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什么会被汉武帝采纳

作者&投稿:右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武帝为什么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汉武帝即位之后,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促成封建大一统的条件已经成熟了。雄心勃勃的汉武帝不甘心在无为而治,而是想大干一番事业。这是饱读孔孟经典的董仲舒顺应时代的需要,很快的称为当时著名的思想学家,汉武帝的文化代言人。

董仲舒认为,“天”具有意志和目的,能支配宇宙万物。“天”创造了自然和人类,同时也创造了握有最高权力的“天子”。“天”常常用灾异符瑞来指导皇帝的行动。老百姓对“天子”就象对“天”一样,应绝对服从。董仲舒这种“君权神授”思想,给儒学披上了神秘的神学外衣,正合汉武帝的心理。
董仲舒还完善了“三纲五常”说,把孔孟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的五伦观念加以改造。他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统治和顺从关系。在仁、义、礼、智、信五常中,他特别强调仁,要人民无欲无争,要封建统治者内部协调,以此为最高原则。他的这些宣扬,使残酷无情的封建统治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显然是封建统治者极为欢心。

董仲舒还创造出“天道不变”的理论。他认为,帝王的统治秩序和统治道德都是从“天”那里来的,“天”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帝王的统治秩序和伦理道德也不会改变,以此来宣扬封建统治的永恒。董仲舒把孔孟学说发展到了新阶段,他的理论体系就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因此深得汉武帝的欢心。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刘彻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秦汉之际,遭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摧残的儒家逐渐抬头。陈胜、吴广起义后,有些儒生参加了反秦斗争,如孔子后裔孔甲一度为陈胜的博士。西汉初年,著名儒生叔孙通被任为太常,协助汉高祖刘邦制订礼仪。惠帝四年(前191)废除《挟书律》,进一步促使诸子学说复苏,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比较活跃,其中儒、道两家影响较大。
汉初,由于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治阶级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当时,五经博士仅为具官待问,在政治上并未得到重用。然而儒、道两家在政治、思想上的斗争相当激烈。
武帝即位时,社会经济已得到很大的恢复和发展。武帝依靠文、景两代积累的财富,大事兴作。与此同时,随着地主阶级及其国家力量的强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也逐渐加重,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因此,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而居于统治地位。
建元元年(前140)武帝继位后,丞相卫绾奏言:“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得到武帝的同意。太尉窦婴、丞相田还荐举儒生
王臧为郎中令,赵绾为御史大夫,褒扬儒术,贬斥道家,鼓动武帝实行政治改革,甚至建议不向权势颇重的窦太后奏事。窦太后对此不满,于建元二年罢逐王臧、赵绾。太尉、丞相也因此被免职。建元六年,窦太后死,儒家势力再度崛起。元光元年(前134)武帝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现在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者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提出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政策,很受武帝赏识。元朔五年(前124),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孙弘擢居相位。同年,武帝又批准为博士官置弟子员五十人,根据成绩高下补郎中文学掌故,吏有通一艺者则选拔担任重要职务。此后,公卿、大夫、士吏都为文学之士,通晓儒家经典成为做官食禄的主要条件。治狱官吏张汤、杜周,迎合汉武帝的需要,也主张以《春秋》决狱,用儒术附会粉饰法律。儒术完全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而道家等诸子学说则在政治上遭到贬黜。
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有其时代特点。他推崇的儒术,已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种不同学派的一些思想,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汉武帝把儒术与刑名法术相糅合,形成了“霸王道杂之”的统治手段,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

【1】应理解实行该政策的原因:汉初,诸子百家各派学说仍很活跃,不利于中央集权,不适应汉武帝时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
【2】要把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核心内容是把儒家学说抬高到“独尊”的地位,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其中的天人感应学说符合封建君主专制,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3】汉武帝推崇的“儒术”,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它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发挥,吸收了法家、道家学派的一些思想,即所谓“霸(法家)王(儒家)道(道家)杂之”。
【4】设太学,以“五经”为主要教材,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是实行“独尊儒术” 的必然结果。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若满意请及时采纳。

1.统治者: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从思想上进行统治。

2:儒学本身
董仲舒结合了儒家、法家等多种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入术”的主张,适应汉朝的统治者,符合国家发展的趋势。

儒术已不单单是先秦孔孟的儒术了,他经过董仲舒融合阴阳家,法家,公羊春秋,黄老学说,已经发展成为新的儒术,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儒术符合了当时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也就是为封建统治服务.

另一点是汉武帝时的儒术融进了大一统思想,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这些新的思想观点,分别针对当时的王国问题,相权,地方分权逐渐强大威胁君权的问题.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要用思想上的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统一.

汉武帝是当时最有能力的一位皇帝,由于所有有能力的皇帝都具有残忍专制杀伐的特性,剪灭同党,座稳江山之后,难免官员和百姓怨声载道,这时强硬手段就不能再用了,于是就改用安抚怀柔的方法作为治国策略。而当时儒家思想就是民心的基础,于是就有了汉武帝“废百家而独尊儒术”的行政倡导,其实质是“废百花树一枝之秀”只为我所用也 。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治

有利于控制人们的思想


简要谈谈你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看法
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是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实行的统治政策。易白沙将其曲解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初,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武帝即位时,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 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主张清静...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考辨
而这样的漏洞却未见孙先生提及(也许是我没见到孙先生相关的文稿);第二、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说的始作俑者是班固,其根据是班固伪造了《三策》。我以为,仅凭《史记》等书没有相关《三策》的记载而《汉书·董仲舒传》独载,就断言班固是“伪造”,未免唐突,因为不同史书对某人、某事记载...

《汉书·董仲舒传》说:“(董)仲舒遭汉承秦灭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
⑴大一统理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⑵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理论。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6分)⑶主张限田,反对土地兼并。(2分)⑷改造传统儒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儒学大师。(4分) 试题分析:第(1)问,“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臣愚...

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指的是什么
汉武帝时代的繁荣景象。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使得百家争鸣的时代逐渐远去。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指的是汉武帝时代的繁荣景象。董仲舒的儒家思想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是受到了他祖母的影响
在这样的形势下,董仲舒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就算没有董仲舒,也会有汪仲舒、刘仲舒,这是因为汉武帝需要一个仲舒,天下也需要一个仲舒。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颁布下求贤诏,董仲舒因此和汉武帝来了一场世纪会面,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关于君权神授的"天人感应",还有关于"独尊儒术...

董仲舒春秋大一统主张是啥意思
主要是确定儒家思想的地位。由于春秋战国。诸侯称霸,思想较为开明,各家学说盛行。秦朝短暂的统一后,又发生了反抗斗争,汉高祖建立汉朝后,尊崇道家治国方针,无为而治。到了武帝时期,国家强盛,又面临少数民族的时时侵扰。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武帝接受了董仲舒大一统主张。

问题:(1)秦始皇对儒家学说持什么态度
始皇搞封禅,但当时儒家学者众说不一,秦皇嫌它烦,且不利于统治.因为秦国是通过武力统一全国的,儒学的文治不适合当时统治.于是后来焚书坑儒,统一思想!汉武帝采纳懂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巩固他的统治.焚书坑儒,统一了当时的思想,有利于一个国家的统治.独尊儒术奠了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虽然对儒家的...

天人三策的解释
天人三策的解释《汉书·董仲舒传》载: 武帝 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 仲舒 以贤良对策。以“天人感应”说为其对策要旨,所对凡三,世称“天人三策”。说明“王者承 天意 以从事”, 建议 “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 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仲舒 所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
(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主张不适应大国 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董仲舒的思 想适应了汉武帝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和加强中央集权 的需要。 (2 )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 出不以孔子的言沦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说明儒家思想的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仲舒复对曰:“……春秋...
(1)“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4分)(2)“孝”道或儒家伦理道德。“孝”容易被统治者引申为 “忠”,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4分)(3)董仲舒。有一定的合理性。“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具有永恒的意义和普遍价值。在...

荔城区13360683536: 董仲舒为什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董仲舒个人角度个人原因来回答 -
商岸头孢: 对于汉代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因为董仲舒观点是君权神授,这将有助于集中帝王汉代. 对于其他的学校,尤其是道家当然是一件坏事,因为原来是道教正统的主流,现在它的地位已经动摇. 其他既得利益的影响也坏了,因为汉代较高的集中化,当地县封国的权利相对减少. 这应该是一个人的好东西,因为儒家的仁强调,待人.但是,由于电力汉代,许多战争,民不聊生的浓度.

荔城区13360683536: 汉武帝为什么会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要是为什么会采纳= = -
商岸头孢:[答案] 因为董仲舒是儒家的

荔城区13360683536: 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为什么被汉武帝接受 -
商岸头孢:[答案] 第一,符合统治者利益.第二,有利于思想一统.你可以从统治者角度,国家角度,思想等方面.就 记得这些.

荔城区13360683536: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
商岸头孢:[答案] 巩固中央集权,改变当时各家学派纷乱的局面

荔城区13360683536: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含义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这建议?目的是什么?为推行这主张,该皇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
商岸头孢: 1.为统一封建思想,巩固封建统治 2.由董仲舒提出设想,汉武帝颁布推行 3.使儒家思想成为主宰以后2千年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 4.好的一方面是统一了思想,巩固了统治.不好的一方面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文化和思想的进步

荔城区13360683536: 汉武帝为什么会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
商岸头孢:[答案] 首先,应理解实行该政策的原因:汉初,诸子百家各派学说仍很活跃,不利于中央集权,不适应汉武帝时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其次,要把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核心内容是把儒家学说抬高到“独尊”的地位,把儒家学说作为封...

荔城区13360683536: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商岸头孢: 意义:1、是适应西汉政治、思想和社会转轨变型需要的重大举措.2、使汉代儒家经...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在汉武帝时开始推...

荔城区13360683536: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什么? -
商岸头孢: 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促进思想统一.

荔城区13360683536: 汉武帝时期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具体是什么意思? -
商岸头孢:[答案]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封建时代初期的一次思想大调整和大统一运动.* 西汉初年,由于社会经济遭到秦汉之交长期战乱的严重破坏,因此统治阶级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在政治上...

荔城区13360683536: 西汉罢黜百家为了什么 -
商岸头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实行的统治政策.所谓的“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指的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者是后者的别名.汉初,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