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杀马夫》全文如何翻译?

作者&投稿:诺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全文翻译~

《大学》全文翻译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 《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下追求完善。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经》又说:“‘绵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冈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吗?”《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这里所说的“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严;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啊!”是指由于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诗经》说:“啊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君主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
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
《康浩》说:“如同爱护婴儿一样。”内心真诚地去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太远。要知道,没有先学会了养孩子再去出嫁的人啊!
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犯上作乱。其联系就是这样紧密,这就叫做:一句话就会坏事,一个人就能安定国家。
尧舜用仁爱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仁爱;桀纣用凶暴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凶暴。统治者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会服从的。所以,品德高尚的,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诗经》说:“桃花鲜美,树叶茂密,这个姑娘出嫁了、让全家人都和睦。”让全家人都和睦,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兄弟和睦。”兄弟和睦了,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容貌举止庄重严肃,成为四方国家的表率。”只有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时都值得人效法时,老百姓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之所队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
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絜矩之道”。
《诗经》说:“使人心悦诚服的国君啊,是老百姓的父母。”老百姓喜欢的他也喜欢,老百姓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的国君就可以说是老百姓的父母了。《诗经》说:“巍峨的南山啊,岩石耸立。显赫的尹太师啊,百姓都仰望你。”统治国家的人不可不谨慎。稍有偏颇,就会被天下人推翻。《诗经》说:“殷朝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还是能够与上天的要求相符的。请用殷朝作个鉴戒吧,守住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说,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养德行。有德行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给使用,德是根本,财是枝末,假如把根本当成了外在的东西,却把枝末当成了内在的根本,那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所以,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这正如你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财货来路不明不白,总有一天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
《康浩》说:“天命是不会始终如一的。”这就是说,行善便会得到天命,不行善便会失去天命。《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善当作宝。”舅犯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仁爱当作宝。”
《秦誓》说:“如果有这样一位大臣,忠诚老实,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但他心胸宽广,有容人的肚量,别人有本领,就如同他自己有一样;别人德才兼备,他心悦诚服,不只是在口头上表示,而是打心眼里赞赏。用这种人,是可以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的,是可以为他们造福的啊!相反,如果别人有本领,他就妒嫉、厌恶;别人德才兼备,他便想方设法压制,排挤,无论如何容忍不得。用这种人,不仅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而且可以说是危险得很!”因此,有仁德的人会把这种容不得人的人流放,把他们驱逐到边远的四夷之地去,不让他们同住在国中。这说明,有德的人爱憎分明,发现贤才而不能选拔,选拔了而不能重用,这是轻慢:发现恶人而不能,了而不能把他驱逐得远远的,这是过错。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做国君的人有正确的途径:忠诚信义,便会获得一切;骄奢放纵,便会失去一切。
生产财富也有正确的途径;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奋,消费的人节省。这样,财富便会经常充足。仁爱的人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没有在上位的人喜爱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爱忠义的;没有喜爱忠义而做事却半途而废的;没有国库里的财物不是属于国君的。孟献子说:“养了四匹马拉车的士大夫之家,就不需再去养鸡养猪;祭祀用冰的卿大夫家,就不要再去养牛养羊;拥有一百辆兵车的诸侯之家,就不要去收养搜刮民财的家臣。与其有搜刮民财的家臣,不如有偷盗东西的家臣。”这意思是说,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做了国君却还一心想着聚敛财货,这必然是有小人在诱导,而那国君还以为这些小人是好人,让他们去处理国家大事,结果是天灾人祸一齐降临。这时虽有贤能的人,却也没有办法挽救了。所以,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1、《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
【原文】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译文】
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享乐不可达到极点。
对于贤能的人要亲近并敬重,要敬畏并爱戴。对于所爱的人要了解他的恶德,对于憎恨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能积聚财富,但又能分派济贫;能适应平安稳定,又能适应变化不定。
遇到财物不要随便获得,遇到危难不应苟且逃避。争执不要求胜,分派不要求多。不懂的事不要下断语,已明白的事不要自夸知道。
2、《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
【原文】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
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盖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
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译文】
晋献公想要杀掉他的太子申生。
公子重耳告诉申生说:“你为什么不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对父亲说呢?”太子说:“不行。父亲有骊姬才得安乐,我说出来会伤他的心。”重耳又说:“那么为什么不逃走呢?”
太子说:“不行。父亲会说我想谋害他。天下哪里有没有国父的国家?再说我能逃到哪里去呢?”于是申生派人向狐突告别说:“我申生有罪,没有听从您的忠告,以至于只有去死。
我不敢贪生怕死。虽然如此,但我们国君年纪老了,爱子年纪又小。国家有许多忧患,您又不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如果您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我就得到了您的恩惠,甘愿去死。
”申生再拜叩头行礼,接着自尽身亡。因此,人们送他溢号称“恭世子”。
3、《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御,卜国为右。马惊,败绩。公队,佐车授绥。公曰:“末之,卜也!”县贲父曰:“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遂死之。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公曰:“非其罪也。”遂诔之。士之有诔,自此始也。
【译文】
鲁庄公和宋国人在乘丘交战,县贲父为鲁庄公驾车,卜国在车右边护驾。拉车的马受惊,将车翻倒。庄公摔下车来。
副车上的人递下绳子,拉庄公上了副车。庄公说:“卜国啊,没有勇力呀!”县贲父说:“以前没有翻过车,今天却车翻人坠,这是我们没有勇气!”于是两人殉职而死。事后马夫洗马时,发现马大腿内侧中了飞箭。
庄公说:“原来翻车不是他们的罪过。”于是庄公作文追述他们的功德。为士作文悼念的风习,就是从这开始的。

4、曾子寝疾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
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卜也!”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
斯季孙只赐也。我未之能易也。
元,起,易箦。”自此始也。曾子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译文】
曾子病倒在床上,病情严重。乐正子春坐在床下,曾元、曾申坐在脚旁,童仆坐在墙角,手拿烛火。
童仆说:“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用得席子吧?”乐正子春说:“住口!”曾子听到了,突然惊醒过来说:“啊!”童仆又说到:“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用得席子吧?”曾子说:“是的,这是季孙送给我的,我没有力气换掉它。
元啊,扶我起来,把席子换掉。”曾元说:“您老人家的病已很危急了,不能移动,希望能等到天亮,再让我来换掉。”
曾子说:“你爱我不如爱那童仆君子爱人是用德行,小人爱人是姑息迁就。我现在还要求什么呢?我只盼望死得合于正礼罢了。”于是大家扶起曾子,换了席子,再把他扶回到床上,还没有放安稳,曾子就去世了。
5、《子夏其子而丧其明》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
曾子怒曰:“商!女何无罪也?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尔罪一也。丧尔亲,使民未有闻焉,尔罪二也。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
而曰:“女何无罪与?”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译文】
子夏因儿子死了而哭瞎了眼睛。曾子前去吊唁并说:“我听说朋友的眼睛失明了,就要为它哭泣。”
曾子哭了,子夏也哭起来,说道:“天啊!我没有罪过呀!”曾子气愤地说:“你怎么没有罪过呢?以前我和你在洙水和泗水侍奉老师,后来你告老回到西河,使西河的人们把你比作老师。
这是你的第一条罪过。你居亲人之丧,没有可以为人特别称道的事这是你的第二条罪过。你儿子死了就哭瞎了眼睛。这是你的第三条罪过。”
曾子接着反问道你难道就没有罪过吗?“子夏听后仍掉手杖,下拜说:”我错了!我错了!我离开朋友独自居住太久了。

选自《晏子春秋 内篇谏上》  

出处:

选自《晏子春秋 内篇谏上》,《晏子春秋》,战国末年齐人搜集晏婴轶事及民间传说,托名晏婴之作。分内、外编,公八卷215章,每章均由短小故事构成。晏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夷维人,与管仲齐名的名相。 本篇记载了景公喜爱的马死了,景公要肢解养马人,晏子委婉劝谏,使养马人得以活命。在保全养马人的性命的同时,也保全了景公的"仁"。

原文: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公曰:"以属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致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 "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注释:

1.暴:突然。

2.圉人:养马的人。

3.操:持。解:肢解,分解肢体。

4.止:动词使动用法,使……停止。

5.支:后作"肢",下文同。

6.躯:身体,躯体。

7.矍(jué)然:内心惊慌而四处张望的样子。

8.属(zhǔ):交给,后作"嘱"。

9.数:动词,列举。

10、当:判处。

11.轻:轻视,看不起。

12.喟(kuì)然:感慨的样子。

13.释:放,赦免。

14.伤:损害。

重点提示

词义:圉、暴、属、数、当

分化字;支(肢),属(嘱)

译文:

齐景公让养马人饲养他喜爱的马,马突然死了,景公大怒,命人拿刀肢解养马人。这时,晏婴在旁边侍立。手下的人拿了刀上前,晏婴叫住了他们,问景公说:"尧舜帝肢解人,是从身体的哪个部位开始的?"景公脸色惊恐,四处张望说:"尧舜帝不肢解人,肢解人是从我开始的。"于是就不肢解养马人。景公说:"把他关进监狱。"晏婴说:"这么做的话他不知道自己的罪就死了,我来替您列举他的罪状,让他知道自己的罪,然后再把他关到监狱去。"景公说:"可以。"晏婴就列数他的罪状:"你有三大罪状:景公让你养马你却把马养死了,这是判你死的第一条罪状。你又养死了景公最喜爱的马,这是死罪第二条。你让景公因为一匹马的缘故而杀人,百姓听说了,一定会怨恨我们的君王;诸侯听说了,一定会看不起我们的国家。你养死了景公的马,却使得老百姓对景公积聚怨恨,使兵力被邻国削弱,这是叛你死的第三条罪状。现在把你关进监狱。"景公感慨地叹道:"您放了他吧,您放了他吧!不要损害我的仁爱之心啊。"



  • 解释如下:

    齐景公让圉人饲养他的心爱马,马突然死了。齐景公很生气,命令手下的人拿着刀去圉人的四肢。这时,晏子正陪坐在景公跟前。景公手下的人拿着刀走上前去,晏子阻止了他们,并问景公说:“尧舜肢解人体,从身体的什么地方开始?”景公惊惶地说:“从我开始。”于是下令不再肢解养马人。景公又说:“把它交给狱官处理。”晏子说:“这个人还不知道自己的罪过就要被处死,请让我为你历数他的罪过,也让他明白自己犯了什么罪,然后再把他交给法官。”景公说:“可以。”晏子数落道:“你的罪过有三条:君王让你养马,你却让马死掉了,判处你死罪,这是第一条;你让君王最好的马死掉了,判处你死罪,这是第二条;你让君王因为一匹马的缘故而杀人,百姓听到后必定会怨恨我们的国君,诸侯们听到后必定会轻视我们的国家。你让君王的马死掉,使怨愤在百姓中积聚,军威在邻国中减弱,你应被判处死罪,这是第三条。现在就把你交给法官。”景公叹息说:“您放了他!您放了他!不要损伤我的仁义名声啊!”

  • 原文如下: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公曰:“以属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致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劝杀马夫》全文如何翻译?
"公曰:"可。"晏子数之曰: "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唐太宗因为心爱的马死了要杀死养马人,长孙皇后如何救下养马人?_百度知...
晏子对马夫说你有三大罪过,第一,大王让你养马,你没有尽职尽责;第二,这马是大王的最爱,你却养死了它;第三,因为你养死了马,大王要杀你,这事传出去,百姓会认为国君重畜生而轻人命,都会说大王是个昏君。就因为你养死了大王的马,给齐国惹出这么多事来,你还不该死吗?齐景公听到这里,...

晏子智救马夫读后感?
其罪行有三条:第一,他把国君的马养死了。第二,死的马是国君最心爱的马。第三,他让国君因死了一匹马而杀人,百姓听说了,会怨恨国君;官员们听说了,会以为国君残暴,不通情理,而蔑视国君,远离国君。这样,举国上下,朝廷内外,都会对国君不满、失望,这是马夫最严重的罪行,完全应该杀掉。...

孔子的马偷吃庄稼被抓,子贡讨要不成,为何马夫一句话便讨回了?_百度知...
或许这是最可行的办法,因为物以类聚,子贡和农夫并不是同类人,无论子贡如何好言相劝甚至苦苦哀求,农夫根本不会理解。而马夫就不一样了,他和农夫一样是个粗人,如果马夫用子贡的办法去要马,也能要回来,反过来,如果子贡说马夫所说的那句话去要马,一样要不回来。所以在这件事情中,关键不在于...

《伊索寓言》读书笔记1000字
《打破神像的人》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大家来听听: 有一个穷马夫,给一个大户人家做马夫,这个人家很富裕,他问自己的主人:怎样才能富裕起来呢? 主人说:“只要买一座神像放在家里供着,就可以变得富裕起来了。”马夫信了。 过了几天,富人把钱财都花掉了。不过他死前却在神像里藏了很多金币。 他要死了,把儿子...

苏奏之楚的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即复之楚,愿王杀之。” 王曰:“轸安敢之楚也!”王召陈轸告之曰:“吾能听子言,子欲何之?请为子约车。 ”对曰:“臣愿之楚。” 王曰:“仪以子为之楚,吾又自知子之楚。子非楚,且安之也?”轸曰:“臣出,必故之楚,以顺王与仪之策,而明臣之楚与不也。 楚人有两妻者,人誂①其长者,詈之;誂其...

一条道奔到黑的马夫
尽管老早受车夫、马夫两位老班长诱惑想拍拍片子,可一直停留在想的层面,没有落实在行动上。相机买回来了,没有老师,我就对着说明书,现学现卖。一天,参战部队办的《猛进报》送到了驻地,也许是因为战事阻隔或交通不便,一次送来了好多期,让我眼睛一亮的是报纸上一幅幅生动的夺人心魄的照片,仿佛那就是一个个望远镜...

《康熙王朝》中,姚启圣究竟有什么能力让康熙重用他?
康熙为什么重用了马夫姚启圣,一个是为了安慰死去的忠臣的天命,另一个是从索头图中得知他多次抵抗大清律法。顺治帝不想杀那个。康熙为此非常钦佩。安慰忠臣为什么重用姚启圣,是为了安慰死去的忠臣的灵魂?这个忠臣到底是谁?又做了什么惊天地哭鬼神的大事,那个亡夜,康熙曾为他停过一次,为之住一晚?...

请问《国马说》全文翻译
骏马啮国马之鬃,血流于地,国马行步自若也,精神自若也,不为之顾,如不知也。既,骏马归,刍不食,水不饮,立而栗者二日。骏马之人以告国马之人。曰:“彼盖其所羞也,吾以马往而喻之斯可矣。”乃如之。于是国马见骏马而鼻之,遂与之同枥而刍,不终时而骏马之病自已。夫四足而刍者...

《西游记》中有哪些经典故事?
当悟空明白了自己不过是个马夫后,大怒之下回转花果山,扯起大旗,自称齐天大圣。玉帝不能容忍,叫托塔天王与哪吒率领天兵神将,杀向花果山。第3集 <大圣闹天宫> 身高力大的先锋巨灵神,敌不过乖巧伶俐的孙悟空,哪吒足踏火轮赶来救援,也被打得丢盔卸甲。玉帝只得二次招悟空上天,准他为齐天大圣,...

平安县17594229238: 劝杀马夫文言文翻译 -
竹伟复尔: 原文: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公曰:“以属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

平安县17594229238: 求古文翻译1,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
竹伟复尔: 1,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着辙. ... 所以立法的根据是使国家宗庙树立威严,国家的大臣,怎么能够杀呢? 12,法者,天...

平安县17594229238: 谁有伊索寓言 要长一点的 -
竹伟复尔: 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 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

平安县17594229238: 防火墙的英文名称和卸载 -
竹伟复尔: 英文名:FireWall 卸载方法: 1)Windows XP自带的防火墙可以通过控制面板的安全中心来关闭,不过它挺好用的,没有考虑过卸载. 2)其它的独立产品,都应该可以通过控制面板的添加删除程序来卸载.

平安县17594229238: 水浒传二十二回翻译 -
竹伟复尔: 第二十二章 血染翠屏山 这天,晁盖想起公孙胜回蓟州探母,多日不回,就派戴宗去请.戴宗打扮作官差模样,绑了甲马,做起神行法,直奔蓟州.路上,戴宗收了锦豹子杨林.杨林对蓟州一带很熟悉,二人一同前往.半晌午,二人来到一座险...

平安县17594229238: 这首诗怎么翻译? -
竹伟复尔: 饿哦就翻译成白话的吧 如果你要英文的话 其他两位已经卖力解答啦~ 苍茫天地之间 无人可依 命运难以更改 只能无奈哭泣 生死相隔的离别如此决然 难道能说是一直以来的心愿不能达成心意? 但愿能对你有所帮助

平安县17594229238: 曹摅 翻译 -
竹伟复尔: 一、译文 曹摅字颜远,谯国谯县人.祖父曹肇,曹魏时为掌管宫门警卫将军.曹摅年少时孝顺父母,爱学习善作文,太尉王衍见面后很器重他,调补为临淄县令. 县境有一寡妇,奉养婆母很恭敬.婆母因她年轻,劝促她改嫁,媳妇守节毫不动...

平安县17594229238: 这句文言文怎么翻译 -
竹伟复尔: 世俗所担忧的,就是担忧这些事情:1.说话的时候增加了它真实的部分(言过其实)2.写文章选择辞令的时候,言辞太过以至于超过了它本来的真实度;称赞一件美好的事情的时候,过度美化了它;批判一件丑陋的事情的时候,过度丑化了它.大体上就是这个意思,但是个别字的翻译并不是很到位,因为是意译……

平安县17594229238: 如何将英文的双引号查找替换为中文双引号,以及中文双引号 -
竹伟复尔: 切换输入法中的中英文即可.

平安县17594229238: 其居处以逐水草为常,故无城郭邑居聚落守望之勤.是什么意思 -
竹伟复尔: 一、“其居处以逐水草为常,故无城郭邑居聚落守望之勤.”这是出自宋代苏轼 《策断》之二五篇.二、该句词翻译如下: 他们居住的地方常随着河流和草地转移,所以没有瞭望守卫城镇、村庄的事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