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解蔽篇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象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 的翻译
翻译:不羡慕过去,不担忧未来,没有忧愁怜悯的心情 一、译文 为之无益于成也,求之无益于得也,忧戚之无益于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顷干之胸中。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二、原文 如果做了而无益于成功,追求了...

蔽于天而不知人是什么意思
“蔽于天而不知人”意思是:被超人世的幸福所蒙蔽,而不知道人世的实际。出自战国荀子的《荀子·解蔽》。节选原文: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智,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译文:墨子蒙蔽于只重实用而不知文饰,宋子蒙...

文言文“自古及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 ”怎么翻译?
翻译:从古到今,还从来没有过因为三心二意而能专精某项事业的人。本句出自《荀子 · 解蔽》: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 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精于物者也。 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

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 的翻译
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荀子·解蔽篇》)【译文】不羡慕过去,不忧念未来.没有忧愁或怜悯的心情,时机合适就行动,事物来了就应对,事情发生了就处理,这样什么是治,什么是乱,什么要肯定,什么要否定,就一清二楚了.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惧黑...意思?出处?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意思是:蓬草生长在挺直的麻田中,无须扶持自然就长得端直;洁白的沙砾落进烂泥之中,自然就变得和烂泥一样污黑。出处:战国时期荀子的《劝学》。一、所在原文选段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求翻译:在《荀子·解蔽篇》中的几句话。
翻译:人天生具有认识能力,并能通过记忆功能将得来的知识积累在心中。所谓的虚,并不是说心中一无所有,而是指不要以已有的知识妨害新知识的获得。人心中可以同时储藏多种知识,但不能使它们相互混淆,不能使同时接受的知识相互妨害,这就是“壹”。人睡觉的时候会做梦,精力一不集中就会胡思乱想,使用...

遂从而神之句中的活用现象和翻译
【原文】谢无逸闲居,多从衲子游,不喜对书生。一日,有一贡士来谒,坐定,曰:“每欲问无逸一事,辄忘之。尝闻人言欧阳修者,果何如人?”无逸熟视久之,曰:“旧亦一书生,后参大政。”又问:“能文章否?”无逸曰:“也得。”无逸之子宗野方七岁,立于旁,闻之匿笑而去。此等举子,如何...

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 ...
意思是:龙属于虫类,可以驯养、游戏、骑它。然而他喉咙下端有一尺长的倒鳞,人要触动它的倒鳞,一定会被它伤害。出处:《老子韩非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原文节选:人主亦有逆鳞,说之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译文:君主也有倒鳞,游说的人能不触犯...

奚齐蔽于欲国而罪申生 是什么典故
原文昔人臣之蔽者,唐鞅、奚齐是也。唐鞅蔽于欲权而逐载子,奚齐蔽于欲国而罪申生。唐鞅戮于宋,奚齐戮于晋。逐贤相而罪孝兄,身为刑戮,然而不知,此蔽塞之祸也。故以贪鄙背叛争权而不危辱灭亡者,自古及今,未尝有之也。解释:从前臣子中有被蒙蔽的,唐秧、奚齐就是。唐鞅蒙蔽于追求权势而驱逐了戴驩,奚齐蒙蔽...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什么意思
原文出处 出自于《尚书·虞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引申分析 《荀子·解蔽篇》(第二十一)亦有:“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故人心譬如盘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鬒眉而察理矣...

可岸17134231787问: 荀子 解蔽文言文翻译 -
泸定县溃平回答:[答案] 那里有资料下载(随便一个),下载之后就能看到荀子的翻译了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

可岸17134231787问: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怎么理解?译成白话文? -
泸定县溃平回答:[答案] 原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①与之俱黑. …………荀子《荀子·解蔽》. 【注释】 ①黑土 【译文】:蓬草生长的丛麻当中,不须扶持就长得挺直;白沙和在黑泥里面就同黑泥

可岸17134231787问: 荀子《解蔽》部分翻译
泸定县溃平回答: 你写错了,应该是: 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 对有形的一切事物都能看见,对看见的都能论说,而论说的道理又都能切合实际.坐在房间里却能看到整个世间的一切,处在今世却又能知道遥远的未来的事情.

可岸17134231787问: 凡人之患,弊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是什么意思 -
泸定县溃平回答: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荀子·解蔽》患:毛病.蔽:蒙蔽.暗:同“暗”,看不见.曲:片面.大理:全面的道理.人的毛病是易受片面性的蒙蔽而看不见全面的道理. (这种资料百度全有)

可岸17134231787问: 无近是什么意思 -
泸定县溃平回答: 荀子(解蔽)「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译文:圣人知道心术蔽塞之祸,所以在态度上,其认知心要求其客观,无欲无恶,时间也要撤其篱障,无始无终,范围也扩大到无近无远、无博无浅,让客观化之外物皆能清楚的呈现,这仍属于认知心的范畴,在此绝对客观之后,「悬衡」才出现,发挥作用.悬衡就是立一个标准,这个「衡」是何物?荀子说:「何谓衡?曰,道.故心不可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非可道.」(解蔽)

可岸17134231787问: 英语翻译那位好心人能给出荀子《解蔽》中“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 -
泸定县溃平回答:[答案] 人靠什么来了解道呢?回答说:靠心.心靠什么来了解道呢?回答说:靠虚心、专心和静心.心从来没有不储藏信息的时候,但却有所谓虚;心从来没有不彼此兼顾的时候,但却有所谓专;心从来没有不活动的时候,但却有所谓静.人生...

可岸17134231787问: “辟耳目之欲”出自哪里?
泸定县溃平回答: 荀子《解蔽篇》. 解蔽曰:“空石之中有人焉,其名曰觙,其为人也善射以好思,(射如射覆之射,见俞曲园先生诸子平义.)耳目之欲接则败其思,蚊?之声闻则挫其精,是以辟耳目之欲而远蚊?之声,闲居静思则通.思仁若是,可谓微乎?辟耳目之欲,远蚊?之声,可谓危矣,未可谓微也.”(原文有衍误,今订).

可岸17134231787问: 《鹖冠子天则》中不扶自直的前一句是什么
泸定县溃平回答: 蓬生麻间,不扶自直 原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①与之俱黑. …………荀子《荀子·解蔽》. 【注释】 ①黑土 【译文】:蓬草生长的丛麻当中,不须扶持就长得挺直;白沙和在黑泥里面就同黑泥

可岸17134231787问: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什么意思 -
泸定县溃平回答: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永执厥中.对人心去粗取精才能让微弱的道心彰显出来明亮起来,使得道心与人心同一,使得对事物的看法能够阴阳合一,兼顾统筹起来,唯有如此才能寻求把握到那个合理的中的度.“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

可岸17134231787问: 文言文发愤苦学字词语翻译:使、为、及、就、毕、诵、食. -
泸定县溃平回答:[答案] 这里发不完全,发部分供参考吧: 使[shǐ] 〈动〉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order] ... ——《商君书·外内》 使之虽病也.——《礼记·檀弓》 况于使之者乎.——《荀子·解蔽》.注:“役也.” 人皆得以隶使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