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47章原文及译文

作者&投稿:侨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有关于道德经47章原文及译文,详细介绍如下:

一、道德经47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道德经47章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三、道德经的介绍:

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一、原文 《道德经》分《道经》与《德经》两部分,共八十一章。以下是部分章节的原文:道经部分:1.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为而无不为。天地万物生於有,生於无。德经部分: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

原版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出处
出自《道德经》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解释是什么?
《道德经》全文节选:【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翻译】: 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以说他是无,因...

高二老子四章翻译及原文
高二老子四章翻译及原文如下:一、老子四章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

道德经1到81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1到81章原文及译文如下:【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翻译】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以说他是...

道可道非常道什么意思?
”(52章)“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47章)“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47意)宇宙中的万物纷纷芸芸,而“道”却是他们的总体、本根。由于万物形态及现象的多样性,所以任何感官的把握都只能达到片面的局部。只有理性的思辨才能把握...

上士闻道原文及翻译
三、道德经 1、《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2、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

《道德经·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原文是什么?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ān),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

道德经(道德经全文及翻译免费玩法攻略介绍)介绍_道德经(道德经全文及翻...
您可以通过闪电PDF阅读器、beetlepdf阅读器、看图王PDF阅读器或轻快PDF阅读器(版本v1.6)来阅读《道德经》的pdf扫描版。此版本是官方提供的,无需额外费用,但需先安装相应的阅读器才能查看全文和翻译内容。《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原不分章,后分为《道经》37章和《德经》部分,共计81章。它以...

乌达区13370047312: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的译文 -
唱浩牛黄:[答案]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自然的法则,不是像拉开弓弦...

乌达区13370047312: 老子的道德第四十五章的译文 -
唱浩牛黄: 《道德经》之四十五章原文:大成若缺,其zd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白话译文:凡有大成就的人,好象在某些方面总有不足之处,(正是这一得一失,才使其作用相互弥补,整体上)不至于衰竭;充盈的物质好象总是从空虚开始,(正是这一虚专一实相互转变,)才使整体上用之不尽.有笔直似乎就有弯曲,有灵巧似乎就有笨拙,存在能言善辩,就好象总有笨嘴拙舌.善于运动的人能战胜寒冷,善于守静的人能战胜酷热,(心静自然凉属).明白了静能胜热的道理,就能为治理天下找到一条正确的途径.

乌达区13370047312: 解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
唱浩牛黄: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无瑕谪②;善数,不用筹策③;善闭,无关楗④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⑤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⑥;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⑦.故,善人者,不善人之...

乌达区13370047312: 求道德经第七十四章的全文翻译 -
唱浩牛黄: 第七十四章 原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为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意译: 当人民到了连死都不畏惧的时候,(统治者)用死来威吓他们又有何用?为使人民畏死,对于那些为非作歹的人,我(指统治者)把他捉来杀掉,谁还敢为非作歹? 人的生死有天道(自然规律)司管.代天道行事,犹如代高明的木匠削砍木头,代木匠削砍木头很少有不自伤其手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_^

乌达区13370047312: “不出户,知天下”的原文是什么? -
唱浩牛黄: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译文 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他向外奔逐得越...

乌达区13370047312: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的译文 -
唱浩牛黄: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自然的法则,不是像拉开弓弦一样吗?高了就把它压低,低了就把它抬高;过满了就减小一些,不够满就补足一些.自然的法则,是减去有余的并且补上不足的.人世的作风就不是如此,是减损不足的,用来供给有余的.谁能把有余的拿来供给天下人?只有悟道的人能够如此.因此,圣人有所作为而不仗恃己力,有所成就而不自居有功,他不愿表现自己的过人之处.

乌达区13370047312: 老子·五十八章的翻译 -
唱浩牛黄: 原文: 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2、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5、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6、人之迷,其日固久. 7、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简译: 1、国家的政策宽松无觉,人民便纯朴敦厚. 2、国家的政策严酷烦琐,人民便狡邪诡诈. 3、灾祸中倚藏着福祉;福祉中伏藏着灾祸. 4、谁能知晓其中的奥秘呢?没有标准参考. 5、正常的变化为荒诞,良善的转化为邪恶. 6、人们为此感到迷惑,时间已经久远了. 7、所以圣人,方正而不生硬,锐利而不伤人,耿直而不放肆,光明而不炫耀.

乌达区13370047312: 道德经 第七十一章??? -
唱浩牛黄: 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乌达区13370047312: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译文选自《老子.七十四章》 -
唱浩牛黄:[答案]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解释〗畏:惧怕.惧:使畏惧.奈何 :怎么.人民不怕死,又怎么能用死来威胁他们呢. 〖出处〗《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