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如来不负卿?

作者&投稿:锺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但是,这部电影才是真正从修行角度,深入探讨了“色如何即是空”、“出家还是在家修行”等深层次问题

钟丽缇版《色戒》的导演也是一位修行者,为这部影片准备了长达七年之久,他让故事的一开头便直指人性

一位完成了3年3个月3天“本尊闭关”、深得师父真传、颇具活佛赏识的喇嘛——达世,遇见了让他魂牵梦绕、欲罢不能的农家少女——琶玛

在遇见那个致命的诱惑之前,你可能认为自己已经看破红尘、与世无争,你可能自诩修行已达六根清静、超然物外,然而,当那个诱惑迎面而来,就在你伸手可及之处,甚至对你莞尔一笑时,你的修行在哪里?你的心又去了哪里?

不曾拥有,又何谈放弃?

达世是藏地小有成就的修行者,师父的众徒弟都以他为榜样,转世活佛都亲自为他颁证,只因年纪轻轻的他完成了长达3年3个月3天的“本尊闭关”修行。

那是在喜马拉雅的高山上,一个超然世外的洞穴里,达世不吃不喝,如如不动,用他的修行证明了他已然“转凡入圣”。

师父和众徒弟用引磬唤醒出世的达世,将他蒙上眼睛带出山洞,来到河边( 这条河先后出现了三次,次次都喻意着 达世的人生转折 ),为他剪去指甲、修去长发、擦洗身体、换上僧衣......一直被他圈养的狗,围绕着穿上僧衣的他,欢喜地直吠。

此时的达世甚至已然忘却了如何行走,如何吃饭,他睁开眼睛,看见一块石头上写着一句话: 一滴水如何永不干涸? 他茫然地看着这句话,师父赞他说:达世,你去得太尽了!

但是,就是这位“去得太尽”的喇嘛在回到寺庙后,作为一名男人最原始的欲望发动了。

更要命的是,就在活佛为他颁证后的庆典上,戴着面具跳着舞蹈的达世突然不动了,仅仅因为他看见了一个女人在奶孩子!

活佛和师父决议让他去参加丰收大会换换新鲜空气,可是偏偏在这次丰收大会上,他遇见了美丽大方的——琶玛!

从此,他魂不守舍、夜夜春梦,就连师弟也为他半世的修行流下了眼泪,这时,师父来到他的面前,让他去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是一个高山,高山上的一位老僧守着一幅图,这幅图乍一看是“春宫图”,就在达世茫然时,酥油灯烛影一照,“春宫图”变成了“白骨图”,达世愕然。老僧展示给他一句话: 任何你遇见的,都是修行处!

你以为看过“劝世春宫图”的达世开悟了,放下了?

错,他回到寺庙,对着师父,说出了下面一段话:

达世:释迦牟尼在29岁前,仍过着世俗的生活。但我从5岁起,就过着他遁世后的苦行生活。为什么?

师父沉默。

达世:我们怎知他的觉悟,不是直接由世俗生活引起的?阿普(师父的名字),严守僧人的戒律之后,应许给我的自由在哪里呢?我们发誓禁欲,但应许给我的满足在哪里?释迦牟尼曾说过,你不应道听途说接受我的教诲,除非你明白我的立场。所以,我们必须抛开成见,才可以真正学习,有些东西我们必须拥有过,才可放弃。

这段极妙的台词表达了天下多少修行人的疑问?

注意,达世不是没有修行过,相反,他是5岁就出家,修行极高的喇嘛, 但是,他没有看见严守戒律后的自由;他没有看见闭关苦修后的解脱。

于是,他才问:佛祖在出家前,是一个坐拥天下、后宫粉黛三千的太子,他难道不是看尽繁华后才看破红尘?

所以,他认为: “我们必须拥有过,才可放弃”。

导演将这个问题赤祼祼地展现出来,而电影中的男主角达世的选择是:放下半世修行,踏入名色红尘。

他来到了当初那条河流前,换下了僧衣,穿上了俗衣。

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一个欲望?

穿上俗衣后的达世,就连那只一直跟在他身边的狗都不再认识他,陌生地嘲他狂吠了两声,便头也不回地跑开了。

尽管惴惴不安,但达世还是以农工的身份回到琶玛家,找到了琶玛。达世没有想到,琶玛看着为她还俗的自己,带着责备的语气告诉他: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安慰你一会儿。

受伤的达世盯着琶玛的眼睛:真的吗?如果是真,我会在日落之前离开。

而在日落之前,琶玛选择了来到树林,就在丛林山野间,两人紧紧相拥...

达世终于满足了他的第一个欲望——色欲,从此以后,便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尘世生活,而这一切看起来如此美好——

尽管有父母的阻挠、有琶玛未婚夫的出现,达世和琶玛最终还是结了婚,婚后甜美,不久便有了一个儿子——达世的爱欲满足了;

达世成为琶玛家的重要支柱,而他揭穿了收粮人的秤有假,导致收粮人气愤而去,不肯认命的达世自己去了镇里卖粮,却没想到换回了第一桶金——达世的物欲满足了;

达世渐渐成了农场主,雇佣了许多仆人,生活越来越惬意,而在众多仆人中,更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印度女人看上了身为农场主的他——达世的名欲也满足了……

但是,生活就是无常的,这点,达世早该知道。

就在又一年的丰收时节,仆人们都来到时,达世家的粮仓起了火,一半的粮食消失在火光中;

达世找到了收粮人,认为是他报复自己放的火,气愤至极的达世挂起收粮人的儿子,一脚向收粮人踹去,却没想到最后是自己被暴打扔了出来,收粮人蔑视地看着达世,说道:“这里没人会报复,成熟点儿。”倒在地下的达世呆若木鸡;

受伤的达世休息在家,琶玛前往镇上卖粮,这时,印度女人走进了家门,与达世相拥在一起,就在达世盯着一丝不挂的印度女人时,外面响起了琶玛回家的声音...

看到这里,你会问,这还是那个完成了“本尊闭关”修行的喇嘛吗?

在名利场中,他的贪、嗔、痴、慢、疑全都暴露出来,而且爆发程度丝毫不“输”给任何一个没有修行的在家人。

是的,如果你怀疑,那这正是导演展现给你的第二个疑问: 修行到怎样的境界,才能证明你真的不会被欲所奴?还是说,你之所以敢宣称自己无欲无求,只不过是你未曾真正走过红尘?

达世就是个“人”,“人性”在他身上充分展示,这也许戳痛了你的心,但这才是“人”。

好在,“无常”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老师。在“无常”中,达世失去了自己创造的农场,并在被人暴打中看见了自己的幼稚;继而他又在与印度女人的苟且中,看见了自己的猥琐。

达世终于开始反观自己的红尘生活,尽管琶玛从来没有质问他什么,他还是一言不发地独自走向了山坡高处,茫然望向自己走来的地方。就在这时,师弟带着师父临终前写的信来了,信中的话瞬间让达世泪流满面:

我知道我的业仍未完,我会再次轮回,我们会再见面。或者届时你能告诉我,什么比较重要,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一个?


“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一个?”这是导演抛出的第三个问题。

无论出家还是在家,多少次我们站在十字路口,面对的便是这样一个问题:往前一步还是后退一步?

人生往往看起来,往前一步,鹏程万里,可谁又知道,一旦打开潘多拉的盒子,等待你的不是万丈深渊?

所以,如果你也认为自己是个修行者,你的选择又会是什么?

读着这句话的达世,终于醒悟这一切不过是场空折腾,而他当下的选择是:抛开俗世,再次回到那条河流中,脱下俗衣,换上僧衣。

追求佛法如同对我的爱欲?

如果影片到此为止,那么导演对于众多问题的回答便是:不管如何折腾,出家才是最终的正确途径。

但是错了,导演并非如此, 自始至终,导演都没有对任何一个问题,给出一个倾向性的答案 。相反,就在达世回到寺庙的路上,琶玛出现了,而琶玛的一番话再次让达世痛不欲生,无法决择。

琶玛是导演在整部影片中设置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众多影评,甚至包括“百度百科”,都将她仅仅归为“诱惑”的载体,“色相”的呈现。但是,如果仅仅如此,她就是一个败笔,一个仅仅为了完成诱惑而存在的道具。

然而实际上, 琶玛的身上展现出的,是另一条修行之道,是在家人的修行之道,是不逃避红尘、不规避欲望、不指望救赎、不幻想完美的修行之道。

对于“爱欲”,琶玛从一开始遇见达世,就不遮掩,不纠结,当她发现达世居然为了自己还俗时,她没有逃避,没有害怕,勇敢承担父母认为的“丢人现眼”的选择。

爱欲是可怕的吗?还是我们成人的规则、我们成人的戒律赋予它“可怕”的象征? 导演用一场我们世俗人常会遇到的场景,突显出了这一问题:

晚上,达世和琶玛接吻时,幼小的儿子醒了过来看着爸妈,我们来看看修行过的达世和未修行的琶玛完全不同的反应:

达世看着儿子,认为不该在儿子面前表现爱欲;琶玛却轻轻抱住达世的头,让他专心看着自己;

达世尝试继续接吻,幼小的儿子看着恩爱的父母甜甜睡去了,可是达世还是停了下来看着儿子,琶玛问:儿子有什么问题吗?达世却答:不该在他面前这样做。而这时,儿子明明已经甜甜睡去。

一个是看着父母的行为沉沉睡去的孩子,

一个是担心自己的行为纠结不堪的父亲。

面对人性,琶玛和孩子都是自然的,唯独这位有过修行造诣的达世,再入红尘时却是不自然的。

他出世时惦记着红尘,入世时惦记着戒律,他从没有一刻自在过,他从没有一刻了悟什么才是真正的修行。

再来说“无常”,达世发现自己尽管拥有了琶玛,却还是对印度女人动了情欲,他找到琶玛,以“农场不需要那么多人,花钱太多”为理由希望辞退一些农工,其实是想以此摆脱困住自己的情欲,而琶玛的回答方式可谓经典——

她先是反问达世:“你为什么要迫害可怜的工人?”紧接着,她不再理睬达世,而是将一根树枝抛进水里,问玩耍的孩子们:“ 这根树枝会怎样?

孩子们有答:会沉下。琶玛反问:如果不会呢?

孩子们答:会被石头绊着。琶玛反问:如果不会呢?

孩子们答:会在水里腐烂。琶玛反问:如果不会呢?

她自己的儿子追着水里的树枝摔倒了,琶玛反问他:你放弃了吗?

孩子答:会跌入瀑布折碎,琶玛仍旧反问:如果不会呢?

在一次又一次的反问中,达世一直在旁边听着、看着,但是直到最后琶玛说出了答案,达世仍旧一脸茫然,而这个答案就是: 它会流入大海。

还记得达世出关后,在河流边看见的那块石头吗,石头上写着一个问题: 一滴水如何才能永不干涸?

而影片的最后,当达世停在寺庙前无从决择时,他再次看见了这块石头,石头的背面给出了答案: 让它流入大海!

而这一答案,导演其实早已通过琶玛与孩子的对话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琶玛是智慧的,她用这一方式告诉达世,人在尘世,宛若浮萍,洪流之中,我们或沉去,或摔碎,或折断,或腐烂,或被困,但我们的归宿都只有一个:流入大海


可惜此时的达世没有领悟,印度女人仍旧在他身边,他就仍旧被情欲所牵,仍旧在欲望与戒律中不断纠结、不断伪饰。

就在他与印度女人偷情时,琶玛回来,他忙不迭地让刚完事的印度女人立刻离开,印度女人却一面捡起地上的工钱,一面鄙视地对达世说:“反正她说过,这一切迟早会发生的。”

正是这句话,让达世在震惊、羞愧、内疚中看见了猥琐的自己和豁然的琶玛,看见了那一路走来越陷越深以至于不可救药的自己。

琶玛也许从来都知道,为自己还俗的达世,只不过是被欲望牵引,所以必然会有一而再、再而三的欲望将他吞没,而琶玛选择了:静静等那个时刻到来!

所以有了影片最后最为深刻的一段对话。

再次穿上僧衣的达世离开了家,在他走向寺庙的途中,琶玛出现,而两人停在的位置,恰恰是一个转角处,前面是寺庙,是出家,而背后是回家,是俗世。

琶玛:耶输陀罗,听过这名字吗?释迦牟尼,所有人都认识他,可耶输陀罗呢?耶输陀罗嫁给释迦牟尼,她非常爱他。有一晚,释迦牟尼离开她和儿子,他们正熟睡,他去寻求觉悟,成为佛祖。他走时什么也没说!耶输陀罗关怀病人,她早于释迦牟尼救助他们,她早于释迦牟尼理解民间疾苦。说不定他的觉悟由她启发!我们怎知道耶输陀罗,在释迦牟尼离开后没有愤怒?没感到寂寞痛苦?谁会想起她?

达世(跪下):琶玛...

琶玛:当儿子罗睺罗不断问她同一问题,父亲在哪里?她怎样回答?她怎告诉他?母亲怎可在半夜撇下儿子独去?只有男人做得到。达世,只有男人做得到!

达世:琶玛,带我回家。

琶玛(把钵和佛珠丢给达世):达世,若你渴求佛法,像对我的爱欲一样强烈,你可成佛,在今生,这副躯体。(飘然离开)

琶玛离开后,达世看到了石头背面的那句话:让它流入大海。达世痛苦至极,蜷曲在转角的地下...


影片就此结束了,导演通过琶玛的这段话,将最后的问题抛给了观众: 出家还是在家,哪条路不需要艰苦卓绝的修行?如果说悉达多选择的路是修行,那么耶输陀罗所经历的难道不是?

整部影片中,达世脱下僧衣,换上俗衣,又脱下俗衣,换上僧衣,他折腾了大半辈子,最终还是在那个转角处,痛不欲生;

琶玛自始至终在红尘,坚定面对自己的欲望,从容应对每一个“无常”;

谁才是被相所惑?谁才是真正的修行?

所以,最终琶玛告诉达世,也是导演告诉观众:若你渴求佛法,像对我的爱欲一样强烈,你可成佛。

“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句话想想很美,我既可以修行念佛,又可以与你共浴爱河...

但是,这难道不是最蛊惑人心的妄想?

悉达多对耶输陀罗有没有爱?有,当然有!

悉达多是否决绝离开了耶输陀罗,去追求佛法?是的,决绝!

悉达多的爱情是不粘着的,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他没有纠结,没有牵绊,没有虚妄,选了就是选了,坚定的走下去。

而电影中的达世不是,他出世时想着琶玛,入世时想着佛法,他要“拥有过才放弃”,他要“不负如来不负卿”,而到头来呢?

多少人,期盼着“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从容来去”?而这,难道这不是最要命的“贪痴与自欺”?

今天又七夕,爱欲离合日!




“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全诗是什么?
世间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译文:曾经考虑过太多情会损坏我在佛教的修行,进山修行又怕离开了你的倾国倾城的容颜。时间哪里有双全的办法,不辜负佛法修行,又不辜负你。典故:仓央嘉措不喜欢被人当神佛一样供养在布达拉宫里,每天从早到晚没完没了的诵经礼佛使他非常厌烦,他就穿上俗人的衣服...

不负如来,不负卿。是什么意思
“不负如来不负卿”,意思是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出自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六世达赖》。全文如下:六世达赖 仓央嘉措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若将此心以学道,即生...

不负如来不负卿,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世间哪里有两全之策 ,既能做和尚,又不辜负你 。这句话出自仓央嘉措的《不负如来不负卿 》。原文如下:美人不是母胎生, 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静时修止动修观, 历历情人挂目前,若将此心以学道, 即生成佛有何难?结尽同心缔尽缘, 此生虽...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前一句是什么
世间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译文:曾经考虑过太多情会损坏我在佛教的修行,进山修行又怕离开了你的倾国倾城的容颜。时间哪里有双全的办法,不辜负佛法修行,又不辜负你。典故:仓央嘉措不喜欢被人当神佛一样供养在布达拉宫里,每天从早到晚没完没了的诵经礼佛使他非常厌烦,他就穿上俗人的衣服...

不负如来不负卿全诗解释
意思是:不辜负佛法修行,又不辜负你。全诗如下: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译文如下:曾经考虑过太多情会损坏我在佛教的修行,进山修行又怕离开了你的倾国倾城的容颜。世间哪里有双全的办法,不辜负佛法修行,又不辜负你。诗词典故 不负如来不负卿,源于西藏...

“不负风月不负卿”的全诗是什么?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句话意思是: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世界上有什么好的办法,让我既能够不违背我的信仰又不辜负你的爱意。这首诗讲述了的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写过的一首诗。他深爱一个女子,而自己又是个修行者,由于身份,他不能...

不负如来不负卿 是那首诗里的?什么意思?
这句诗是出自仓央嘉措的《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世间哪里有两全之策 。既能做和尚,又不辜负你 。译文:美人好似不是凡间女子,只因是桃花树托成 人总是多情又痴情总是渴望又害怕 我又何曾不想皈依佛门过我渴望的清修之日夜夜念经诵佛 却放不下将我一手带大的亲人放不下留下我...

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全文是什么?
不负如来不负卿,是仓央嘉措创作诗词《六世达赖》中的诗句,意思是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原文如下: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若将此心以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结尽同心...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出自哪里_百度...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意思是:世间哪里有让你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辜负如来,又不辜负她。这句诗词的出处:此诗后面两句被认为是经典中的经典,但实际上此诗只有前面两句是仓央嘉措所做,后两句为曾缄所加。(注:原文为藏文,此诗为曾缄先生翻译为汉语)全诗如下:美人不是母胎生, ...

不负如来不负卿全诗解释 不负如来不负卿的解释
意思是:不辜负佛法修行,又不辜负你。全诗如下: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译文如下:曾经考虑过太多情会损坏我在佛教的修行,进山修行又怕离开了你的倾国倾城的容颜。世间哪里有双全的办法,不辜负佛法修行,又不辜负你。诗词典故 不负如来不负卿,源于西藏...

济阳县17158836135: 不负如来不负卿(清朝诗人仓央嘉措的诗句) - 搜狗百科
牢冰益肾: 出自仓央嘉措的口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对于他的身份而言,如果对于自己的情人动了情就是辜负了如来,可若不动情就是辜负了情人的心以及自己和情人的爱情.

济阳县17158836135: 不问相思樱飘散,不负如来不负卿.什么意思. -
牢冰益肾: 这是本小说里的句子吧?“不问相思樱飘散”这句应该是作者原创的,而“不负如来不负卿”出自仓央嘉措的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不问相思樱飘散”这句很好理解,就是不去管相思樱絮的飘洒,“不负如来不负卿”从上诗可以看出来是对于爱恋的两难抉择、彷徨犹豫又不舍的情愫.虽然这俩句诗是拼凑起来的,不是很通畅.但是基本的意思还是有的.就是说不去管相思樱絮的飘洒,我自然会不会放弃我的事业(“如来”的引申义,比如江山霸业啊、功名啊之类的)也更不会辜负你~希望满意~

济阳县17158836135: 我暗恋的人签名是 不负如来不负卿 什么意思,求答 -
牢冰益肾: 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好理解,那便是如果对她(爱情的意思)用心了,那么便会辜负如来(佛法的意思),可如果对她不动情,便会辜负她的心.按照仓央嘉措当时的处境来看,这绝对是一个男人对爱情和现实最大的无奈了.试想一下,明明有着心爱的姑娘,却忽然被成为一个无欲无求无情无爱的活佛,整日青灯古佛,而心爱的姑娘迟迟为他守望着,自己却无能为力,想来,这一份纠结之情足以叫人肝肠寸断、欲罢不能.

济阳县17158836135: 不负如来不负卿什么意思 -
牢冰益肾: 源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也作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 他是天生的活佛,西藏著名的诗人,可他也是个情种.十五岁才从民间接到布达拉宫中,在此之前一直接受着可以婚嫁的习俗教育.活佛的身份使他无法和情人在一起,他的多情也不容于世俗礼.

济阳县17158836135: 仓央嘉措的《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全文是什么? -
牢冰益肾: 美人不是母胎生, 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 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 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 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

济阳县17158836135: “不负如来不负卿”是什么意思? -
牢冰益肾: 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网上多传源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也作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意思...

济阳县17158836135: 不负如来不负卿是什么意思呢?
牢冰益肾: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就是说世界上有什么好的办法,让我既能够不违背我的信仰又不辜负你的爱意.

济阳县17158836135: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什么意思 -
牢冰益肾: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意思: 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 补充 情义本真礼梵行, 入山何须别倾城, 佛法本是双全法, 何负如来何负卿

济阳县17158836135: 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什么意思 -
牢冰益肾:[答案] 这个,说了一般人也不懂.很多人把仓央嘉措的诗误读为艳诗、情歌,其实修行人一眼就看得出,这是道歌.曾虑多情污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其实是禅者的问话:世间到底有没有双全法呢?对此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