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公谏厉王止谤的注释

作者&投稿:邸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邵公谏厉王弭谤的注释译文~

(1)厉王:指周厉王,他是周夷王之子,名胡,在位三十七年(前878——前842)。(2)国人:居住在国都里的人,这里指平民百姓。(3)邵公:名虎,周王朝卿士,谥穆公。邵,一作召。(4)命:指周厉王苛虐的政令。(5)卫巫:卫国的巫者。巫,以装神弄鬼为职业的人。(6)弭(mǐ):消除,止。(7)障:堵塞。(8)为川者:治水的人。(9)宣:疏导,放开。(10)天子:古代帝王的称谓。(11)公卿:指执政大臣。古代有三公九卿之称。《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九卿指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列士:古代官员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分,统称列士。位在大夫之下。诗:指有讽谏意义的诗篇。(12)瞽(gǔ):盲人。因古代乐官多由盲人担任,故也称乐官为瞽。(13)史:史官。书:指史籍。(14)师:少师,乐官。箴:一种具有规戒性的文辞。(15)瞍(sǒu):没有眼珠的盲人。赋:有节奏地诵读。(16)曚(méng):有眼珠的盲人。瞍曚均指乐师。(17)百工:周朝职官名。指掌管营建制造事务的官员。(18)庶人:平民。(19)亲戚:指君王的内外亲属。(20)耆(qí)艾:年六十叫耆,年五十叫艾。这里指年长的师傅。修:整理修饰。(21)悖(bèi):违背道理。(22)原隰(xí):平原和低湿之地。衍沃:指平坦肥沃的良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有“井衍沃”的句子。疏:“衍沃并是平美之地。衍是高平而美者,沃是低平而美者,二者并是良田。”(23)兴:兴起、表露之意。(24)阜:丰盛。(25)夫(fú):发语词,无义。(26)与:语助词,无义。一说为“偕从”之意,意思是:“老百姓跟从你的能有多少?”语意也是通顺的。(27)国人:“国”下原无“人”字,据别本补。(28)三年:周厉王于公元前842年被国人放逐到彘,据此邵公谏厉王事当在公元前845年。(29)流:放逐。彘(zhì):地名,在今山西霍县东北。 (30)谤:形声兼会意。从言,旁声。本义: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 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责骂他。邵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已不堪忍受暴虐的政令啦!”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者,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于是人们都不敢随便说话,在路上相遇,也只能以眼神表达内心的愤恨。周厉王颇为得意,告诉邵公说:“我能制止毁谤啦,老百姓再也不敢吭声了。”邵公回答说:“你这样做只能堵住人们的嘴。可是防范老百姓的嘴,比防备河水泛滥更不易。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因而治水者只能排除壅塞而加以疏通,治民者只能善于开导而让人说话。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内亲外戚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年长的师傅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背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样社会的衣食财富就会日益丰富,不断增加。人们心中所想通过嘴巴表达出来,朝廷以为行得通的就照着实行,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又能堵多久呢?”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1)厉王:周夷王之子,名胡,前878至前842在位,共三十七年。(2)国人:居住在国都里的人,这里指平民百姓。(3)邵公:名虎,周王朝卿士,谥穆公。邵,一作召。(4)命:指周厉王苛虐的政令。(5)卫巫:卫国的巫者。巫,以装神弄鬼为职业的人。(6)谤者:批评国王的人(7)弭(mǐ米):消除。(8)障:堵塞。(9)为川者:治水的人。(10)宣:疏导。(11)天子:古代帝王的称谓。(12)公卿:指执政大臣。古代有三公九卿之称。《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九卿指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列士:古代官员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分,统称列士。位在大夫之下。诗:指有讽谏意义的诗篇。(13)瞽(gǔ鼓):盲人。因古代乐官多由盲人担任,故也称乐官为瞽。(14)史:史官。书:指史籍。(15)师:少师,乐官。箴:一种具有规戒性的文辞。(16)瞍(sǒu):没有眼珠的盲人。赋:有节奏地诵读。(17)曚(méng蒙):有眼珠的盲人。瞍曚均指乐师。(18)百工:周朝职官名。指掌管营建制造事务的官员。(19)庶人:平民。(20)亲戚:指君王的内外亲属。(21)耆(qí其)艾:年六十叫耆,年五十叫艾。这里指年长的师傅。修:整理修饰。(22)悖(bèi倍):违背道理。(23)原隰(xí席):平原和低湿之地。衍沃:指平坦肥沃的良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井衍沃”。疏:“衍沃并是平美之地。衍是高平而美者,沃是低平而美者,二者并是良田。”(24)兴:兴起、表露之意。(25)阜:丰盛。(26)夫(fú扶):发语词,无义。(27)与:语助词,无义。一说为“偕从”之意,句谓老百姓跟从你的能有多少?亦通。(28)国人:“国”下原无“人”字,据别本补。(29)三年:周厉王于公元前842年被国人放逐到彘,据此邵公谏厉王事当在公元前845年。(30)乃 流王于彘(zhì):把国王放逐到彘地去。乃:终于,副词。流:流放,放逐。于:到,介词。.于是:从,从这里。彘: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31) 谤:议论;指责。(32)甚:严重。(33)于是:从这里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能有多少人来辅助帝王您呢?周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1)厉王:周夷王之子,名胡,在位三十七年(前878前842)。
(2)国人:居住在国都里的人,这里指平民百姓。
(3)邵公:名虎,周王朝卿士,谥穆公。邵,一作召。
(4)命:指周厉王苛虐的政令。
(5)卫巫:卫国的巫者。巫,以装神弄鬼为职业的人。
(6)弭(mǐ米):消除。
(7)障:堵塞。
(8)为川者:治水的人。
(9)宣:疏导。
(10)天子:古代帝王的称谓。
(11)公卿:指执政大臣。古代有三公九卿之称。《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九卿指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列士:古代官员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分,统称列士。位在大夫之下。诗:指有讽谏意义的诗篇。
(12)瞽(gǔ鼓):盲人。因古代乐官多由盲人担任,故也称乐官为瞽。
(13)史:史官。书:指史籍。
(14)师:少师,乐官。箴:一种具有规戒性的文辞。
(15)瞍(sǒu):没有眼珠的盲人。赋:有节奏地诵读。
(16)曚(méng蒙):有眼珠的盲人。瞍曚均指乐师。
(17)百工:周朝职官名。指掌管营建制造事务的官员。
(18)庶人:平民。
(19)亲戚:指君王的内外亲属。
(20)耆(qí其)艾:年六十叫耆,年五十叫艾。这里指年长的师傅。修:整理修饰。
(21)悖(bèi倍):违背道理。
(22)原隰(xí席):平原和低湿之地。衍沃:指平坦肥沃的良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井衍沃”。疏:“衍沃并是平美之地。衍是高平而美者,沃是低平而美者,二者并是良田。”
(23)兴:兴起、表露之意。
(24)阜:丰盛。
(25)夫(fú扶):发语词,无义。
(26)与:语助词,无义。一说为“偕从”之意,句谓老百姓跟从你的能有多少?亦通。
(27)国人:“国”下原无“人”字,据别本补。
(28)三年:周厉王于公元前842年被国人放逐到彘,据此邵公谏厉王事当在公元前845年。
(29)流:放逐。彘(zhì智):地名,在今山西霍县东北。




召公谏厉王弭谤注释
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⑥。注释:①〔行善而备败〕推行百姓认为好的,防范百姓认为坏的。行,推行、实行。备,防备。②〔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这大概才是用来使财物衣食丰富起来的办法吧。其,指示代词,这。所以……者,用来……的办法。阜,使……丰富。③〔成而行之〕...

邵公谏厉王止谤的注释
(1)厉王:周夷王之子,名胡,在位三十七年(前878前842)。(2)国人:居住在国都里的人,这里指平民百姓。(3)邵公:名虎,周王朝卿士,谥穆公。邵,一作召。(4)命:指周厉王苛虐的政令。(5)卫巫:卫国的巫者。巫,以装神弄鬼为职业的人。(6)弭(mǐ米):消除。(7)障:堵...

邵公谏厉王弥谤的原文极其翻译
原文: 厉王虐(1),国人谤王(2)。邵公告曰(3):“民不堪命矣(4)!”王怒,得卫巫(5),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6),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7)。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注释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土壅而川决,这个特大暴君———人民之敌,被“流于彘”。 齐王与厉王,两种对待谏谤的态度,得到的结果也截然相反。历史是一面镜子。《邹忌讽齐王纳谏》《召公谏厉王止谤》这两篇古文,我们对照着读,大有可以借鉴之处。 追古思今,现在我们有...

文言文当中的“公”通常指什么意思?
【注释】伐:攻打。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权者。谋:谋划。间(jiàn):参与。鄙:鄙陋,目光短浅。乃:于是,就。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有“养”的意思。弗:...

左丘明著《国语》有什么未知之谜?
如召公谏厉王止谤(《周语》)、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吴(《越语》)、管仲帮助齐桓公称霸(《齐语》)等等,被后人传诵。《国语》不仅对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有重要价值,其生动、幽默的语言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是各位学者争论不休的话题。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说:“...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案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土壅而川决,这个特大暴君———人民之敌,被“流于彘”。 齐王与厉王,两种对待谏谤的态度,得到的结果也截然相反。历史是一面镜子。《邹忌讽齐王纳谏》《召公谏厉王止谤》这两篇古文,我们对照着读,大有可以借鉴之处。 追古思今,现在我们有...

“而莫之夭阏者”中“之”的意思是什么?
【注释】:夭:挫折;阏:阻止;莫:不定代词,没有人,没有谁。该句意为:没有谁能够阻止它。《逍遥游\/节选》作者:庄周 (先秦)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

坦然翁传中御史之死网事也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译文:我是范阳城的老百姓叫蒯通,私下知道闵公快要死了,所以赶来凭吊。6、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译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7、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

古人说的治国之道是什么
动乱多事的国家中(百姓)长久贫穷。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才能)统治他们。 编辑本段注释 奚以:即“以奚”。以,介词,根据。 重:重视。 敬上畏罪:服从上司,害怕犯法。敬上:服从上司。敬:恭顺、服从。上,君上,泛指统治者。 罪,犯罪或作恶的行为,犯罪。

阳原县13570523094: 《邵公谏厉王弭谤》的出处是什么?翻译是什么?急用 -
辕临吉祥: 出自《国语·周语上》 全文翻译如下: 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厉王发怒了,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按照报告把那些...

阳原县13570523094: 翻译<<邵公谏历王弭谤>>一文 -
辕临吉祥: 周厉王残暴无道,国都里的老百姓都责骂他.邵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不堪忍受您暴虐的政令啦!”厉王听了大怒,找到个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敢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告发,就加杀戮.国都里的人们都不敢随便讲话,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神相...

阳原县13570523094: 谁有<邵公谏厉王弭谤>的翻译? -
辕临吉祥: 周厉王暴虐无道.国都里的人都在咒骂他.召公告诉厉王说:“百姓忍不了你的命令啦!”厉王很恼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叫他去监视咒骂王的人.只要卫巫来报告,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住在国都的人都不敢说话了,熟人在路上相遇...

阳原县13570523094: 召公谏厉王弭谤的译文 -
辕临吉祥: 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已不堪忍受暴虐的政令啦!”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者,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于是人们都不敢随便说话,在路上相遇,...

阳原县13570523094: 邵公谏厉王弭谤的通假字《邵公谏厉王弭谤》整篇古文的通假字 -
辕临吉祥:[答案] “弭”通“弥” 意思:止,息

阳原县13570523094: 召公谏厉王弭谤 - 召公谏厉王弭谤里的成语有哪些?召公谏厉王弭谤里的成语有哪些
辕临吉祥: 召公谏厉王弭谤的成语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上篇.故篇名亦作《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题中,召公亦作邵公.《左传》称厉王...

阳原县13570523094: 文言文翻译急求召公(不认识这个字,所以没打)厉王(和前面一样)
辕临吉祥: 《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原文):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

阳原县13570523094: 一个语文问题卷叁周文召公谏厉王止谤国语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
辕临吉祥: 【大意】 周厉王凶残暴虐,人民公开指责他.邵公劝告说:“百姓受不了王的政令啊!”厉王很生气,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们去监视发表意见的人.卫巫告发一个,厉王...

阳原县13570523094: 求《召公谏厉王弭谤》的一词多义 -
辕临吉祥: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