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鄂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意思是:不战而使敌军屈服,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这首诗的出处是:《孙子兵法·谋攻篇》——春秋·孙武


原文:“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解释:打仗做到百战百胜,并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军屈服,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注释:

百:概数,非实指,言其多。

善:好,高明。

善之善者: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屈人:使人屈服。


【赏析】

战争的理想境界,是既能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获得完全的胜利,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强大自己,得到用兵的好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孙子提出著名的“全胜”论。他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认为,战争一般以两种形态出现:一是以谋略胜敌,一是以武力攻敌。以武力攻敌者,虽然取得了胜利,自己也必然遭受损失,不是最理想的结果。最理想的结果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不用战争手段,使敌人完整地全部屈服,既取得“全胜”,自己又不受一点损失。两者相较,“全胜”为上,“破敌”次之。所以,“全胜”是孙子兵法的一条核心原则,是“谋攻”的出发点和重要内容,也是其军事谋略中一种高的境界和高的层次,它所追求的是战略战术的完美。

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历史上有不少成功的战例。东汉建武四年秋,光武帝刘秀派王霸和马武去讨伐梁王刘永的部将周建,梁王的部将苏茂赶来救援,派出精锐骑兵阻截马武的粮草。马武前往解救时,周建从城内冲出,与苏茂夹击马武,马武败北。马武率军经过王霸营垒时,请求王霸出击支援。王霸坚守壁垒,拒不出战。王霸对部下解释说:“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捕虏(马武)无救,其战自倍。如此,茂军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后汉书·王霸列传》)苏茂、周建果然轻敌冒进,攻击马武。马武见无救兵,只得奋力与敌激战,王霸相机率精锐骑兵袭击敌军后阵,周建、苏茂腹背受敌,惊乱败走。不久之后,苏茂重新聚集兵力,连番到营前挑战。王霸坚守不出,并在营中设宴犒赏将士。部下们认为,苏茂前日已败,容易取胜。王霸却说:“不然。苏茂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数挑战,以徼一切之胜。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苏茂、周建求战不得,引军回营。当天夜里,周建的侄子周诵在城中起事,献城降汉。苏茂、周建二人偷偷逃遁。王霸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孙子兵法·谋攻篇》创作背景:

《孙子兵法·谋攻篇》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创作的一篇散文。阐述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的道理。

《孙子兵法·谋攻篇》作者介绍: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此句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①;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②;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是出自《孙子兵法》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能够在不进行战争的情况下,使对方的军队屈服,这是善于用兵的表现。
这句话强调了善于用兵的重要性。在战争中,能够通过智慧和策略,使对方无法抵抗或屈服,而不必进行实际的战斗,是一种高明的战略。这种善于用兵的人,能够在不流血、不牺牲大量人力物力的情况下,达到战争的目的,减少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伤亡。
这句话也提醒人们,善良的人应该追求和平,并尽可能避免战争。通过智慧和谋略,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方式,而不是仅仅依靠武力和战争。这种善于用兵的态度也体现了智慧、理性和人道主义的价值观。

  许多后人解读为“孙子主张尽可能避免直接战斗”,事实上读完全部十三篇兵法就会明白,孙子不仅主张该战时必须坚决抓住战机。  
  此句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①;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②;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这种望文生义并无大错,结合前后文就满拧的典故误读是很多的,比如《孙子兵法》中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被许多后人解读为“孙子主张尽可能避免直接战斗”,甚至认为孙子有“和平思想”,事实上读完全部十三篇兵法就会明白,孙子不仅主张该战时必须坚决抓住战机,还是世界上最早系统提出“因粮于地”(在敌占区筹措给养,说通俗点就是烧杀抢掠)的“总体战专家”。不过孙子兵法是一部哲学性很强的军事理论书籍,十三篇各自成篇,分别阐述军事哲学的不同侧面,上面这段话见于《谋攻篇》,谈得就是战争准备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在这里提出慎重开战、做好充分准备是顺理成章的——但硬把这几句单独拎出来,当作《孙子兵法》甚至孙武思想的内核,就有些扯了。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意思是:不通过双方兵器的交锋,便能使敌军屈服,这是最好的上策。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⑧伐交:伐以交。以外交途径战胜敌人,散敌之联盟,固已之交与,亦为“不战而屈人之兵。”陈皞、张预等以为“交”谓伐于两军交合,义短。李筌注:“伐其始交也。”孟氏曰:“交合强国,敌不敢谋。”故“交”释以“外交”为善。⑨其下攻城:其中最下等的用兵方略是攻城。其,指示代词,其中...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是以下哪一位先秦军事家的思想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

不战而屈人之兵前后句怎么说
原句是:“是故百战百剩,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打百次仗胜百次,不算高明中的最高明;不发动干戈,而又能降服敌人者,才是高明中的最高明。不战而屈人之兵,出自《孙子兵法·谋攻》,原意为让敌人的军队丧失战斗能力,从而使己方达到完胜的目的。现多指不通过双方...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什么意思?
一、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认为最高明的战争方法不是百战百胜,而是不用战争就能够使敌人屈服,因为战争是耗费国库的行为,是关乎国家兴亡的大事,不可以不慎重为之。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战争是敌我双方的事,不但我的行为影响成败,敌的行为也影响成败,所以在清楚地了解敌我的情况下往往可以取得胜利...

"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策"什么意思
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出自《孙子兵法·谋攻》,原意为让敌人的军队丧失战斗能力,从而使己方达到完胜的目的。现多指不通过双方军队的兵刃的交锋,便能使敌军屈服。——军事知识篇。

如何理解《孙子兵法》提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战略?
一系列打击手段迫使敌人,知道抵抗强大的我方会付出什么样的惨重代价,从而晓以利害,在思想意志上彻底崩溃而放弃抵抗的行为,从而使得我方取得完美的胜利。既可以不动一兵一卒有效的保护了自己,又能成功的迫使敌人向我方投降,从而达到《孙子兵法》的至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谋攻》语译
一)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译文:孙子说:大凡用兵打仗,其指导原则应是:迫使敌人举国降服的为上策;通过交兵接仗而...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是谁说的
这段话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曰不战而服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是什么意思?
孙子兵法·谋攻篇 春秋末年 孙武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

《孙子兵法》中为什么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呢?
《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指的是在战争中,让敌方的军队丧失了战斗的能力,无力反抗,从而达到我方胜利的目的,这是高明中最高明的办法。从这一句军事理论所包含的含义来看,体现了对待事物的解决方式有多种多样,而从中选择一种己方损失最小却获得最大的胜利才是最...

莱城区15311619573: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句是什么意思 -
木环噻托:[答案] 不用战争的方法,就迫使敌人投降,这是最高明的战术,

莱城区15311619573: 孙子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一定要准确答案! -
木环噻托:[答案] 原句是:“是故百战百剩,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打百次仗胜百次,不算高明中的最高明;不发动干戈,而又能降服敌人者,才是高明中的最高明.

莱城区15311619573: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木环噻托:[答案] 百战百胜并不是擅于打仗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真的擅于作战.所谓上兵伐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攻心的效果、就如淝水之战、符坚所观 '草木皆兵'先自心怯.还有长坂坡、张飞让士兵马尾挂草在林中奔驰尘土飞扬、疑做伏...

莱城区15311619573: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这么写? -
木环噻托:[答案] 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意思是不用武力而使敌人屈服.兵法之最高境界

莱城区15311619573: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山之善者也.的意思 -
木环噻托:[答案] 打仗百战百胜 并非是最高明的 能够不发动战争而使人退兵屈服 才是最好的

莱城区15311619573: 翻译古文,谢谢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
木环噻托:[答案] 原文:"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译文:因此,虽百战百胜,终不免有伤亡,不算是好中最好的.若不交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原文:“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译文:战事久拖不决而...

莱城区15311619573: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木环噻托:[答案] 一、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认为最高明的战争方法不是百战百胜,而是不用战争就能够使敌人屈服,因为战争是耗费国库的行为,是关乎国家兴亡的大事,不可以不慎重为之. 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战争是敌我双方的事,不但我的行为影响成败,...

莱城区15311619573: 围而不攻,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什么意思?如题 -
木环噻托:[答案]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军次之;全军为上,破国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欠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不战而屈人之兵者,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 兵家之言曰,知彼知己,百战百胜.虽然,吾人知其然...

莱城区15311619573: 不战而屈人之兵指的是什么?
木环噻托: “不战而屈人之兵”,语出《孙子兵法•谋攻第三》:“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屈,指的是使人屈服的意思.“不战而屈人之兵...

莱城区15311619573: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含义? -
木环噻托: 尽可能不让自己的士兵受到损伤,而使用计谋让对方自我崩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