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王朝对四夷是怎样的态度?

作者&投稿:可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对待四夷的问题上,上书者与魏征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上书者:激进派"耀兵振武,慑服四夷";魏征:怀柔派“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一)德被四夷:淡化矛盾的新思路

一个国家的存在与发展必须以一定的军事力量做支撑。没有军事力量做后盾,繁荣、兴盛一切都只能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看起来五光十色,煞是诱人,但转瞬之间就会自动破裂,消失于无形。但武力不是万能的,仅靠武力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在保持一定军事威慑力的同时,一个成熟、进取的帝国总不忘在治国大计中奉行怀柔远人的政策。这也使帝国刚毅的背影里带有了几许温柔的韵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看来,缺了那一方面都不足以支撑帝国的良性运转。

唐太宗的治国之术,强调恩威并施,但重点放在所谓怀恩与施惠方面,所以在他统治时期,压迫形式较为缓和。他不仅对中原汉民族如此,对待边疆少数民族也是如此。贞观二十二年(648),唐太宗目睹四夷君长争相入朝的盛况,高兴地对大臣说:“汉武帝穷兵黩武三十多年,使得中原疲弊,但收获却甚微;岂能与今日以德服远、使北方不毛之地都成为大唐编户之民相比呢!”汉唐向来以盛世并称,汉武帝与唐太宗都是创建统一大业的一代英主,但两人对四夷的统御之术却不尽相同。汉武帝力主用兵,偏重威服,而少怀德化,结果是费力多而收效小。唐太宗鉴于汉武帝的治术之失,转而侧重德化政策,深得四夷人心,结果是费力少收效大。

其实,留给贞观君臣的历史教训并不仅只有汉武帝,数年前隋炀帝大攘四夷、经营八纮,以武力号令天下,致使周边民族怨声载道,反抗的怒火不时喷发出来灼烧风雨飘摇之中的大隋帝国。活生生的例子不能不给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贞观君臣敲响警钟,重“德化”而轻“力服”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贞观时期主要的对外策略了。

贞观时期得以推行“怀柔”策略,与魏征的积极推动关系密切。晚年唐太宗面对万邦来朝的盛世勋业,深情地回忆刚刚即位时,有人劝他“耀兵振武,慑服四夷。惟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联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贞观政要》卷五《诚信》)。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亦可以误国,诚非虚言。

不过,“布德施惠”、怀柔远人一旦作为一个原则和指导被贯彻在对外活动中,总会需要多样措施保障这一政策的贯彻和执行。那么,唐太宗又采用了那些措施在政治实践中贯彻这一原则呢?优待,破格地优待,这无疑是首要而必须的。唐太宗也确是如此力行的,他努力把唐帝国博大的胸怀和淳厚的德行做成精美而又硕大的“蛋糕”投向异域民众。自然,最先且最大的受惠者是各民族的君长。对归附后入朝的可汗或国王,唐朝大都授予显贵的武职或封爵,死后致祭,且令子弟袭职,有的还赐姓李,作为宗室看待。唐太宗对战败投降或被俘的可汗们也同样予以优待。初唐大敌颉利可汗被俘后,唐太宗虽恨他反复无常,但仍旧归还他的家属,并授予右卫大将军之职,赐田宅,死后,仍赠为归义王,其子袭爵。尽管高昌王鞠智盛直到兵临城下才投降,仍被授左武卫将军,封金城县公。

优待的受众和范围必须扩大,只有如此,才能让更多的人在更多的方面体会到大唐天子的恩惠,让更多的人心归大唐总比只收拢几个上层人士效用更强,作用更大,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事了。唐王朝对归附或征服的少数民族民众,在一定的限期内都不征收赋税徭役。“四夷降户,附以宽乡,给复(免除赋税徭役)十年。”(《新唐书•食货志》)减免赋役,无疑从根本上解除了归附少数民族最关心的当务之急和后顾之忧。

除了减免赋役,唐政府还在生活上救济少数民族的困难,改善他们的生活。唐初就规定:如果未归附的民族原聚居地区荒远或受到侵掠,则将为他们所设的羁縻州侨治于接近边塞的州县。为突厥所设的顺州初置于幽、灵二州之内,贞观六年(632)乃侨治于营州南部的五柳城。新的侨居地都是自然条件较好、适合生产、生活的地方。有些民族的人民被其他民族所俘掠,唐朝也尽可能地把他们赎买出来并送还本籍。贞观二十—年(647),唐朝出钱赎回被掠到大漠南北去的汉人时,也通令“室韦、乌罗护、靺鞨三部人为薛延陀所掳者,亦令赎还”(《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武力征伐劳民伤财,不到万不得已,唐太宗从不轻易对外用兵。不逞强黩武,不好大喜功,这对于一位马上得天下的帝王来说,实属难得。贞观四年(630),有大臣上言,说林邑国(今越南境内)所上表疏大失君臣之礼,请发兵征讨。太宗回应说:“兵器是凶险之具,不得已才使用。所以汉光武帝说:‘每次发兵,不知不觉地头发胡子都白了。’自古以来穷兵黩武的人,没有不灭亡的。苻坚自恃兵强,想吞并东晋,兴兵百万,一战灭亡。隋炀帝也曾想吞并高丽,兵役连年,人民都怨苦不堪,结果炀帝死于匹夫之手。再如突厥颉利可汗,往年频繁地侵扰我们国家,部落疲于征兵打仗,最终导致灭亡。现在我了解到这些教训,哪里能轻易用兵呢?只要出兵,就要经历高山险阻,路过那瘴病丛生之地。如果我的兵士们身患疾疫,即便消灭了南方蛮寇,于事何补?只是言辞不周之事,何至于兵戎相见呢?”最后,还是拒绝发兵。 唐太宗精心选择治理民族事务的官员,任命“达蕃情识利害”者担任边州长官。贞观元年(627),他任命李大亮为凉州都督,李大亮对散处伊吾的突厥余部和其他部族“以绥集之,多所降附”(《旧唐书•李大亮传》)。贞观四年(630),朔州刺史张俭招集思结族饥民,来则妥善安排,不来者听其自便,并且不禁止分处两地的亲属私下交往,对待境内的夷族厚道宽仁。贞观十六年(642),任命郭孝恪为安西都护府都护,他对杂居高昌的旧民与镇兵及谪徙者“推诚抚御,咸得其欢心”(《资治通鉴》卷一九六)。

唐太宗对边吏的任职期限也有相应的措施。大体说来,称职者,任期长;不称职者,任期短。李勣于并州大都督任内,“令行禁止,号为称职”(《旧唐书•李勣传》),“民夷怀服”(《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为此,让他任这一职务长达十六年之久。文州地处边陲,华夷错居,吏治不善必损及怀柔政策的贯彻,唐太宗坚决撤换犯贪污罪的遂安公寿的交州都督之职。

必须指出,强调德化四夷并非主张放弃使用武力。德化政策是以威服为后盾的,也就是李世民所强调的“理人必以文德,防边必以武威”(《全唐文》卷一○《金镜》)。

唐太宗德被四夷的政策,使各民族心悦诚服,唐太宗生前,他们无不忠心耿耿,全力事唐。太宗死后,个个如丧考妣,以致出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景象:“四夷之人入仕于朝及来朝贡者数百人,闻丧皆恸哭,剪发、剺面、割耳,流血洒地”,“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请杀身殉葬”(《资治通鉴》卷一九九)。所谓剪发、剺面、割耳都是少数民族对其酋长死亡时的哀悼丧俗,他们各以本族的丧俗表达对太宗的哀思,这正是他们把唐太宗这个“天可汗”当作统一多民族国家最高君主看待的有力证据。

唐太宗推行“绥之以德”的民族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华、夷之间的差异,使隋末以来日趋紧张的民族矛盾得到缓和,民族关系得到改善。

“德化”有时会产生比“刀剑”更大的能量,不是吗?

满族是女真的后裔。
满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
满族人口总数为1068.2万人(2000年),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辛亥革命之后,清廷覆亡。
满族人口分布于全国各地,以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自治区、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多,其他散居于新疆、甘肃、宁夏、山东、湖北、贵州等省区及西安、成都、广州、福州等大中城市。
满族是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博收外来文化并融汇创新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满族岁时风俗,多与汉族相近,但又保持着不少满族特色。

扩展资料
满族八旗
清兵入关以前,17世纪初,努尔哈赤(清太祖)把满洲军队分成了四旗,每一旗,起初是七千五百人(以满人为主,也包括少量蒙、汉等族人)。后来因为人数一天天增加,又由四旗扩充为八旗。
八旗旗色的分别,是除了原来的正黄、正红、正白、正蓝之外,再加上镶黄、镶红、镶白、镶蓝。这些旗的编制,是合军政、民政于一体的。满洲的贵、贱,军、民,都编了进去,受旗制的约束。
后来,随着军事的发展,又增编了“蒙古旗”和“汉军旗”。三类军旗各有八旗,实际上共为二十四旗。这三旗所属部众统称旗人,后来的满族。原来的本部,由于区别上的需要就专称“满洲旗”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满族

第一,“不勤远略”,即不必费力去经营边疆的“四夷”。

“夷夏观”对“夷夏”之间经济生活、道德文化优劣高下的“辨别”和判定,往往容易将边疆民族与中原在经济方式、文化制度上存在的客观差距,归之于双方本性上的根本差别。所谓“夷狄者,与中国绝域异俗,非中和气所生,非礼义所能化,故不臣也”、“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等认识,无非是强调“四夷”为荒远之地,人不知礼义,文不如华夏,属于“化外之民”,难以用中原的文明礼乐加以改造,不是“仁义”、“文德”所能加以教化的,且地不可耕作,得之无用。一言以蔽之,经营“四夷”是徒劳民力的行为,属于“不急之务”。也就是说,不应当将“四夷”正式纳入“中国”(中原),“中国”的君主不应当因为“四夷”之事而损害百姓,因而对之不能征也不必征,最好是弃之不理。所谓“远方绝地不牧之民,不足烦中国也”。如果一定要征之伐之,则百姓不胜负担,因而只是好大喜功者的行径。这就否定了积极经营边疆的意义。历史上,汉武帝和唐太宗面临北方的压力,为夺得战略主动,皆能奋起远征大漠,并开发西域,但其“挞伐四夷”的行为在当时和以后都遭到过不同程度的批评,如儒学大师董仲舒就根据“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的古训,对汉武帝反击匈奴不以为然,他说:“义动君子,利动贪人,如匈奴者,非可以仁义说也”。汉代的严尤还批评汉武帝征伐开边是“下策”,而他开出的“上策”则是不必征。唐代的魏征、褚遂良也从“夷夏之辨”的理论出发,对唐太宗用兵突厥、高丽和西域进行过规劝和批评。

当王朝实力不振时,“不勤远略”的呼声就更多一些。比如东汉的光武帝刘秀大倡“柔道安邦”,宋朝君臣则将“不勤远略”作为既定国策,视招徕“四夷”和开拓边疆为“生事”。理学大师朱熹更完全否定积极开边的行为,他说:“入主好勤远略底,也是无意思”。又说:“汉武帝引《春秋》‘九世复仇’之说,遂征胡狄,欲为高祖报仇,《春秋》何处如此说?诸公读此还信否?他自好大喜功,欲攘伐夷狄,姑托此以自诡耳!”到了明朝,除了开国之君朱元璋和永乐皇帝明成祖尚能保留骑兵,数次远征大漠之外,其后继者就再也没有这样的雄心和魄力,而是把防线撤退到长城一线,致力于筑修长城和部署沿长城的驻军,深沟高垒进行被动的防守。这些都是边疆经营上典型的“不勤远略”、坐等“向化”的消极行为。

第二,既然“不勤远略”,则在边疆经营上就只有“防”。

而“防”的具体办法是“攘”和“隔”。按照“夷夏之辨”的认识,夏为汉族,华夏为文明礼乐所在,边疆民族为“夷狄”,二者有种属不同优劣之分。因为“夷夏”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的极大反差,使现实中以“文德”进行“以夏变夷”的工作至为艰巨,而秦汉时代反击匈奴战争虽武功卓著,却也付出了昂贵的代价,造成帝国政治、经济生活的严重动荡,这些都使得思想家、政治家们思考和修正“王者无外”的治边理念,探讨处理“夷夏”关系的“最好”办法。所以到班固作《汉书》时,就总结历史上“御夷”的经验,形成了完整的“夷夏之防”理论,班固说:《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兽心,其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僻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隔以山谷,雍以沙幕,天地所以绝外内也。是故圣王禽兽畜之,不与约誓,不就攻伐。约之则费赂而见欺,攻之则劳师而招寇。其地不可耕而食也,其民不可臣畜也,足以外而不内,疏而不戚,政教不及其人,正朔不加其国;来则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羁縻不绝,使曲在彼,盖圣王制御蛮夷之常道也。




中原王朝对四夷是怎样的态度?
第一,“不勤远略”,即不必费力去经营边疆的“四夷”。“夷夏观”对“夷夏”之间经济生活、道德文化优劣高下的“辨别”和判定,往往容易将边疆民族与中原在经济方式、文化制度上存在的客观差距,归之于双方本性上的根本差别。所谓“夷狄者,与中国绝域异俗,非中和气所生,非礼义所能化,故不臣也”...

古代汉语的“四夷”分别是哪四夷?
“南蛮、北狄、东夷、西戎”。东夷主要指古代山东地区人民,是先秦时期对黄河流域下游居民的总称。西戎泛指西周对其边界西方的部落,商代称为羌或氐羌,后来“西戎”被汉族用来代指位于汉族以西的各个非汉民族。南蛮原是上古三代王朝或中原一带的人对南部一些部落的称呼,后来汉族继承这种称呼,用来代指南方...

古代华夏人把哪些部落称为四夷?
古代居住于广义中原地区的人群自称华夏,把四方的各部落,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南蛮,是先秦时代中原王朝对中原以南各部落的称呼。古代中原人以中原(即黄河中下游一带)为天下中心,称周边四方为"夷、蛮、戎、狄"。西戎则是古代华夏部落对西方与华夏部落敌对的诸部落统称,即以戎作为对西方所有...

夷夏之防指的是什么?
最有代表性的“夷夏之防”主张,认为华夷之间自然地理的阻隔以及经济文化的差距,使得中原王朝对“四夷”只能“备而守之”,所以中原王朝只能间隔“华夷”,排除“夷狄”于华夏之外。前文曾引用的唐朝史官在《晋书·刘耀传》中的一段“史臣曰”(“彼戎狄者,人面兽心,见利则弃君亲,临财则忘仁义...

四夷的意思
四夷,是古代对中原周边各族的统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1、东夷 东夷又称夷,最早是和炎黄相对的一个部落,是华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周朝时变成古汉族对东方非华夏民族的泛称,非特定的一个群体,所指代的概念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变化而屡屡变化。夷又有诸夷、四夷、东夷、西夷、南夷、...

春秋时期的东夷和四夷指的是哪些人群?
四夷说法来源 在中国中心主义的天下观中,西戎和东夷、北狄、南蛮合称四夷。“夷”经常是一种蔑称。这个称呼起源于周代,是周王朝用来区分“王母弟甥舅(华夏)”部族和四方“非王母弟甥舅(夷狄)”部族的称呼。后来居住在汉地的汉民族继承这种思想,认为本族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将原居于汉地九州以外的外族...

古代汉语的“四夷”分别是哪四夷?
"东夷",主要指古代山东地区的居民,先秦时期,他们被称为黄河流域下游的各个部落。"西戎",泛指西周时期对其西部边界的各个部落,商代时称为羌或氐羌。后来,汉族用"西戎"来指代位于汉族以西的非汉民族。"南蛮",原本是三代王朝或中原地区对南部一些部落的称呼。后来,汉族继承这种称呼,用来指代南方非...

太子.天子.诸侯.四夷都分别指什么
太子就是皇帝的儿子并且拥有皇位继承权,天子就是皇帝,诸侯就是被皇帝分封了的人,通常是有一定功劳,在自己的封地里拥有自己的军队、税收等,四夷就是中原王朝对四方的少数民族和政权的称呼

四夷指的是什么
四夷,是古代对中原周边各族之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尚书·大禹谟》:“无怠无荒,四夷来王”;《孟子梁惠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礼记·王制》:“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春秋》在庄公三十二年记载:“冬,狄伐邢。”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现狄的...

四夷什么意思
总而言之,"四夷"是中国古代对于与中原文化不同的外族群体的称呼,既有狭义上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外族,也有包括海上民族在内的更广义的外族范围。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对"四夷"的定义和看法也发生了变化。尽管有时存在一些偏见或误解,但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的多元交流和融合,为中国和世界文化的...

海盐县19138767582: 招抚怀柔政策包括哪些方法? -
挚度奥广: 招抚也意味着中央为了达到和平而要对受“抚”者做出一些妥协和让步.历史上的“羁縻”、“纳贡”,都表示中央承认少数民族首领的实际地位,并由中央对边疆民族首领“封赠”,加官晋级,赠予官方称号,给予虚的名分.对中央表示敬意...

海盐县19138767582: 我知道事实是中国一直被外族吊打,别再吹什么古中国牛 -
挚度奥广: 你应该举出实例才能服人. 看我举实例反驳你. 1.黄帝战蚩尤.华夏族胜,蛮夷败. 2.从三皇五帝到商,几乎没见哪个蛮族打进华夏族所统治的区域. 3.商纣王征伐东夷、开疆拓土.华夏族又大胜. 4.从周武王到周穆王基本上都是四夷臣服. ...

海盐县19138767582: ...只有魏征劝朕'消弭战争,注意文化建设,对百姓普遍实行仁政,中原王朝安定了,边远各族自然顺服'.朕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天下太平,极为偏远... -
挚度奥广:[答案] (1)中原王朝安定了,就必然会强大起来,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既对边疆少数民族产生威慑力,使其不敢心存异志,又对其产生吸引力,主动学习和接受中原文化,心悦诚服地接受中央政权的领导.(2)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唐朝和各少数民族经济...

海盐县19138767582: 如何客观的评价汉武帝?
挚度奥广: 一般对汉武的总体评价是“内强皇权,外服四夷,迷信神仙,晚年改辙”,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评价会完全不同.如果从扬我国威的角度说,汉武是历代中原王朝中最盛的时代,不但统一了南方,也使北方的匈奴遭到了严重的打击而不敢南视,但是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汉武没有继续文景之治的盛世,反而将国家的老底全部掏空,西汉由盛而衰,汉武责任最大.晚年由于多疑,引发了巫蛊之祸更是动摇了国家的根本,因地汉武是一个功过都很突出的皇帝.

海盐县19138767582: 江西算不算南蛮
挚度奥广: 江西算南蛮.先秦时代,中原王朝泛称中原周边四方的南方部落为“蛮”、北方部落为“狄”、西方部落为“戎”、东方部落为“夷”.南蛮,是先秦时代中原王朝对中原以南各部落的称呼.大约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南宁、广东、广西等省份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

海盐县19138767582: 关于元朝名族融合的论文(1500)字 -
挚度奥广: 忽必烈时代,蒙元统治集团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夫争国家者,取其土地人民而已.”战争破坏因而日益减少.“保守新附城壁,使百姓安业力农”的方针获得部分实施.在中原汉地,元政...

海盐县19138767582: “中国”一词的由来是什么?
挚度奥广: 古之“中国”并非今之中国.“中国”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周朝,当时的华夏民族因为... 汉代之后,人们通常将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正因为此,少数民族人主...

海盐县19138767582: 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游牧民族建立的朝代 -
挚度奥广: 首先,黄帝是代表北方游牧民族的,他的部落打败了南方农耕部落炎帝,然后联合炎帝打败了蚩尤.从史记内容上来看,四夷都是黄帝的后裔,所以无论谁建立朝代,都算不上什么稀奇事,正所谓: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海盐县19138767582: 跪求懂历史 或历史棒的进来. 谢谢啊! -
挚度奥广: 可参考百科里的这有两种解释:1、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用于区别于“近代和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1840是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分界线.2、特指奴隶社会时代(有的也包括原始公社时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