需要遵守一下礼法,为此“君”这个新爵号诞生了,战国时期开始盛行“封君制”,封君制就是春秋时期国王及诸侯所分封卿大夫的继续,“君”是诸侯国的臣属,而“侯爵...

战国后期的“君”和“侯”哪个级别更高
君战国时期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大于候低于王,使用时间很短,后世也没有沿袭这一爵位。君是分封的王,而候是王侯伯子男中的第二爵位。不是一个概念,白起李牧等名将也是武安君,四公子也是君。就像官位和官阶,比如公安局长,和副处级的概念。

秦国以战功封爵,为何白起仅封君,未封侯?
如果当初长平之战后,白起乘胜灭了赵国,或许还能试试。总结来讲,战国时期盛行的封君制是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继续和发展,“君”是传统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依然代表各诸侯之下最为高贵的阶层。但他们又不等同于卿大夫,其制度形式有所发展和改变,比如新增了不临土治民,只拿俸禄的虚衔。甚至于还会出现...

为什么战国人以君称比如平原君什么的
因为他们是封君啊,四大公子都是各国的重要贵族,有自己的封地,那时候人们以封地的地名来称呼封君,比如公孙鞅被封在商地,被人们称为商君,后世就叫他商鞅了。平原君的封地在平原,自然被称为平原君。

弄清秦国“封君”与“封侯”的区别,重塑你对白起之死的认知!
很多人都认为秦国的列侯与封君是一个意思,如果以此论,那么武安君白起也应该是武安侯白起,即白起达到了军功爵的顶点。 不过根据个人的考据,秦国的“封君”和“封侯”完全是两件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下面我们先来梳理一下秦国自商鞅变法后的封侯情况和封君情况,从史料中来寻找答案。二 在秦国封侯难吗?很难!王翦在...

没有政治权力,经济地位也在下降的的封君,是怎么产生的?
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土地国有制度的瓦解和诸侯兼并战争的加剧,诸侯国都先后进行了经济、政治改革,承认土地私有权,改变赋税制度,推行郡县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封君已由“授民授疆土”的领主,逐渐变为没有土地所有权,也不能臣其吏民的封君,只是享受虚荣,衣食租税而已。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封君的身份性质已...

封君封臣制是哪个国家的
在战国时期,封君封臣制发展到惊人地高度,足以维系各国争斗之间的平衡。秦朝统一后,封君封臣制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改革后其保留了大致原貌。隋唐时期,封君封臣制继续得到延伸和发展,宋朝时期,其影响力进一步达到顶峰。明清时期,封君封臣制也发展到空前的程度,这便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特征之一。

春秋战国的选官制度
当时的封君虽然以功勋为主,但“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这说明以宗亲姻亲关系而跻入封君之列的亦不在少数,两者是并存的。 赐爵制在战国时已经普遍实行,集大成者是秦商秧变法后实行的“二十等爵制”,也称为“军功爵制”,主要是用来奖励军功,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新的等级制度,用以调节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和...

北江区18930347811: 有关战国时期国君的问题周朝刚开始分封爵位时并没有封王,为什么到周朝末期战国时代那么多国家的国君全都是王?他们是怎么升为王的? -
逮瑶消栓:[答案] 楚因为不满周王封的子爵,自立为王,因为楚国是蛮夷,所以中原诸侯并不太把这当回事.吴国和越过也是蛮夷国家,首领称... 到战国时期,齐国强盛,取代魏国成为中原霸主,魏国国君魏惠王朝齐威王于徐州,二人在徐州相约称王.后来,中原诸侯开...

北江区18930347811: 战国后期的“君”是什么爵位?比如孟尝君,武安君等
逮瑶消栓: 1.周王室分封的,是国君,有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我们统称诸侯,也称呼为国君. 在这其中诸侯王的兄弟(叔伯)一般封为君,诸侯王的爵位也有所不同...

北江区18930347811: 我国春秋战国的"君"是怎么回事? -
逮瑶消栓: 周王室分封的,是国君,有五等爵位,我们统称诸侯. 君是诸侯分封的,在自己诸侯国内的采邑,这些采邑的统治者,我们称之为君. 战国时期盛行的封君制是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继续.“君”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仪礼_丧服》篇讲:...

北江区18930347811: 为什么战国时候的臣子都已君为爵位? -
逮瑶消栓: 爵一般称爵位,是表示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一种尊号,多根据血缘亲疏或功劳大小来授给,长期不变,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世袭.西周的爵位有诸侯、大夫、士三级.战国时期各国的爵位有君、侯、卿、大夫等.执圭是楚国特殊的爵称.战国时的爵称大都与官职分开,有的只有爵称而无官职.

北江区18930347811: 春秋战国为什么名字后面都加上君字 -
逮瑶消栓: 春秋战国又称东周,是中国历史由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之间的一个过渡期,所以,不能称为”皇帝“,只能称”君主“、”王“、”公“,一般来说,春秋”公”较多,战国“王”居多(个人看法,并非政治立场)例如:齐桓公、楚庄王 等等,你是说皇帝还是所有人?如果是所有的人,那么就是出于礼貌. 多多少少受一点孔子的儒家文化影响.

北江区18930347811: 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号\爵位主要为哪些?比如说,战国四公子:平原君,信陵君等是属于爵位,还是封号.. -
逮瑶消栓:[答案] 国诸侯的爵位始于各国第一位国君,是建国的时候周王封的,比如说描写这一时期的史书上说:宋公、齐侯、郑伯、楚子、许男,说明在周初分封的时候宋国国君的爵位是公爵,齐、郑、楚、许依次是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确切地...

北江区18930347811: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有的称公有的称王 -
逮瑶消栓: 周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中原及北方地区,古称“中国”.江南地区,古称“蛮夷”. 周朝的时候周天子称"王...

北江区18930347811: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君刚开始爵位很低到 -
逮瑶消栓: 开始的爵位,还是比较合乎当时规矩的,根据实力、与周王室的疏密等因素,来定.只是到了后来,周室衰微,诸侯强大,才互相吹捧或自己吹捧,把爵位定的很高

北江区18930347811: 战国时期秦国的爵位具体用途是什么? -
逮瑶消栓: 战国时期的爵位很有用的.爵位都是有封地的,封地几乎是一个小王国,在这里几乎可以为所欲为.即便授封的国君要讨伐,封地之主也可以效忠别国的君主而获得庇护.当然,这也算是个别情况.其实,最大的作用,就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几...

北江区18930347811: 战国时代君和公的职位那个大, -
逮瑶消栓: 君: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废除了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而实行郡县制,出现了有别于之前卿大夫的封爵,如通侯、君等.封爵“君”的为王室子弟或者权臣,如信陵君. 公:周朝时期,爵位的顺序本是“公侯伯子男”依次排序..进入战国时期后,各强大诸侯之间皆自称为“公”,如齐桓公.借以抬高身份. 可以说,此时的“公”为诸侯国王,“君”则辈份小一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