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三阴病》笔记29|胰腺癌—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作者&投稿:锐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三七四、“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者,“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本方非常重要,开得非常好,是治疗胰腺癌的主方。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就是吐下,东西吃不下去,中膈很痛,“ 寒格 ”,寒隔在中间。

“ 本自寒下 ”,本来有寒在下焦,“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吐下更严重,“若食入口即吐者”,这也是上热下寒的症状,但是并没有下利。

这里“ 入口即吐” 是虚热,病人本身已经被吐、下,肠胃津液已经伤到了,本来就是寒的,所以用 干姜 祛寒。又有虚热,热就是炎,本身有发炎,有病毒,但是没有食物堵在里面,所以用 黄岑、黄连 来消炎,这人被吐、被下,肠胃津液一定伤到了,所以加 人参 。这种病人的舌苔有的时候白、有的时候黄,下利臭,有的时候下利臭且舌苔白,代表里寒盛又有热,这是虚热不是实热。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各三两

干姜是热药,黄芩黄连是寒凉药,中间补个人参,共四味药。干姜温中,黄芩黄连去热,人参补虚,简简单单的四味药。

用量及煎煮法: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各3钱。六碗水煮两碗,去滓,分温再服。

另外一个胰脏癌常用的处方是旋覆代赭汤加干姜吴茱萸 ,这是用在病人严重呕吐、呕酸很甚的时候,干姜、吴茱萸各3钱。

这两个处方吃下去后,原来是中膈非常痛,东西已经吃不下去,一个星期后病人会大下,拉出来黑色大便,痛去掉,胃口恢复。胰脏癌病人如果还有住来寒热,用小柴胡汤。

胰腺癌的病人必须立刻停喝咖啡,因为咖啡是病的源头,把源头切断,病势就缓下来了。

癌症都是寒,只要有同症:吐、下或入口即吐,都可以用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三七五、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

厥阴篇都在讲下利 ,后面的霍乱、疟疾都有下利,下利不止会死人。 为什么厥阴证会下利? 肝有问题时,热要出来,一定走大肠,肝和大肠之间有一根血管相连,是全身唯一一根没有瓣膜的血管。

若“ 下利有微热而渴 ”,这是很好的现象,代表津液回头了。“ 脉弱 ”代表肠子里面的病毒跟着大便通通跑掉了,会自愈。如果脉跳得数,代表病毒还在里面。

三七六、下利,脉缓,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如果脉又紧回来了,就是免疫系统和病毒相抗,代表余毒没有去掉,为未解。这时不要治他,让他喝点粥慢慢自己恢复。

三七七、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人一直在下利,人就虚弱掉了,“ 手足厥冷 ”,这手脚冰冷都是冷到手肘边了,“ 无脉者 ”,脉没有了,就是心脏衰竭了,“ 灸之不温 ”,灸关元都不会温,“ 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灸了半天还没有回来,就是寒极了,阳要绝了,脏腑的功能都衰竭掉了,所以西医讲的肾衰竭、心脏衰竭,都是寒。 为什么微喘? 因为寒到上面来了,气进不去,但是可以出来,吸少呼多。

三七八、“少阴”负“跌阳”者,为顺也。

少阴脉是肾脉,即太溪脉,跌阳脉是胃脉,即冲阳脉, 太溪脉比冲阳脉小为常态 。

三七九、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濇者,必固脓血。

寸脉为阳脉,正常人寸脉较小尺脉较大,阴阳才平衡。寸代表胸部,阳上浮,下焦的阳就不够。濇代表血虚了,“ 寸脉反浮数 ”是上热,“ 尺中自濇者 ”,代表血往下走,“ 必固脓血 ”,有时拉血不见得是肝病或大肠炎,而是食物里阳不够跑下来了,血的来源是食物。

病人在拉血的时候,还有精神就没关系,他可能是痔疮出血。如果下血人很虚弱,就是体能不够了,血离经了,因为肠子破了,霍乱、疟疾的时候,肠壁被腐蚀掉了,破洞了,真正的血跑出来了,遇到这种情形的时候,病人一定极度的虚弱。


《伤寒论·三阴病》笔记27|厥而心下悸的治证原则
三六九、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 四逆汤”主之。汗和津液就是中医讲的阴,大汗出的时候就是亡阳了。阴就是人的体能营养液,若大下利而厥冷者,下利很多, 食物没有了,就是血的源头没有了,就是亡阴了,阴没了阳也没了,就是四逆汤主之。所以在伤寒表证的时候,汗出不止是桂枝汤加附子...

《伤寒论·三阴病》笔记23|蛔虫、久利—乌梅丸
三五三、四、“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肘者,此为藏厥。非若蚘厥也。蛔厥者,其人常自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蚘厥。蚘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当吐蚘也。蚘厥者,“ 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少阴、厥阴都有...

《伤寒论·三阴病》笔记8|经方中炙甘草的运用
三一六、“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其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其汗也。刚得少阴证时,里寒还未结实,还有表证,所以不要让麻黄走小便,把细辛换成甘草,发一点点汗没有关系。麻黄遇到甘草不是往下走,会停在中间。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甘草二两,炙,...

《伤寒论·三阴病》笔记7|但欲寐,脉微细—麻黄附子细辛汤
三一五、“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刚开始得到少阴病的时候,“ 反发热 ”,代表病人有表证。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少阴证的第一个方,最主要的是利小便。当心肾中间有寒湿时,里寒很盛,...

《伤寒论·三阴病》笔记30|呕吐、下利、里虚时忌攻表
三八五、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进入厥阴证,下利的话脉应是微弱,结果脉反实,病人很虚弱,摸到的脉很实,脉证不合,这就是真脏脉,阳要走表,阴阳欲分离。一般来说癌症的病人有这种脉,脉跳得很强很硬,就是东西堵到了,过不去了,都是死。三八六、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

《伤寒论·三阴病》笔记24|经方为什么多用阳药?
二、血结膀胱,少腹痛,小便不利,出血,用 桃核承气汤 。三、热结膀胱,少腹痛,小便红涩,小便出来有刺刺的感觉,用 猪苓汤 。四、冷结膀胱,也是少腹痛,小便色白,用 真武汤 。三五七:“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其后必便脓血...

《伤寒论·三阴病》笔记2|太阴病之主证:腹满,吐,食不下
“ 脉阳微阴涩而长者 ”,代表阳气要回头了,快要好了。中风当然可以开桂枝汤,但去不了湿,加等量的白术茯苓(3钱)即可。二八九、“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时。太阴病会恢复必在半夜好起来,真正的太阴时辰是丑未,一般感觉饿的时候是丑时,半夜一点到三点。

《伤寒论·三阴病》笔记28|肝病吐血—麻黄升麻汤
三七二、“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如果是伤寒表证,“ 大下后 ”会结胸,不会有寸脉沉而迟的现象,现“ 寸脉沉而迟”, 这是直接进入厥阴了。寸脉讲的是阳脉,阳脉很弱,里面的阳气很弱了,...

《伤寒论·三阴篇》笔记31|纯热利—白头翁汤
三八七、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治之。《伤寒》里有几个热利汤:1、葛芩连汤:用于太阳表证的热利;2、黄芩汤:肚孑痛的热利;3、黄连汤:寒热并结的热利;4、白头翁汤:纯热利,一天十几次,肛门痛,里急厚重,上完厕所还想上。热利的主证:一、手脚不寒;二、便臭;三、脉数,数代表热...

伤寒论中的阴病与阳病
阳病与阴病的区分<\/ 阳病,象征着正邪之间的激烈冲突,它表现为如热、燥、实等症状,是身体对邪气的顽强抵抗。而阴病,则反映了正气的不足,身体无力抵抗,症状表现为寒、湿、虚等。三阳病与三阴病的内涵<\/ 伤寒论中的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和少阳病,代表着身体对外邪的初步反应,正气尚存...

《伤寒论·三阴病》笔记29|胰腺癌—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三七四、“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者,“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本方非常重要,开得非常好,是治疗胰腺癌的主方。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就是吐下,东西吃不下去,中膈很痛,“ 寒格 ”,寒隔在中间。 “ 本自寒下 ”,本来有寒在下焦,“医复吐、下...)

《伤寒论·三阴病》笔记14|真武汤的加减(三三〇、“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病慢慢深入,主证是“ 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 ”,或,是副证,时有时无。 真武汤跟附子汤很接近,把附子汤里的人参换成生姜,就...)

《伤寒论·三阴病》笔记11|寒利便血—桃花汤(三二〇、“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脓血是大便和血混在一起,即西医的大肠炎。少阴证本来就是阴寒的证,如果病人下利便脓血,就变成危证了,本来里寒很盛,蠕动不行,这时候得到肠炎,感染滤过性病毒便脓血,会变成肠出血或肠穿孔出血。 为什么叫桃花汤? 因为这...)

《伤寒论》笔记(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梦月515 《伤寒论》 1.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书是——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张机)所著的 《伤寒论》。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确立。 2.被后人尊为医中之圣的医家是——张仲景 3.张仲景奋发学医...)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四)(伤寒论第30条辨原文:“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 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 "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四)(伤寒论第39原文条辨: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这个条辨就是说,外感风寒之邪,症见脉象浮缓,身体不疼痛,仅感沉重,偶有减轻,若有发热、畏寒、无汗、烦躁等大青龙汤症主症,而又无少阴阳衰阴盛征象的,可以用大青龙汤发汗解表兼以清里。 少阴证...)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零)(伤寒论第64条辨: 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第64条辨解释:发汗太过,汗出太多,致心阳虚弱,病人出现双手交叉覆盖心胸部位,心慌不宁症状的,须用手按捺方感舒适的,用桂枝甘草汤主治。  第64条,发汗发太多模渗正,一定是麻黄汤,麻黄汤把...)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二七)(伤寒论第112条辨: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御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伤寒症,脉象浮,本应当发汗解表,医生却用火治法强迫发汗,导致心阳外亡、神气浮越,出现惊恐狂乱、坐卧不安的,主治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六)(伤寒论第72条辨: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汗发了以后,病人口渴,脉浮数,病人就是五苓散证,因为水都在皮肤表面上,中焦没有水了,所以病人会烦躁。 成无己说:发汗己解,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胃气润则愈。若脉浮者, 表未解也,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里...)

《内经知要》卷上二 阴阳3( (阴阳和则得其平,一至有偏胜,病斯作矣), (阴阳之变,水极则似火,火极则似水,阳盛则隔阴,阴盛则隔阳,故有内真寒而外假热,内真热而外假寒之症。不察其变,妄轻投剂,如水益深,如火益热。虽有智者,莫可挽救矣); (寒属稿稿阴州敬亏,形亦属阴,故寒则形消也,热为阳,气亦为阳,故热则气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