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字用法,取独和提宾怎么区分?

作者&投稿:地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之”字用法,取独和提宾怎么区分?麻烦告诉我~

之:(1)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在很多情况下,宾语前置的句子一般显而易见。“何罪之有”就是“有何罪之”,“何罪”作为宾语提前了,在这样的句子中一般会出现标志性的词语,如“何、胡、谁、奚、安”等疑问代词,“非、莫、不、毋”等否定代词以及“唯……是……”的固定结构。还有一些“以、于”等虚词结合疑问代词也是这一类句子的常见现象。
在这个问题上的混淆,主要还是句子成分不易弄清晰。
在这里“钩党之捕”是主语,它的内部结构是动宾词组。“捕”,及物动词;“钩党”,宾语,倒置于动词前面,所以说这里的“之”是提宾的用法。
这句话可以译为逮捕有牵连的党人(的情况)遍于天下。”
提宾,顾名思义就是把宾语提前,作为谓语的动词置后。什么是取独呢?

"之"字句后有逗号,且"之"用在主谓之间是取独
提宾是什么东东?是宾语前置吗?很少这么用.这种句式前有名词,但它不是主语,是宾语.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之"字是"的"的意思

在这里“钩党之捕”是主语,它的内部结构是动宾词组。“捕”,及物动词;“钩党”,宾语,倒置于动词前面,所以说这里的“之”是提宾的用法。
这句话可以译为逮捕有牵连的党人(的情况)遍于天下。”
提宾,顾名思义就是把宾语提前,作为谓语的动词置后。什么是取独呢?就是本来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句子可以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我去长城.但是,如果在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上一个“之”字,成了“我之去长城”,本来意思完整的句子却变得不能单独表达完整的意思了,必须说出爱香山的理由以后才算完整了.这里的"之"的功能就是取消句子独立性.明白了吗?

“之”字在古汉语中是最常见的一个多义词,它的判别方法例来为人们所重视,但只是介绍了它的一些用法缺少判别的标准,造成学生在判断上的失误而丢失了不应该丢失的分数,给考生的考试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1分之差而与高校无缘。在1995年的高考上海卷中虽然考过一次,仍有部分学生掌握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搜集整理了古汉语中的一些语句,总结了以下几例判别方法,以与各位同仁共享,由于资料有限,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选例中有两个“之”字的,一般为加点的字,否则均指两个。

一、“之”字作动词,(一)意为“到……去”或“往”、“到”

构成这一要件的主要要素是:人名或人称代词(有时省略)+之+地名或表示地方的名词:

例句:1、(陈涉)辍耕之垄上。(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司马迁《史记·项藉列传·鸿门宴》)

3、吾欲之南海,则何如?(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张溥《五人墓碑记》)

分析:句1、“陈涉”(人名承前省略)+之+“垄上”地名。

句2、“项伯”+之+“沛公军”表示地点的名词。

句3、“吾”第一人称代词+之“南海”地名。

句4、正确的格式应为:“今之高爵显位”即:现在做高官处显位的人们(承前省略)+之+“所”表示地点的名词。

这一例特殊之处在于“所+之”构成了一个“所字结构的短语。

以上四句都属这种形式,判别时不仿用这种格式。

(二)意为“向”。例:然后驱而之善。(此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常见,因而没有过多搜集)

二、作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用于主谓之间,使原来的主谓结构变成一个偏正结构,作句中的主语、宾语或表示时间的短语等,有时也作复合句中的一个分句。

例句:5、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7、师道之不存也久矣。(韩愈《师说》)

8、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9、邻之厚,君之薄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0、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11、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左传·隐公四年》)

分析:句5、6、8、9都作句中的分句,句7作整个句子的主语,句10作句中的宾语,句11作时间状语。

做好这类题的方法是,删除法,把这个“之”字去掉,再读几遍,你就会发现,句意前后没有任何变化。这时就可断定这个“之”字在句中起到这个作用。

(二)结构助词“的”,这是最常见常用的意义和用法。

其结构是:名词(或形容词)+之+名词。如:

12、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13、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1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15、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难一》)

16、魏,多变之国也(《战国策·秦策三》)

1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分析:句12、13、14、15都属于“名词+之+名词”形式,分别表示为:人+之+患、寡人+之+过、人+之+力、子+之+矛(盾)、句16、17则属于“形+之+名”式即:多变+之+国、小大+之+狱。

(三)起凑足音节作用。无实义,可不译。

(1)一般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表示时间持续的状态。如:

18、怅恨久之(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19、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资治通鉴》)

20、久之,闻左公被炮烙(《左忠毅公逸事》)

分析:18、20句表示时间持续得较长,19句则表示时间持续较短。

(2)用在人名之间。无实义,可不译。

21、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烛之武退秦师》)

22、烛之武言曰(《烛之武退秦师》)

分析:这两句中的烛之武、佚之狐都是郑国的大夫,佚、烛均为姓,狐、武为名。

(四)、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可不译。

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者”有时省略)的格式。这时,它的定语是“动词和以动词为中心的词组;或是“形容词”如:

2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2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2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2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分析:23句为:中心语(石)+之+“以动词为中心的词组”(铿然有声)作定语+者。24句为:中心语(马)+之+形容词(千里)作定语+者。25句为:中心语(爪牙、筋骨)+之+形容词(利、强)。26句为:中心语(庙堂、江湖)+之+形容词(高、远)作定语。

(五)、用在动词和它的宾语之间,起提宾的作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一般可不译。构成“名词+之+动词”的形式,如:

27、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难哉(韩愈《答李翊书》)

2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这时要注意这里的名词是非人名的名词。

分析:27句为“(陈言)名词+之+(去)动词”式,28句为“(句读、惑)名词+之+(不知、不解)动词。

三、代词:

(一)作第三人称代词,一般用在动词后作宾语,可代人、代事、代物、代处所。这时,所指代的对象大都出现在上下文中。可译为“他(它)、他(它)们”等,或将所代的对象直接译出。有时也可不译。如:

29、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3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分析:29句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加点的“之”字应译为“他们”代指“移山的愚公一家”。30句中的“之”可译为“它”,代指“道理、儒家之道”。

(二)指示代词:这,此。例:

3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3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33、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

(三)第一人称代词:我。例:

34、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35、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例传》)

36、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37、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崤之战》)

分析:37句“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四、较特殊的情况:“之”与前面的动词在结构上看是动宾关系,从语义上看,则宾语“之”无所指,这时可视为补充音节的语气词,或者如古人所说的衬字。如:

38、填然鼓之。(《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9、树之以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8句中的“之”从结构上看与前面的动词“鼓”似乎是动宾关系,但作为宾语的“之”却无法翻译出意义即“无所指”,这时就可看作是补充音节的语气词,亦即衬字。38句就更特殊了,我看过许多翻译的书,都把它当作音节助词,但我都不满意,我认为如果把字当作代词理解或许更恰当些:“之”字代“五亩之宅”,“以桑”作状语后置,在“树”与“之”构成动宾关系。这样一来,这句话就理解为“用桑树种植五亩大的宅院”。

附一:高考文言试题选析

1、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02年全国卷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士皆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称代前文的“(李)广”。

C.饮食与士共之 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刭”。

[答案] C

[分析] 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之” 在文中的指代义。能力层级为B级。

这道题的命题应该说对我们文言教学颇有引导作用,那就是要切实把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落实到对原文的把握上,在解答的过程中充分突出上下文语境的提示作用。A项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中的“怪”是意动用法,从上文来看,使胡兵感到“惊怪”的是大敌当前,李广军队却“解鞍”、“士皆纵马卧”的情况。所以A项的指代义并没有错。B项“避之 数岁,不敢入右北平”从上下文来看指的是胡人慑于“飞将军”李广的威仪,几年内不敢侵犯李广镇守的右北平的情况,显然此处的“之”称代的应是前文的“(李)广”。C项“饮食与士共之”中“之”受动词“共”的支配(上文中“赏赐”则受动词“分”的支配),讲的是李广与士卒共饮食的情况,“之”在此处当指前头的“饮食”一词,而不是前文的“赏 赐”。D项“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中的“之”可译为“这件事”,从上文来看当指卓立战功、敦厚端直、受人爱戴的一代名将――李广“引刀自刭”这一悲惨史实。综上所述,四项当中只有C项的指代义理解有错,所以答案应该选C项。

2、判断对下列画线词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

①兰槐之根是为芷 ②入芝兰之室 ③不扶而直 ④久而自芳

A.①②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同,③④同

答案 :D。

解析:此题判断虚词“之”、“而”的用法。①②句的“之”均为结构助词,译为“的”, ③④句的“而”均为连词,译为“就”。

附二:巩固练习:

⒈与“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中的“之”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⒉对下列句子“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久之,闻左公被炮烙 ②真州逐之城门外 ③石之锵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④师道之不存也久矣 ⑤又试之鸡 ⑥项伯乃驰之沛公军 ⑦我欲因之梦吴越 ⑧吾欲之南海

A、②⑤⑦/ ①③④/ ⑥⑧ B、②⑥⑧/ ③④/ ①⑤⑦

C、①④⑤/ ②⑥⑦/ ③⑧ D、③⑤⑥/ ①⑧/ ②④⑦

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遂使之行成于吴 B、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

C、越国之宝器毕从 D、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⒋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A、①③⑤ / ②④/ ⑥ B、①② / ③④ / ⑤⑥

C、①⑤ / ②③④ / ⑥ D、①⑥ / ②④ / ③⑤

5.下面对句中“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②太后盛气而揖之 ③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④太后之色稍解 ⑤而臣衰,窃爱怜之 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⑦诺,恣君所使之 ⑧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A.③⑥⑧/①②⑤⑦/④ B.③④⑤/①②/⑥/⑦⑧

C.①③⑦/④⑤/⑥/②⑧ D.②⑧/③④⑤/①⑥/⑦

6、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行李之往来 ②何厌之有 ③公与之母 ④吾妻之美我者 ⑤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⑥填然鼓之 ⑦奋六世之余烈 ⑧此亡秦之续耳 ⑨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⑩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A、①⑦⑧/②/③/④/⑤⑥⑩/⑨

B、①②/③④/⑤⑨/⑥⑩/⑦⑧

C、①④/②⑧/③⑤⑩/⑥⑨/⑦

D、①④/②/③⑤/⑥⑩/⑦⑧/⑨

巩固练习答案:

1、B.例句为:主谓之间,不译。A:的。B:主谓之间,不译。C:动词,往,到,到……去。D:两个均为“的”。

2、A.②⑤⑦均为代词,作宾语;①③④均为助词;⑥⑧均为动词,作“到、到……去”讲。

3、A.A、代词,作宾语。B、C、D均为结构助词“的”。

4、A.①③⑤均为主谓之间,不译;②④均为结构助词“的”;⑥为代词,作宾语。

5、A.①②⑤⑦均为代词,作宾语;③⑥⑧均为主谓之间,不译;④为结构助词“的”。

6、D.①④均为主谓之间,不译;②为宾语前置的标志;③⑤均为代词,作宾语;⑥⑩均为音节助词;⑦⑧均为结构助词“的”;⑨为动词,往、到、到……去。

楼上们 的太强了~~~~~~~~~
句译: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
”在这里’钩党之捕’是主语,它的内部结构是动宾词组。’捕’,及物动词;’钩党’,宾语,倒置于动词前面,所以说这里的’之’是提宾的用法。
这句话可以译为逮捕有牵连的党人(的情况)遍于天下”

支持楼上说的
取独 的“之” 夹在主谓之间 去掉后也可翻译通顺
提宾 的“之” 顾名思义就是把宾语提前 主要要分清宾语吧

1]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go to;leave]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 之 zhī

〈代〉

(1)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this;that]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 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he;her;it;they;them]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又

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 韩愈《师说》

(5)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6)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its;his;other]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 之 zhī

〈助〉

(1) 的 [of]

(2)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3) 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之的作用是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字句后有逗号,且"之"用在主谓之间是取独
提宾是什么东东?是宾语前置吗?很少这么用.这种句式前有名词,但它不是主语,是宾语.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之"字是"的"的意思


“之”字用法,取独和提宾怎么区分?
之:(1)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之字用法——取独
欢迎进入中学语文微课堂武邑中学郭书双“之”字用法——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字“取独”用法定义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取独)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句子成分或一个分句时,虚词"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表明它并不是独立的完整的句子。“之”字的用法——取消...

“之”在什么时候是取独的作用
虚词"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表明它并不是独立的完整的句子。在古文中,“之”用在主谓语之间时,常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呼东西 ”。“悍吏来吾乡”中的“悍吏”为名词,作主语,“来”为动词,是“悍吏”发出的动作,作谓语,...

什么是“之”字的取独?
:“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虚词"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表明它并不是独立的完整的句子 通常来说一个主谓短语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句子,但在文言文中主谓短语充当句子成分的时候,当“之”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时候,之的用法即为取消句...

文言文中“之”的取独用法,急,在线等?
文言文中“之”的“取独用法”应当指“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让其成为句子成分的用法。在这种用法中“之”字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这一主谓结构不能单独成句,而成为句子里的成分。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不传”是主谓结构,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句子,在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加上...

文言文之做的
1.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之这个字在文言文里作“取独”和作“的”两种用 “之”的所有用法: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③...

“之”字用法,取独和提宾怎么区分?
在这里“钩党之捕”是主语,它的内部结构是动宾词组。“捕”,及物动词;“钩党”,宾语,倒置于动词前面,所以说这里的“之”是提宾的用法。这句话可以译为逮捕有牵连的党人(的情况)遍于天下。”提宾,顾名思义就是把宾语提前,作为谓语的动词置后。什么是取独呢?就是本来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

之在古文中的用法有很多种与文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选A!解析:“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无实意!可叫:取独.A:结构助词,无实意!B:结构助词,译为“的”!C:动词,去,往之意!D:代词,这里译为“它”(千里马)!

文言中,如何区分"之"字取独和提宾(宾语前置)的用法?
“之”作代词是“之”的用法中最普遍的一种。作为代词,“之”可以分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包括代指人、物、事。指示代词包括近指和远指。1、人称代词 ⑴代人:第一人称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人称 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

“王道之始也”中“之”是“主谓间,取独”的作用,还是助词“的”呢...
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⑧<助>定语...

历城区18656827955: “之”字用法,取独和提宾怎么区分?麻烦告诉我 -
主欧杜拉: 之:(1)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历城区18656827955: “之”字用法,取独和提宾怎么区分?比如“钩党之捕遍于天下”里的“之”字,什么用法? -
主欧杜拉:[答案] 在这里“钩党之捕”是主语,它的内部结构是动宾词组.“捕”,及物动词;“钩党”,宾语,倒置于动词前面,所以说这里的“之”是提宾的用法. 这句话可以译为逮捕有牵连的党人(的情况)遍于天下.” 提宾,顾名思义就是把宾语提前,作为谓语...

历城区18656827955: 文言中,如何区分"之"字取独和提宾(宾语前置)的用法?举个例子: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句子中“之”字起的是提宾的作用,还原后为“不... -
主欧杜拉:[答案]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跟从老师(学习)的好风尚不能恢复可以知道了.又可以译成:可以知道了跟从老师(学习)的好风尚不能恢复.那么“跟从老师(学习)的好风尚不能恢复”就是“知道”的宾语,前者不再是独立的语句.

历城区18656827955: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是何用法,求详解.顺便可否提下提宾和取独的区别?举下例? -
主欧杜拉:[答案]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谓语只可以是动词或形容词,而宾语一般是名词.

历城区18656827955: “之”字用法,取独和提宾怎么区分? -
主欧杜拉: "之"字句后有逗号,且"之"用在主谓之间是取独 提宾是什么东东?是宾语前置吗?很少这么用.这种句式前有名词,但它不是主语,是宾语.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之"字是"的"的意思

历城区18656827955: 文言中,如何区分"之"字取独和提宾(宾语前置)的用法? -
主欧杜拉: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跟从老师(学习)的好风尚不能恢复可以知道了.又可以译成:可以知道了跟从老师(学习)的好风尚不能恢复.那么“跟从老师(学习)的好风尚不能恢复”就是“知道”的宾语,前者不再是独立的语句.

历城区18656827955: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之这个字在文言文里作“取独”和作“的”两种用法怎么区分 -
主欧杜拉:[答案] “之”的所有用法: 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

历城区18656827955: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分辨比如译为结构助词和译为取独助词该怎样分辨 -
主欧杜拉:[答案] 1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 ,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若能以吴、蜀之众与中国抗衡.—...

历城区18656827955: 关于“之的取独真的不懂,有时侯老师同学说到某某句子中的之”在?
主欧杜拉: “之”作结构助词使用时,有一种用法叫“取消句子独立性”.意思是,原来是一个主谓短语,用上“之”以后,它就不是独立的句子了,而成了一个大句子的成分了. ...

历城区18656827955: sos sos “之”字主谓取独和宾语前置这两种用法怎么分辨 -
主欧杜拉: 此处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解是正确的.从文意上分析,这里采用宾前句式,是为了突出“句读”与“惑”,这使下文“或师”、“或否”两种不同的做法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引出作者的感慨——未见其明也.这几句的主语,虽未指明,但无疑是人.如果你把“句读”和“惑”看作是主语,则这几句话的文气不能贯通.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