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的剧种简史

作者&投稿:卞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傩戏的起源~

傩戏(拼音:nuóxì),也称为傩舞,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约在元明时由古代傩仪发展而成。初是以歌舞演故事,待到钟馗形象在傩仪中出现,傩戏才应运而生。钟馗打鬼的故事始见于唐人传奇志怪小说集《逸史》,戏曲里的钟馗形象即从小说移植而来,演钟馗3次进京应试,因权相杨国忠作梗,不中,愤而身亡。玉皇大帝悯其刚正不阿,敕封判官,统领天下鬼怪;青黄赤白黑五鬼不服,大闹,被钟馗降服。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戴柳木面具的演员扮演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傩神,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极具原始舞蹈风格。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
  中国的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到商代(前1600-前1046)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这就是傩舞。傩舞的发展对中国的地方戏曲有影响。由于历史背景和所接受的艺术影响不同,傩戏分为傩堂戏、地戏、阳戏三种。地戏是由明初“调北征南”留守在云南、贵州屯田戍边将士的后裔屯堡人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种傩戏,没有民间生活戏和才子佳人戏,所演都是反映历史故事的武打戏。而阳戏则恰恰相反,它是端公法师在作完法事后演给活人看的,故以演出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为主,所唱腔调亦多吸收自花鼓、花灯等民间小戏。
 傩戏活化石—关索戏 流传在澄江县阳宗小屯村的关索剧,为玉溪地区一个属古老傩戏范畴的剧种。此剧种何时形成,是本地原有还是外地传入,尚待考证。据关索戏老艺人龚向庚提供的情况推断,此剧种可能是外地的一个傩戏支派,在清初顺治年间传入小屯。初为古代用以驱邪逐疫的傩祭舞蹈仪式,后来逐渐从傩舞向着表达故事情节的小戏形式发展。逐渐发展成娱神娱人兼有的古老而独特的戏剧。澄江的傩戏为何以相传为蜀汉大将的关索命名,无文献可考。关索剧的表演特点是不设舞台,不化妆,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戴上面具(脸壳),穿上服装,带上兵器即可出场表演。行当有生、旦、净三行,而且多以净行为主,角色以面具和服饰区别。演出时无弦索伴奏,全用鼓点(也不正规)指点起落。一般情况是由小军或马童先上场,道说情况以后,即开始各种各样的翻滚动作以吸引观众,继而生角上,在表演中说说唱唱,唱唱打打,没有固定程式(也可能是继承不全),演员可以自由发挥。关索剧的声腔比较复杂,为无弦伴奏,伴唱参杂其间。有说源于高腔,但从某些曲调分析,又杂合当地民歌小调,颂佛唱经的旋律,更为明显的是吸收滇剧腔调。无固定板式,演唱者不受音域节奏的限制,即便同一曲调,各人所唱均有。关索戏曲于年节演出。演出期间,有一套成规仪式贯串始终。如每年演出前的祭药王、练武。正月初一日起开始演出时的按日出巡、踩村、踩街和踩家,每次演出时开头第一个节目必演《点将》,当日演出结束后的辞神,正月十六日全部演出结束后的装戏箱、送药王,均有其固定的程序后要求。

傩戏
傩戏(拼音:nuóxì),也称为傩舞,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约在元明时由古代傩仪发展而成。初是以歌舞演故事,待到钟馗形象在傩仪中出现,傩戏才应运而生。钟馗打鬼的故事始见于唐人传奇志怪小说集《逸史》,戏曲里的钟馗形象即从小说移植而来,演钟馗3次进京应试,因权相杨国忠作梗,不中,愤而身亡。玉皇大帝悯其刚正不阿,敕封判官,统领天下鬼怪;青黄赤白黑五鬼不服,大闹,被钟馗降服。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戴柳木面具的演员扮演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傩神,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极具原始舞蹈风格。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

中国的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到商代(前1600-前1046)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这就是傩舞。傩舞的发展对中国的地方戏曲有影响。

傩,古书解为驱鬼逐疫。傩舞是古代祭祀仪式中的一种舞蹈,傩戏是在傩舞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戏剧形式。
傩祭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周代时被称为“傩”。 从中国古代商周时起,就把祭祀神灵作为重要的活动。古老的图腾崇拜和鬼神信仰,是民众渴望驱逐苦难,追求幸福生活最朴素的表达,国家要祭,民间也要祭。如日月星辰、风师雨师、五岳山林、上帝社稷都要祭。这种祭祀的方式之一,就称为傩,并且国家有大傩,民间有乡人傩。在祭祀的仪式中必然要有歌舞礼乐,这种歌舞也就是傩舞。傩在民间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在歌舞中增加了故事情节,丰富了表演,向傩戏转化。而这种傩戏就是最原始的戏曲。 傩仪由天子所命的庄严祭祀,渐变发展到民间,经历了逐疫、酬神、世俗化三个阶段。汉魏时期,傩事活动的规模变得更加盛大,仪式中的方相氏增至4个,另各有12个黄门弟子和神兽,120名扈从,其余装扮成各种神盠的演员多达上千人。而随着道教的兴起和汉末佛教传入中国,傩变驱鬼逐疫而为酬神纳吉。主角方相氏让位于青龙、白虎及佛教中的金刚、力士等护法神。宗教世俗化后,其功能变酬神为娱人,传统的不可侵犯的神祗,一变而为傩公、傩母;再变则成灶公、灶母;至晚唐,连乞丐也加进了傩仪的行列。至宋,神秘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而现实社会的习俗充塞傩祭仪式,自元旦至元宵,丐户戴面具,穿红衣,挈党连群,通宵达旦,遍索酒食,场面十分壮观。
唐宋以后,随着傩事活动的广泛流传,在驱鬼逐疫的鬼神信仰中也融入了大量的儒、道、佛等文化,有了许多神话和民间传说的借用,还有不少历史故事和战争题材的内容穿插其间,显示出浓厚的民间传统文化特色,《兰陵王》、《目连救母》等傩戏剧目便一直延传至今。约在元明时,嬗变而成傩戏。
在傩戏形成的最初阶段,像戏曲的出现一样,它也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被人们普遍接受。由于它符合民众的心理需求,因此传播渠道也很广泛,社会收效较明显。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戏。除少数地方外,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十分流行,后来又传入一些边远地区,特别是巫术气氛较浓的边远落后地区,经过当地民的吸收和利用,最后固定成俗,成为中国众多民俗文化之一。
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长处,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优势。后世傩戏逐渐发展成一种娱乐性的民间舞蹈,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又称鬼舞、跳傩等,也有名之为跳神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人们思想上的宗教意识相应减少,而娱人庆典的气氛却日益增多,最终将是宗教成分的完全消失,变成纯粹娱人取乐,供人消遣的戏剧。
解放以来,由于破除封建迷信,傩这种文化形态遭到摧毁,只在某些偏僻落后的山区还有所保留。20世纪60~80年代,傩戏一度被禁演。 改革开放后,傩戏得到学术界的重视,成为一门内涵古老的新兴学科,20多年来迅速涌现了一大批研究性、记述性成果,一些省份还依照《中国戏曲志》的编撰体例出版了如《湖南傩戏志》《四川傩戏志》一类的志书,成果十分丰富,并为今后傩文化学科的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是,由于资料发掘与成书时间的相对集中,难免在资料整理、认定、梳理、分类方面有所疏漏,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也相对薄弱。按照一门历史文化学科构建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现有傩文化研究呈现出枝叶繁茂、主杆不齐的状况,尚待改进和加强。此外,传统的傩戏演出形式变得罕见,绝大多数傩戏表演已脱离了祭祀仪式,演化为民俗活动、旅游节目中的舞蹈节目或民俗展示,其祭祀性逐渐弱化,为展示性所代替。
进入21世纪,国家对傩文化的发掘、抢救、保护和研究更为重视,各地许多傩文化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非遗名录。2006年5月20日,傩戏(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7日,傩戏(万载开口傩、仡佬族傩戏、鹤峰傩戏、恩施傩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2011年5月23日,傩戏(任庄扇鼓傩戏、德安潘公戏、梅山傩戏、荔波布依族傩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11月11日,傩戏(临武傩戏、庆坛)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黄梅戏的发展简史
2. 第一个阶段从清朝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黄梅采茶调等民间音乐与戏曲演出相结合,形成了黄梅戏的早期形态。3. 从小戏到本戏,黄梅戏经历了“串戏”这一过渡形式,丰富了情节和角色类型,为本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4. 第二个阶段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黄梅戏开始职业化,并受到其他剧种的影响,在内容...

介绍你所知道的莫一据种(最好是你的家乡戏)的历史发展概况和基本特点...
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

黄梅戏的发展简史
从清康熙、乾隆到光绪年间,是“三打七唱”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全面实践了传统剧目、唱腔、表演艺术积累和剧种的广泛传播,期间传统剧目非常丰富,艺人能演出的本戏、小戏有200多本,俗称“大本三十六、小曲七十二”。其中,不少是取材于黄梅的真人真事,如《告经承》《告坝费》《大辞店》...

武安平调落子的剧种简史
武安平调起源于清代中叶,由河南怀调演变而来,并受到了越调的影响。它在1911年之后在武安地区变得相当流行。拥有超过200个传统剧目,这些剧目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并以生戏为主,如《两狼山》、《董家岭》、《三进帐》等。同时,也有一些基于民间故事和神话的剧目,如《盘坡》、《天仙配》等。平调的主要...

荆州花鼓戏的发展简史
1. 荆州花鼓戏起源于沔阳小调,其唱腔主要分为高腔和低韵两大类。到了元代,被当地梨园弟子命名为沔阳花鼓戏。这一剧种在明初定型,由沔阳民歌和沔阳话结合发展而成。明末清初,荆州花鼓戏已具雏形,清末民初已具规模,精湛于清末。2. 荆州花鼓戏的演出活动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清道光年间。它经历了...

宜黄戏的剧种简史
宜黄又称“戏乡”,早在明代中叶,就成为江西地方戏曲中心。明末清初,“宜黄腔”由在南方流传的甘肃“西秦腔二犯”演变而成。初期为笛子伴奏的“平板吹腔”和有三种板式的“唢呐二犯”。清乾隆初年“宜黄腔”废唢呐、改由胡琴为主奏乐器,并将“吹腔”、“二犯”两种曲调统一,“二犯”分作四种扳...

柳子戏的剧种简史
明清时期柳子戏是山东古老剧种之一。早在明万历年间,就有沈德符(1578-1642年)在《野获编·时尚小令》中记载:元人小令,行于赵燕,后流传各地。自宣德、正统至成化、弘治年间,中原流行[琐南枝]、[傍妆台]、[山坡羊],之后又有[耍孩儿]、[驻云飞]、[醉太平]诸曲流行。嘉靖、隆庆间,兴起[闹...

侗戏的剧种简史
在湖南、贵州、广西三省的毗连地区,居住着我国的少数民族——侗族。当地活跃着一种深受侗族人民喜爱的少数民族戏剧形式——侗戏。侗戏,侗族的戏曲剧种。最早形成于贵州的黎平.榕江、从江一带,后流传到广西的三江和湖南的通道等侗族聚居地区。侗剧是在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叙事歌)和“嘎琵琶”(...

木偶戏的剧种简史
中国木偶艺术,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中国木偶真正成为艺术,还在它的戏剧特征人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木偶艺术是借助木偶为表演媒介的。木偶是如何产生的?迄无定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奴隶陶俑(商代,前16世纪初枣前11世纪),春秋、 战国(前...

发源于河南开封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豫剧简史 “豫剧”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剧种,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是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豫剧由于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曾叫"河南讴"。2006年,国家文化部门统计的国有专业豫剧团体数量为167个,是全国拥有专业戏曲团体和从业...

阜新市14711052998: 傩戏的简介 -
骆晓薄荷: 傩戏(拼音:nuóxì),也称为傩舞,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约在元明时由古代傩仪发展而成.初是以歌舞演故事,待到钟馗形象在傩仪中出现,傩戏才应运而生.钟馗打鬼的故事始见于唐人传奇志怪小说集《逸史》,戏曲里的钟馗形象即...

阜新市14711052998: 戏曲片段 傩戏 “傩戏”是怎样的“戏曲剧种” -
骆晓薄荷: 傩戏,nuó xì 中国戏曲剧种,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歌舞、戏剧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大约在宋代前后,傩仪由于受...

阜新市14711052998: 傩戏的读音 -
骆晓薄荷: 傩戏的读音为:nuó xì. 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大约在宋代前后,傩仪由于受到民间歌舞、戏剧的影响,开始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傩戏. 傩戏是历史、民...

阜新市14711052998: 贵州傩戏出自哪里 -
骆晓薄荷: 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

阜新市14711052998: 流传半个中国的戏曲,傩戏的分类有哪些 -
骆晓薄荷: 傩戏的演出剧目不多,内容也较为简单,大都与宗教和驱疫纳福有关.一般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从请神的需要出发;二是从娱神娱人的需要出发,扮演一些与请神法事无关的剧目.傩戏可分"正八出"和"外八出"两种."正八戏"统属巫教仪...

阜新市14711052998: 古人是如何评价傩戏的? -
骆晓薄荷: 评价:是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堪称“戏曲活化石”,对于研究古代文化艺术、宗教演变、宗族结构、民风民俗、山民思想和江南地区政治、经济均有极大的史料价值. 发展过程:原始:傩祭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周代时被称为“傩”. 唐宋:,显示出浓厚的民间传统文化特色,《兰陵王》、《目连救母》等傩戏剧目便一直延传至今.约在元明时,嬗变而成傩戏. 康熙年间:最终将是宗教成分的完全消失,变成纯粹娱人取乐,供人消遣的戏剧.满意请采纳1

阜新市14711052998: 中国最早的戏曲形式是什么?傩戏?
骆晓薄荷: 我国最早的戏剧形式应该算是上千年之前的傩戏,还有各种祭祀、宗教用的戏剧形式.先秦时代出现了古乐,最早的戏剧形式再加上古乐,形成了中国戏曲诞生的土壤.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空前繁荣的一个时代,市民阶层的壮大,促进了市民艺术形式的发展.在这种条件下,中国戏曲在宋代终于发展成型,宋杂剧是中国最早的戏曲.

阜新市14711052998: 广东的传统戏曲艺术被称为什么 -
骆晓薄荷: 粤剧,我们有时又叫做“大戏”.

阜新市14711052998: 巫傩是什么意思 -
骆晓薄荷: 是一个景点的名字,武陵山的崇山峻岭中遗留着原生态的巫傩文化.进入麻柳村须拐进一条山谷,跨过一座老的单拱石桥,然后走一条乡间小道,这条老路宽不过三尺,“沿溪行,忘路之远近.”路旁不时闪出几座绿树环绕的老木屋,都是典型...

阜新市14711052998: 贵州傩戏和地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骆晓薄荷: 由于历史背景和所接受的艺术影响不同,傩戏分为傩堂戏、地戏、阳戏三种.地戏是由明初“调北征南”留守在云南、贵州屯田戍边将士的后裔屯堡人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