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启蒙思路及方法整理

作者&投稿:漳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 #少儿升学# 导语】数学能将问题化繁为简,用符号帮助我们更迅捷的解决问题。因此,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数学启蒙,也并没有那么令人生畏,随时都可以开始,不需要太多的仪式感。下面 为大家分享了幼儿园数学启蒙思路及方法整理,欢迎大家的关注。

  我曾写过一篇“数学启蒙的标准路线”,将我们数学启蒙的路线做了梳理和阐述。不过很多家长在面对繁杂的数学概念时,不知道该从何抓起,不知该如何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数学启蒙的进度?也不清楚应该用什么方法对症启蒙?

  就上述这些问题,今天就详细的聊一聊幼儿数学启蒙路线以及方法,让数学启蒙不再是雾里看花,水中捞月。

1.幼儿数学启蒙第一步如何做起?如何开始?


  数学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但它也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你想让幼儿认识到这是一个苹果,可能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让他理解“1”的含义。很多家长选择从数数开始给幼儿进行数学启蒙,经常会这样问幼儿:这里有几个苹果?我们来数一数好不好?我们可以仔细想想,让幼儿回答“这里有几个苹果”的问题其实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幼儿必须知道什么是苹果,这一堆物品里哪些是苹果。

  所以,幼儿数学启蒙不建议从数数开始,从分类(集合)开始更合适,而分类的雏形则是认知。当我们告诉幼儿这是鸭子,那是青蛙时,幼儿通过视觉体验,记住了这两种动物的特征,并通过成人的语言输入,将语言和实物联系起来,从而对这两种动物形成概念,这就是分类。当把鸭子和青蛙混在一起时,幼儿会通过自身的理解,按照两者不同的属性(外形),把它们分成两组。这样的分类活动,就是数学启蒙活动。

  分类活动随时都可以进行,并且会随着幼儿认知的提高,思辨能力的提升,而逐渐上升到从多维度,多角度进行分类。

  以昆虫为例,幼儿起初从判断是与否开始进行分类,即这是昆虫,这不是昆虫,逐渐上升到这两只昆虫相同,这一只昆虫跟它们不同,随着幼儿对昆虫的了解越来越多,幼儿还可以从昆虫的种类,大小等多维度进行分类,也可以从昆虫的饮食习惯,居住环境,以及外形特征等,让幼儿寻找跟昆虫属于同一类别的动物,而成人只需要提供可供幼儿分类的道具即可。

  当幼儿能够区分事物的属性差异时,就可以根据属性特征,对物体进行排序和比较。

  以大象为例,幼儿将同一种类的大象分类后,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大象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排序,即从高到矮,从胖到瘦等。

  这个活动就将分类游戏顺利的延伸到了排序,需要幼儿对事物有足够的了解与判断,并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如果继续延伸,还可以对分类后的大象进行数量比较,哪一种类的大象多,哪一种类的大象少,而这种比较就是数概念的形成。

  概括的说,分类主要涵盖4个方面:即相同(不相同)属性分类,配对(同一类别)分类,属性排序以及集合之间的比较。

  别小看这看似简单的分类,只要肯用心,随便一组卡片都可以拓展出花样百出的分类游戏,在无形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逻辑分析能力以及想象力,让幼儿受益无穷。

2.幼儿数学启蒙第二步,数数及数感的培养


  很多人喜欢让幼儿数数,我也经常会看到2岁多的孩子在成人的要求下“数数”,尤其是一些老人以幼儿会数数作为技能而展示。但,这种没有数与量一一对应的数数,只能算背诵数字的排列顺序,谈不上数数。

  数数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东西,但对于幼儿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举个例子:

  如果让幼儿数出图中圆形的数量,那么她都会经历哪些步骤呢?

  1,需要明确自己需要数的形状是哪个,要结合自己的认知,判断出需要数数的形状。

  2,要把图中的形状卡片分类,圆形的分一类,不是圆形的分一类。

  3,圆形有大有小,层层叠叠堆放在一起,为了避免有遗漏,再把它们排列成一列。

  4,排列好顺序后,开始逐一点数,数一个数字,点一个圆形。而可以逐一点数的前提是幼儿已经熟练掌握数字的排列顺序,若不具备此能力,那还需要成人的示范和引导。

  5,直到幼儿数到最后一个圆形,数字停在几就表示圆形的卡片有几张(即理解基数原则)。

  上述5步,幼儿终于完成了数圆形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这也就是很多幼儿学不会数数的原因,不明白分类,没有熟练掌握数字排列顺序,不理解数与量的一一对应,更不懂得基数原则。

  当幼儿掌握了按固定顺序数数后,家长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可以按2个,5个,10个一组来数数,也可以倒数,按规律倒数等。

  学会了数数后,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带着幼儿多做一些跟数数有关的活动,让幼儿理解几个和第几个的差异,也就是基数和序数的概念。为什么需要做这样的延伸呢?因为很多幼儿虽然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数数,但当你让她给你指定数量的物品时,她可能会递给你第几个物品,而不是总量为几的物品。

  妈妈让女儿拿4块积木。结果女儿并没有理解,只递给妈妈她自己点数后的第4块积木。这种对基数,序数不理解的情况,就需要家长在平常生活中刻意练习,引导幼儿观察和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关系,帮助孩子建立对数的敏感度,提高幼儿对数的感觉。

  幼儿数学核心概念中提到:小集合的数量可以感知,无需点数。这一点是对数数的更高要求,即瞬间识数。所谓的瞬间识数就是幼儿能通过目测而非逐一点数来判断事物的数量,其熟练程度建立在幼儿对数量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上,是可以通过游戏来培养和锻炼的。我在“孩子天生会数学”的第二至四章均有瞬间识数的游戏,这里就不再赘述。

3.从数数走向运算,幼儿数学启蒙第三步


  因为分类产生了新的集合,往一个集合里添加物体或者拿走物体,使集合发生变化的过程就是数的运算。数运算是解决生活中“多与少”,“多多少”,“少多少”的工具,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数学活动。

  幼儿对数运算的最初体验很大概率会来自跟同龄人之间的集合比较。A有5块积木,B有4块积木,A的积木比B多。如果成人接着问:多几个呢?这个问题就开启了数运算的大门,让幼儿通过比较懂得数量之间的变化及大小,从而理解“一样多”,“多几个”,“一共有几个”的概念。

  仍以积木为例,A有5块积木,B有4块积木,我们可以用实物来让幼儿体验相同事物的集合变化。

  1,一共有几块积木?这是加法的范畴,只需要将A和B的积木合并在一起,再逐一点数,即可。

  2,他们俩谁的积木多?多几个?这是通过比较来体验减法的意义。首先需要将A和B的积木排列成2行并对整齐,其次需要找出A和B一样多的积木,第三,根据对比,做出判断,找出积木比较多的人是A,最后,将A和B一样多的积木一一对应后,剩下的没有对应的积木就是A比B多的积木。反之,若问幼儿谁的积木少,少几个?则是减法的范畴。

  诚然,加减法是通过集合中数量的变化体现的,但若想幼儿的数感好,数运算基础扎实,这就需要幼儿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拆分,10以内加减法以及20以内加减法,这些都是数运算的基础,万变不离其宗,往后更高难度的加减法都离不开这些基础。

  很多家长对加减法的启蒙顺序一直有困惑,不确定先学加法还是减法,学完了5以内加法,该趁热打铁教5以内减法还是继续学10以内加法,20以内的加减法又该如何推进?

  我认为,加减法数运算的启蒙顺序要因娃制宜。本身幼儿之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家长教授的方法不同,幼儿的反馈和吸收自然也不同。有些幼儿对数字敏感,对数运算感兴趣,家长简单引导一番,幼儿都能迅速掌握,相反,有些幼儿不喜欢计算,就算家长用尽了办法,也是一知半解。

  加减法启蒙顺序,建议按照5以内加减法,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不进退位加减法以及20以内进退位的顺序,一步步的引导幼儿,克服幼儿对数运算的畏难情绪,帮助幼儿找到最适合的数运算方法。

4.幼儿数学启蒙第四步,用数学描述周围的世界


  数学的世界不是只有数字,还有我们周围的世界,即空间关系。从婴儿学着用手去触摸世界开始,空间关系就将伴随我们的一生。让幼儿学习空间关系,有助于培养幼儿对方位的判断,对空间关系的感觉,以及对立体图形的理解。

  怎么才能让幼儿理解“空间关系”呢?我们可以从问幼儿“某个东西在哪儿”开始。这一步是为了让幼儿能描述出物品与方位的对应关系,知道哪些东西触手可及,哪些东西又遥不可攀。

  描述位置的游戏有很多,小到家里的物品摆放,大到自己与世界的关系,都可以从空间关系的角度去看待。

  一个番茄,横切和纵切后的图案不一样呢?同一组积木,从上面看和从侧面看,为什么看到的图形不一样呢?带着这些疑问,通过切身体验,帮助幼儿意识到“角度”不同,物品的二维表征(我们看到的图案)也不同。这种空间体验,能帮助幼儿建立缜密的思维和敏锐的观察力,为未来几何学习奠定基础。

  幼儿对空间关系的理解源于探索,无论是身体的接触,还是语言的描述,又或者是借助积木,玩具等其他媒介,幼儿都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探索这个世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给幼儿提供必要的探索机会外,也要适时给与引导。让幼儿懂得前后左右的方位概念,理解镜像和倒影的区别,这些都可以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

  要想幼儿将空间关系描述的更准确,则要借助图形,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更有助于幼儿理解空间方位关系。从对图形形状的认知到对图形的特征理解,再到通过组合和分割获得新图形,这些活动一步步的让幼儿对平面图形的理解更加具体,更加深刻。而将几个平面图形组合,则会形成一个立体图形。乐高,积木,书本,水杯,这些生活中跟幼儿密切相关的物品,都是立体图形。

  图形,让幼儿的空间感觉更具体,图形,让抽象的数学更数字化,图形,帮助幼儿用数字探索世界。

5.发现数字和图形的规律,幼儿数学启蒙第五步


  所谓规律,就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成的重复、递增、递减的序列,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像幼儿周一到周五需要上课,周六,周日可以在家休息,而每一天的生活作息也是有时间节点的,这些都是规律。

  我把规律这个概念放在第五步,主要考虑到幼儿有了数和形的基础后,可以开展更多元化的规律活动。当然,若幼儿通过观察,发现了生活中规律,家长可以及时给与引导。

  刚开始给孩子介入规律的概念,或许比较抽象,我们可以借助孩子比较擅长或感兴趣的一点,通过读出规律,让孩子体会到规律的含义。

  让幼儿把苹果和桃子按特定顺序摆放,确保相邻的两个水果不重复。家长可以先示范,如何让摆放水果,达到相邻两个水果不重复的目的,并读出规律,接着让幼儿按照示范,完成后续的水果摆放,并读出规律。

  类似的游戏多玩几次,即便幼儿不会描述什么是规律,但也能理解规律是什么。

  常见的数字1,2,3,4,5,6,7,8,9…也存在+1的递增规律,反之,倒数就是-1的递减规律。

  规律有什么用呢?当然是用来做预测,归纳和验证。就像红灯停,绿灯行一样,熟知了规律,幼儿就可以判断出下一次变灯是什么颜色,周日过完后又将是周一,过了冬天,春天就不再遥远。若熟知奇偶数规律,幼儿还可以检验加减法计算结果是否准确。

6.幼儿数学启蒙第六步,不可忽略的测量


  两个看起来差不高的小朋友,如何判断谁更高一点?谁更重一点?3个高矮胖瘦各异的杯子,如何确定哪个杯子盛的水最多,哪个杯子盛的水最少?假如没有测量,这些问题只能靠肉眼来估计,那么结果可能并不准确。

  带着这样的问题给幼儿介入“测量”的概念,相信幼儿比我们更期待答案。

  既然事物可以就不同属性进行分类,那么也可以就不同属性进行测量了。以“人”为例,我们可以用卷尺测量身高,可以用体重秤测量体重,可以用出生日期测量年龄。不同属性的测量结果,其数字代表的意义也不同。不同的数字搭配不同的标准单位,这样的数学概念,能促使幼儿学会思考所测量的属性。

  很多幼儿一直不能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家长用实物演示,用数字演算,幼儿还是不理解。如果从测量的角度帮助幼儿理解等量代换,效果也许会事半功倍。只要让幼儿找到作为“测量”的标准单位(即中间量),那么所有的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




幼儿数学启蒙方法
数学学习最主要的是要体会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毕竟知识是固定的,而背后的思维方法才是最具价值的。3,看动画片进行思维启蒙 儿童动画系列,片中小人物热爱数学,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障碍,将图案、数字和形状的知识融入动画,内容充满互动,帮助幼儿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孩子能掌握对数字的认...

幼儿园大班数学怎么教 幼儿的数学怎么教?
1、有意识的进行数学教育 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使孩子不知不觉中接触到数字“1”的概念。例如在给孩子喂饭的时候,可以说“宝宝乖,先吃一口,再吃一口”,这样子对孩子日后数字教育会有很好的启发作用。2、和孩子做游戏互动 游戏室孩子最喜欢最能接受的学习方式,也是最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方式。

幼儿园数学启蒙思路及方法整理
有些幼儿对数字敏感,对数运算感兴趣,家长简单引导一番,幼儿都能迅速掌握,相反,有些幼儿不喜欢计算,就算家长用尽了办法,也是一知半解。 加减法启蒙顺序,建议按照5以内加减法,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不进退位加减法以及20以内进退位的顺序,一步步的引导幼儿,克服幼儿对数运算的畏难情绪,帮助幼儿找到最适合的数运算方法。

幼儿数学如何启蒙?
以下就是一些数学启蒙的建议 建议一,利用环境中的数学,强化孩子数学思维 家长可以适时抛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难题,邀请孩子一起帮忙解决。比如,今天要家庭聚餐,带着孩子数一数要来几个家庭?分别有多少人?他们大概什么时候会到?需要多少个碗和多少双筷子?这可以帮助孩子强化数数的技能,并能接触一些...

幼儿数学启蒙方法,有哪些?
1.口头上数数 少年儿童大部分都像背童谣一样记诵数字,含有顺囗溜一样,有时候也会发生脱漏数字或循环系统反复数字。这时候她们并没有产生数词与实体间的一一对应关联,都不了解数的现实意义。2.按物等级 也就是一边数数.一边点物。最初,少年儿童的这两个姿势通常不是一致的,慢慢发展壮大到可以手...

幼儿园数学启蒙教案【五篇】
为您精心整理了幼儿园数学启蒙教案【五篇】,希望大家及时查阅。 1.幼儿园数学启蒙教案 活动目标: 1.练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正确认读5以内的数字。 2.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能力。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展示板...

怎样给孩子做数学启蒙
幼儿数学教育主要包括幼儿的数概念、计数和运算的教育、量与计量的教育、几何图形和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的教育等。①幼儿的数、计数与运算 10以内数的实际意义;数的守恒;相邻数;数与数之间的数差关系;认识序数,能够用自然数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关系,说出物体排第几;认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以及部...

幼儿园数学启蒙怎么教
幼儿园数学启蒙的方法:循序渐进、多角度教学、生活实践。一、循序渐进 不止幼儿,对于我们整个人类来说,学习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一下子接触超出认知范畴外的事物,即便是成人,也会不知所措。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刚开始接触世界,很多成人眼中非常简单的一些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则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

怎样对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
1. **培养数学兴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该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和游戏,可以让孩子享受学习数学的过程。2. **发展数学思维**: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该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包括逻辑思考、问题解决和推理能力。这有助于孩子发展抽象思维和数学的基本概念。3. **建立数学基本...

如何给孩子进行数学启蒙
小班数学启蒙教育是利用有利时机使小班幼儿感受数学粗浅知识,进行初步的数学训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小班数学启蒙教育存在的问题1、对新《纲要》的误解。新《纲要》要求“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并将数学合并到了科学领域之中,纯数学知识的...

溧水县17011173694: 幼儿数学思维启蒙怎么做? -
蠹响消炎: 就是让自己的语言尽量简短,突出主要信息.小宝宝学习理解语言,一般是从名词开始,比如我们指着一盏灯说“灯”,孩子就能将这个简短的音节与实物联系起来,在生活中重复之后,就会建立固定的连结,形成概念.如果对着并未建立概念...

溧水县17011173694: 幼儿数学启蒙,怎么做才能更让孩子接受? -
蠹响消炎: 小孩子的智力发育有快有慢,家长不必自己吓唬自己.如果平时直接教孩子数数,一般会很枯燥,孩子没兴趣就不入脑,数几次不会家长就烦急,如果不耐烦态度不好,孩子可能会对数字产生抵触心理,以后再想做数学启蒙就有点困难了.所以...

溧水县17011173694: 幼儿数学思维特点 -
蠹响消炎: 不同年龄段幼儿数学思维特点如下: 1、0-3岁左右的孩子思维发展特点一般是以行动上支配思维. 孩子们在用大脑思考时,一定会运用身体上的各个部位才会得出答案,有时候你问孩子桌上有几道菜,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要用手指一个接一...

溧水县17011173694: 分析如何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 -
蠹响消炎: 数学是探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探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把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作为学校教育预备阶段的幼儿园,应注重数学教...

溧水县17011173694: 幼儿数学启蒙教育 -
蠹响消炎: 小孩子的数学不用着急.等他长大一点,计算及推理能力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而增强了以后,数学会好起来的. 平时可引导他接触一些生活中的简单数字概念,如手有五个指头,大卡车有十个轮子等,还可以教他拿钱去买东西借以学习加减法等 .

溧水县17011173694: 如何教会幼儿的数学逻辑能力 -
蠹响消炎: 培养孩子数学思维,轻松开展幼儿数学教学,给孩子一个靠谱且有趣的学习方式很重要.1,用游戏来进行思维启蒙 因为游戏能对小朋友的规则意识、执行能力和策略意识进行综合锻炼.游戏都有规则,小朋友要听懂规则、服从规则,同时又要...

溧水县17011173694: 怎样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数学启蒙?
蠹响消炎: 3.数学活动学龄前儿童在托儿所或者幼儿园当中就已经接受了初级数学的教育,会简单的计数,爸爸妈妈也可以帮助你的孩子通过计算对象来帮助他(她)学习数字

溧水县17011173694: 总结:怎样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数字的有用和有趣 -
蠹响消炎: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具有启蒙性的,作为老师我们将怎样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从生活入手了解生活中的数字《指南》中提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等现象产生兴趣,初步建构数的概...

溧水县17011173694: 怎样促进孩子数学思维的发展重视幼儿的数学启蒙教育 -
蠹响消炎: 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阶段,一般是指3~6岁年龄段,这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又称学龄前期.这个时期是个体智能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如能科学地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数学启蒙教育,则有助于他们到...

溧水县17011173694: 如何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数学活动区 -
蠹响消炎: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利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较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