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为什么要反对儒家思想呢?

作者&投稿:况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庄子思想与儒家和墨家思想为何针逢相对~

庄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其出发点就是要反对儒家。儒家重人文、人道、规范,道家重自然、天道、自由。所以道家极力批评儒家的各种价值观。
至于墨家,初衷也是不满儒家的理念,所以要将仁爱扩展为兼爱,贬低礼乐的价值……
道家一句“圣人不仁”,把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一同否定了。
庄子要追求逍遥,岂能接受儒家的道德规范和墨家的奉献牺牲精神?

庄周倡导的思想与孔丘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例如: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庄子认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总体来说庄子的想象力和气魄要比孔子更丰富更大.但孔子的思想更加符合封建统治的需要.

庄子是否明确反对过儒家思想? 似乎没有. 那时儒家并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受欢迎的学派,当然"老子犹龙乎"那段文字好象贬低了孔子,但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庄周似乎更有兴趣与惠子(名家的代表)辩论.也许,在庄子看来,儒家思想的哲学高度完全无法与道家相提并论.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与儒家思想不同,道家的思想虽然不占统治地位,但它主张以“道”为体,“道法自然”,倡导“清静无为”的思想,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儒道互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事实”和人们的共识。如果说儒家以其刚健有为、积极入世这一侧面影响和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的话,那么道家则可以说是从超越现实人生,追求个体人格自由这一侧面影响和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而显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

超越现实人生,追求人格自由在庄子思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1任何理想人格的构想,都离不开社会、时代的土壤,都要以一定的现实为基础。庄子所构想、追求的理想人格,是庄子对其所生活现实的回应、超越。庄子生活于战国,这是一个社会转型、急剧动荡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转型时期,伴随着剧烈的阵痛。其表现为战乱频仍,群雄割据,社会动荡不安。根据史载统计,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的战争达480多次,弑君36起,灭国52个。面对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灵涂炭,敏感的知识分子能无动于衷吗?于是,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生活于春秋后期,面对“礼崩乐坏”、天下动荡形势的孔子,提出“仁”的观念作为济世良方,开创了儒家仁政德治的理想主义之先河。与儒家仁政德治的道德理想主义不同,老子反对儒家所倡导的仁政德治,主张无为而治,认为社会动荡不已的原因是人们的“知”(智巧)和“欲”(欲望),而儒家倡导的以仁义治乱世,不但于治世无补,反而会滋长人们的贪欲、伪诈,加剧社会的动乱。最好的办法应是自然无为,即取消人们的智巧和欲望,使人回到原始古朴、无知无欲的自然状态。老子开创了道家批判现实社会、主张清静无为思想的先河。庄子继承了老子以道为本,自然无为,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现实人生的否定的思想。在庄子看来,“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庄子·人间世》。下引《庄子》,仅注篇名。)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在宥》)那么造成社会动荡,人民生灵涂炭的根源是什么呢?庄子认为,动荡的原因在于人有智有欲。拿统治者来说,本来在上古时代,黎民百姓有他们固有的本能和天性,他们织布而后穿衣,耕种而后吃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浑然一体,没有一点偏私,任其自然。那时,山野里没有路和隧道,水面上没有船只和桥梁,各种物类同生共存,禽兽成群结队,草木随意生长。禽兽可以用绳子牵引着游玩,鸟鹊的巢窠可以自由攀登上去探望。人人都蠢笨而无智慧,愚昧而无私欲。哪里还知道什么君子、小人?等到世上出现了圣人,他们却竭心尽力地去追求所谓仁义、礼法,从而导致天下开始出现迷惑与猜疑,天下开始分离。所以,“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民能以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马蹄》)既然社会动荡、灾祸皆起因于有智有欲,那么消除动荡、灾祸的办法就是绝圣弃智,无知无欲。“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月去箧》)。于是庄子要人们回到那无智无欲的原始的远古社会里去:“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月去箧》)“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盗跖》)向往古朴、自然的社会,追求浑然、自由的人生,成为庄子构想理想人格的基础。

庄子构想理想人格,还有其本体论的哲学基础,这就是“道”的哲学。这里我们只是从作为理想人格的哲学基础这一角度来略加考察。处于庄子哲学核心的“道”是什么样的存在呢?在《大宗师》中,庄子是这样向人们描绘“道”:“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在《知北游》中,“道”是这样的:“……‘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在蝼蚁。”“在禾弟稗。”“在屎溺。”“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道无问,问无应。”庄子所谓“道”,是先于天地万物而生,是宇宙的派生者,它早于一切,高于一切,它可以感知,却不能认识,可以领悟,却不可以面见。道神通广大,能超越一切,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一切事物都不能离开它:“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知北游》)但是“道”这种无知无欲、自自然然,无所作为又无所不为的品质,却是一切事物,当然也是人所应该学习和崇拜的:“吾师乎!吾师乎!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游已。”(《大宗师》)道的这种自然无为的品格,当然也就成了庄子构想理想人格的本体论哲学依据。2庄子对其所构想、追求的理想人格有多种称呼:“真人”、“至人”、“神人”、“圣人”。我们可以把它统称为“真人”。“真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格呢?庄子在《逍遥游》中,对它有一个总括,可以说是概括了作为理想人格“真人”的基本品格:“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所谓“圣人无名”,就是说,作为理想人格的“圣人”,应该是淡泊名利,不为名利所左右。儒家认为社会动荡的原因在于礼乐不兴,主张以仁义治天下。

庄子认为,追求名义、仁义、道德,这不但不能使社会达到太平,反而是社会动荡不安的原因。庄子假孔子之口说:“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名誉、仁义不仅是祸乱的根源,而且还会造成人的自然本性的丧失。“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天运》)“屈折礼乐,口句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骈拇》)在庄子看来,自从虞舜以仁义为号召而搅乱天下,天下的人就没有为仁义相奔走的,而这就是用仁义改变了人的自然本性,使人失却了人原本有的真性。故“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因此,作为理想人格的真人,就不能为仁义、名声所役,否则就会失却人的自然本性。“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应帝王》)庄子本人可以说是淡泊功名利禄的典范。在常人眼中,那高居于百官之上的相位可以说是心向往之,梦寐以求不可得的,但在庄子眼里,相位不过如“腐鼠”一样,不屑一顾。

《秋水》记载:庄子到梁国去拜访他的朋友惠施,惠施正在梁国为相,以为庄子想取而代之,派人搜庄子三天三夜。庄子跑去对惠施说,你那个梁相,对我不过是只臭老鼠罢了!“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逍遥游》)所谓“神人无功”,就是说,作为理想人格的“神人”,应该是顺应自然。儒家主张内圣外王,不仅要有一颗仁者之心,还要有所作为,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从而建功立业。庄子反对儒家积极有为的思想,主张理想人格要顺应自然的变化。
庄子说:“夫帝王之德,以无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天道》)要让天下万物自由发展,不要人为地干预,否则,万物就会失去原有的本性,改变了自然的常态,而超越原本的真性,改变了自然的常态,天下就会动乱;不超越原本的真性,不改变自然的常态,哪里用得着治理天下呢!“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以长久者,天下无之。……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在宥》)所谓“至人无己”,就是说,作为理想人格的至人,应该“忘形”、“忘情”,从肉体、精神两方面彻底忘掉自己,用庄子的话说,就是忘却生死、宠辱、贵贱、好恶、是非,在生死、宠辱、贵贱、好恶、是非,在生死、宠辱、贵贱、好恶、是非面前,不动感情。庄子说:“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德充符》)要做到无情,首先要在是非面前不动感情。

在庄子看来,世界上本来就无所谓是与非,一切是非之辩,无异于风声,毫无价值。所以他主张“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齐物论》)从世俗所谓是非之辩中解脱出来。著名的庄周梦蝶的故事,可以说是忘却是非的典型例子。其次是忘却宠辱、贵贱、生死等。自然规律的运行,是人不可改变的,人只能听天由命,“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间世》),“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天道》)。“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最后,忘却生死。在庄子看来,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因此,在生死面前,也要顺应自然,不要为之动情。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知北游》)生与死只不过是“一气”之变化。

庄子不仅把生死看成自然之事,而且把死亡看成是人生的最大幸福和快乐。《至乐》记载:庄子妻死,他不但不悲哀,反倒鼓盆而歌,当惠施责怪他太不尽人情时,他说:“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口敫口敫然随而哭之,自以为有通乎命,故止也。”能做到对是非、荣辱、生死不动情,即达到了“至人无己”的境界,也就超越了有限的个人生命,使自我的精神同化于大道,与天地万物宇宙为一体了。所以在“无名”、“无功”、“无己”三者之中,“无己”是核心,只有“无己”,才能做到“无名”、“无功”。“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天地》)如果人能做到“无名”、“无功”、“无己”,就可以达到“逍遥游”的理想境界,而这样的人就是庄子所向往、追求的理想人格——“真人”(“圣人”、“神人”、“至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大宗师》集中地给我们描绘了“真人”:“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讠斤,其入不距;然而往,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3庄子不仅向人们提出和描绘了“无名”、“无功”、“无己”的理想人格,而且还指出了达到这种理想人格的方法和途径。

庄子所描绘的“无名”、“无功”、“无己”的理想人格,以常人的观点看来是根本达不到的,因为世俗生活中经常碰到一些问题,如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等等,是相互对立无法超越的,人们天天都要同它们打交道。既然人们天天同它们打交道,又无法超越它们,那也就无法达到“无名”、“无功”、“无己”的境界。在庄子看来,是非问题、善恶问题、美丑问题、生死问题等等,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以常人的观点看,这些问题是对立的无法超越的,但以“道”观之,这些问题又不是问题。拿是非、善恶、美丑来说,不存在着什么根本对立不能化解的。例如,人睡在湿处会“腰疾偏死”,难道泥鳅也是这样的吗?人住在高高的树上会胆战心惊、惶恐不安,难道猿猴也会这样吗?人吃牛羊猪肉,麋鹿吃草,蜈公吃蛇,鸱鸟和乌鸦喜欢吃老鼠,谁能判定什么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味呢?毛嫱、骊姬人皆曰美,可鱼儿见了她们却深潜水底,鸟儿见了高飞云端,麋鹿见了撒腿逃离,谁能判定它们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呢?其实,以“道”的观点看它们,它们是相通浑一的。“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齐物论》)因此可以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以道观之,不仅是非、善恶、美丑没有区别,而且连生死也没有什么根本区别,人之生与死,都是同于一“气”,都是由“气”变化造成的,“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知北游》)

总之,以道来观察天下万物,它们之间没有什么质的区别,因此,我们也就没有必要为所谓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等问题自寻什么烦恼。这样,庄子运用相对主义方法,通过齐是非、齐万物、齐生死,达到了无是非之辨、无善无恶、无美无丑、“万物一齐”、“死生一条”,与道合一的无差别“道”的世界。通过相对主义方法,扫除了达到“无名”、“无功”、“无己”的理想人格的认识、心理上的障碍,那些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等等,搞得常人眼花缭乱、浑浑然然无法解决的问题,运用相对主义的方法,以道观之,统统都化为乌有了。心理、认识上的障碍消失了,剩下的就是怎样达到“无名”、“无功”、“无己”的理想人格的具体途径了。

怎样才能达到理想人格的境界呢?庄子提出了“心斋”、“坐忘”的修养方法。何谓心斋?“无听之以耳,而无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何谓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可以看到,庄子所谓“心斋”,就是要人保持虚静之心,即保持无知、无欲、无情;而要保持这种虚静之心,又必须通过坐忘来达到,这就是要摆脱一切生理肉体的欲望,去掉一切心智的智慧。

在《大宗师》中,庄子曾借孔子弟子颜回之口,描述了具体的修养过程: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内外结合逐步解脱限制的修养过程:首先是抛弃仁义——社会关于人的精神生活的规范;其次是礼乐——社会关于人的外在行为的规范;最后是抛弃生理欲望和心灵智慧,达到“死生一观,物我两忘”的逍遥自由的境界。4庄子生活于社会转型大变革的“乱世”,他深切地感受到社会动荡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看到人们疯狂地追逐物欲而造成的无休止的战争、灾难。社会堕落了,人们堕落了,无可救药了,再也不像远古时代人们那样无知、无欲和睦相处了。庄子幻想回到那无智无欲的理想社会中去,但社会的现实使他绝望了,于是庄子改变了孔子、老子那些企图改变社会的救世思想,因为社会现实比孔子、老子那时社会动荡要更剧烈得多。既然社会现实已无可逆转,救世已不可能,庄子就只有另辟蹊径了——变救世为救人。老子的救人,不是救人于水火,不是把人从社会的苦难深重中解救出来,而这要与救世结合起来,或者勿宁说,只有先救世,才能再救人,而救世显然已经不可能,那救人于水火也就不可能。所以,庄子所谓救人,就是要在观念、思想领域中来一场革命,把人们头脑中的那“有智”、“有欲”、“有为”等东西,统统都挖出来,彻底抛弃。

于是就构想出超凡脱俗的“无名”、“无功”、“无己”的真人理想人格,并赋予他无与伦比的魔力,什么“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逍遥游》);什么“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氵互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齐物论》);什么“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大宗师》)……庄子所构想的个体精神逍遥自由的理想人格,无论怎样说,对当时追逐物欲的人们来说,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一、庄子为要反对儒家思想的原因:庄子倡导的思想与孔子倡导的儒家思想价值观不同。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之社会性。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之自然性。
2、儒家以天为至高存有,突显历史背景。道家以道为至高存有,展现宇宙视野。
3、儒家企盼天人合德,人须行善以求至善。
4、道家向往与道合一,人需智慧以求解脱。

二、但是也不能说庄子完全反对儒家思想,有些儒家观念庄子还是给予赞扬和借鉴,甚至引用发展的。
1、庄子对儒家经典内涵的昭示。众所周知,儒家或儒学是脱胎于殷周宗教观念、西周《诗》《书》文献和“礼”的行为规范的思想体系。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丘生活在春秋末年,约早于庄子200年。既然儒家思想形成在庄子思想之前,又是显学之首,庄子不可能不接触并熟悉它。
2、内七篇寓言对于孔子个人,庄子是给予尊重的,盛赞其“勤志服知”,慨叹“不得及彼”。
3、庄子对儒家思想这一博大精深的思想观念背景的利用主要是对其思想资料的援引借用,即援儒入庄。庄子主要通过援儒入庄的方式来建构自己的学说。庄子对儒家思想的吸收与发挥,是指承认儒家思想中的某些因素,并继承、放大、发挥之,使之成为庄子自己的思想。这其实是一个对儒家思想先肯定后发扬的过程,其中亦可发现许多儒道共通的地方。
4、庄子的作品,天马行空,汪洋恣意。在庄子笔下,一草一木,一鱼一鸟,仿佛都具有了灵性一般,纷纷彰显着庄子的妙道。故庄子与儒家的关系,与其说“庄出于儒”,不如说庄子对于儒家的思想进行了学习吸纳,吸收其中自己认同之思想,来发展自己的思想。

庄周倡导的思想与孔丘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例如: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庄子认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总体来说庄子的想象力和气魄要比孔子更丰富更大.但孔子的思想更加符合封建统治的需要.

庄子是否明确反对过儒家思想? 似乎没有. 那时儒家并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受欢迎的学派,当然"老子犹龙乎"那段文字好象贬低了孔子,但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庄周似乎更有兴趣与惠子(名家的代表)辩论.也许,在庄子看来,儒家思想的哲学高度完全无法与道家相提并论.

出超凡脱俗的“无名”、“无功”、“无己”的真人理想人格,并赋予他无与伦比的魔力,什么“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逍遥游》);什么“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氵互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齐物论》);什么“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大宗师》)……庄子所构想的个体精神逍遥自由的理想人格,无论怎样说,对当时追逐物欲的人们来说,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巨大

儒家思想是孔子等运用道家的哲学思想,探索人的行为科学的产物.谈不上庄子反对儒家思想。


为什么韩非子反对、批判儒家道德礼乐制度???
思想主张却与荀子大相径庭,他没有承袭荀子的儒家思想,却爱好“刑名法术”之学,整理并发展法家思想,成为法家之集大成者。儒家学说主张是仁义治国、提倡道德礼乐制度,提倡的是仁爱和爱人。这两家的代表的思想是相对的,处于部分对立面,所以要韩非子要反对、批判儒家道德礼乐制度。

为什么韩非子反对、批判儒家道德礼乐制度???敬请详解,谢谢了
为什么韩非子反对、批判儒家道德礼乐制度???敬请详解,谢谢了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孩子之间打架 父母要不要干预?匿名用户 2013-08-25 展开全部 给你一篇文章,自己慢慢看吧:韩非子,战国后期著名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国人,著述《韩非子》,阐述法家治国之道。 建国以来,政府对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及...

为什么韩非子反对、批判儒家道德礼乐制度呢???
(2)韩非子从儒家的现实情况对其进行批判。“仲尼,天下圣人也,修行明道以游海内,海内说其仁、美其义而为服役者七十人。盖贵仁者寡,能义者难也。故以天下之大,而为其服役者七十人,而仁义者一人。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民者故服于势,势诚易以服人,故仲尼反为臣...

为什么韩非子反对、批判儒家道德礼乐制度???敬请详解,谢谢了
韩非是法家学派,与儒家有着观念上的不同,儒家讲道德,仁义礼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法家将法律,有令必行,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于惩恶扬善法家有着明确的标准,而儒家只有道义的谴责,这是法家批判儒家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反对儒家思想?
另一方面,儒家思想认为社会的秩序就是礼,要实行周礼,而礼强调的尊卑贵贱,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都应该呆在自己的社会位置上,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其实是一种阶层固化了。贵族永远都是贵族,而平民永远都应该是平民。但是现在我们强调的是什么,强调的是平等,是公平,这样阶层固化的思想明显...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支持或者反对儒家?
传统儒家思想文化能够在2000多年封建王朝当中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能够从2000多年的封建文化历史当中流传下来也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儒家思想文化当中有其精华部分,也有其糟粕部分。我们对待儒家思想文化最重要的就是扬弃两个字,要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要在自我否定的基础上继承。把精华的...

儒家如何消除烦恼?
庄子为什么要反对儒家思想呢? 出超凡脱俗的“无名”、“无功”、“无己”的真人理想人格,并赋予他无与伦比的魔力,什么“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逍遥游》);什耿“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氵互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齐物论》);什么“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

韩非子是什么家 韩非子说难内容是怎样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中原,统一中国是我国历史的一重大转折点,然而这历史转折的关键原因还在于一个人,那就是韩非子,他也是法家的代表人,法家反对儒家,并且试图将儒家推翻,秦国时期的焚书坑儒就可以见得。在战国时期末的韩国,势力是当时七国中最弱的一个国家,韩非子就是当时的韩国贵族,看着国家一...

新文化阵营为什么反对儒家的传统道德?
康有为等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以儒学的形式进行宣传,使二者统一。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孔子进行绝对否定,加以批判,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原因:①维新变法时期,顽固派仍有很强大的力量,康有为等借用孔子的名义是为了减少变法...

韩非子简介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韩国贵族,出生于战国末期韩国的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郑韩故城)。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的书传到秦国,秦王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不久,因秦国攻韩,韩王不得不起用韩非,并派他出使秦国。韩非子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

寒亭区15078808767: 《庄子》是如何批评儒家的思想的? -
毓迹伯尔: 庄子眼中的世界是虚的,而儒家眼中的世界是实的.这就是分歧的所在.庄子认为儒家的很多礼数是强加于人的,使人失去了自由的本性.庄子追求的是个性的使然,无拘无束.而儒家总是强调要入世,辅佐君王,用自己的一套治国理论.可往往君王不想听儒家的这一套,儒生落魄的像丧家犬一样.庄子认为很可笑,这也就是批判儒家之处!

寒亭区15078808767: 怎样看待庄子对儒家学派的批判 -
毓迹伯尔: 庄子提倡无为而治,而孔子提倡仁政.两者的观点不同,因此所观察的角度也不同.庄子对于儒学的批判实质上是一个学派针对另一个学派的质疑与反驳.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道家与儒家各有所长,各有弊端.因此这种批判不能作为广泛的理解来看.而庄子对于儒学的批判也是建立在道家的基础之上而谈论的,所以并没有对错之分,应该理性的看待这种学术上的分歧与批判.

寒亭区15078808767: 庄子为什么批判儒家法家的法律思想
毓迹伯尔: 总体来说:《庄子》发展了《老子》中否定礼、法等的主张,又发展了《老子》中的虚无倾向,提出了中国最早的道德虚无主义和法律虚无主义.法家儒家在战国时期逐渐...

寒亭区15078808767: 庄子是怎样讽刺孔子的仁义道德的 -
毓迹伯尔: 庄子一书中,对当时的诸子学说加以不少之批判,尤其对孔子及其学说批判特别多,特别辛辣;有抑扬、有褒贬、无孔不入.到底庄子是反孔?抑或尊孔?殊难判断.然而后世学者对于儒道两家的思想,常以为相互对立. (注一)的确,相互对...

寒亭区15078808767: 庄子的道家,为什么认为儒家的学说浅薄?? -
毓迹伯尔: 有没有暗指不清楚,不过庄子的思想有具见一词,就是说见识是见地,一个人的见闻,知识都只限于自己所能到达的范围,超出自己的认知的事,要么是主观是臆断,要就是盲目的否认,文中有个很好的比喻了,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意思再明确不过,夏天的虫子,活不到秋至就死了,茫茫然不知道还有冬天冰天雪的境界,这就好比程序员和画家讲作画,事物都有发展向前的一面和无穷的不确定性,这也是庄子中提到的物化,如果你要说暗指儒家,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这段吧,相对来说,伯夷的辞赋,再华丽,说给只知道农事的农民来说,一窍不通,孔子的仁义思想,方法,也只是想对于自己理解来说的,换个角度,换个环境,就不一定是正确的.

寒亭区15078808767: 庄子讲的是什么?他是不是反对孔子的学说?
毓迹伯尔: 1.庄子讲的是什么? 主要内容大体是: (1)继承发挥老子思想,提出发展了泛神论的天道观. (2)“蔽于天而不知人”人完全应该听众自然的支配用不着过分强调人的尊严,把人看作万物之灵. (3)以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齐万物而为一”. (4)发展老子学说,以“无已”、“无功”、“无名”为理想人格. 2.庄子是不是反对孔子的学说? 可以说庄子的主要思想内容是针对百家争鸣时期的其他诸子学说的,当然包含反对儒家的学说的内容,并且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正因为他的反对,才有孟子和他的争论.

寒亭区15078808767: 为什么庄子的文章里经常有孔子,庄子对孔子的态度和思想如何 -
毓迹伯尔: 庄子经常拿孔子当批斗对象,就好像庄子对惠施那样

寒亭区15078808767: 庄子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生活上的态度是什么,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 -
毓迹伯尔: 庄子: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庄子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

寒亭区15078808767: 庄周对孔子的真实态度是什么? -
毓迹伯尔: 儒道人物孔子和庄子,通过于丹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的讲座,穿越千年时空隧道向我们走来.我无暇顾及媒体与观众读者关于于丹是不是借先贤以自重,是不是亵渎了经典的争论,却对孔子与庄子当年的人际关系和学术关系蛮有兴趣. 孔子...

寒亭区15078808767: 孔子为什么要去拜老聃为师 -
毓迹伯尔: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儒家学派创始人,历史有孔子问礼的故事,从而五十而知天命,没有记载是否从师于老子.不过,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于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的问题,真实性有待考量. 1 老子其人,其生卒年代为何,生平事迹怎样,至今仍无定论,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老子作为某个具体的个体存在过,关于他的言论,其实都是战国早期由后人整理收集的. 2 这个故事出现于《庄子》,庄子是反对儒家学说中利用仁义的教化来束缚人的本性的,所以他很有可能是杜撰了这个故事,借以抨击儒家学说,抬高道家的崇尚自然的思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