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和韩非子师从儒家,为什么最后却成为法家的代表人?

作者&投稿:自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何师从儒家的韩非子和李斯,最后却成了法家的大佬呢?~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百家齐鸣。纵观历史,我们发现其中儒家和法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的思想影响最大。儒家与法家泾渭分明,儒家强调仁政,而法家强调法治,两者看起来水火不容,针锋相对。
然而,翻阅历史,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战国末年,法家思想的大佬李斯和韩非子竟然都是儒家思想代表荀子的学生。那么,就奇怪了:为何师从儒家大佬荀子的韩非子和李斯,没有成为儒家大佬,反而最后却成了法家大佬呢?
这一切的根源要从韩非子的老师荀子说起,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思想最后的代表人物。现实的残酷,曾经给孔子和孟子等一些人好好地上了一课。儒家的思想到了荀子的时候,发生了“变异”,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荀子“性恶”论的提出。儒家的孟子等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因此他们天真的认为主要用仁政,就可以感化世人,建立一个完美的世界。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事实证明人性是靠不住的,不符合现实。于是乎,荀子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为此,荀子“离经叛道”,提出了礼法并举、王霸统一,礼高于法,礼为法之大本的思想。也就是说他老人家认为礼和法可以相互为用,只讲法治,不讲礼治,百姓只是畏惧刑罚。以礼义为本,则法治就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了。荀子的此观点的提出,开创了儒法合流的先河。

韩非子和李斯作为荀子的学生,自然在一定程度受到了老师荀子这种礼法并举的思想的影响。但是荀子还只是一个理论家,而韩非子和李斯二人可是要出仕做官的,在战国的那个乱世,七国的国君们要的是法治,要的是像商鞅一样,能够让秦国富强的人,而荀子的礼法并举,是个鸡肋。于是乎,韩非子和荀子完全抛弃了荀子的礼制,在各国推销实用的法治。最后,韩非子和李斯华丽转身,用实践向世人证明他们自己是法家代表。

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思想从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义“,再到荀子的”礼“,是越来越重视现实的功用以及可操作性,看起来与法家的思想越来越接近。而荀子的韩非子和李斯在老师荀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成了法家集大成者。
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更加鸡贼,他们采用“外儒内法,儒法并用”的思想来治理国家。笑里藏刀,谁不老实,就打到服为止。

荀子虽然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他的思想其实是和传统的儒家有所不同的,比如他主张人性本恶阿,主张要把人的属性分成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阿,他在政治上主张以儒家的仁义来教化人民,同时用法律来对人进行约束,所以李斯、韩非子在受到他的思想启发后再参考了其他学派的主张发展形成了法家的治国理念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百家齐鸣。纵观历史,我们发现其中儒家和法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的思想影响最大。儒家与法家泾渭分明,儒家强调仁政,而法家强调法治,两者看起来水火不容,针锋相对。


然而,翻阅历史,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战国末年,法家思想的大佬李斯和韩非子竟然都是儒家思想代表荀子的学生。那么,就奇怪了:为何师从儒家大佬荀子的韩非子和李斯,没有成为儒家大佬,反而最后却成了法家大佬呢?


这一切的根源要从韩非子的老师荀子说起,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思想最后的代表人物。现实的残酷,曾经给孔子和孟子等一些人好好地上了一课。儒家的思想到了荀子的时候,发生了“变异”,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荀子“性恶”论的提出。儒家的孟子等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因此他们天真的认为主要用仁政,就可以感化世人,建立一个完美的世界。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事实证明人性是靠不住的,不符合现实。于是乎,荀子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为此,荀子“离经叛道”,提出了礼法并举、王霸统一,礼高于法,礼为法之大本的思想。也就是说他老人家认为礼和法可以相互为用,只讲法治,不讲礼治,百姓只是畏惧刑罚。以礼义为本,则法治就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了。荀子的此观点的提出,开创了儒法合流的先河。


韩非子和李斯作为荀子的学生,自然在一定程度受到了老师荀子这种礼法并举的思想的影响。但是荀子还只是一个理论家,而韩非子和李斯二人可是要出仕做官的,在战国的那个乱世,七国的国君们要的是法治,要的是像商鞅一样,能够让秦国富强的人,而荀子的礼法并举,是个鸡肋。于是乎,韩非子和荀子完全抛弃了荀子的礼制,在各国推销实用的法治。最后,韩非子和李斯华丽转身,用实践向世人证明他们自己是法家代表。


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思想从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义“,再到荀子的”礼“,是越来越重视现实的功用以及可操作性,看起来与法家的思想越来越接近。而荀子的韩非子和李斯在老师荀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成了法家集大成者。


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更加鸡贼,他们采用“外儒内法,儒法并用”的思想来治理国家。笑里藏刀,谁不老实,就打到服为止。



因为法家也是从儒家衍生而出的,法家是用来治理乱世的,儒家是盛世治人,二这两人都深知法家的有效性,所以成为法家代表。

因为法家的思想就是从儒家发展而来,而推动这种发展的就是李斯和韩非子。

儒家不是单纯的君子之交和礼乐,而是哲学和法学,儒学各个方面都有涉猎,甚至要求很高。而此二人在法学方面有突出成就而成为代表人。

因为他们觉得法家在当时是最适合的,最能为自己获得利益,所以就背叛了师门。


李斯和韩非子师从儒家,为什么最后却成为法家的代表人?
韩非子和李斯作为荀子的学生,自然在一定程度受到了老师荀子这种礼法并举的思想的影响。但是荀子还只是一个理论家,而韩非子和李斯二人可是要出仕做官的,在战国的那个乱世,七国的国君们要的是法治,要的是像商鞅一样,能够让秦国富强的人,而荀子的礼法并举,是个鸡肋。于是乎,韩非子和荀子完全抛弃了荀...

法家李斯、韩非子为何师从儒家的荀子?
而法家代表人物就是李斯和韩非子。他们都是荀子的得意门生,这说起来好像是有些背出师门的意思。 实际上这是后世上帝视角的疑问。 一来当世之时,只是以老师来分学派,并没有确定的儒家、法家之分,只要是适合自己需要的,能够激发本人思维活力,得到统治者认同的观点,大家都可以学习。 还有一点就是...

李悝与韩非子的老师明明是孔门大家,为何他们最终会成为法家大师?_百度...
但不得不说,儒家思想中也有严刑峻法的基因,也正是因为李悝和韩非子,在学习儒家思想时,觉得严刑峻法思想,有较强的社会实用功能,才会注重这方面的学习,也因此,在不断的学习之后,他们成为了法家大师。

为什么李斯、韩非子师从荀子,然而却是发家的代表人物?
荀子虽然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他的思想其实是和传统的儒家有所不同的,比如他主张人性本恶阿,主张要把人的属性分成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阿,他在政治上主张以儒家的仁义来教化人民,同时用法律来对人进行约束,所以李斯、韩非子在受到他的思想启发后再参考了其他学派的主张发展形成了法家的治国理念 ...

揭秘为什么李四和韩非子是多年同学并投毒?
他是法家的大师。韩非子雕像韩非子师从著名儒家学者荀子。荀子对法家有很深的研究,他深受影响。况且韩非子深受道家经典《老子》的影响。他融合了道家经典、儒家法律学和商鞅变法思想,成为一名法家,最终成为法家的代表人物。后人称他为“韩非子”,“子”是尊称。《子》和孔孟一样,表达了后人对他的...

韩非子是哪一派的?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第一,韩非子和李斯都在荀子门下学习,然而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重视礼仪道德,但也强调了政治法度的作用,所以韩非子和李斯是法家这点,和荀子所代表的儒家并不冲突。在这里,李斯先出师门投靠到了秦国,在吕不韦门下得到重用,之后又成为了秦始皇嬴政的心腹。然而韩非子却回到了弱小的韩国,想让韩国...

荀子身为儒家代表人物,为何培养出韩非子和李斯两位法家弟子?
另外,让人非常不解的是,既然荀子为儒家代表人物,为何培养出韩非子和李斯两位法家弟子呢?《史记》里明确记载:“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也就是说,两人都是荀子的弟子,这点毋庸置疑。韩非子出身于韩国贵族之家,年轻时就非常有理想有抱负,看到弱小的韩国经常被...

读史记|韩非子究竟被谁害死了
关于说韩非子是法家只是后世的说法,其实韩非子的老师是儒家的荀子,其思想来源更多的是《道德经》。韩非子曾经师从于儒家的荀子。但是,他并没有将儒家的仁义继承下来,而是把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的很多思想糅合在一起,形成实用有效的法家思想。从韩非子写的《喻老》、《释老》中可以看出韩非子的思想源于《道德...

韩非子的学说,根源是荀子的“礼”吗?
韩非师从荀子,但他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却“喜刑名法术之学”。这个法术的术,其实来自于法家思想家申不害的思想,申不害主张君主当执术无刑,因循以督责臣下,其责深刻,所以申不害的理论称为“术”。而法,这是来自于著名法家的思想家改革家商鞅的理论。这两种理论统称“...

李斯和韩非子师出荀子,怎么会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而不是儒家。
荀子确实是儒家代表,最著名的言论是“人之初,性本恶”。而李和韩继承了他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思想,即既然人的本性是恶的,比如有私心贪欲,那么在管理他们上,就必须要有制度来规范、约束和打击他们不良的行为,因而正式形成了各种管理制度和法律,因此他们变成了法家的代表。这就好比老师,他...

建邺区15357131918: 韩非李斯师从儒家荀子,却为何成为了法家的代表人物? -
底洪亚硫: 荀子是儒家学派,但与孟子不同,荀子主张“性本恶”,因此被儒家正统认为是异端,而且,荀子的学说部分为后来被法家采纳. 荀子既是儒家的集大成者,同时也积极吸取其他学派的合理成分. 这样可以理解了吗

建邺区15357131918: 李斯师父是荀子但为何要焚书坑儒了 -
底洪亚硫: 李斯的老师是儒学的荀子,但李斯不属于儒家.他与韩非子都是法家代表人物.他主张严惩与儒学仁爱相反.他提出的只是焚书,并没有主张坑杀.

建邺区15357131918: 韩非子是怎样被李斯所害? -
底洪亚硫: 韩非之死,史籍有两种说法. 一是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也是迄今为止韩非之死的母本说法和主流说法:“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

建邺区15357131918: 为什么韩非开始被秦始皇重用而最后又死在秦国的监牢中?
底洪亚硫: 非简介: 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 是我国战国末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出身韩国贵族,是荀况的学生,曾建议韩国变法,不为韩王采纳,后为秦王政重视,被邀赴秦,不久因李斯等人陷害,被治罪下狱,毒杀于狱中.他批判吸收了春秋以来儒、道、墨各家的思想,特别是总结了前期法家的思想,综合了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的不同倾向,提出了以法为核心,把法、术、势三者合一的法治学说,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术,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韩非主张进化的社会历史观,反对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认为人人有“自为心”(自私自利之心).提出极端功利主义的伦理观.他的著作有《韩非子》55篇

建邺区15357131918: 荀子的学生李斯最后成了哪一学派的学者 -
底洪亚硫: 荀子是儒家的,但他有点偏向于法家,所以历史上也被称作“法儒”. 而他的学生李斯(还有韩非子)却走向了法家,成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中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而李斯作为秦朝的宰相,是法家最大的实践者.

建邺区15357131918: 李斯是儒家的,为什么会向秦始皇建议焚书坑儒? -
底洪亚硫: 李斯不属于儒家,但是师从儒家大师荀子.荀子的学生很多,有的是儒家的,有的不同.最著名三个有两个半不是.李斯、韩非两个属于法家,汉朝开国功臣将领之一的张苍一半...

建邺区15357131918: 韩非子 是怎样的一个人? -
底洪亚硫: 韩非,韩国人,出身贵族世家,是韩国的公子,约生于公元前280年(周报王三十五年),卒于公元前233年(秦始皇十四年).他口吃,不善于说话,而善于著书. 韩非和李斯同是荀卿的学生,他才学超人,李斯自以为不及他.韩非虽曾师事荀卿,可他没有继承荀卿的儒家的思想,而是"喜刑名法术之学",并"归本于黄.老",继承和发展法家的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集大成者

建邺区15357131918: 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虽然他们是学儒出身,但最后都成了发家??
底洪亚硫: 不对.诸子百家的法家,不是儒家.

建邺区15357131918: 李斯与韩非的关系? -
底洪亚硫: 战国时的韩非子,“为人口吃”,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结巴”. 不能很好的讲话,却能做很好的文章. 与李斯一起跟着荀子学习,两人是同学,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子. 韩非子见韩国较弱,曽多次向韩王进谏,而韩王不加理睬. 于是韩非子在悲愤中著书十余万言. 韩非子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他的书传至秦国,秦始皇读后大家赞赏,恨不得和韩非子交朋友. 秦发兵攻韩,韩国派韩非子出使秦国.被秦国扣留,后因李斯进谗言而下狱. 李斯派人给韩非子下了毒药,使其自杀. 韩非子想见秦始皇诉说,也没有成功.

建邺区15357131918: 韩非子是李斯害死的吗? -
底洪亚硫: 李斯和韩非子是同学,他们学的都是法家理论,都主张严刑峻法以治民.两人的差别在,李斯出身于楚国平民,是实践家;韩非子出身韩国宗室,是理论家.韩非子写下了《五蠹》等一系列著作,阐述他的理论主张.当时还是秦王的始皇帝读了之后,极为欣赏,向韩国发兵,索要韩非子.于是韩非子遂入秦国.但还没见到秦王,他的同学李斯就开始陷害他.李斯嫉妒韩非子的才华比自己高,韩非子被秦王重用,那就意味着自己可能会坐冷板凳.于是李斯在秦王面前进谗言,秦王大怒,下韩非子于狱.李斯派手下送去毒药,逼韩非子自尽.韩非子欲见秦王申诉不得,在狱中愤而自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