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卷三·王制》7

作者&投稿:薛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古者公田藉而不税,市廛而不税,关讥而不征,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夫圭田无征。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田里不粥,墓地不请。

古时,农户藉着耕种公田,个人的私田就不用再纳税;在交易市场租用公家的店铺,就不用另外交税;公家设立的水陆关卡,只是进行稽查,而不征收关税;在公家允许的时间里,进入山林湖泽砍伐和渔猎不会受到禁止。余夫(赋闲的劳力)耕种圭田(禄田以外的)不用征税。无偿的征用百姓出力办事,一年不应超过三次。公家分配的农田和宅基地不准买卖,如果公家已经分配了家族墓地,也不得再申请增加。

司空执度度地,居民,山川沮泽,时四时,量地远近,兴事任力。凡使民,任老者之事,食壮者之食。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

司空负责使用工具度量土地,首先确定让百姓安居的地方,然后,根据山川沼泽的分布态势,以及观察四季的气候变化,同时,依据测量出的地理位置的远近条件,再征用民夫去从事劳务。凡是支使百姓们去做的事,就象安排老者去做事一样,活不能太重,但伙食待遇一般要按壮劳力的标准对待。凡是为安置百姓而使用的建筑材料,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寒暖气候和燥湿环境来选择。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深谷和大川,本来其地理环境就不同,那么,生活在其中的人,他们的风俗习性也自然会不一样,这包括:性情的刚硬与柔弱、身体的轻健与笨重、行为的迟缓与迅速等不一样,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喜好各不相同,平常使用的器物或工具也有形状上的差异,他们的穿着打扮、因要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国家应修正各地方的教育,而不用改变他们的风俗。统一各地的政令,而不用改变适宜他们的服饰。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由中原各国和四方戎夷所构成的五方之民,各有其不同的生活习性,这是不可能互相改换的。目前,生活在东方的称作夷,他们喜欢剪掉头发和纹身,另外,仍然有一些不知道用火煮食的人群啊。生活在南方的称作蛮,他们喜欢在额头上雕纹,走路时脚趾头向里、交错着前行,这里也有不吃熟食的人群呐。生活在西方的称作戎,他们披散着头发,用兽皮当衣服,这里有一些不知道食用谷物的人群啊。生活在北方的称作狄,他们用禽兽的羽毛当衣服,平常都居住在洞穴里,也有不懂得食用谷物的人群呐。

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中原各国加上夷蛮戎狄这五方之民,尽管其所处的环境及习俗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各自所认为的安居的环境、可口的美味、适宜的服饰、便利的用具、完备的器物。虽然这五方的民众言语不通,嗜好不同,但有一种懂得翻译的人,可以使他们能互相表达各自的心意,从而能沟通他们各自的想法,这种人,在东方称作寄,南方称作象,西方称作狄鞮,北方称作译。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尊君亲上,然后兴学。

凡是想让百姓们能安居乐业,首先要选择一块合适的地方,并根据其土地的大小形态等的实际情况去建造城邑,然后再根据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所建城邑的大小,来有效的设置百姓们的居住地,地方的选择、城邑的建造、百姓的安置,这三件事必须相互协调才能得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个好的效果就是:没有闲置的土地,没有无业的游民;饮食节俭,按时耕种;百姓们都安心的在这里生活;他们爱好劳动,互相勉励争取有更大的收成;他们尊敬国君,爱戴其官长。有了这种效果后,就可以开始兴办学校了。

(安民以备办学)


《礼记卷三·王制》7
无偿的征用百姓出力办事,一年不应超过三次。公家分配的农田和宅基地不准买卖,如果公家已经分配了家族墓地,也不得再申请增加。司空执度度地,居民,山川沮泽,时四时,量地远近,兴事任力。凡使民,任老者之事,食壮者之食。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司空负责使用工具度量土地,首先确定让百姓安...

《礼记》节选——《礼记.王制》全文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尊君亲上,然后兴学。 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3《礼记·王制》命乡,简不帅教者以告...

《礼记·王制》:“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
我的 《礼记·王制》:“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文中所反映的 《礼记·王制》:“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文中所反映的是A.宗法制度B.礼乐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分封制度... 《礼记·王制》:“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

《荀子·王制》:“王者之政也。”
回答:这是讲环境保护的,和现在的可持续发展很相似哦。意思如下: 植物正在发育的时候,不能进山砍树。鼋鼍鱼鳖鳅鳣繁殖的时期,不能用网捕捞,不能用药捕捉。一年四季应当根据季节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播种庄稼,这样庄稼才多,老百姓以后才有充足的粮食。在野外也应当根据自然界的规律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保护,防止...

《礼记·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尊君亲上,然后兴学。【译文】凡安置民众,必须根据土地的广狭来确定修建城邑的大小,根据土地的广狭来确定安置民众的多少,要使土地广狭、城邑大小、被安置民众的多少这三者互相配合得当。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生在深山谷和长在大河边上的人,外表就与外界不一样,他们的风俗习惯也自然与外界两样。出自《礼记·王制》,选自西汉戴圣所编的《礼记》。节选原文: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

急求《礼记 王制》中“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太)祖之庙而七。”等一...
三昭三穆是一种古代宗法制度,以周代天子七庙为例,自始祖之后,左为昭、右为穆;父为昭,子为穆。排列时,大祖居中,三昭位于大祖的左方;三穆位于大祖的右方,以此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次序、亲疏远近。历代祭孔时孔氏宗族一般也采用左昭右穆的排列次序。最后一句,庶人祭祀在自己家里。

帮忙翻译一下?
【译文(直译)】《礼记·王制》上说:“中国与四方少数民族各方的百姓,语言不通,嗜好与欲望不同。(这就需要有人来)沟通大家的心志,了解大家的欲望。(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即语言翻译)在东方叫做“寄”,在南方叫做“象”,在西方叫做“狄鞮”,在北方叫做“译”。”唐代(学者)孔颖达注释说:“所谓‘五方之民’,指的...

古籍今注今译系列:礼记今注今译图书目录
古籍今注今译系列的图书目录,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旨在将古代经典礼记进行现代解读。以下是部分章节的列表:第1章:曲礼上 第2章:曲礼下 第3章:檀弓上 第4章:檀弓下 第5章:王制,探讨古代社会的制度与规范 第6章:月令,揭示了古代农耕文化的季节性礼仪 第7章:曾子问,记录了孔子弟子曾子的...

古代侯爷是什么级别
1. 侯爷是中国古代的爵位名称,属于超品级别,通常只赐予皇亲国戚和极少数有杰出贡献的功臣。2. 侯爵的制度始于先秦时期,并在周朝成为五等爵位中的第二等。《礼记·王制》中提到:“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3. 在周朝,拥有侯爵的国家包括鲁国、齐国、陈国、蔡国、卫国、邢国、晋国...

太白县15328945811: 古代帝王的自称、他称,全点哦. -
姚常科芬:[答案] 朕:“朕”是皇帝的自称.秦王嬴政称帝前,普通人皆可自称朕,嬴政称帝后,朕成为皇帝一人的专称.“寡人”、“孤王”... 27、上:在上者,有时特指君主、帝王.《礼记·王制》:“尊君亲上,然后兴学.” 28、今上:对当时帝王的称呼.有时也称...

太白县15328945811: 《礼记·王制》载:“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这反映了西周 ①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②推行嫡长子继承制 ③明确的宗法等级关系 ④重视祭... -
姚常科芬:[选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

太白县15328945811: 急求《礼记 王制》中“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太)祖之庙而七.”等一句话的意思!原文是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 -
姚常科芬:[答案] 三昭三穆是一种古代宗法制度,以周代天子七庙为例,自始祖之后,左为昭、右为穆;父为昭,子为穆.排列时,大祖居中,三昭位于大祖的左方;三穆位于大祖的右方,以此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次序、亲疏远近.历代祭孔时孔氏宗族一般也采用...

太白县15328945811: 古代农场的雅称
姚常科芬: 古代农场自古就叫"农田" .请参看: 《礼记·王制》:“制农田百亩.” 宋 叶适 《监司》:“提举司则责茶盐,用法苛惨,至常平义仓,水利农田,则置而不顾.”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三:“督吏民修农田水利,而具勅天下.” 《宋史·食货志上一》:“於是以 贾昌朝 领农田,未及施为而 仲淹 罢,事遂止.” 古代农场的雅称 中国古代农场的雅称叫做庄园.包括有住所、园林和农田的建筑组群.根据庄园主的地位,庄园有不同的名称.皇室的为皇庄,称苑、宫庄、王庄等贵族、官吏、地主的为私庄,称墅、别墅、别业、别庄等属于寺庙的称常住庄.中世纪英、法等国出现带有防御设施的庄园宅邸,宅邸中的大厅为庄园主的会议厅和佃户集会的场所.

太白县15328945811: 古代女子年龄 - 对女人的年龄称呼有哪能?古时对女人的年龄称呼有哪些?
姚常科芬: 你好! 古代年龄称呼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笄”,谓结...

太白县15328945811: 《礼记•王制》是怎么记载巡幸礼仪的?
姚常科芬: 《礼记•王制》中记载的巡幸礼仪是:天子每五年巡守诸侯国一次. 天子准备出巡前,先举行祭告天地和宗庙的礼仪.然后在巡守年的二月份 出发,向东到达泰山,焚柴祭天,四望以祭祀名山大川,接见诸侯,考察 民间风俗.五月份,向南巡守到达南岳,举行与向东巡守相同的礼仪.八月,向西巡守到达西岳,举行与之前相同的礼仪.十一月,向北巡守到达 北岳,举行与之前相同的礼仪.巡守结束后,用牺牲祭告于祖、父之庙.

太白县15328945811: 《礼记·王制》中王制"建立于什么朝代?
姚常科芬: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 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 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 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

太白县15328945811: 文化常识服丧
姚常科芬: 宗庙词意探源(1)指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为维护宗法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 《礼记·王制》:“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郑玄 注:“乡,乡饮酒、...

太白县15328945811: 中国古代皇帝称谓听过秦始皇创造了皇帝一词那以前都是用什么称谓的呢`?天子? -
姚常科芬:[答案]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除了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以外,还有一些别称,散见于一些典籍当中.平时读书,... 27、上:在上者,有时特指君主、帝王.《礼记·王制》:“尊君亲上,然后兴学.” 28、今上:对当时帝王的称呼.有时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