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拼音

作者&投稿:播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③。埏埴以为器④,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

道德经第四章拼音版
《道德经》第四章原文拼音版如下:dào chōnɡ ér yònɡ 道 冲 而 用 dào chōnɡ ér yònɡ zhī huò bù yínɡ 道 冲 , 而 用 之 或 不 盈 。yuān xī sì wàn wù zhī zōnɡ 渊 兮 似 万 物 之 宗 。cuò qí ruì jiě qí fēn hé qí ɡuānɡ tónɡ...

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译文]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影响,为的是万事万物并行发生时,我用这种心态观察事物循环往复的规律。出处:先秦·老聃《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1、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2、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

《道德经》中“不知常妄作凶“是什么意思?
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不变的规则。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此句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为: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原文拼音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全文注音如下:xiǎoɡuóɡuǎmín。shǐyǒushénbózhīqìérbúyònɡ;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shǐmínzhònɡsǐérbùyuǎnxǐ;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道德经》全文大约
道篇》不分章,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后44章为《德篇》。《道德经》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到底是怎么样的书?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现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把《德经》放在《道经...

《老子》,也就是《道德经》,开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还是“道 ...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

花钟15730053918问: 道德经最经典的是什么?
江海区强力回答: 道德经里最经典的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归根⑤曰静,静曰⑥复命⑦.复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

花钟15730053918问: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 -
江海区强力回答: 致虚极 守静笃 如果人能够致知 达到虚无妙境 虚空妙有的时候 便可达到大智慧到极点 达到大智慧的极点 又能诚心诚意的守静 达到最高止境之时 万物并作 吾以观其复 (复另本作后) 那麽万物的生长 孕育 死亡 我们就能从无形的气胞 观察到...

花钟15730053918问: 虚极静笃是什么意思? -
江海区强力回答: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为:“致虚极,守静笃.” 含义: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极、笃,意为极度、顶点.

花钟15730053918问: 关于安静守纪的一句道德经 -
江海区强力回答: 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理当我们把所观察的事物...

花钟15730053918问: 笃静悟初出自哪家名句? -
江海区强力回答: 笃静悟初;出处不详. “笃静悟初”应该和“虚极静笃”的意思接近,即保持笃定,不受外界负面因素干扰. 笃静;守住静的状态保持笃定.虚极静笃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为:“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含义: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影响,为的是万事万物并行发生时,我用这种心态观察事物循环往复的规律.这是老子告诉世人求道的方法,何为道,道是客观世界运行规律,是自然的(自然:自己本身就这样)的内在趋动因素. 希望能帮助到你

花钟15730053918问: 阅读《道德经》体会 -
江海区强力回答: 《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此章历代的释意无...

花钟15730053918问: 请问有谁知道 虚极静笃 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
江海区强力回答: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致虚极”,造其极曰“致”.“致”是动词,是做到、达到的意思.真空无象曰“虚”.“虚”就是佛家所说的“空”.以往道家只讲“清”与“虚”二字.“清”是形容那个境界,“虚”则是象征那个境界的空灵,二者相通意同.虚而至虚曰“极”.“致虚极”,就是要做到空到极点,没有一丝杂念与污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守静笃”,寂然不动曰“静”.虚一浑厚,静而至静曰“笃”.“守静笃”讲的是修炼功夫,要一心不乱、专一不二地“守”住心.如灵猫捕鼠一般,目不转睛,聚精会神,思想高度集中.又如鸡之孵卵,紧闭双目,精神内守,专注在所孵的鸡蛋上.这是一种修定的功夫,也是虚静到极点的比喻.

花钟15730053918问: 《道德经》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中"为无为"的读音 -
江海区强力回答: 《道德经》中的“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中“为无为”的读音是:wéi wú wéi原文: 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

花钟15730053918问: 敬则生爱,最重笃浅的意思 -
江海区强力回答: 出自《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大概是“致虚极,守静笃.”我对《道德经》不是很了解,其实我们现在多数人都只是在重复别人的观点和别人的话,真的很少有人有自己的感悟的.呵呵.让您见笑了. 而且兄台,道家和道教不是一回事,那是后来老百姓不明白,硬给扯到一起的,时间长了,就真的混了.虽然道教吸收了道家思想.如果我们宗教和学术门派教提出来,后面的尾缀就应该有所区分.佛教、道教、道家,三个呦,呵呵.我的才浅,关于“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为::“致虚极,守静笃”只能说最开始这点,因为您很认真的提问,我真的不想粘贴糊弄您,让您笑话了. 哦,对了,谢谢您刚才给我评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