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章的感悟和收获

作者&投稿:察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读道德经的感悟。高分
木子: 一般认为,现《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是道经总章。草树先生:然而,我的研究则认为它是“道德”总章——道经和德经的总章。何谓“德”?老子是如何定义德的?在《道德经》里面,有人能指出来具体的回答来。木子: 好象是找不到。 草树先生: 其实是有的,但老子没有直接用德字。它就在第一...

老子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为什么普通人不要读道德经
用《道德经》中的话来讲就是: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用现代话来讲就是不要有功利心。无为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特殊的品质,而是一个人在经历过世事沧桑之后得到的结果。如果没有经历过年轻时的冲动、愤怒和挫败,是无法达到《道德经》中无为的境界的。

对国学经典的感悟(4)
对国学经典的感悟 国学,为青少年汲取知识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渠道。孟子的母亲为什么要三次搬家,“天干”和“地支”都有什么,“五谷”和“六畜”指的是什么,国学中的“八卦”是什么意思,从别人那里得到一头牛,你会如何回报,是谁说的“治理大国就像煎烹小鱼一样”,东汉人黄香几岁时就知道替父亲暖被窝。

《道德经批判》一书值得读吗
道德经这个东西,世面上流传的,都不是真正的,而是被人修改过得。这点可以搜到,现在流传的大部分是王弼修订的,并且配上了自己的理解。……王弼把道德经分成了81章,有道经有德经 说到这里很多人都应该明白了,那王弼肯定加上了自己的理解,所以对于现在世面上的来讲几乎都觉得自己理解的很到位,...

每天读点道德经内容简介
每一章节中,你不仅能欣赏到原文和译文,还会有后人的深度评注以及个人的感悟,让你深入理解老子对于治国、人际交往和自我完善的独特见解。《道德经》,又名《老子》,这部著作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大部分构成。尽管全书篇幅紧凑,仅有五千余字,但它所引发的学术探讨却极其丰富,研究它的文字...

怎么样根据 道德经 来进行修炼?
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道”是浑全之朴,“众妙...

...而下半册《德经》是讲述伦理道德,教读者“如何做人
二是1973年长沙马王推汉墓出土之帛书《老子》(甲乙本),该书《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且在《德经》之前有约一万一千字,经学术界专家考订整理为《经法》、《十大经》、《称》、《道原》四篇。帛书《老子》与韩非子《解老》、《喻老》基本吻合。此为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文字最多的《老子》本。三是1993年...

道德经第四章原文及译文
4.道德经名句翻译及感悟 1、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翻译讲解】: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感悟】老子通过...

请告知老子《德道经》与《道德经》到底哪个是正确的版本,为什么?请尽量...
无所谓正确不正确,比较古老的版本是“德”在前,可能是因为以人的角度来说,只有先修”德“才能得”道“。但是后人可能从自然的角度考虑,“道”是先于“德”而存在的,所以把“道“放在前。

子翰13630859077问: 老子三章体现了老子怎样的处世哲学最好多一点,要是能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此有何感悟那就更好了,字越多越好. -
夏县临泰回答:[答案] 老子虽然在他的道德经中处处宣扬无为的思想,但应该透过表象看本质,他其实是在用无为而无不为来向世人表示,他的入世思想,希望有人能慧眼识金,发现它并重用他.因此老无为五位其实是一种假象,他的最终目的还是有为,只不...

子翰13630859077问: 老子第三章如何理解 -
夏县临泰回答: 无为并不能只按它的表面意思理解,古文里的字都很有内涵的.而且,老子也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不违背道的可为,违背道的不可为.而道便是整部道德经的中心思想.

子翰13630859077问: 老子三章体现了老子怎样的处世哲学 -
夏县临泰回答: 老子虽然在他的道德经中处处宣扬无为的思想,但应该透过表象看本质,他其实是在用无为而无不为来向世人表示,他的入世思想,希望有人能慧眼识金,发现它并重用他.因此老无为五位其实是一种假象,他的最终目的还是有为,只不过是以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来达到而已.相比之下,庄子比他就诚实多了,庄子不仅要在行为上做到无为而且也要在实际中做到无为,同时用一种介于有用于无用之间的状态来保护自己,免得自己成为那只不会鸣叫的鹅.

子翰13630859077问: 你怎么理解《道德经》的第三章与第十九章,用你的原话(白话文)说说你的看法,不用借用别人的话. -
夏县临泰回答: 《道德经》的第三章与第十九章 国家不要把财富作为社会唯一崇尚的对象,以不使人民因一心追逐这些对象而引发不可避免的纷争.只有,个体与个体,个体与整体、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或全部秩序就将达到构建和谐社会,协调一致,一切都将合于自然,合于道德精神,合于正义,人民在这种关糸或秩序之中也将获得最好的幸福.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注重自然平凡的真理,保持自然质朴的品质,减少一己损人的私念,削弱损人不利己的欲望,根绝那些无视世界的整体并与人的存在的世界本性相违背的比单纯的愚昧还更为卑劣有害的学问,达到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的无忧无虑,无私无畏的价值状态.

子翰13630859077问: 道德经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详解及深意 -
夏县临泰回答: 此解众说纷纭 杂见不一 窃谓圣人之心 安有偏颇 古德治教 宁有私心 不才以为 圣人之治也 反求诸己 虚其心志 即同儒家之格物 使夫人人各自反求 革除私心物欲 外求志虑 腹骨之才学品德 自然强实 人人如此 天下无不归仁者 后世缪为老子此说乃愚民之谈 何其肤浅之如是

子翰13630859077问: 学习老子《道德经》有感...... -
夏县临泰回答: [学习老子《道德经》有感......]看到很多关于老子的道德经注释,本人感觉有好多值得借鉴之处,但也有很多陷入个人知识化或字面化注解,而非基于对道本质的理解,本人基于个人基督信仰观点(仅限于本人个人信仰观点而...

子翰13630859077问: 《道德经》 心得体会 -
夏县临泰回答: 首先有个感受!太难懂了! 1老子的世界观:自然无为、普救众生.2 得道的最高层次: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 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得道的次级层次:上善若...

子翰13630859077问: 《道德经》第三章有多少可取之处 -
夏县临泰回答: 愚民理论,这一篇不足以取.但今上的很多政策实际上是从这里来的.

子翰13630859077问: 请大家谈谈《道德经》的感悟.谢谢! -
夏县临泰回答: 看《道德经》 思如何做人 如果观察中国古代的众多经典,大家就能发现一个现象,很多经典中都提到了行善事、积善报的好处.比如《周易》中就提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点说白了就是教育我们做一个好人或者...

子翰13630859077问: 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
夏县临泰回答: 老子的哲学思想是:无为.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里,提出了他的“无为”思想.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是当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