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的文言文

作者&投稿:吉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关于勤奋学习后成为教授的文言文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2. 有关于老师的古文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3. 怎么教授文言文翻译啊

一、采用“一一对应,字字落实,虚词不虚”的方法,翻译常规句子 常规句子的翻译的基本思路是先定词,后替换,再连贯。

定词就是根据句义首先确定要翻译的句子都有哪些词或短语,一一找出来,做上标记,为下面的替换做好准备;替换就是按照一一对应的办法, 用现代汉语的词语替换相应的古文词语,换的常用方式是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要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最可靠的方式是以古文的单音节词为基本语素扩展成包含该词素的双音节词,这一步务必做到字字落实,包括虚词也要有着落,千万不可随意丢掉。这里有一点要特别指出,不是所有的文言词语都要替换,有些词语可以直接保留,不需要翻译,这类词语主要是古文中的人名、地名、朝代官名、礼俗习惯等专有名词,这些词语有些与现代汉语没有区别,有些属于在现代汉语词汇里找不到对等概念的古语词,出于保留原貌的需要可以不翻译。

下面结合课文中的例句,按照常规翻译的方法,对翻译的思路做具体的解析。 例文1、清风 徐 来,水波 不兴。

第一步定词,句中划线部分就是根据文义确定的要翻译的词语,共有5个实词,一个虚词。 第二步留换,按照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进行替换,便可直接进行翻译,清凉的风缓缓吹来,江面上不起波纹。

同样道理可以翻译例文2:挟 飞仙 以 遨游,抱 明月 而 长终。 译文:挟同飞仙一起遨游,怀抱明月长存。

为了便于学生即使掌握这种方法,提供一组选自课文中句子共同学们消化掌握。(一)巩固练习:请按照常规句子的翻译思路,准确翻译下列句子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2、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6、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8、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9、简而能任之,择善而从之。 10、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1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1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13、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14、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二)参考译文1、且夫 天地之间 物 各有主。苟非 吾之所有,虽 一毫 而 莫取。

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如果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会索取。

2、庭中 始 为篱,已 为墙,凡 再变 矣。译文:庭院中开始是篱笆,后来是墙,总共发生两次变化了。

3、不患寡 而 患不均,不患贫 而 患不安。译文:不担心人口少却担心贫富不均,不担心贫穷却担心社会不安定4、君子 博学 而 日参省 乎己,则 智明 而 行无过 矣。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都反省自己,就能变的智慧明达,行为也就没有过错了。5、锲 而 舍之,朽木 不折;锲 而 不舍,金石 可镂。

译文:刻一下就停止,腐朽的木头也弄不断;不停地雕刻,金属和石头都能被挖空。6、三人行 则 必有我师 。

(1)三人一起走那么一定有我的老师。(2)有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就一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7、是故 弟子 不必 不如师,师 不必 贤于弟子。

译文:因此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明。8、闻道 有先后,术业 有专攻。

译文:接受道理有先后,学问技术有专门地研究9、简 而 能任之,择善 而 从之。 译文:选拔并且能够任用他,选择好的言行听从它。

10、天子 以生人 付公 理。 译文:天子把百姓交给你管理。

11、而 世之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 在于 险远。译文:世上奇异宏伟、瑰丽怪异,不同寻常的景观,通常都在险峻偏远的地方1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不久,大叔命令西北两个边境地区两属于自己(管理)13、教 以 慎于 接物 推贤进士 为务。 译文:教育我把慎重为人推荐贤才作为要务。

14、恨 私心 有所不尽,鄙陋 没世 而 文采 不 表 于后世 也。译文:遗憾个人的理想没有绝望,卑微浅薄默默无闻,结果文章辞采不能表现在后代(文章不能流传于后代)。

二、采用“增(补)、删、调、换”之法,翻译特殊文言句子特殊文言句子,指那些包含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修辞手法的句子,这类句子如果完全按照常规句子的翻译方法翻译基本上行不通,需要用补、删、调、换的办法,来解决。下面结合具体例句分类解析。

(一)翻译下列包含特殊句式的句子1、固定结构。“与 使吾先死也,无宁 汝先吾而死也。”

译文:与其 让我比你先死,不如 让你比我先死2、主谓词组作主语。“儿之成,则可待乎? “译文:孩子成功,就有盼头了吧? 3、主谓短语作状语句、被动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译文:当 大鹏向南海飞翔的 时候,海水 被 击起三千里,盘旋而上九万里。4、特殊表现手法(倒装)“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译文:(1)竹林喧闹,那是浣衣女归来,莲花摆动,那是渔船回来了。译文:(2)浣衣女归来,竹林喧闹;渔船回来,莲花摆动。

5、判断句(增加“是”)“此 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译文:这就是我敢于决然踏上死地而不顾你的原因。

(二)巩固练习:下面仿照以上例析,。

4. 关于写老师的文言文有哪些

关于写老师的文言文只有《师说》,作者是韩愈,全文如下: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 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 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 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 年十七,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 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

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答案:1.C;2.A;3.C;解析:(1) “涕”作“眼泪”讲 (2) “以”:前一个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可译为“用”“拿”等;后一个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率领”。

B项中的两个“且”都是连词,表递进关系; C项中两个“为”都是介词,表被动关系,都可译作“被”; D项中的两个“所”都是助词,和动词组合构成所字结构。 (3) 应为“宋太祖听到范质的去世,悲伤叹惜,……” (4) (1)范质躲在民间,周太祖寻访到他,欢喜异常,当时正下着大雪,便解下自己的袍子给他穿上。

(“匿”“物色”“衣”各1分,大意1分) (2)已经在朝为官,仍然手里不放下书卷,有人觉得他这样做太辛苦。(“既”“劳”各1分,大意1分) (3)我听说范质只有宅第,不经营产业,这是真正的宰相啊。

(“止”“居第”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范质字文素,大名府宗城县人。范质出生的当夜,他的母亲梦见神人交给她一管五色笔。

范质九岁就能写文章,十三岁开始研究《尚书》,教授学生。后唐长兴四年考中进士。

周太祖(郭威)从邺城起兵向都城进发,京城陷入混乱。范质躲在民间,(周太祖)寻访到他,欢喜异常,当时正下着大雪,就脱下(自己的)袍子给他穿上。

并且命令他起草太后的诰令及商议迎立湘阴公的仪礼程序,范质仓促撰写,符合太祖的心意。世宗(柴荣)病危,(范质)入宫接受遗命。

恭帝继承皇位,加授范质开府仪同三司,封为萧国公。 等到(宋)太祖(赵匡胤)北征,被全军推举拥戴,黄袍加身,从陈桥驿返回官署。

当时范质正在便殿吃饭,太祖入城,范质率领王溥、魏仁浦前往官署谒见。太祖对着范质等人悲泣流泪,一一细说(被)拥戴逼迫为帝的情形。

范质等人没来得及回答,军校罗彦环举刀做出要杀范质的样子说:“我们这些人没有君主,今天必须得到天子(之位)。”太祖呵斥彦环,彦环也不肯退下,范质不知怎么办才好,于是就和王溥等人走下台阶,拜受天命。

乾德初年,皇帝将要在圜丘祭天,任命范质做大礼使。范质与卤簿张昭、仪仗使刘温叟讨论旧时的典制,制定出《南郊行礼图》进献给太祖。

太祖对范质给予特别的称赞和奖励。二年九月范质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临终时,告诫他的儿子范旻不要(向朝廷)请求谥号,不要刻立墓碑。太祖听到他的死讯,为之悲伤叹息,三天不上早朝(以示哀悼)。

范质学习勤奋记忆力强,天性聪明颖悟。已经在朝为官,还是手不释卷,有人觉得他这样做太辛苦,范质说:“有个善于看相的人,说我以后要担任宰相。

如果真的像他说的那样,我不学习,用什么本事来承担这一职务呢?”后来随从(周)世宗征伐淮南,诏令大多出自他的手笔,吴中的文士没有不震惊佩服的。 范质以清廉耿介严格要求自己,从没接受过各地的赠送,前前后后所得的俸禄和赏赐,大多用来周济那些孤单无靠的人。

范质去世以后,家里没有留下多余的财产。(宋)太祖在评论辅相时,对侍臣说:“我听说范质只有居住的宅第,不经营产业,这是真正的宰相啊。”

6. 有关于老师的古文

<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yú)。”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yú)!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dān)。郯(tán)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pán),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蒋母授书》文言文翻译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

还金授方文言文
“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志宛然。

授之以政,不达达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达:通达,这里指通晓处理政务的事理。不达:不明白、不懂、不精通。《论语》中完整句子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孔子说:“(即使)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务,他却搞不懂;派他出使到四方各国,又不能独立应对(...

帝尧受舜文言文翻译
1. 帝尧授舜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於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文言文里面,表示贬官和授官的词有哪些啊?
高考文言文段多是选自人物传记,文章在记叙其生平时常涉及职位的变迁,而那些表官职变迁的文言词语对文义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掌握这些词语对准确理解人物生平及相关官场沉浮很有帮助。现将常见表官职变动的词语辑录如下,供同学们训练、记忆。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

《蒋母授书》文言文翻译(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
原文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①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②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译文 蒋士铨四岁的时候,母亲每天教他《四书》几句。苦于蒋士铨太小,不会...

选贤授官文言文
3. 邹炳泰文言文翻译 清史稿·卷三百五十一·列传一百三十八·邹炳泰传 【原文】 邹炳泰,字仲文,江苏无锡人。 乾隆三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纂修四库全书,迁国子监司业。国学因元、明旧,未立辟雍,炳泰援古制疏请。 四十八年,高宗释奠礼成,因下诏增建辟雍。逾两年,始举临雍礼,称盛典焉。 寻超擢炳泰...

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的文言文翻译
元泰定帝即位初年,贾鲁被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后任命为宪史,担任过行省少掾,被任命为潞城县县尹,又选拔充任丞相东曹掾。后来,擢升做户部主事,还没有正式上任,突然有一天觉得心跳,不久就接到他父亲的来信,信上的笔迹颤抖收敛,贾鲁立即辞官赶回家去。等他回到家中,父亲已经患瘫病,不久就去世了...

文言文表授官的词语
1. 更多的授官的古文词语还有什么 古代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文言词语归纳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4.荐:由地方 *** 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

请帮我翻译一篇文言文《许衡授学》急用!!!谢了
徐衡七八岁的时候上学,书看一遍就记住了,一天他问老师:"读书是为了什么?"老师说:"为了科举应试."徐衡又问:"就这样了吗?"老师很生气,对他父亲说:"您的孩子太聪明了,将来肯定比别人强,我教不了他了."然后老师就离开了

谯城区13955408753: 有关于老师的古文 -
漫清甘精:[答案]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

谯城区13955408753: 文言文中“教”有什么意思? -
漫清甘精: 教 jiào ①教化;教育.《礼祀·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然后知困.” ②教导;教诲.《师说》:“爱其子,择师而~之.”【又】教诲;指教.《荆轲刺秦王》:“此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 ③指示;指点.《促织》:“得无~我猎虫所耶?”jiāo ①教授;传授知识技能.《孔雀东南飞》:“十三~汝织,十四能裁衣.” ②使;令;让.《琵琶行》:“曲罢曾~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胡马度阴山.” 【教成】教化成功. 【教坊】朝廷管理歌舞杂技的机构.唐初始设,至清代废除. 【教化】教育感化. 满意的话,求采纳.

谯城区13955408753: 古时候写给老师的文言文的格式怎么写我主要是不知道开头怎么写,用什
漫清甘精: 在我国古代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对教师的称谓不尽相同. “夫子”《始语·子张》... “老师”教授学生的人.金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几儿,属...

谯城区13955408753: 文言文的教授咋翻译
漫清甘精: 传教,授业,是两个词

谯城区1395540875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常 秩 传 常秩,字夷甫,颍州汝阴人.举进士不中,屏居里巷,以经术著称.嘉祐中,赐束帛,为颍州教授,除国子... -
漫清甘精:[答案] 1.B 2.D 3.C 4.(1)熙宁三年,下诏让郡里以礼相待敦请遣送,不准许常秩推辞. (2)皇帝很高兴,缓缓地问他:“现在有什么办法能够使得老百姓免于寒冷和饥饿?”(3)常秩在民间,看到所颁布的法令,却唯独认为是正确的,一有征召就应聘出仕.

谯城区13955408753: 文言文翻译 教授王君盛恐起不章,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间揭之 -
漫清甘精: 教授王君深怕关于墨池的事迹被湮没无闻,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标明它.

谯城区13955408753: 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 翻译为?文言文翻译 -
漫清甘精:[答案] 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有才能,两次留他任教.

谯城区13955408753: 文言文.教育教者传道受益解获也 -
漫清甘精: 原话出自唐代诗人、古文大家韩愈的代表作《师说》.原文作:“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很多人引用时都写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不对的,“授业”原文是“受业”,其中的“受”是通假字,通“授”.这句话的准确译文是:“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和解答疑惑的人.”

谯城区13955408753: 阅读文言文《杨震暮夜却金》,完成下列各题.    杨震孤贫好学,明欧阳《尚书》,通达博览,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①.”教授二十余年,... -
漫清甘精:[答案]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

谯城区13955408753: 翻译古文中的字 -
漫清甘精: 非也.我认为,这句话的结构“讲章句,课文字”,很明显,讲和课是对仗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意义和作用都应该是差不多的.我认为应该是“教授”的意思.(这里的教授是动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