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强才能安民的文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言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治国安民》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解释:治:治理;安:安定。治理国家,安定人民。

在贞观九年(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面美女古玩满院。(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朕(皇帝自称)亲眼目睹,因此(我)日夜努力,只希望清白英明,使得天下太平无事。于是才能(官吏)不盛行兵役,年年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数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君主英明,百姓怎么就不能够安乐呢”

2. 急求出现国强民富、国富民强、民富国强这类词语的古文,越多越好,

儒家

儒家把传统的富民观点,丰富发展成为一种安邦治国的经济理论。孔丘提出“足食”、“富而后教”的论点,把充裕人民的物质财富作为实施礼乐教化的基础。他的富民措施主要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即实行宽惠的经济政策,允许人民牟利取财,同时要求统治者节用薄敛。他把人民的富足看作是 *** 获得充足财源的基础,主张民富先于国富,国富建立在民富的基础上,这就是著名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颜渊》)的财政思想。孔丘的富民思想在中国长期成为传统的教条,具有深远的影响。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继承者孟轲与荀况对富民思想作了进一步阐发。孟轲的富民政策主要是发展生产和减轻赋税,“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上》)。他的发展生产的具体措施是制恒产、兴井田、给每农户五亩宅、百亩田,使民“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他的薄税敛主张是:商舍不税,也不征货物税、房地税和无职业者的人头税,只征单一的农业税,即相当农民收获九分之一的劳动地租。孟轲认为实行了这些富民措施,就能使“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梁惠王上》),达到家给人足,天下大治。荀况继承了早期儒家不与民争利的观点,进一步阐发了治国必先富民的意义。他批评统治者好利聚敛是“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并分析了财富分配与国家兴亡的关系:“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荀子·王制》)。他从治国必先富民的理论出发,要求统治者“以政裕民”(《富国》),即采取节用薄敛和倡导发展生产等措施,使民富裕。他说:“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大略》)。他认为人民富裕,有利于生产发展,“裕民 *** 富,民富则田肥以易”;而生产愈发展,国家也就愈富,从而“上下俱富”(《富国》)。荀况把民富与国富在理论上统一起来,对儒家的富民思想作了总结性的阐发。

墨家

墨家从小生产者求生存、求发展的愿望出发,反对亏人自利,要求在互爱互利中求富。墨家认为求富的途径在于自己的努力劳动:“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墨子·非命下》)。他们反对统治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辞过》)。要求厉行节约,减轻人民负担。但墨家在富民与富国关系上,不同于儒家,他们主张“官府实而财不散”(《尚贤中》),要求充实官府而不是藏富于民。认为国家“仓有备粟”(《七患》),就能“有以食饥息劳,将养其万民”,人民生活才有保障,所谓“官府实则万民富”。墨家把小生产者的幸福,寄托于王公大人的雨露阳光,幻想统治者能节用去侈,“爱利万民”(《尚贤中》),“加于民利”(《节用》),给人民以安居乐业的条件。

道家

道家倡无为,一切因顺自然,反对统治者干涉人民的经济活动,主张“我无事而民自富”(《老子》第五十七章),让人民自由牟取财富。但道家在根本上是反对人们追求财富的,认为“多藏必厚亡”(《老子》第四十四章),因而要求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使人民“无知无欲”(《老子》第三章),过俭朴的生活。道家认为,虽然客观上财富不多,但只要主观上自我满足,就算是富足,所谓“知足者富也”(《老子》第三十三章)。道家的富民以寡欲知足为前提,实质上是在生产很不发达状态下相对于普遍贫困而言的。

法家

法家以富国立论,但早期法家亦多重视富民。如管仲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是富国与富民兼重。《管子》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治国》)。至商鞅,虽有“令贫者富”(《商君书·去强》)之说,但富民并非其目的。及至韩非,提出“足民何可以为治”(《韩非子·六反》),从理论上否定富民的必要。从根本上说法家并不认为富民是可取的,"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管子·国蓄》),“甚富不可使”(《侈靡》),认为民太富,不利于统治。因此主张“民富则不如贫”(《山权数》),“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商君书·弱民》)。法家以富国强兵为目的,而把富民看作只是从属于富国所需的一种手段。




国强才能安民的文言文翻译
1. 《治国安民》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

治国安民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治国安民与李世民的统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治国安民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治国安民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

文言文《治国安民》的翻译
这些都是朕(皇帝自称)亲眼目睹,因此(我)日夜努力,只希望清白英明,使得天下太平无事。于是才能(官吏)不盛行兵役,年年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数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君主英明,百姓怎么就不能够安乐呢”

文言文关于唐太宗治国
5. 【唐太宗论弓(文言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日:“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 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 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 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

和富强有关的文言文
【译文】:天子难道生来就是做天子的吗,不过是因为兵强马壮(靠武力的强大)才使他成了天子。 5、物阜民丰 【解释】: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阜,盛,多。 【出自】:《东周列国志》一回:话说周朝,自武王伐纣,即天子位。成康继之,真个文修武偃,物阜民安。 【译文】:话说周朝,从周武王讨伐商纣,即天子位。成王、...

为民治国文言文阅读
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数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君主英明,百姓怎么就不能够安乐呢” 2. < >的文言文翻译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

有句文言文出处哪里?,大体意思是“国家很富有,人民很贫穷,国家很贫穷...
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还有一句: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

以民为本文言文
1. 有哪些关于"以民为本"的名言 1、安民者何,无求于民, *** 安矣——清·金缨《格言联璧》2、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明·张居正《张太岳集》3、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也.——宋·王安石《再上龚舍人书》4、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也.——宋·王安石...

文言文形容人很优秀
1. 用文言文形容一个人很厉害怎么写 1.原文: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翻译:天下的人才数量不过一石,曹子建一个人占了八斗,我分得一斗,从古至今其他人分一斗。 意思:形容人才华横溢,特别是文学方面特别厉害。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 例句: 郑兄果然是才高八斗,刹那...

吴越王保境安民文言文
1. 文言文阅读.李安民,兰陵承人也.阅读答案 李安民,南朝宋兰陵承人,父亲李钦之,是殿中将军,补薛令。大战数百场,战功卓著。官至常侍、太守如故,死后封侯。 李安民,是兰陵承地人。祖父名嶷,曾任卫军参军。父名钦之,曾任殿中将军,补为薛县县令。安民随着父亲到县裹,元嘉二十七年陷在北虏中,他带着部下自救...

龙岩市15713193958: 关于国家和人民关系的古文我记得有篇古文,里面有一句话意思是,国家要强大,只有人民富裕.谁知这句古文的原意阿, -
晨茂之乐:[答案] 梁启超说的 民富则国富,民强则国强,国家昌盛则民族亦昌盛. 国强则民安,民富则国富,强国富民真安民家宁乃妻贤,妻惠乃家惠,宁家惠妻实贤妻.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 还有就是《孟子梁惠王上》:“老者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龙岩市15713193958: 文言文《治国安民》的翻译 -
晨茂之乐: 在贞观九年(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面美女古玩满院.(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朕(皇帝自称)亲眼目睹,因此(我)日夜努力,只希望清白英明,使得天下太平无事.于是才能(官吏)不盛行兵役,年年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数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君主英明,百姓怎么就不能够安乐呢”

龙岩市15713193958: 古文《唐太宗安民》的原文和翻译?
晨茂之乐: 原文: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

龙岩市15713193958: 《治国安民》的译文 -
晨茂之乐: 在贞观九年,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面美女古玩满院.(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朕

龙岩市15713193958: 古文翻译知人安民其宁惟永家和国治以道为归是什么意思 -
晨茂之乐: 这是一副对联,分别是:知人安民其宁惟永,家和国治以道为归. 译文:知人善任,安抚人民,国家就会安宁长久.家庭和睦,国家治理,以实现先贤的大道为最终目标.

龙岩市15713193958: 翻译一下这段文言文 -
晨茂之乐: (留黄书这哥们)志向远大、待人宽厚,明识人才待人友善.真是有(癞和尚)高祖刘邦的风范,大英雄的气量啊.当他把全国社稷的重任都托付于诸葛(村夫)的时候,却别无二心,的确是君臣之中最大公无私的,是古往今来的美好典范啊.机智权谋虽然赶不上曹操,因为本身这方面底子不好,但是他遭遇挫折但不退缩,最终没有屈从在别人之下的原因,是因为(这哥们)察觉到对方的度量一定容不下自己的时候,他并不急着和对方因为利益而发生冲突,反而选择避开了祸患.综上所述:古人教诲我们,留黄书这个人之所以了不起,就是能忍,外加脸皮厚,会让别人替自己干活.摊上事不急,示弱但不示强.

龙岩市15713193958: 文言文翻译 -
晨茂之乐: 凡此诸事,皆法之所不取,刑之所不赦,虽讽、伟之罪,无以加也.出自《三国志·董昭传》,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以上这几件事情,都是法律所不允许做的,也是刑律不能赦免的,即使是魏讽、曹伟犯的罪行,也没有这么大.

龙岩市15713193958: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文言文翻译 -
晨茂之乐: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翻译:后来孟尝君出了一个通告,询问家里的食客们.该句出自《战国策·齐策》中《冯谖客孟尝君》一文,记叙了冯谖为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而进行的种种政治外交活动,表现冯谖的政治识见和卓越才能,也反映...

龙岩市15713193958: 解释几句古文的意思1.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2.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
晨茂之乐:[答案] 执法的人铁面无私,那么国家就会富强;执法的人知法犯法,那么国家就会衰弱. 不论是是否相干的人,不论是是否高贵的人,一律都依法处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