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六十六章原文及感悟

作者&投稿:闳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解释
作品简介《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老子道德经 ·德经四十四篇》解析
《老子道德经 德经四十四》浅解 老子道德经 河上公注里说到~名成而身退。老子原文是~名与身孰亲?河上公注解道:名遂则身退。出自《德经 立戒四十四章》。(网图侵删)这个意思就是说~道德经里说:名与身体谁重要?是有名重要,还是保全身体重要?河上公给的注解是~名遂则身退。什么意...

《道德经》德经·第五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德经·第五十六章 作者:李耳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译文及注释 译文 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塞堵住...

孔子和老子生活的时代背景??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2、老子...

《道德经》德经·第七十章原文及译文
德经·第七十章 作者:李耳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

《道德经》德经·第五十章原文及译文
德经·第五十章 作者:李耳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终入于...

道德经47章原文及译文
三、道德经的介绍: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

《道德经》德经·第五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德经·第五十五章 作者:李耳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译文及注释 译文 道德涵养浑厚的人,...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译文: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贵它...

文言文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原文及翻译
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原文及翻译 德经·第四十五章 作者:李耳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文言文翻译: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效果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效果是不...

隆池15762191094问: 谈谈你对道德经六十六章的见解和看法 -
贵阳市富尔回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统治者如果自私自利,终会使民众不堪重负;如果少私寡欲往往能团结民众,上下一心

隆池15762191094问: 道德经第56章“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应该怎么理 -
贵阳市富尔回答: 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可得:即得到.不可得:即得不到.引申为放下、没有.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意思是 (道的境界)没有亲近、亲密;没有疏远、冷落.

隆池15762191094问: 求道德经66章详解 -
贵阳市富尔回答: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解释;水能利万物而不相争,这是谦下之德.不争自然无物以争,所以能成为百谷王. 若想超过众人,就得谦下自己.有才而不争自然无祸.所以圣人虽然才之过人但不与其相争者无所不利.这样子与利众人所利融众人之德,者自然能成众人之领而不害也.所以不相争者天下没有谁能与之相争,这是人德应效法水德. 我也是刚领悟的,说的不好还想谅解.

隆池15762191094问: 《老子》第六十六章体现了老子怎样的处世哲学 -
贵阳市富尔回答: 体现了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一点“谦虚”.大了方面说讲的是“不争”的政治哲学.老子通过大国与小国的关系,讲了“大者宜为下”的道理,也讲了“圣人”也要“为下”.小了方面说就是个人的为人处世修养,以不争来争.还有要说明 谦虚指的是有能力的人才能自称谦虚,什么都不懂那根本就是无能.

隆池15762191094问: 道德经全文诵读
贵阳市富尔回答: 《道德经》原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隆池15762191094问: 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的全文是什么? -
贵阳市富尔回答: 《道德经》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诠释: -------------------------------------------------------------...

隆池15762191094问: 上善若水第六十六章的现代文翻译 -
贵阳市富尔回答: 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

隆池15762191094问: 老子道德经中的经典语句及译文给些经典的,不是要原文啊! -
贵阳市富尔回答:[答案]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可以说就是路,但不仅仅就是指路.路是道的名,但不仅...

隆池15762191094问: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作者:老子TXT下载 -
贵阳市富尔回答: 第一章 [原文]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

隆池15762191094问: 老子道德经 -
贵阳市富尔回答: 老子道德经分为上下两部分,【道经】阐释天道-自然规律,【德经】揭示人德-人生行为准则.九九八十一章,每一章节内容不尽相同.纵观《道德经》全篇,其中“道”贯穿始终.究竟何谓“道”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道可道,非常道”,任何语言及人类的想象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性.真正的道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它客观存在但大道无形,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道”诸多表象即“德”,“德”是形式“道”是内容.非要以世间有形事物为“道”立意那应该是水,《道德经》第八章不争无尤:“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