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南行前集序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作者&投稿:菜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苏轼《南行前集序》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自少闻家君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 已而作者。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己亥之岁,侍行适楚,舟中无事,博弈饮酒,非所以为闺门之欢,而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为咏叹。盖家君之作与弟辙之文皆在,凡一百篇,谓之《南行集》。将以识一时之事,为他日之所寻绎,且以为得于谈笑之间,而非勉强所为之文也。时十二月八日,江陵驿书。

  ———《苏轼文集》

  精妙的艺术作品,总是令人惊羡的:一片美好的风景,一缕婉转的天籁,一段难以名状的情愫,似乎都在刹那间,从艺术家的笔底,梦幻般地显现了———恰如迷蒙的烟波上,突然显现的葱郁缥缈的“海市”!

  艺术创造的这一奇妙境界,往往引发人们神秘的猜想:艺术家仿佛是凭借于苦思冥索和突然获得的启示,从事创作的———在艺术家的心灵中,难道真的居住着一位不常显形的可爱“缪斯”(艺术女神)?

  曾经创造了“凌空如天马,游戏如飞仙,风流儒雅,无入不得”的奇妙诗作的苏轼,则以“南行”途中的斐然收获,告诉了人们一个与此完全不同的体验。

  嘉祐四年(1059)十月,早已考取进士的苏轼兄弟,随同父亲一起赴京受职。由于心境畅悦,又不急于赶路,他们出眉山,经嘉州,江行“适楚”(江陵),有机会饱览了沿途江山的秀奇清美之景。而且舟行闲暇,“博弈饮酒”,父子唱和,留下了近百篇诗作———这就是苏轼在江陵驿站编成的《南行集》之由来。

  苏东坡虽然才气横溢,但正如他兄弟苏辙所说:“其居家所与游者,不 过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上枢密韩太尉书》)所以,早年居家虽“为文至多”,实无磊落壮奇之作传世。

  这一次却不同了———一叶轻舟驰行于三峡奇境之中,两岸有望不尽的“山川之秀美”,沿途更有“贤人君子”的许多“遗迹”可供留连;至于异乡民间的“朴陋”风俗,更激发起这位年轻诗人多少感触和奇思!一篇篇浸染着山水灵气、夹带着峰矗浪奔之势的诗作,由此在苏轼“谈笑之间”挥洒而出。如被后世诗论家赞为“刻意锻炼,语皆警峭”的《入峡》,“波澜壮阔,繁而不沓”的《巫山》(纪昀语),以及“岩壑高卑,人物错杂,大处浩渺,细处纤微,无所不尽,可敌一幅王维《江干初雪图》”(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的《江上值雪》等等,无不作于这“南行”期间。

  在总结“南行”收获时,苏轼提出了有关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论断:艺术创造有赖于丰富的生活感受的触发。当这种感受为“耳目之所接”,而“杂然有触于中(心)”的时候,便是艺术家的创造奇气勃郁而兴的重要契机。这时,优秀作品的诞生,便不以艺术家主观的意志为转移了———它正如“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一样,当其“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

  苏轼的这一见解,虽然并非首创(欧阳修曾经提出过类似的看法),但毕竟是灿烂的!因为它来自于“南行”途中活泼泼的创作体验,不仅推翻了那种视艺术创作为有某种神灵启示的荒谬猜想,也推翻了那种以为只要呆在书斋斗室苦思冥索,“勉强”为文,就可以产生伟大艺术的天真想法。———不!艺术创作纵然离不开一定的资质和秉赋,纵然不排除坚毅不懈的“为文”技巧的训练,但仅仅具备这些,就“勉强”为之,是不会有多少收获的。因为它缺少了激发艺术创造力勃然“外见”的最重要的条件———那就是气象缤纷的外部世界及艺术家对它的新鲜活跃的感受。

  有趣的是,几乎在此同期,苏轼的兄弟苏辙,也得到了同样的认识。当他在赴京途中,“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以及“至京师”“而后知天下之巨丽”之际,终于领悟了孟子、太史公何以能有瑰玮之文惊动天地的道理:“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上枢密韩太尉书》)———这“气”,不正是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感受在艺术家心灵中突然激起的创造意气么?倘若没有丰富的生活感受在胸中磅礴奔突,又何能“溢乎其貌”而“见(现)乎其文”?明白了这一点,人们也便懂得:唐代书法家张旭,何以见公孙大娘剑器之舞,而悟得了奇妙的笔法;而大画家吴道子又何以于“画笔久废”、受请绘画天宫寺“鬼神数壁”之前,偏要请裴将军舞剑以助壮气,终于“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了。

  这样看来,苏轼的这次“南行”实在太重要了———诗歌创作的实践,所带来的理论上的豁然贯通,遥遥地指引着他,从此从书斋斗室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而进入了艺术创造的全新天地!




苏轼南行前集序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苏轼《南行前集序》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自少闻家君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 已而作者。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己亥之岁,侍行适楚...

苏轼自评文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 东坡自幼承他父亲的教导,24岁时作《南行前集序》,就说过:“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自少闻家君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未尝敢有作文之意”,就是不为了作文章而作文章,必胸中有所蓄积,...

苏轼《南行前集序》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自少闻家君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己亥之岁,侍行适楚,舟中无事,博弈饮酒,非所以为闺门之欢,而...

苏轼《自评文》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东坡自幼承他父亲的教导,24岁时作《南行前集序》,就说过:“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自少闻家君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未尝敢有作文之意”,就是不为了作文章而作文章,必胸中有所蓄积,...

新青区15388879381: 苏轼的《南行前集》翻译,速度,好了重赏!!! -
武堵骨力: 【原文】 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①,充满勃郁②,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自闻家君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己而作者.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有作文之意...

新青区15388879381: 谁帮我把 南行前集序 翻译下啊 急 今晚就要 越快越好 -
武堵骨力: 上下文结合看,我勉强翻下,振犯了罪向南逃跑,熬(看前文他全名,前面一样)步行千里劝导他,至此听说这件事的人都认为他的行为高尚.

新青区15388879381: 苏轼南行诗78首 -
武堵骨力: 【潭】 翠壁下无路,何年雷雨穿.光摇岩上寺,深到影中天.我欲然犀看,龙应抱宝眠.谁能孤石上,危坐试僧禅. 【南寺】 东去愁攀石,西来怯渡桥.碧潭如见试,白塔苦相招.野馈惭微薄,村沽慰寂寥.路穷斤斧绝,松桂得干霄. 【北寺...

新青区15388879381: 苏轼的诗词及赏析100字 -
武堵骨力: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此词的赏析文字附后(共100字),供参考: 此词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孤高旷远的情景,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心境,融入神话传说,以月的阴晴圆缺,寓意对人世的哲学感悟,悲凉中有达观.全词不用典,不堆砌,意境高远,又能使雅俗共赏

新青区15388879381: 苏轼代表作即赏析 -
武堵骨力: 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新青区15388879381: 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武堵骨力:[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

新青区15388879381: 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什么意思? -
武堵骨力: 这是苏东坡最感人的一首,自然之极,无修饰,是真情的流露.苏东坡是豪放派我不否认,但他也有儿女情长.感情的表达很细腻,也有一些婉约之作. 江 城 子 ——苏东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所作,苏东坡做了一个遇见亡妻的梦,醒来感慨系之,写这首词,来表达对妻子的怀念.此词开了悼亡词之先河,被行家视作悼亡词中绝唱.)

新青区15388879381: 苏轼的爱国诗 -
武堵骨力: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赏析:烟雨之中,坦坦荡荡一峭劲身影落落而行,何在等旷达洒脱!东坡好竹,字字句句便如峭拨修竹般一片疏影斑驳,不染俗尘,风起风住处,透出逍遥情致.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新青区15388879381: 苏轼的资料及诗词鉴赏 -
武堵骨力: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湄山人.东坡自幼博贯内外群典,属文日数千言,一○五七年二十二岁时进士及第致仕.在朝期间,时值王安石推行新法.东坡站在保守派的立场,上书力陈新法之害.书曰:「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

新青区1538887938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上一句是什么
武堵骨力: 1原文: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译文: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