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之始也”中“之”是“主谓间,取独”的作用,还是助词“的”呢?碰到类似的句子,如何去区分呢?

作者&投稿:初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道之始也”中“之”是“主谓间,取独”的作用,还是助词“的”呢?碰到类似的句子,如何去区分呢?~

你把“之”的各种解释放到句子里啊。解释得通就是了。
这只是比较投机的做法。其实平时还是应该多积累,多做题。这样才能做到一看就会。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是助词,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王道之始也”中“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实际意思,不必译出。

出处:先秦·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白话释义: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能够养活家小,葬送死者而无遗憾了。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区分使用:

①<动>到……去。

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

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

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

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

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

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

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

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

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之后[zhī hòu] 

单独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

2、总之[zǒng zhī] 

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

3、兼之[jiān zhī] 

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加以。

4、之江[zhī jiāng] 

江流之曲折如“之”字者。

5、之箇[zhī gè] 

则个。助词。略近于“着”、“者”。



孟子说:“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意思就是“王道”的开端或起点,无非是让是每一个人都在生养、死丧中无所遗憾而已。其中的“之”是助词“的”的意思。
下面谈谈如何区分类似句子:
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中,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现对其中的规律进行总结,以更好的掌握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 一、 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 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⑤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禹锡《陋室铭》)译:我认为菊花是花是的隐士。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礼记)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 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译:时间长了,
4、 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例如: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作代词用:
1、 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具答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之:代指桃花源人。
②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亲戚背叛反对他。之:代指道的君主。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所以战胜了他们。之:代指齐国军队。
④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译:杀死了狼。之:代指狼。
⑤箬篷覆之。(魏学伊《核舟记》)译:用箬篷叶做成的船篷覆盖在上面。之:代指船舱。
⑥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魏学伊《核舟记》)译:关上窗户。之:它,代指窗户。
2、 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例如:
① 渔为甚异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为非常惊异这件事。之:代指桃花源的情景。
②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听说了这件事。之:代指桃花源事。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译:还不能挖掉魁父这样的小山。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
①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②杜少府之任蜀州 译:到蜀州上任。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译: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你把“之”的各种解释放到句子里啊。解释得通就是了。
这只是比较投机的做法。其实平时还是应该多积累,多做题。这样才能做到一看就会。

助词“的”

判断句,译作“是王道的开始”,这里的“开始”作宾语,名词,非动词,因而不是主谓之间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的翻译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是中文古代文献中的一句名言,主要关于王者之道和政府责任的讨论。直接翻译过来,它的意思是“让人民在生养死葬上无忧无虑,这就是王道的开始”。详细解释如下:* “养生”指的是人民的日常生活,包括食物、衣物、住所等基本生活需求。* “丧死”则涉及对逝者的妥善处理...

找出寡人之于国也中含之的句子 并解释之的意思
1寡人“之”于国也:助词,用于凑足音节,舒缓语气。2察邻国“之”政:结构助词,作定语标志,的。3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4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同2 5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同3 6王道“之”始也:同2 7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王道之始也的上一句是什么
3、使民众养活生者,安葬死者,没有遗憾,此乃王道的开始;“王道之始也”中“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实际意思,不必译出出处先秦·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白话释义;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参考在...

《孟子梁惠王上》全文翻译是什么?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王道之始也出自那一篇文言文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

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每日悟经典: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此句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3,梁惠王问孟子,我对我的国人算是非常尽心尽力了。河内发生灾荒,我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这里来;河东有灾荒,我也是这样。观察邻国的...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古文和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因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寡人之于国也中 “之”字的用法
一:助词“的”。1察邻国之政 ;8申之以孝悌之义(后一个之)二:代词“它”“他”。2填然鼓之 ;6是仅异于刺人而杀之 三: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3王道之始也 4树之以桑(表修饰) 5未之有也 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矣

《孟子.梁惠王上》的全文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白话译文:梁惠王说:“我们魏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传到我手中,东边败给了齐国,我的长子也牺牲了;西边又...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原文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翻译:“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

金阊区15689235178: “王道之始也”中“之”是“主谓间,取独”的作用,还是助词“的”呢?碰到类似的句子,如何去区分呢? -
素荀丹红: 孟子说:“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意思就是“王道”的开端或起点,无非是让是每一个人都在生养、死丧中无所遗憾而已.其中的“之”是助词“的”的意思. 下面谈谈如何区分类似句子: 掌握古文中部分虚...

金阊区15689235178: 高三语文文言文重要知识点所有考点
素荀丹红: 我们很平凡,但我们永不平庸,我们要作永远的进步者,我们会用行动证明一切,... 4、为:为是其智弗若与?(通"谓"认为)三、一词多义1、之:①吾将瞷良人之所之...

金阊区15689235178: 《寡人之于国也》中 王道之始也 寡人之于国也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三句中的也分别是什么用法 -
素荀丹红: 王道之始也: 单用在句末,表判断. 寡人之于国也: 表提顿语气 “也”表提顿语气时一般用在句中,有助词的语法功能. 未之有也:单用在句末,表陈述语气.

金阊区15689235178: 古文中之的用法 -
素荀丹红: 通常来说一个主谓短语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句子,但在文言文中主谓短语充当句子成分的时候,当“之”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时候,之的用法即为取消句子独立性. 如:臣之壮也 若为“臣壮”则是我年轻力壮,...

金阊区15689235178: 寡人之于国也 中 之的用法 -
素荀丹红: 1寡人“之”于国也:助词,用于凑足音节,舒缓语气.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代词,他. 3树之以桑:代词,代“五亩之宅”. 4申之以孝悌之义: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5王道之始也:助词,的. 6填然鼓之:语气助词,可不译. 7...

金阊区15689235178: 《爱莲说》使用此法辨析下列各句中的“之”字哪些属于这种用法. -
素荀丹红: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 之:结构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附: “之”的用法归类1.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师说》中的“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结构助词“的”,如《六国论》中的“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他,她,它(们),如《师说》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 4.往,到....去,如《鸿门宴》“项伯夜乃驰之沛公军”. 5.这、此,如《廉蔺传》中的“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6.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7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 8.衬音助词,调整音节,无实意.如《曹刿论战》“公将鼓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