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山木》寓言四:孔子围于陈蔡之间

作者&投稿:岑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原文: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

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几死乎?”

曰:“然”。“子恶死乎?”曰:“然。”

任曰:“子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援而飞,迫胁而栖,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孰能去功与名而还与众人!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处;纯纯常常,乃比于狂;削迹捐势,不为功名。是故无责于人,人亦无责焉。至人不闻,子何喜哉?”

孔子曰:“善哉!”辞其交游,去其弟子,逃于大泽;衣裘褐,食杼栗;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鸟兽不恶,而况人乎!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译文:

孔子被围困在陈国、蔡国之间,七天七夜不能生火煮饭。太公任前去看望他,说:“你快要饿死了吧?”孔子说:“是的。”太公任又问:“你讨厌死吗?”孔子回答:“是的。”

太公任说:“我来谈谈不死的方法。东海里生活着一种鸟,它的名字叫意怠。意怠作为一种鸟啊,飞得很慢,好像不能飞行似的;它们总是要有其他鸟引领而飞,栖息时又都跟别的鸟挤在一起;前进时不敢飞在最前面,后退时不敢落在最后面;吃食时不敢先动嘴,总是吃别的鸟所剩下的,所以它们在鸟群中从不受排斥,人们也终究不会去伤害它,因此能够免除祸患。长得很直的树木总是先被砍伐,甘甜的井水总是先遭枯竭。你的用心是装扮得很有才干以便惊吓普通的人,注重修养以便彰明别人的浊秽,毫不掩饰地炫耀自己就像是举着太阳和月亮走路,所以总不能免除灾祸。

从前我听圣德宏博的老子说过:‘自吹自擂的人不会成就功业;功业成就了而不知退隐的人必定会毁败,名声彰显而不知韬光隐晦的必定会遭到损伤。’谁能够摈弃功名而还原跟普通人一样!大道广为流传而个人则韬光隐居,道德盛行于世而个人则藏誉匿耀不处其名;纯朴而又平常,竟跟愚狂的人一样;削除形迹捐弃权势,不求取功名。因此不会去谴责他人,别人也不会责备自己。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不求闻名于世,你为什么偏偏喜好名声呢?”

孔子说:“说得实在好啊!”于是辞别朋友故交,离开众多弟子,逃到山泽旷野;穿兽皮麻布做成的衣服,吃柞树和栗树的果实;进入兽群兽不乱群,进入鸟群鸟不乱行。鸟兽都不讨厌他,何况是人呢!

庄子简介:

庄子(前369-前286),华夏族,姓庄名周,字子休,享年84岁。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样版,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山木》寓言四:孔子围于陈蔡之间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原文: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几死乎?”曰:“然”。“子恶死乎?”曰:“然。”任曰:“子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援而飞,迫胁而栖,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

庄子的《山木》原文和译文
一、原文共九则寓言。《山木》作者:庄子1、庄子行于山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一只能...

《庄子·外篇·山木》简介
《庄子·外篇·山木》由各自独立的九则寓言故事组成,每则寓言故事的主旨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体验和感悟,不乏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认识。本篇仍主要是讨论处世之道。篇内写了许多处世不易和世事多患的故事,希望找到一条最佳途径,而其主要精神仍是虚己、无为。全文...

庄子山木原文及翻译
《庄子·山木》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

庄子·山木原文
子桑雽以假人的故事作答,讲述林回舍弃珍贵的千金璧玉,只背负起一个婴儿,即使面临质疑。林回解释,那些因利益而结合的人,在困境中会轻易舍弃对方。而真正天性相投的人,即使在艰难时刻也会相互支持。他进一步指出,君子之间的交往淡如水,虽平淡却亲近;小人则因短暂的利益而显得甜蜜,但一旦利益不再...

庄子·山木题解
庄子的《山木》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寻找恰当的处世之道,其核心理念是虚己和无为。文章分为九个章节,每一部分都通过生动的故事来阐明主题。第一章至“其为道德之乡乎”,通过山木无用却能保全,雁因鸣叫而遭杀,揭示了世间路途的复杂,强调人应如山木般役使外物而不被其束缚,追求一...

《庄子·山木》主题、原文、注解、译文及随评
庄子的《山木》篇,深邃地探讨了人与道的共生关系,寓言于自然与人事之中,揭示了顺应自然、不为外物所累的哲学理念。全文九节,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庄子的智慧与洞见。在文章中,庄子以大树和雁的寓言,强调了不偏执于材用,而是如大树般随自然而生,雁则因不求名利而得以保全。他提倡的...

《庄子》山木篇:不求文以待形
“山木篇”以山木为比喻,主要讨论处世之道,写了许多处世不易和世事多患的寓言故事,希望从中找到一条最佳途径,解决人生困惑。庄子把“道和人”紧密结合在一起,使“道”成为人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他所关注的“道”是以人为核心,从人的生命,人的精神,人的心灵去阐释“道”。《庄子》和《...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是什么意思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
3、寓意:君子之间的交往应该纯净、干净得像水一样,不掺杂任何杂质,不夹杂任何利益,就是单纯的友情;而凡是掺杂了杂质,夹杂了利益在其中的交往就变得不单纯,这种不干净、不单纯的交往一定是发生在小人之间的,为君子所鄙夷、蔑视的。4、《庄子·外篇·山木》由各自独立的九则寓言故事组成,每则寓言...

庄子外篇《山木》
庄子的外篇《山木》揭示了一种独特的处世哲学,主张人们应站在成材与不成材之间,以无为的心态面对世界。他通过寓言故事,如山木中的弃材,教导人们避免陷入“材与不材”的两难境地,提倡顺应自然,避免贪图权位而陷入灾祸。市南宜僚以鲁侯为例,提倡去除对权势的欲望,追求道德的纯粹,与自然之道相游。

博兴县18910164392: ...这个典故完整的故事是什么呢?《庄子 山木》原文: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 -
壤俗康威:[答案] 《庄子·山木》中没有讲述“伐树于宋”的故事,倒是讲述一个与伐树有关的典故. 典故的大意为:一天,庄子行走到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然而伐木的人却停留在树旁,并不动手砍伐它.于是庄子走向前去问他们是什么...

博兴县18910164392: 结合庄子《山木》一文,谈谈道家的处世哲学 -
壤俗康威: 本篇仍主要是讨论处世之道.篇内写了许多处世不易和世事多患的故事,希望找到一条 最佳途径,而其主要精神仍是虚己、无为. 全文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其为道德之乡乎”,写山木无用却能保全和雁不能鸣 因而被杀,说明很难找到...

博兴县18910164392: 庄子·山木的原文 -
壤俗康威: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1),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2),右击槁枝,而歌猋氏之风 (3),有其具而无其数(4),有其声而无宫角(5),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 (6).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7).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8),爱己...

博兴县18910164392: 翻译 庄子 里的一段话 -
壤俗康威: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楼上的解释错误!我以为应该翻译成孔子在去陈国、蔡国的路上穷困潦倒、困苦不堪更好!孔子在去陈国、蔡国的路上穷困潦倒、困苦不堪,七天七夜不能生火煮饭.太公任前去看望他,说:“你快要饿死了吧?”孔子说:“...

博兴县18910164392: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之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谁写的,具体意思 -
壤俗康威: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君子之间的交往如水一般纯净没有任何功利之心;执象而求,咫尺千里--如果只看事物的表面现象,好像看到了真实情况,实际上会差得很远;问余何适,廓尔亡言--问我将到哪里去安身呢,前路广阔,我无言以对;花枝春满,天心月圆--但只见春满花开,皓月当空,一片宁静安详,那就是我的归处啊.原文出自 《庄子·山木》.1941年10月13日,弘一大师圆寂.在临终之前他又引用了这段话. 翻译得不好,让您见笑了!

博兴县18910164392: 庄子的寓言故事和这个故事的道理? -
壤俗康威: 一、魏王召见庄子 庄子贫困,靠编草鞋过日,向监河侯借过米.按理,他为了解决无米之炊,应当象孔子困于陈蔡一样,苟且就食,而在鲁哀公国宴上才讲究“肉不正不食”.但他没有这样做. 魏王 召见庄子,见他一身补丁,问道:“先生这...

博兴县18910164392: 庄子.山木翻译全文 -
壤俗康威: 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

博兴县18910164392: 庄子的山木的读后感 -
壤俗康威: 读庄子之《山木》By: 上官月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和老子一样主张“清静无为”.曾经有一位朋友这样评论庄子的文章:“富有浪漫主义气息,纵横恣肆,想象丰富,辞藻瑰丽.但这只是画皮,撕开层层包裹的语言绸缎,暴露...

博兴县18910164392: 《庄子·山木》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意思?什么境界? -
壤俗康威: 《庄子·山木》篇探讨的是庄子的处世之道.在庄子看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处世不易,世事多患,很难找到一条万全之路,无论是材与不材,都是十分危险的,山木不材不能保全,雁不能鸣却被杀.即便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也不能免于拘束与...

博兴县18910164392: 庄子有一篇文章是说“树不材而得活,鹅不鸣而被杀”最后弟子问时庄子的回答是什么?大概意思是什么? -
壤俗康威: 原文 《庄子·山木》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大木:大树),枝叶盛茂.伐木者止(止:停)其旁而不取(取:取材,取以为用.这里可解释为砍伐.)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天年:自然的寿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