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第十三章

作者&投稿:粱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我的理解: 先来解释一下“儒”。这个字源于“需”,甲骨文字形为“大”字两边各加两点,“大”表示大人,不是普通人,而是能代表上天说话的人;左右两边的四点象征“水”,但不是实际的水,而是取“水”柔顺之象引申为“遵循”“顺应”之意(具体可参阅后文附录)。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在“需”上加“人”而独立出来。所以《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的解释是符合其本意的。因为人类的远古时代,人们有了纷争,就需要找某位能替上天说话的“大人”来评理,这个“大人”就需要遵循上天的旨意来公正裁判,人们就需要遵循大人的意思来执行,这就是甲骨文“需”的基本含义,后人称官长为“大人”,估计源于此意。到春秋战国时期称读书人、有地位的人为“儒”也是从造字本意而来,因为甲骨文“需”字的“大”表示“大人”,代表着原则、规则、标准;四点表示水,具有“柔顺”“以柔克刚”“善利万物”之意,表示读书人要明道、尊道、传道,应具备柔顺、利他的心性。再说说“君子儒”与“小人儒”。《论语》中君子与小人有很多区别,归结为一点,君子利他,小人利己。

        言语旨意: 夫子直白的告诫子夏,读书是为了成为利他的君子,而不是成为利己的小人。孔门有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是也。子夏归于文学科。按照《先进》第十一章的排列,文学科排在最后一位,可见《三字经》中“有余力,则学文”是孔子思想的真实表述。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孔子对子夏仅擅长文学是不满意的,这既是孔子说话的当下子夏求学的问题,也说明孔子认为子夏有向前三科前进的潜质,否则孔子不会这么说。结果也应验了孔子的期待,子夏成为孔门十哲之一,是孔子没后六七十年间办学成就与影响最大的人。

        知行合一: “君子”与“小人”,“利他”与“利己”,张口就来,实在容易。生活中,我们总在说“这个人是小人”“那个人是小人”,从来没说过自己是“小人”吧?因为我们的眼睛是长在脑袋的正前方的,所以这种“格局”就决定了我们生下来就只会向外看,而不会反视。《孟子.离娄上》“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与《学而》篇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都是在告诫我们,要看清楚自己,看清楚自己就是了知自身的本心,也就达到“明”的境界。如果总是向外看,内心就是黑暗的,一辈子都会生活在黑暗中而无比痛苦。君子与小人、利己与利他,都只在一念之间。我在会上曾经说过,我们如果只想着成就自己,那就是小人;如果想着成就学校,成就他人,那就是君子。也许眼前的结果是一样,比如一位老师参加某个竞赛,只想着这个竞赛对我评职称有用,我要参加,此为小人思想;若想着我要为学校赢得荣誉,因为我有这个能力,作如此想法,则为君子思想。二者的物质结果是一样的,参赛者获奖了,一张奖证既有自身的荣誉,也有学校的荣誉。有人可能会问,这两种念头兼而有之不可以吗?当然可以,但是发展的结果却不同。利己和利他其实就是物质的阴阳两面(就如硬币的两面),不可能既得阴面又得阳面,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也。在念头上如果有“对我评职称有用”的念头,利他的心念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只剩下利己,结果就会是只要对自己有利的东西都想抓住。阴阳如何能兼而有之?反之,如果心念中只想着为学校赢得荣誉,那就在无形中成就了自己的荣誉,完全不需要想自己的荣誉,不是吗?我过去二三十年,也是“向外看”,名利之心极重,结果什么也抓不到;当我什么都不想要的时候,却又都来了。我相信大家能读懂我的话,不再赘述。所以《道德经》云:“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读者诸君可以好好体会。至于分享的方向,我的建议是从 为学 和 为人 两个角度去思考,仅仅是角度不同而已,归根结底都是 回归人生本来面目 。只要有心,一定能有真实的人生故事可供分享。

附录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0601606370791948&wfr=spider&for=pc)

用甲骨文和《易经》追溯“儒”的起源和真义(一)

“儒”在中国文明和历史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中国文明甚至与儒家文明等同。但是,“儒”是怎么起源的,“儒”的原始内涵究竟是什么,却是一个至今也没有解决的问题。民国时期,倒是有人做过研究,包括好几位所谓的“大师”,如章炳麟、胡适、郭沫若、钱穆之流,但是他们的答案臆断的成分多,真相的成分少,不提也罢。

解放后,70年代,四川大学的历史教授,也是著名的甲骨文专家,徐中舒给出了甲骨文上的新证据。他释读了甲骨文“需”,并认为“需”是儒的本字。但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知识的局限,徐中舒却又对其字源和内涵做出了错误的解读。今天我对“儒”的考释,就从徐中舒开始:继承其正确,纠正其错误。当真正把徐中舒的错误纠正了,对“儒”也就是真正弄明白了。

首先要弄明白甲骨文的释读,与甲骨文字源的确认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把整个汉字史一分为二,许慎之前的汉字不仅是不成熟的,而且其字形演变过程在文献上不可考,只有靠后来考古资料补充。《说文解字》标志着汉字系统的成熟,同时,此后的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都被清晰记载。

所谓的甲骨文的释读,实际就是建立甲骨文与现代汉字的对应,确认某个字就是现代的某个字。这个对应就是建立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字形演变的完整链条。这个链条又分为上下两截。上一截是从甲骨文到《说文》,下一截是从《说文》到现代汉字。由于下一截是清晰的,因此关键就在上一截,即确认从甲骨文到《说文》的字形演变链条,确认甲骨文某个字的字形就是《说文》某个字的字形。完成确认,就是完成释读。当然对《说文》所无的极少数字形,上、下两截的分界点可以定位晚至宋朝的韵书。

甲骨文的释读只需关注甲骨文已经产生之后,由甲骨文字形到《说文》字形之间的的演变史,而无需关注字形本身的意义,无需关注甲骨文字形的字源究竟是什么,其内涵何在。

而要确认甲骨文字形本身的来源,确定甲骨文字形的内涵,就需要研究和追溯甲骨文之间的历史,而非甲骨文之后的历史。目前的甲骨文研究,主要集中在甲骨文的释读上,所关注的仅仅是甲骨文产生之后,从甲骨文字形到《说文》之间的字形演变史。而没有关注甲骨文之前,甲骨文字形本身的漫长形成史。

目前甲骨学的成果也仅仅体现在甲骨文的释读上,在甲骨文字源的确认和内涵解读上,几乎为零,甚至为负。为零是没有研究,不去研究,而为负则是进行错误的、臆断的、误导性的研究。现在学界对甲骨文字源和确认和解释99.9%都是错误的、臆断的。

作为一名传统的甲骨文专家,徐中舒的研究也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对甲骨文的释读,另一个部分则是对甲骨文字源的解读。在对甲骨文的释读上是正确的,而在对甲骨文字源的解释上则是错误的、臆断的。他对“儒”字的研究也是如此。

徐中舒正确地释读了甲骨文“儒”,即正确地建立了从“儒”字的甲骨文字形到《说文》字形之间的演变链条。但是,却错误地理解和解释了甲骨文“儒”的字源及其内涵。

儒的甲骨文字形由两部分组成,主体结构是“大”,然后是分布在大两侧的四点。有些字例中的点数不是四,这无关紧要。要正确理解儒的字源的内涵,就需要正确理解“大”,以及两侧的四点。

徐中舒将“大”解读成人,将四点理解成洗澡水。这样甲骨文儒的含义就是一个在洗澡的人。然后,徐中舒进一步发挥说,洗澡就是祭祀前的沐浴,“儒”的原型就是主持祭祀仪式的祭祀。最初的“儒家”就是一个宗教集团,宗教组织。

徐中舒对儒的甲骨文确认是正确的,但是他对字源内涵的解释是错误的、臆断的。

首先,“大”的本意的确是人,但是却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大人”。“儒”字的核心结构就是“大人”。“大”两旁的四点,也的确可以表示水,但是在甲骨文字形中,很多情况下,“水”并非是指实际上的水,而是借用水的属性,就是“遵循”、“顺应”,象水一样“遵循”、“顺应”。这样甲骨文儒的字形的意思就是“遵循大人”,或者说儒作为“大人”应该以身作则,让自己成为社会的准则和榜样,引领社会,让社会去追随、遵循。

这里的关键是“大人”和“遵循”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下面我将提供两个方面的证据。一个方面是甲骨文的,从甲骨文本身中找证据,以甲骨文证甲骨文。另一个方面则是《四书五经》的材料,尤其是《易经》的。

先以甲骨文证甲骨文。与甲骨文“儒”字形和含义非常接近的另一个甲骨文就是“法”。先看一下“法”的字形演变链条。

“法”的本字是“去”,或者说在甲骨文时期,“法”、“去”同字,到了西周,“法”字通过增加两个结构,从“去”中分离出来。

“去”的甲骨字形为上“大”,下“口”。这个“大”与“儒”中的“大”一样,都是指“大人”,“口”则代表“大人”的语言。甲骨文“去”的字形含义是,去找大人,倾听大人的语言。然后由这个具体的去,扩展到一般的去。

下面我们会进一步详细介绍,所谓倾听“大人”的语言,其实就是找德高望重的“大人”评理。现代人有了纠纷会诉诸法律,而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则是去找“大人”去评理、说理。“大人”就是为人们评理的人,解决纠纷的人。而且这种纠纷主要是契约纠纷、合约纠纷。

在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儒”和“需”是同字的,从目前的资料看,到了战国时期,“儒”才加“人”旁从“需”中独立出来。“儒”指的是“大人”,而“需”则是从普通民众这边来说,他们需要“大人”,在纠纷时需要“大人”去为自己解决纠纷,就象现代人需要公检法等政府部门一样。即“需”的本义是对“大人”的需求,然后再扩展到一般的需求。也就是说“去”和“需”在最初的对象都是“大人”。“去”是去找“大人”,往“大人”的方向去,“需”则需要“大人”。

“法”从“去”中独立的时间比“儒”从“需”中独立要早,发生在西周时期。比较有意思的是,在西周时期,“法”比去多了两个结构,一个是“水”,一个是“鹿”,用现代的写法就是“灋”,为“法”的异体字。但是到了战国,却又把“鹿”去掉了,只剩下“水”,即为“法”。这里的“水”与“儒”中的“水”一样,也不是指实际的水,而是指象水一样去遵循、顺应。因此,“法”的字形含义和“儒”一样,就是去以“大人”为准则,去遵循大人。即“大人”就是“法”,大人的话就是“法”。这是“法”的原始内涵,与后来的“法家”之“法”有本质区别,也与现代的“法律”之“法”有本质区别。

还需要提前说一下,“大人”在中国自文明之始就存在,远远早于政府的出现。“大人”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评理去解决社会的纠纷,而且主要是契约纠纷。更简洁地说,“大人”就是契约的第三方,帮助契约双方达成共识,消除分歧。“大人”通过帮助契约的达成,就让社会实现一种和平有序的契约秩序,从而起到治理社会的作用。这就是《周易系辞》所说的:“上古结绳而治,后人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结绳和书契是中国契约的两种原始形态。

政府在中国的正式出现是在尧舜时期,但是在此之前到伏羲时代,中国的社会依然是和平有序的,也是有治理的,这个秩序和治理就是“结绳之治”,也就是“契约之治”,也可以说是“大人之治”。

那么,“法”字中在西周时期短暂存在的“鹿”字结构是什么含义,又为什么到战国时被弃置不用。这里简单提一下。

这个“鹿”不是普通的“鹿”,而是指“鹿神”,或者说指代神。民俗和历史研究显示,中国古代曾经存在过“鹿崇拜”,或者说“鹿教”。在“灋”字中,实际上存在两个需要遵循的“法”。一个是“去”中所包含的“大人”,另一个则是“鹿”神。《白鹿原》这部小说就记载了这种鹿神和白鹿崇拜。

“法”的字形演变历史,实际上也记录了白鹿崇拜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信息。“灋”出现在西周时期,这意味着西周时期的都城,就是现在的西安一带是盛行鹿崇拜的,但是,到了战国时期,这种鹿崇拜就衰落了。

还有一种可能,在西周时,使用文字的中心还是在周天子的朝廷,受到西安一带的鹿崇拜影响比较严重,因此在造字时将“鹿”引入了“法”中。到了战国时期,文字已经普及到各诸侯国,而且文化中心也发生了东移。战国时期新出现的文字是由东方六国所造,而那里并不信仰鹿神。白鹿原就位于西安东郊,距离当时西周的都城非常近。

同时,“法”字字形的演变历程还说明,在西周时期,中国实际上存在两种相互冲突的文化,一种是以鹿崇拜为代表的多神教祭祀文化,另一种则是“大人”文化,神灵和“大人”都是“法”,都受到尊崇。但是,在神灵和“大人”之间,“大人”优势超越神灵的,因为到了战国时期,“法”的字形中抛弃了鹿神,而仅仅保留了“大人”。

另一个在甲骨字形上与“儒”比较接近的是“侠”、“夹”、“筴”。“侠”、“夹”、“筴”三字在甲骨文、金文时期为同字,战国时期才分化为三个字。该字形的核心结构也是“大”,只不过,“大”的两侧不是两点,而是“人”。

也就是说,“侠”的甲骨文实际上是有三个人组成,一个“大人”,两个“人”。这个“大人”就是儒字中的那个“大人”。其字形含义是,“大人”在为两个人进行评理,让两个人都觉得公平合理。因此,“侠”的核心义项就是“侠义”,就是道义、正义、道。在武侠小说中,侠客都是劫富济贫的人。这里侠客就是那个“大”所代表的“大人”,所劫的“富人”和所济的“贫人”就是“大”两边的“人”。劫富济贫其实就是在富人和穷人之间进行调配,达到财富分配的“公平”。只不过,“武侠”是使用武力的,而真正的“大人”,原始的“侠”,并不诉诸武力,而仅仅靠自己所拥有的道德、道义的力量。

“侠”、“儒”实际上是同义的,只不过,“侠”字字形更直观地强调,对人与人关系的处理,对社会秩序的处理,而“儒”字字形则更强社会对儒的遵循、尊重。

同时,“筴”的含义显示,“侠”中的“大人”所处理的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是契约关系,因为“筴”与“策”同,而“策”的原始意思是书契,这是古代中国契约的第二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结绳。下面来具体说明这一点。

“筴”与“策”同音同义,同时,在“刺”字战国字例中,其中的“朿”也可以被“夹”代替。因此,“夹”、“朿”同义。

“刺”、“策”、“朿”三字在甲骨文时期为同字,战国时期“策”、“刺”才分别加“竹”和“刀”旁独立出来。从甲骨字形以及综合“刺”、“策”的义项,可知“朿”的原始意思是书契。“策”被专门指代书契的物理载体,就是小木片。也被指代甲骨文的书写载体龟甲和兽骨,后来也被指代竹简的竹片。

“策”指代单片的甲骨或竹简,将单片的穿成串就是“册”。这样“策”就是微观上的“策”,而“册”则是宏观上的“策”,用一根根的竖线代替。最早的“册”并非是指竹简,而是穿成串的甲骨。甲骨文的原初目的是当做祭品用来祭祀。用作祭品的甲骨不是单片的,而是穿成串的甲骨册。同时,将“册”敬献给神时,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典”。“典”的甲骨字形就是双手捧着“册”。

书契用刻在其上的自上而下排列的横线表示数字。完整的横线组刻写在一对并排放置的书契的中间位置。这样,横线组在左右契上各保留一半,左契保留左半部分,右契保留右边的部分。当左右契分开时,左右契的一半横线组,就呈现“齿”,也被称作“齿”。《列子说符》:“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其齿。告邻人曰:‘吾富可待矣’。”

当左右契合在一起时,横线组就会完整地呈现出来。加上中间的左右契合在一起的边线,横线组就是整体上呈“丰”字形,我管这叫“双排契齿文。这个符号成为甲骨文的核心结构之一,出现在很多甲骨文字例中,如:玉、朋、礼、干等字中。

书契的这种代表数字的双排契齿文也很像鱼刺,两边的齿也成刺状。事实上,“刺”的本字是“朿”,其甲骨字形与“丰”非常接近,也指直接来自书契,包括双排契齿文。因此“刺”的原始义项之一就是指书契的齿,然后再扩展一下,用来指代所有的向契齿一样的“刺”。同时,“策”也被用来指代契齿,不过指代其所代表的数,这样“策”就是数。“筹策”的“策”本义就是契齿。上面《列子》故事中“密数其齿”其实就是“密数其策”。

“刺”不仅指契齿的“刺”,也被用来指代刻写契齿的动作,因此,“刺”有书写的、记录的义项。“刺史”的意思就是现代的“书记”。

“策”、“筴”同音、同义,实际为同字,意味着“夹”、“朿”在书契的义项上同字。也意味着在“夹”中,“大人”两侧的两个“人”,是契约关系,为契约的左右方,现在叫甲乙方。

即“大人”为契约双方的中保,凭借道德威望,通过说理、评理的方式,为契约双方消除分歧和纠纷,形成共识,从而帮助契约的签订和执行。

更能说明“大人”为契约双方中保、中介的恰恰就是“介”字。“介”的甲骨文字形与“儒”非常接近,“儒”为“大”加两侧的四点,而“介”则为“人”加两侧的四点。这个两个字实质上可以认为是同一个字,因为“大”是大人,也是人,而“介”中的人,在这个场景下也是指“大人”。

“儒”的字面意思是遵循大人,而且是契约双方去遵循作为契约中保的大人。大人作为中保通过说理、评理,为契约双方消除分歧,达成共识,以实现契约的签订和执行。

“介”所描述的场景与“儒”相同,用“人”去替代“大”只是为强调不同的侧面。“儒”更强调其中的“大人”,以及“大人”所代表的道理和秩序。而“介”则更强调“人”的中介地位,于是“介”的主要义项就是中介、媒介、介绍等。后来“介”加“田”形成边界之“界”。

正是因为“介”中的“人”,与“儒”中的“大”一样,也是为契约双方评理的大人,“介”在先秦文献中,象“侠”一样,也有辅助的义项。如《诗经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还有“哲”的义项,即象“大人”一样明哲。如《老子》:“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

《说文》中记录了“价”字,即“介”加人旁。此字不是“价格”的“价”,“价格”的“价”本字为“价”,现代的简化字用“价”代“价”。《说文》将“价”解释成善,并不完全准确,“价”更可能是指契约中保这些“大人”。唯有如此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诗经板》中的:“价人维藩”,即作为契约中保的“大人”是社会的藩篱、骨干,是支持社会秩序的基石。(待续)


论语文言文翻译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翻译: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翻译: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翻译:三军中...

?论语?又分为哪20篇
子罕第九 (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乡党第十 (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先进第十一 (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颜渊第十二 (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子路第十三 (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宪问...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出自:孔子《论语》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释义: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赞美颜回诗句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第六》 译文:颜回、子路在孔子身边陪着。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你们每个人的志向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即使用坏了,也不遗憾。” 颜渊说:“愿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们想听听老师您的愿望。” 孔子说:“使老人能过得安适,使朋友信任我...

《论语》全文
论语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亦凡主页 亦凡商城 新闻中心 商务助理 聊天广场 四海纵谈 贺卡天地 亦凡书库 ...

此教育之所以为要也啥意思
此节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指出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说的是:“读了许多书,让他干工作,却完成不了任务;让他搞公关,却完成不了使命。这样的人,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诗》,也是孔子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是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知道政治活动中去。儒家不主张...

论语·雍也篇详解
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提到:“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这表明他认为冉雍具备担任官职的才能,因为古代君主和官员的座位面向南,象征着尊位。冉雍被列为孔子“德行”第一等学科的学生,体现了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理念。在探讨子桑伯子时,孔子强调办事要简明扼要,但不可过于草率。孔子赞赏...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翻译
翻译:“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背景: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是孔子关于学习的一则重要论述。在这个篇章中,孔子讲述了很多关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其中就包括了这句著名的话。赏析:这一则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

《论语》详解图书信息
他倾力撰写了《详解》一书,旨在通过"注译"部分解析文句,详尽的"讲解"部分则深入剖析其深层含义,旨在重构孔子学说的纯粹面貌。以下是部分章节概要: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乡党第十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 ...

论语究竟有哪些?
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二、内容有: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

山丹县18544418679: 《论语》雍也篇第13和14则的中心思想
天琰静灵: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评析】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君子儒”是指地位高贵、通...

山丹县18544418679: 论语雍也的意思 -
天琰静灵: 简介 论语雍也共包括30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敬鬼神而远之”;“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本...

山丹县18544418679: 《论语.雍也》的内容 -
天琰静灵: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6.1)6.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不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6.2)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

山丹县18544418679: 子曰:夫仁者, , .能迁取譬 -
天琰静灵: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示例 独夫为我,即曰贪贼;~,即曰仁义.(章炳麟《菌说》) 释义 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山丹县18544418679: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翻译 -
天琰静灵: 意思是:一个心怀仁心的人,一定是首先自己要站得稳,然后看到别人摔倒也愿意扶的人.首先自己要足够地腾达,而且也愿意博施济众.能够先做好自己,然后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才是可能通往仁的路. 出自:《论语·雍也》 原文:子...

山丹县18544418679: 《论语.雍也》
天琰静灵: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 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山丹县18544418679: 论语雍也篇 -
天琰静灵: 雍也篇共三十章,有数章讲到颜回,孔子对其评价颇高.另外还讲了“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的思想,以及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山丹县18544418679: 论语雍也篇翻译 -
天琰静灵: 这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要自己身体力行.,历练起来,就不简单了. 孔子第一句话就赞叹颜回,然后说他的生活——“一箪食”,只有一个“便当”,古代的便当就是煮好的饭,放在竹子编的器皿里. “一瓢饮”,当时没有自来水,古代是挑水卖,他也买不起,只有一点点冷水,物质生活是如此艰苦,住在贫民窟里一条陋巷中,破了的违章建筑里.任何人处于这样的环境,心里的忧然,烦恼都是吃不消的. 可是颜回仍然不改其乐,心里一样快乐. 这是在很难得.物质环境哭道这种程度,心境竟然恬然依旧. 我们看文章很容易,个人的修养要到达那个境界可真不简单. 乃至于几天没吃饭,还是保持哪种顶天立地的气概,不要说真的做到,假的做到,也还真不容易.

山丹县18544418679: 《论语》七则原文,帮忙拉,大家!
天琰静灵:【原文】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 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②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③?” (《论 语·述而》) ● 冉求曰:“非不说④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

山丹县18544418679: 《论语.雍也》的内容
天琰静灵: 论语雍也》:“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