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的剧种简史

作者&投稿:守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京剧、昆曲、秦腔、徽剧、汉剧、评剧、豫剧、河北梆子,这几个剧种之间有什么关系?~

1.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随后,“徽秦合流”“徽汉合流”,在徽剧、汉剧、秦腔、昆曲等剧种的交互影响下,京剧于清道光初年初步形成;
2.昆曲对于京剧的影响是极大的。现在京剧中仍然有《挑滑车》、《扈家庄》、《醉打山门》等从昆曲中直接演变而来的剧目,其中的唱、念、做、舞大体与昆曲相同,足可见京昆之渊源;
3.徽剧、汉剧作为京剧的祖先,其西皮唱腔则由秦腔而来,以至后来京剧的西皮、南梆子等唱腔亦源于秦腔;
4.秦腔在东传过程中,河南梆子(豫剧)和河北梆子的形成受过秦腔较大影响;
5.评剧于20世纪上半叶初成,于上世纪中期趋于成熟,其形成过程受京剧、河北梆子影响较大;
6.秦腔的基本板式为“二六板”,河北梆子、评剧也有“二六板”。而汉剧、徽剧、京剧亦有“西皮二六板”,但不是基本板式;
7.京剧的“南梆子”与“西皮二六”在旋律特征上有相似之处,此二者皆源于秦腔,应是经不同的流转过程而兼具了不同特点的缘故;
8.以上大致为京剧、昆曲、秦腔、徽剧、汉剧、评剧、豫剧、河北梆子之间的关系。

汉剧是中国的(几种)戏曲剧种。被称为汉剧的剧种有:

汉剧 (湖北)
汉剧是中国的戏曲剧种之一。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发展成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俗称路子。清末民初,成立了专科班,培养出余洪元、吴天保、董瑶玠等一批名角,汉剧开始兴盛起来。
汉剧 (客家)
源流
客家汉剧,原名外江戏,又称乱弹。1933年定名为汉剧,因为当时客家还没有被承认为汉族,所以外来的汉族剧目被称为汉剧。 汉剧的源流有“源于湖北汉剧”说、“来自徽班”说、“秦戏班底”说等多种说法。但据现有资料记载和考证,当与湖南祁阳戏(亦称楚南戏)有较为密切的血缘关系。
流传范围
客家汉剧主要流传于福建、广东的大部分客家地区,包括:福建省的龙岩各县,漳州、三明的部分县市;广东省的梅州各县、汕头、韶关各地。

汉剧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名楚调、汉调。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俗称路子。对湘剧、川剧、赣剧、桂剧、滇剧等剧种的形成发展都有影响。清嘉庆、道光年间,汉调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演唱,逐渐融合演变而成京剧。
汉剧角色共分为十行: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腔调除了西皮、二黄外,罗罗腔也用得较多。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鼓板等。
民国元年( 1912 年),定名为汉剧。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剧艺人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成立了汉剧流动演出队。1962年建立了武汉汉剧院,主要演员有陈伯华等。
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南地方戏剧,由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发展而成,音调为汉中一带发音,与湖北汉调戏相似。长于文戏,巴山气息浓郁,音调幽雅,唱腔婉转,道白柔和,语言风趣,表演细腻,纯朴大方,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韵很重,以川味见长。板式有上、下调之分,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怆、凄凉、愤慨情绪;下调多表现舒畅、明快豪放情绪。汉中市汉台区、西乡县、镇巴县等地60年代以前多表演汉调二簧。
汉调二簧最初的发祥地为紫阳蒿坪河一带。最早的班社活动可以追溯到乾隆二年(1737)。1958年,据老艺人冯仁才、邱盛茂口述,蒿坪河东门寺的乐楼(戏台)上曾有“乾隆二年八月乾胜班在此破台”的题壁。生于乾隆三十六年的蒿坪河艺人杨履泰(杨家家谱),曾于乾隆末期至嘉庆年间领泰丰班在蒿坪河一带演出,享名一时。嘉庆至道光年间,杨履泰与其子杨金年继续领班演唱,并于西乡沙河坝、屈家河,首次创办了汉调二簧科班,收徒六十余人,为二簧培养出“鸿”、“来”两辈艺人。“来”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查来松和屈来寿,“鸿”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贺鸿生。两辈艺人分散于安康、汉中、商洛、关中及四川等地领班演出,并不断在各地举办科班,教授学徒,遂使汉调二簧在各地得以传播和发展。在其流行过程中,因受各地语言、民歌、地方戏曲的影响,相继形成了汉中、安康、关中、商镇四路二簧,清末民初出现了班社林立,艺人辈出的兴盛局面。
汉剧属皮簧腔系,早期称楚腔、楚调,以后又称汉调、汉戏,俗称二簧。在鄂北有一清二黄三越调的谚语,在鄂东又有一清二弹之说,称汉剧为乱弹或弹戏。文献记载中曾有湖广调、黄腔、皮簧等称谓。辛亥革命前仍称汉调,从民国初年起开始改称汉剧。其主要声腔为西皮、二簧,在地方剧种中开创皮、簧合奏之先河,从而形成皮簧声腔系统。汉剧流行于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和汉水流域及其邻近的、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
二簧兴起于长江中下游,系由安徽安庆徽班二黄发展而来。传入湖北的四平腔吹腔,经湖北艺人加工发展而成。西皮是由传入鄂西北襄阳一带的山陕梆子演变而来。汉剧前身为楚调。清朝中叶一些文献对此曾有记载。如乾隆五十年(1785)吴太初所著《燕兰小普》中记有:名伶时瑶卿爱歌楚调一番新。楚伶王湘云擅长《卖饽饽》,唱荆江秧歌、沙湖绵(沔)阳小曲。清范锴在其《汉口丛谈》中也曾记载:汉口楚调著名演员李翠官、隶荣庆部,擅长《贵妃醉酒》、《潘尼追舟》、《玉堂春》。
汉调西皮、二簧合流并用,乃经过长期逐渐融合过程。清道光三十年(1850)刊印的叶调元所著《汉口竹枝词》中对这一融合曾有记载:曲中反调最凄凉,急是西皮缓二黄,倒板高提平板下,音须圆亮气须长。汉口向有十余班,今止三部。上述描写的是叶调元于道光十三年重游汉口时的见闻。书中还记述了前辈演员与当时演员在艺术上的继承关系,说小金当日姓名香,喉似笙箫舌似簧。二十年来谁嗣响,风流不坠是胡郎。从他的记述中可以看出,早在嘉庆末年,在汉口就有十余个唱汉调的戏班,他们既唱西皮,又唱二簧;既有正调,又有反调,已经是一个声腔完备的剧种。故汉调与皮簧在湖北的合流时间,应为嘉庆年间。
清嘉庆、道光年间已有湖北汉调艺人米应先、余三胜、王洪贵、李六等先后赴京,搭春台、和春等徽班,以中州韵湖广音演唱皮簧,出现了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局面。根据在湖北发现的汉调艺人米应先、余三胜等人的家谱等史料,证明当时北京的徽班,有的就曾以汉调艺人为骨干。米应先(1780-1832)就曾以演《战长沙》中关羽而名誉京师。余三声(1802-1866),道光初年入京,曾掌管当时享誉京城的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多年。春台班当时亦以汉调演员为台柱,以汉调皮黄为主要唱腔而蜚声梨园。
清嘉庆、道光年间,湖北各城镇经济繁荣,商旅云集,会馆庙宇林立,戏楼遍布,汉调戏班、科班亦随之兴起,为汉调的兴盛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汉剧在湖北的发展史上曾依流行区域而划分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湖北方言叫作路子。 襄河路子以襄阳、樊城为中心,流行于光化、谷城、南漳、钟祥等地,以洪兴班最著名。襄樊又是襄阳调即西皮腔的兴发之地;府河路子以安陆为中心,流行于随县、枣阳以南、黄陂、孝感以北各城镇,以安陆桂林班最为著名;荆河路子以荆州、沙市为中心,流行于长江流域的荆河一线的宜昌、枝江、公安、石首、监利等地;汉河路子分为上下两路。上路以汉口为中心,下路以黄冈、大冶为中心,流行于鄂城、浠水、蕲春、阳新、通山一带。
清咸丰以后,受战乱影响,汉调曾一度衰落。同治、光绪年间汉口被辟为商埠后,汉调各路名演员、名教师又重新聚集于此,并举办了天(老天字科)、双、喜三届科班,培养出一批后来享誉剧坛的汉调著名演员,如一末任天全、五丑汪天中、六外陈旺喜、七小黄双喜、八贴罗金喜、陶四喜、十杂王洪喜等。辛亥革命后,又有陈国新、张鉴堂等在春满茶园先后开办了天(小天字科)、春、长字三届科班,培养出吴天保、周天栋、郑天龙等一批优秀演员。这时期,汉剧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兴盛时期,汉剧艺人数量大为增加。余洪元、傅心一、陈国新等此时曾组织汉剧公会,登记会员最多时曾达七千人,而且一些流动班社的艺人尚未包括在内。到大革命时期,汉剧又突破陈规,吸收女艺人参加演出,并举办训幼女学社(又名新化女科班),培养出以新化钗(即陈伯华)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女演员。这一时期,汉剧在武汉再次出现了繁荣景象。汉剧艺人广泛与各剧种,特别是向京剧学习交流,使汉剧表演艺术得到了改进和发展。




二夹弦的剧种简史
为了抢救这一稀有濒危剧种,二夹弦表演艺术家田爱云卖掉房产多方筹措创办了二夹弦戏校,目前已经培养40多名学生。2004年6月恢复组建了开封市二夹弦实验剧团,到各地演出。2008年6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滑县申报的民间戏剧二夹弦名列其中。目前,亳州谯城区梆剧团是...

泗州戏的剧种简史
使泗州戏在安徽的戏曲舞台上大放光芒,成为众多安徽戏曲剧种中引人注目的剧种之一。进入新时期以来,泗州戏又再次焕发青春,排演了《摔猪盆》、《懒大嫂》、《拙大姐》、《花狗子离婚》、《八月桂》、《乡野情》等大量生活情趣浓厚或紧扣时代脉搏的精彩小戏,成为淮北平原上一支活跃的戏曲生力军。《老板娘》一剧表现下岗...

木偶戏的剧种简史
中国木偶艺术,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中国木偶真正成为艺术,还在它的戏剧特征人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木偶艺术是借助木偶为表演媒介的。木偶是如何产生的?迄无定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奴隶陶俑(商代,前16世纪初枣前11世纪),春秋、 战国(前...

傩戏的剧种简史
傩,古书解为驱鬼逐疫。傩舞是古代祭祀仪式中的一种舞蹈,傩戏是在傩舞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戏剧形式。傩祭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周代时被称为“傩”。 从中国古代商周时起,就把祭祀神灵作为重要的活动。古老的图腾崇拜和鬼神信仰,是民众渴望驱逐...

荆州花鼓戏的发展简史
到了元代时期,被当地梨园弟子命名为沔阳花鼓戏,接着,这一剧种定位于明初,系由沔阳民歌、沔阳话结合发展而成, 明末清初具雏形,清末民初已具规模,精湛于清末。荆州花鼓戏演出活动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清道光年间,大体经历了尚未形成“剧”的“田园时期”、初具戏剧形态的“草台时期”、引入丝弦伴奏的“丝弦时期”...

石家庄丝弦的剧种简史
丝弦又名河西调、弦子腔、弦腔、小鼓腔、女儿腔、罗罗腔等。流行于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和山西省的晋中地区东部以及雁北地区。丝弦剧种起源不详。认为早期的丝弦戏是在元人小令、明清俗曲基础上衍变而成的。 清初,丝弦在河北已经普遍流行,并深受群众的欢迎。康熙十年(1671)纂修《保定府祁州束鹿县志》卷...

宜黄戏的剧种简史
中国三百多个剧种从大的方面来说,它们分属五个不同的声腔系统,即:昆山腔、弋阳腔、柳子腔、梆子腔和皮黄调。宜黄腔属于皮黄调一类。而据考宜黄腔就是京剧、赣剧与徽、汉、湘等皮黄系统中二黄或称南路腔的前身,宜黄是二黄腔的发源地,宜黄戏以“宜黄腔”为主要唱腔。“宜黄腔”因产于宜黄县而得...

花灯戏的剧种简史
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南方的江西、广西、浙江、湖南、湖北、云南、贵州、重庆、 四川,以及陕西等地,是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属于汉族民间小戏剧种。花灯戏由花灯歌舞发展而来,俗称灯夹戏、花戏等。最早记载花灯艺术的典籍是清康熙二年(1663年)初的《平越直隶州志》,说“城市弱男童崽饰为女子装,群...

淮调的剧种简史
淮调也写作“怀调”,又称“漳河老调”,是在豫北流行甚广、影响甚大的剧种。流行地域涉及彰德府、卫辉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人们称之为“五府淮调”。淮调产生于明清之际,清代中期,已在豫北、冀南广泛流行,各府衙和军队的戏班多是演唱淮调的,当时已有许多知名戏班,如彰德府的头皂班、...

嗨子戏的剧种简史
因演唱行以“海”字音起腔而得名。流行于安徽西北部阜南、颍上、临泉及河南淮滨、固始、商城、息县等地。清嘉庆、道光年间形成。唱腔分为主调和花调两大类:主调有老生调、喜娃子、苦娃子三种;花调有[下陕西]、[放鹦哥]、[打货]、[祭塔调]等六、七十个。传统剧目有本戏、折子戏、三小戏一百多...

西城区15584623412: 汉剧的历史 -
永梁盐酸: 汉剧前身称楚调(又名楚腔、楚曲),后称汉调.有史可查,汉剧形成于清·康乾年间,成熟于清·嘉道年间,流行于湖北全省,波及湘、豫、川、陕、粤、皖、赣、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汉剧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

西城区15584623412: 汉剧的历史?¥¥¥高分悬赏
永梁盐酸: 汉剧是中国的(几种)戏曲剧种.被称为汉剧的剧种有:汉剧 (湖北) 汉剧是中国的戏曲剧种之一.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发展成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支流...

西城区15584623412: 湖北最有名的戏剧剧名介绍 -
永梁盐酸: 汉剧是湖北最有名的戏曲剧种, 旧名楚调、汉调,约有300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20日进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剧传统剧目有600余个,多是历史演义故事和民间传说,如《英雄志》、《祭风台》、《李密投唐》等,以《宇宙锋》等剧的演出最为人称赏.《二度梅》、《断桥》、《兴汉图》、《水擒庞德》、《斩窦娥》、《急子回国》、《详状审陶》等曾在全国和湖北省历届戏曲会演中获奖或受到好评.

西城区15584623412: 汉剧出自哪儿? -
永梁盐酸: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 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百度百科》

西城区15584623412: “汉剧”在河南的起落是怎样的?
永梁盐酸: “汉剧”是皮黄腔系的主要剧种.原称“楚腔”“湖广调”,亦称“皮黄”“汉调二黄”;清末民初始改称“汉调”“汉剧”.其势力范围除湖北外,还流行到豫、陕、川、湘的部分地区.源起也出自山陕梆子,并兼有弋阳腔、吹腔、徽调的某些成分.约形成于清嘉庆年间,而于道光末传入河南,首先在南阳府所属的淅川、内乡、唐河、方城等地办起了科班和戏班,鼎盛时曾有60多个班社,抗日战争期间急骤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将仅有的几个班社组建为南阳市、唐河、方城和淅川四个汉剧团,I960年缩编为两个,至“文化大革命”被全部撤销.1978年南阳市和唐河汉剧团也曾一度恢复,而由于元气已失,后继无人,加之经济难以维持,到1982年终于再次解体.总计在河南存在的时间约130年.

西城区15584623412: 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生活地区的代表剧种的主要特点 陕西汉中 -
永梁盐酸: 【汉剧——汉调二黄】汉剧分为汉调桄桄、汉调郿鄠和汉调二簧.它的唱腔带有深厚的民间色彩,起调高、发音重、高亢浑厚、慷慨激昂.行腔吐字典雅明快,富有“陕味”.汉调二黄,是陕南地区仅次于南路秦腔的大型剧种,音调为汉中一带发音.

西城区15584623412: 汉剧的历史发展概况和基本特点, -
永梁盐酸: 汉调以西皮腔为主

西城区15584623412: 汉剧与民国时期汉口社会生活? -
永梁盐酸: 汉剧是中国戏曲主要剧种之一,源于西皮、二黄,早期称“楚腔”、“楚调”、“汉调”.明清之季兴起于荆襄,流行于湖北境内长江、汉水流域,并传播到河南、湖南、陕西、广东、福建部分地...

西城区15584623412: 中国戏曲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
永梁盐酸: 京剧的形成大约有150年左右.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万寿"祝寿.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著名的有...

西城区15584623412: 汉剧有几大流派 -
永梁盐酸: 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